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元青花筆洗怎麼樣?
感謝邀請。
首先說什麼是元青花瓷器?
元青花瓷(又稱元青花),即元代生產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
元青花瓷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再說如何鑒定瓷器?鑒定陶瓷要對陶瓷的胎質、器形、裝飾、成型工藝、裝燒、釉彩、紋片、紋樣、銘款,乃至手感輕重、敲擊音響等各方面,作綜合的觀察和驗證,有時還需參閱鑒定陶瓷專著、考古學著作、陶瓷史、歷代紀年史、地方志和筆記雜著、圖錄圖片等資料。
下面談談該藏友的器物
1、陶瓷看造型。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準、生活習慣以及技術條件,因此生產的陶瓷產品有不同的造型特點,這給我們的鑒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下面為該藏友提供的一張大開門圖片。如下
元青花一般多裝飾蓮瓣紋,器物肩部繪有垂雲紋,中間主題部分填以各種花卉,紋飾繁密,層次較多,有的器物上出現三四層甚至七八層花紋圖案。對比結果我們不難看出該藏友器物纏枝紋飾與同時期元青花纏枝紋飾不同。存疑。
2、所謂看「衣」不看「骨」學習白辛苦。「衣」為釉,「骨」為胎。下面看看該藏友器物的釉面。
通常元青花瓷釉的顏色以白色為主,白中閃青色,釉質極為細潤,施釉一般比較厚,盤類器物的底部都不施釉,稱為沙底。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質都白中泛青,特別是早期產品與宋代青白瓷的釉色基本一樣。這種透明釉的顏色往往與胎質有關,在燒制過程中,胎中的鐵元素會在高溫的作用下向釉內擴散,加之窯爐內的還原氣氛,致使成品的釉面呈現出亮麗地青白色。大部分仿品的胎都含鐵量不足,其釉面看上去都青色不足。
圖片為真品元青花局部放大
元代青花瓷器是採用蘸釉、澆釉和刷釉工藝,所以看上去釉質豐滿肥厚,但平整度欠缺。特別是採用澆釉和刷釉工藝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留有「淚痕」和「刷痕」現象。清代以後景德鎮普遍採用吹釉法施釉,釉面的平整度較前朝大有提高,現代又採用電動空氣壓縮機代替人工吹釉,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釉面過於光滑平整稀薄者,均是現代吹釉產品。
3看「骨」。下面為該藏友提供器物的底部圖片
元代景德鎮窯瓷器的胎質,較為堅硬,不夠精細,有時可看到沙眼,由於胎內含雜質和鐵的成分較多,因此器物的底部及足部露胎處,經常可以看到氧化鐵的紅色斑點,也稱火石紅。元代青花瓷器的釉層一般比明清時期略厚,白釉地子的閃青程度也較明清為重,可能是當時施釉較厚和釉料中含鐵量較多的緣故。在製作工藝上,元代青花瓷器的足部上下多有竹節狀凸起的弦紋,器身與器足的接合部位,多採用胎接方式。該圖為真品元青花具體細節元青花瓷由於當時的旋削技術較差,一般大罐內也多有旋紋,不夠規整精細,不注意修整,瓶、罐、壺等器物介面痕迹較明顯,盤碗類器物底部一般不施釉,經常看到留在底部的旋痕。
如下圖所示為元青花瓷真品底部放大圖
還有其他多處與真品元代青花瓷存在疑點,就不一一說明了。綜上所述,鑒定結果暫定為清代仿元青花筆洗。
古董(文物)鑒定是科學嚴謹的。通過圖片我們「目鑒」所採用的方法叫「標型學」。而僅憑圖片不接觸實物鑒定,其結果是片面的。但是對於很明顯的多處存疑的器物還是很好入手的。但對於高仿的比如歷代的官仿官,官仿民。必須具體接觸實物,不上手而去鑒定,其結果與實際結果相差甚大。
還是那句話,收藏的過程也是我們學習的過程。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知識儲備,多去博物館看看真品,多學習,少買。才不能「打眼」,「入葯」。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才是我們追求收藏的目的。
以上敘述僅為參考,如有專家質疑,以專家為準!
感謝邀請,冰哥對元青花的描述十分到位,也對這件器物做了客觀點評,這就是科學的態度,也是負責任的,應當贊一個。
分享圖片
這個清末瓷壺是真的嗎
唐代魯山花窯三足洗殘件欣賞!
唐瓷存世量很少,殘件他很難得,一包煙錢能了解這一時代風彩,值!
本來我就想看看,但是看見三條臭不要臉的評論,最終我沒忍住,絕對懟你一波。
首先我特想問一下,你知道元青花釉里紅還畫出圖案特罕見嗎?你知道元代釉里紅大多數都是色斑嗎?你見過元代青花基本底部沒有釉嗎?如果你連這些最基本的常識都不具備你憑什麼判斷這是元青花?
你連基本知識都不具備,你又有什麼能力去鑒別畫工,彩料,器型,釉光呢。
你什麼都不具備你又憑什麼下定義說是元青花呢?
清晚期的筆洗!大約12000元。可也收藏。
和這個一個時期的。晚清。
明晚期,青花釉里紅,推測萬曆朝左右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