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健身房,古人如何健身?
近些年來,健身成為了一種風尚,每天打卡健身房的人不在少數。不過健身不一定非要在健身房,古人就沒有健身房,但他們依然會健身。
健身操是古代較為流行的健身方式。據說夏禹就是做操保健的。大禹勞於治水,長期在潮濕的環境里工作,以致於得了風濕關節病。為了對抗疾病,禹發明了一種名為「禹步」的健身操。據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千金翼方》里的記載,「凡禹步法,移步左右腳前後不同。凡欲作法,必先取三光氣,又禹步,然後作法驗矣……」可見禹步實際上是呼吸運氣與腳步移動的結合。
《五禽戲》則是由名醫華佗發明的健身操。五禽指的是虎、鹿、熊、猿、鳥,五禽戲就是模仿這五種動物的動作的體操。遺憾的是具體的體操動作已經失傳了,後來流傳的五禽戲動作是後人所編。
宋代出現了名為「八段錦」的健身操。雖名為八段錦,但八段並非是實指,而是一個約數。明代高濂更認為「八」與八卦相似,不同的動作相互聯繫,最終發生作用。宋代的八段錦多為「立式」,有仰掌向上、左右開弓等動作。明代出現了坐式八段錦,有叩齒集神、按摩面部、搖動身體等動作。按摩面部、仰掌向上等動作堪稱經典,現代人也經常會做。
除了做操,古人也跑步。健身達人蘇軾堅信要想身體健康就必須運動起來。所以他每天早晨起來都要「疾趨必十里許」,邊跑邊調節呼吸,達到「頭足皆熱,宣通暢適」的效果。蘇軾還強調跑步健身是長久之事,堅持的人自知其妙處。想必現在堅持跑步的人對此也是深有體會的。
古人還有以搬磚健身。古代用「甓」(pì)來稱呼磚,搬磚即是「運甓」。東晉名將陶侃清閑時,每天早上都會將家中的一摞磚搬到外面,然後再將磚搬回家裡。旁人問他為何要這樣做,陶侃回答說自己是要做大事的人,每天安逸度日,怕將來身體不行了。可見,從古至今,健身都需自律。
參考資料:
《古人的反常態健身》
《中國人的健身變遷史》
健身不一定需要健身房。
最古老的健身其實就是舉鼎,把一個鼎通過各種各樣的技巧和力量舉過頭頂,重量越重,你就越牛逼。
其次比較接近現代的健身方法就是舉石擔,但是也快要沒落了。
後來就流行了舉重啊之類的。
但是更規範跟標準的還是去健身房,可以更好地孤立訓練,練出肌肉。
事實上,如果你真的非常想健身的話僅僅只需要一面牆,你就可以非常的強壯。可以看看《囚徒健身》
推薦閱讀:
※誰能給聊聊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大航海之間的內在關係?
※上聯:引經據典論人生;請接下聯?
※托爾斯泰的經典著作《戰爭與和平》主要描寫的內容是什麼?
※為什麼現在寫詩很少有人會按格律?
※古代中國人的智慧真的超過了現代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