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媽媽做的什麼菜?
超級喜歡媽媽做的一種韭菜餅,我從來沒有見人做過,也從來沒有在別處吃過。
老媽的操作是這樣的:將韭菜切碎,將豬板油剁碎。沒錯,就是你見過的那一層白白白白的豬板油,要生的,可以炸油渣的那種板油切成碎絨,然後跟韭菜一起加調料拌勻。
面搓柔後捏成小麵糰,壓成麵皮,將韭菜和板油混人事的餡料包在其中,做成包子的樣子,然後就見老媽施展她的獨門絕技,她要把那個像包子一樣的圓圓的東西在手掌中來回拍,一直拍到成一張大大的麵皮已經透明可以清晰地看見裡面的餡料的薄如蟬翼的大圓餅,這時候鍋里刷上油,油鍋已經燒熱,老媽眼疾手快,將那張再拍下去就薄得要破的餅貼在鍋里,然後小火把它烤得黃黃的,香香的,趁熱的吃的時候你可以吃到裡面韭菜和香味和板油的香味痴纏在一起,口齒生香,打嘴巴都不會丟……
可惜老媽現在年齡大了,她已經好多年不做這個了,我也沒有學會,那味道只能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了……
我是蘇小妮,喜歡請點擊關注和分享!據說一個人飢餓的時候,會本能的回憶起他小時候最愛吃的東西。我餓了的時候,首先會想起的就是韭菜盒子,這也是我媽最擅長製作的食物。
吾鄉在淮河邊上,也算是魚米之鄉,但是全家人不愛吃米,三不五時的,有鄉下的親戚送來大米,總是吃不完,我媽想了個主意,送到糧站碾成米粉,她本來以為米粉蒸出來的饅頭一定又糯又暄,哪想到普通的大米,磨不出麥面那樣細的粉,蒸出來的饅頭粗糲難以下咽,這次異想天開以失敗告終。
以此可以看出我家吃面為主,大米主要用來煮粥,但是粥在吾鄉差不多等於湯,主食還是饅頭。青壯年一頓三五個饅頭也不在話下,女人小孩遞減。
蒸饅頭是極為繁瑣的活兒,和面、發酵,塑型,最後上蒸籠蒸,現在看來,實在太花時間了。但是,也許女人都喜歡手作,那會兒沒有烘焙插花之類,做麵食,也成了女人發揮創造力體現對生活的熱情的一種方式。
蒸饅頭是用發麵,我媽更有興趣用「死面」也就是沒有發酵的面做食物,比如說水烙饃,有點像絲娃娃的外皮,吃法也像絲娃娃,按照時令,卷上香椿頭、番茄炒蛋或者乾脆就是鹹鴨蛋,最好還能再加一撮我媽炸的油辣子,小心地卷好,下端還要朝上折一下,卷進去,免得汁水淌出來,但不管怎麼小心,那紅油總要流出來,順著手心裡的「智慧線」朝下淌。
然後就是韭菜疊饃,說是饃,其實還是餅,先擀出一長條薄薄的麵皮,把混了蛋液的韭菜鋪在上面,也可以用菠菜取而代之,然後像疊被子一樣疊起來,在鍋里蒸。最好是地鍋,能蒸出薄脆的底子,咬上去先是柔韌,然後是蔬菜細微的纖維,最後斬斷酥脆,非常有層次感。
最喜歡我媽做的糖醋紅燒魚,從小就最愛吃我媽做的魚,每次吃魚飯量都要比平時多吃兩碗,記得小時候我媽也喜歡吃魚眼睛,然後我和我媽學的也喜歡吃魚眼睛之後,每次在吃魚的時候我媽都把魚眼睛讓我給,現在每次回想起來都感覺母愛滿滿
推薦閱讀:
※一天當中什麼時候喝茶最適宜
※紅薯在家怎麼做好吃?
※冬季為什麼要吃海參,理由就是這麼簡單直接
※當精品美食遇上絕色美景,巴厘島就是度假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