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蟲有毒嗎?
一句話:有毒。
「斑蝥蟲」可以指很多種昆蟲,一般指的是芫菁科的一些昆蟲。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曾描寫過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但是,這裡魯迅寫的「斑蝥」確是另一類生物:屁步甲。
而我們常說的「斑蝥蟲」現在指的就是鞘翅目、芫菁科的一些昆蟲。這些昆蟲以斑芫菁屬(Mylabris spp.)的為多。在中藥里,斑蝥也是一味葯,一般以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黃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的乾燥體。夏、秋二季捕捉,悶死或燙死,晒乾。它的藥理作用,我不太清楚,但它有毒卻是真事兒。它本身就能分泌一種致癌物:斑蝥素。
斑芫菁(Mylabris sp.)
芫菁在受到驚嚇的時候會分泌出斑蝥素。斑蝥素是一種致癌物,有強腎毒性。而芫菁分泌出來的斑蝥素還會對皮膚造成一定的損傷,部分人可能會過敏。在近幾十年前,斑蝥素曾被鼓吹為「治癌神葯」,然後各種機關單位的人各種托關係才能買到。但現在來看,如果食用不當,斑蝥素就是毒藥,吃多了是會喪命的。不僅僅是斑芫菁,其他很多種芫菁都會分泌斑蝥素。
綠芫菁(Lytta caraganae)
以後遇到這類蟲子,千萬不要手欠去摸它。。。。。
斑蝥蟲成蟲為植食性、幼蟲是肉食性的。成蟲多生長在寄主植物上,有農業經濟作物,有野生植物、雜草等。二幼蟲多集中在蝗卵密度大的地方。生長在丘陵、山坡、河床沙地、荒漠等地。
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斑蝥有破血逐瘀,散結消瘸,攻毒蝕瘡的功效。主要用於瘕瘕,經閉,頑癬,瘰癧,贅疣,癰疽不潰,惡瘡死肌。
《本草綱目》:斑蝥,人獲得之,尾後惡氣射出,臭不可聞。故其入葯亦專主走下竅,直至精溺之處,蝕下敗物,痛不可當。雖有這麼多功效,卻是有大毒,內服一般是禁忌,孕婦禁用。外用的話對皮膚、粘膜有強刺激,一般會引起發紅、灼熱、起泡,厲害的話導致腐爛,不能久敷和較大大面積使用。
斑蝥蟲有毒嗎?斑蝥蟲是有毒,而且毒性大。
斑蝥蟲,又叫斑毛蟲.斑貓.花殼蟲 ;正名叫斑蝥。
斑蝥來源為芫青科昆蟲南方大斑蝥或黃黑小斑蝥的乾燥蟲體。產於廣東.廣西 .江蘇等地。
斑蝥,多群集取食於大豆.花生.棉花.茄子.芝麻.瓜類等農作物,野生.棲息於種有上述農作物的環境中。
【性味.歸經】辛,寒。入大腸.小腸肝.腎經。有大毒。
【功效】除血積。破血,利尿,攻毒。
【適用】用於淋病,瘋狗咬傷,肝癌。外用治惡瘡,瘰癧,疥癬等。
【 成分】含斑蝥素,並含脂肪及臭氣成分。
【制斑蝥】去頭.足.翅,將濕糯米置鍋內炒至冒煙,再投斑蝥不斷輕輕翻炒,文火炒至米呈老黃色,篩去米,另換用新濕糯米再如上炒制。反覆5次……。
【炮製作用】炒後能降低毒性。
【用量】製品0.3一0.6克 。外用生品適量,研末調敷或酒,醋浸塗患處。
【注意】孕婦忌用。
斑蝥蟲為少常用中藥始載神農本草,原各斑貓為芫菁科昆蟲南方大斑蝥或黃色小斑蝥乾燥蟲體,均為野生。其性味辛,寒,有毒。歸大,小腸經。大多外用,內服需去足,翅然後米炒最高用量o,3克,功效為破血積,蝕死肌,利尿,攻毒。主冶淋病,瘋狗咬傷。外用治惡瘡瘰癘,疔毒疥癬症,亦可冶民間習稱的鬼剃頭(禿瘡)。外用大多泡酒沫於患處,注意此藥液如滴在正常皮膚上易引起發泡(起泡)原因為其可使皮膚充血,加速局部血液循環而引起發泡。以上為個人觀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