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讓詩歌離開風花雪月,詩歌還有乾坤和生命嗎?


詩歌:用高度凝鍊的語言,行象表達出作者豐富的情感,社會中的生活景象和精神世界。

詩歌起源於先民對風雷雨電的不解,未知和恐懼,因此他們出於敬畏,對神明歌之、舞之、蹈之,通過膜拜,祈求神明賜福產生了詩歌。

所以,因為自然現象使人們精神世界有了變化而出現詩歌。

因此脫離了自然現象,包括風花雪月,詩歌是沒有生命力的,就象人只能看到一副骨架,沒有肉和靈魂一樣。

以自然界為題才的詩,以抒情為主,寫盡了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江一水,寫盡了風花雪月。

既使大氣磅礴的詩歌,脫離小情調的詩歌也同樣離不開風花雪月,江水長天,如

蘇東坡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觀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岳飛 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簫簫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沙場征戰,氣勢雄壯的詩歌一樣離不開風月的描寫。

因此離開自然景物,離開風花雪月等,詩歌是沒有乾坤和生命力的。


謝謝邀請。

長久以來,詩歌做為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不僅僅只局限於風花雪月,更包含了金戈鐵馬與借古喻今,更不要提借景抒情的《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了。

我想之所以當代沒有出現影響深遠的詩詞作品,其實有很大原因與詩歌沒有把准描寫當代生活的切入點有關,說白了就是詩歌的表現方式與時代的發展脫節了。詩歌陷入了只注重於個人情緒與訴求的表達,而這種情緒與訴求又要麼無病呻吟,要麼是泛泛之談,更遑論這些詩歌中還充斥著太多業餘者的即興之作。少了情懷與情感的注入,使得詩歌儼然成了一種文字遊戲。

當然,這種發展方式使得詩歌得以更快更廣的普及,但弊端眼下來看卻更加致命。我們常說詩意詩意,而落筆卻只剩下了詩沒了意,那還是我們所熟悉的詩嗎?

古語有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我做理解的詩歌,應該是立意高遠筆下有情,如此方能青春永駐,即便脫離了風花雪月方,亦能保有其「乾坤與生命」。


古詩詞也分各種各類。有的以寫景為主,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借景言志。有些哲理詩,只是直表哲理,或借景借事寓意。

風花雪月,只是閑情詩的一個種類而已。當然,一般詩都是借景抒情寓意。

詩,必須畫龍點睛,讓詩意升華。發現很多作品,只是羅列了一些詞句,最後缺少"點睛",讓人大失所望。


如果讓詩歌離開風花雪月,再去奔那月里嫦娥。生命更加活躍,嫦娥與一號接軌,詩歌更加燦爛輝煌,古老的月亮已經退休,換上了更加美麗的嫦娥姑娘,她瞪大眼睛為天下蒼生提供服務!詩情畫意更加明確的告訴大家,我的上崗代表著人類無限的方便!用嫦娥的知識普及全球。詩的韻律更有強大的茲性,風花雪月佔到了古時沒有的優越,己經離不開了,月更加皎潔,皚皚白雪似花似銀,更加乞憐這個時代。


詩歌離開風花雪月是否有乾坤和生命這種問題相當與問和尚尼姑太監是否有乾坤和生命一個問題。一般而言,偉人與英雄的詩作很少含風花雪月,而詩的涵義境界很高,而市井小民的詩風花雪月偏多一些,一種是山嶽江海,一種是小橋流水,既然相邀,我只能這麼回答。


詩歌是凝結了時代的音符,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詩歌特點,即精鍊又不能失去情趣。風花雪月是必不可少的情趣之筆,也可是貫穿整個詩的精髓。一首好看的詩有靈有肉,靈動而不失樸實,有肉既是內容升降有度,含蓄又有想像空間。

一己之見,謝謝邀請。


這問題提的奇怪現代生活什麼時候離開了「風花雪月」了,只是社會狀況不同體現出形式的不同而已。如就在文字字義、語言語法,生活方式,人間關係,社會構成等都發生很大的的變化,但「風花雪月」的實質內容現今生活是不可獲缺的。詩歌是來於生活和追求想往的生活的記錄,詩歌中的風花雪月是生活必然存在的部份,兩者共生共存關係。悟空你真捂空,就如矛盾,無矛世界會怎樣,無盾又會怎麼樣。無聊。


推薦閱讀:

這是什麼時候的錢幣?
試分析文化與歷史的異同?
在《康熙字典》上查找漢字,有個什麼樣的歌訣?
上聯:瑞雪喜降漢孝地,如何對下聯?
有哪些關於中國的優質紀錄片?

TAG:詩歌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