天才和普通人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承認天才的存在,並且比普通人在某些方面具有更高的能力。要解讀他們的區別,首先應該把人的能力分開。一個人的能力大概可以分成三個大段,一個是思維能力,和體力以及綜合能力。思維能力又包括,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還有記憶能力。抽象思維包括計算,邏輯推理,語言的組合。形象思維能力,包括人的情緒,圖畫,空間想像。這些能力是虛的,但是他們有一個對應的實體,那就是他們的腦組織結構。再細分,就是他們的神經元和化學物質的與眾不同。
世界上的生物是存在著個體差異的。例如有些人的天生神力,無論你怎麼鍛煉是趕不上的。他這個能力是生來就有的,就可以稱為是天才。還有一些人,他天生的記憶能力就強,過目不忘,這與他的大腦溝回和灰質皮層豐富,是少不了關係的。能夠成為數學家的人,他天生的推理能力就比一般人要強。有些天才,在兒童時期,就比我們在校的大學生都要有能力,我們普通人,通過平常的勤奮學習還是可以達不到天才的水平。像愛因斯坦,像霍金,像達芬奇,像柴科夫斯基……是我們普通人怎麼努力都達不到他們的高度。有些理論,是我們普通人到現在都無法理解的,像相對論,還有量子理論,還有四維空間,還有空間的蟲洞理論。是我們平常人無論如何都不能想像和理解的。有些藝術方面的能力,沒有天賦是出不來大師的,像畫家,文學家,還有音樂家。好多事情不是你努力就可以達到的。例如:關於音樂上絕對音高的聽力,沒有天賦,你是做不出來的。
我們承認有天才的存在,但是我們也不氣餒。人是一個社會化的群體,通常是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個複雜的,社會體系和工程體系,從而造福人類。讓天才發揮天才人的優勢,讓我們普通人發揮普通人的幹勁。用一種協作的精神把我們的生活建設得更加美好。
相信受過教育的我們,一定記得這句話,「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這句話影響了很多人,也深深扎入了每一個中國老師教育學生的講條中,意思就是告訴大家,勤奮更重要,要成功,就要比別人更加努力。
然而,這麼多年,我們都被騙了。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個校友,他現在是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終身教授。有一次他從國外回來,跟我們分享中美教育的不同,言談間,他特別提到這樣一句話。他說在外文著作原文中,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完整的應該是:「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但是更重要的是1%的靈感。」因為中美語言文化差異,才會出現這樣不同的理解。
我這樣說,並不是強調努力的不重要。只是要說明,天才和普通人的區別就在於,天才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天賦,這種天賦是普通人付出再大的努力也可能達不到的。
謝邀!區別嘛,我是這樣理解的:一、自身天賦。天才出自勤奮,偉大出自平凡;天才是99%的汗水+1%的靈感;天才是天生異稟,有過人之處。天才興趣廣泛而精其一,對其所感興趣的事物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能廢寢忘食地投入全部精力去探索其奧秘,持之以恆的思考和追求令旁人費解,幾乎是忘我的探究,愛迪生煮雞蛋煮成懷錶就是一例。普通人自控力差,精力易分散,思考時思維呈點狀而不是連續的線狀,求知慾弱,易迷信權威,對事物沒有持久的興趣。二、成長環境。1.父母的關注、鼓勵、矯正,孟母三遷就是一例。2.便利的物質基礎,家庭具備孩子探索的物質材料和書籍,比爾.蓋茨小時候家裡就有許多的舊電腦,家庭附近有圖書館。3.社會需求,偉大的創造發明發現得到認可,強化了天才的自我認知和價值。
最高級的智慧是想像力,我們被自己的認知所禁錮,跳出知識的認知,才是創新,這點很難,但這是事實,書本和知識畢竟是其他人的總結和想像力,了解掌握可無可厚非,但不要牽絆我們真正的智慧,你我平時所感所想所做所為,沒有人阻礙你的靈魂去依靠所見所聞去總結吧,那牽絆你我的是什麼呢?很可悲,就是你我所學習到的知識,或許我們依靠前人的積累可以有所得益,但世間太多未知,太多苟且,而不是眼前的書本上的苟且,你我倉促處世,如朝生暮死的蚊蟲,是苟且的活著,還是如飛蛾撲火一樣的活著呢,你我不撲火也難逃一死,錢權富貴真的那麼重要嗎,紙醉金迷真的讓你的靈魂感到充實嗎?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摒棄那一切的紛爭,丟掉那靈魂的枷鎖,勇往直前,感恩一切,大同我們人類的種種,俯瞰這寰宇的奇妙,私語那一切的因果,體會這一切的恩賜!
簡而言之:一般人只是學習,天纔則動腦筋思考。
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別。你這會可能正在撓你的頭,心裡想著:「等一下,學習對我們很有好處啊!」。
是的,學習肯定對我們很有好處,但在某些時候,你必須停止學習,開始思考。我不知道這樣說是不是有點過分,但是,在任何一個知識領域裡,所有的革命性進步都是思考的結果,而不是學習的結果。
天才始於驚奇,而不是學習。
就是簡簡單單的想搞清楚某件事,可以讓你花上幾個小時、幾天、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多少年,去思考你想知道的東西。
一切開始於驚奇和思考,開始於一點點想法。比如,為什麼草是綠色的?這麼一來,你就開始了你的探索旅程,要搞清楚為什麼草是綠色的。
你有一點點想法,比如,為什麼沒有人這樣做?為什麼沒人想到這個?為什麼沒有人提出這個?為什麼他們都這樣做,是不是這樣做更有效率?為什麼物體只是下降而不是上升?
