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學為什麼叫大學?


1、高校,泛指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從學校類型上講,包括普通高等學校、成人高等學校、民辦高等學校等。從學歷上講,包括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個層次。

2、大學僅僅是高等學校其中的一部分。專門學院如醫科大學、戲曲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以及高等專科學校如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學院等,都是高等學校系列,但並不是大學的系列。大學指的是包含多門學科的綜合性高等學校。大學在錄取線上還是有類別之分的,在一定的分數段內,可分為一類錄和取二類錄取,到三類錄取。如果分數並沒有達到本科錄取線內或因競爭而淘汰,就會被化入較底一批的大學類別之內。

3、因此,高校包括大學,大學只是高等學校其中的一部分。

為什麼有的高校叫大學,有的叫學院?按照高等教育法規定,大學和學院都應當具有較強的教學、科學研究力量,較高的教學、科學研究水平和相應規模,能夠實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兩者的區別在於,大學還必須設有3個以上國家規定的學科門類為主要學科。

全日制在校學生計劃規模在5000人以上。學院一般設有一個國家規定的學科門類為主要學科,全日制在校學生計劃規模在3000人以上。由此可見,「大學」和「學院」雖然都屬於高等學校,實施本科以上教育,都要具備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是同一學歷層次和培養規格,但在設置學科門類的要求上還是不一樣的。一般地說,「大學」更具有綜合性,而「學院」往往專業性更強,但這並不意味著「大學」就一定優於「學院」,在一些專業學科上一些「學院」的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許多高於某些「大學」的同一專業。大學或者學院分設各系別,例如:建築工程系,飛行器製造工程系。

每一個系又分若干專業,例如:飛行器製造工程系在某些學校設有飛行器製造專業、飛行器設計專業等等。一般當系的規模和師資力量較大時,就把系設為學院。例如,某某大學的飛行器製造工程學院,或者是某某學院的飛行器製造工程學院。這裡提到的學院與提問者所說的學院是兩碼事。說白了,這個學院其實就是它所在學校的一個系,只不過這個系現在改叫做學院了。


大學是學校與社會的結合體,學生們既要在大學裡豐富知識和充實自我,更要在大學裡為將來更好地步入社會積累經驗。學生們在這裡學習文化知識,但也不僅僅只學習文化知識,還有許多步入社會前要了解的事物待學生們去學習。

大學還可以幫助學生學習適應環境,大多數人走上社會時,周圍環境都會和以前有所不同,如果有了大學的第一次適應,想必第二次應該會更加輕鬆。

大學看起來是學習的一個終點驛站,但個人覺得大學更像是漫漫學習路上的真正起點。在大學裡,我們學到的許多事物和以前學的完全不同,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公式,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嶄新和充滿神奇。和以前的知識點相比,確實是天上和地下的差別,或許會有人覺得有點深奧並且難以理解,但個人覺得只有刻點苦,大學的知識會很容易就進入你的腦袋,畢竟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大學和以前的任何一階段的學習的最大不同是全靠自己。在大學裡,不再有任課老師催促你按時做作業並且上交。也不再有任課老師因為你的成績波動,把你單獨叫出來談話。在大學裡,老師的職責只有上課,他們不會管你學的好不好,因為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所以大學是自主的,全憑自己努力與主動,上課聽不懂也要自己課後抽空再去學習。所以大學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是真正學習的開端。很多大學生都這樣說過:大學,大不了自己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這是我在高中讀到的,而我們的老師為了鼓勵我們讀書,考上大學,說:大學是學校到社會的過渡階段,雖然你仍是學生的身份,但你將擁有更廣闊的天地,而那天地究竟屬不屬於你,取決於你的努力程度……


而當我真正踏入大學,我覺得吧就是:大學,大不了自己學!

期末期間,誰不是抱著大把的資料在圖書館認真的抱著佛腳,而成果從很高的通過率來說還是很可觀的!

還有更多的栗子,老師上課給你講個大綱,給幾本參考書,就甩下一個調查研究作業?所以,你能怎麼辦,縱然心中百般不願,你仍然抱著書在角落啃啊啃……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各種潛力!為什麼大學不再安排滿滿的課程?我們都逐漸成熟,應該學會自己選擇人生的方向!你喜歡什麼就去研究啊,大學嘛,你大不了自己學啊,大膽滴往前走啊~


語出《大學:中庸》。有雲:「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教人的道理,

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

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

,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親民

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

新民也)

地步並且保持不變

大學古時候指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與研

究事物原理的「格物」相對。

與今天的「大學」不同,雖然都指學習的不

同程度。但古代著重於為人處世方面。


大俠,你問了一個好奇怪的問題啊!

當「大學」是一本書時:我國古代的經典書籍,之所以叫「大學」是因為「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而是講治國安邦的「大學」。「大學」是大人之學。 《大學》為「初學入德之門也」。

大學教人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親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保持。

當「大學」是指教育程度時:大學,泛指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指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組織,包括綜合性大學、學院、高職高專等的學校。

「大學」一詞是從拉丁語「UNIVERSITAS」派生,大致意思是「教師和學者的社區」。


大學(university)起源於歐洲,是指對天地自然(universe)進行系統研究和教育的機構,而僅僅對其中某些專項有研究的,稱之為學院(college)。國際上也並沒有說學院就一定是比大學差的,比如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蘇黎世理工學院、達特茅斯學院、巴黎理工學院等,無不是赫赫有名之學校。奈何中國人喜歡大,而大又可以得到領導的青睞,於是乎本來是專科的改為學院,學院的合併改為大學,其實很多不過是換了個包裝而已,葯還是那一劑葯,甚至是稀釋了。不過大家都皆大歡喜,大學越來越大,資金越來越到位,培養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好處當然也有,但究竟有多好,誰也說不清、道不明。總之,大學和大學生越來越多是不可否認的成績。


語出《大學·中庸》。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教人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親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並且保持不變

大學古時候指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與研究事物原理的「格物」相對。

與今天的「大學」不同,雖然都指學習的不同程度。但古代著重於為人處世方面。

同時,也可以這樣理解。

因為大學裡有大大的學問。

小學之所以叫小學,

因為從最基本的東西學起,

也就是學的一些細小的東西;

而中學,是讓我們開始學一些做人的道理,

開始了解人生了,所以叫中學;

大學,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去學和做,

因為自己在開始面對這個現實的生活了,

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去親臨感覺了。


清末時期,隨著近代科學技術從西方傳入中國,開始出現以近代科技教育為主的新式學校。清政府頒布癸卯學制後,中國開始大量興辦新式學堂,初期主要借鑒日本,「大學」的現代意思則是由此而來,不少師資也直接從日本聘來。舊式學校或廢止,或改為新式學堂。高等綜合學堂名稱先後統一稱為「大學堂」、「大學校」,民國肇建後,統稱為「大學」,許多學者從歐美大學留學後,歸國任教,因此更多直接借鑒歐美學制的大學。北洋政府時期制定了壬戌學制。國民政府成立後,為了體現大學的綜合性,曾一度規定具有三個以上學院的高校才能稱為「大學」。


開個玩笑,我本科專業課老師說的,大學就是大人上學的地方(基本上都成年了)。


我們現在人類的大學只不過是史前文明的小學四年級的水平,差距是很大的。現在的大學是有點死板,不活躍,太蕭條,自由學習的程度太低廉了,大學的名字太大了,學習的文化太低了。謝謝!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學一開學,會有很多家長送孩子去學校?
讀不讀大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演說
2018年,看哈佛大學這4本書就夠了!
女領導北大演講:我唯一害怕的,是你們已經不相信了!

TAG:教育 | 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