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在我的辭彙里,學習的意思是吸收前人的知識,而前人能夠獲得這些知識,是因為他們真正的在對事物進行思考。
因為有了思考和驚奇,才會有新的發現、發明和遠見。
好好努力吧!
——————————————————————————————————
編輯:下面這個小例子說明了大多數人和天才的不同思維過程。
大多數人:為什麼草是綠色的?大多數人:因為它就是綠色的,或者因為科學是這麼說的,或者某人可能已經就這個問題寫了一本書。
天才:為什麼草是綠色的?天才:為什麼我看到的草是綠色?天才:是不是因為我的眼睛把草變成了綠色?天才:但是,如果沒有光源,草就不是綠色的了。天才:這是不是意味著,草的顏色與我的眼睛和光源有什麼關係嗎?天才:這是否意味著,光與我的眼睛也有什麼關係?天才:也許真有什麼關係???
天才與普通人的區別體現於從現象知現象發生的原因。現象使人迷,天才有理推。常人遵循現象走,一生一世外圍謀。遇到新現象,天才可以從現象知本質,常人不能。
天才對所遇現象,能準確破解發生現象實質因由。天才不一定是所謂的成功人士,因為明白內在原因後,未必付諸實際行動。甚至於一成功就放棄了不珍惜,短暫的時間人們沒印象。就如古人發現事物現象本質原因,只以哲學的姿態留言,不詳測實驗求證。好比知道一人必取長江水路逆流達目的地則興趣已銷,而不陪同別人一起去經歷江游每寸風景。
天才在同種類事件上比常人早確認本質原因,所以常以自信心態生活,常人忌妒這種自信的言行,以為天才驕傲而逐步遠離,天才漸漸地變孤獨了。
是思維方式,天才之所以被稱為天才正是因為其不同凡響的表現和成果,如果按照常規思路和做法是通常無法達到的。舉例來說,愛因斯坦著名的「御光而行」的思路,絕不是常人說能想,這種不拘一格,天馬行空的想像真是其非凡成就的前提。
另一方面,縱使天生有極高的智商,如果循規蹈矩也會泯然眾人,高智商,無成就的事例比比皆是,皆可為反證。當然,天才的閃光也需要對個體極度寬容和支持特立獨行的社會環境,社會的整體認知發展水平也很重要。
天才與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在於思維特質與創造力。思維特質有先天因素和後天的專業訓練。先天因素主要體現在大腦結構,左腦主要是邏輯理性腦,擅長演算,推理,數理,統計,分析,理性,語言等,許多科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哲學家等左腦相對發達;右腦屬於發散式感應腦,擅長空間定位,形象思維,塑型,音樂,感應能力等,所以左撇子(右腦)普遍成為畫家,雕塑家,音樂家,詩人藝術家的比例更高於普通的右撇子(左腦):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梵高,畢加索等等藝術天才都是左撇子。當然,左右腦能同時並用,既在科學領域又在藝術領域對人類文明做出偉大貢獻的天才有達芬奇,愛因斯坦(左撇子),尼古拉特斯拉,廣義進化論科學家歐文拉茲洛(鋼琴天才)等。我閱讀過大量關於這些天才的傳記和心理分析書籍,他們共同的精神特質如下:天性敏感,好奇心強烈,精力充沛,富有激情,冒險,異想天開,叛逆,敢於挑戰權威,專註,孤獨,不修邊幅,有些藝術天才甚至有嚴重的躁狂抑鬱症和自殺傾向(可參考賈米森心理學專著《觸火:瘋狂的天才》)。需要說明的是,我在此並非鼓勵人人都要成為這樣的天才而盲目模仿他們的行為。我很認同哲學家薩特的存在主義思想:「存在先於本質」。也就是說,天才(本質)之所以成為天才,他必然不停地思考和創作,甚至奉獻畢生的精力專註於某一領域的研究與創作(存在持續的行為與訓練),並不斷地自我挑戰與超越,所以作為對這類天才的獎賞,同行評議或社會評價最終定義他們為天才,這就是存在先於本質。最典型的例子是鋼琴天才朗朗,童年時期父親對其近乎變態的嚴格與他後天的努力,終於成為今天舉世矚目的天才。一般人所以很難成為天才,除了先天因素,家庭教育缺失外,後天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容易半途而廢,隨波逐流,喪失自我等有關。所以愛因斯坦才總結這樣的公式:天才=1%靈感+99%勤奮。我認為這是科學的。
瘋子加人精等於天才。他們必須如同瘋子一樣無視既往人類社會的知識積澱,獨闢蹊徑,引領風騷;又要如同人精一樣諳熟人類社會的自身的特長與短板。任何領域的天才都是空前絕後並且不可複製的,神龍不見首尾的。可複製有規律可循的叫人才。天才出於勤奮是一句並不準確的描述,那可能是人才而絕不會是天才。天縱奇才的成功不會是勤奮的結果,而是他們內心世界的瑰麗釋放。
天才亦是普通人!天才和普通人的區別是:天才比普通人愛思考,更專一,更勤奮。
人人都是天才!人人都有可能成為天才!只要你相信自己是天才,你就可能成長為天才!
天才不是天生的!一分智慧,九十九分努力,久久地堅持,九九八十一難,這就是天才!只要你做到了,你就是天才!
天才,天將大任,你是否願意承擔?並為此付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