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於你來說,擁有什麼才會讓你有安全感?


我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這大概與我自己從小生活的環境是有關係的。我曾經也一直在尋找安全感,我會從很多物質的東西中尋求安全感,比如買很多很多的衣服、鞋子;我會從金錢裡面尋求安全感,會把掙來的錢都攥在手裡;但是我發現,並沒有填滿自己的內心世界。後來,學著從人際關係中,尤其是從親密關係中尋求安全感,每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就會尋求一個能讓自己依靠有安全感的人。這樣,致使自己的親密關係也不能長久地維持下去,後來我稱之為畸形的親密關係。與之對應的友情,我稱之為畸形的社會關係。

終於有一天,那些人慢慢的離開,突然意識到,這些外在的東西,終歸是不能長久的,無法陪你走很久很久。於是開始轉向自己的內在,試著接觸心理學。一點點剖析自己,想知道,為什麼自己的行為模式是這個樣子的,想知道究竟缺乏安全感的背後缺乏的是什麼?

自我摸索了很久,才發現,自己缺乏安全感的背後是缺愛,缺乏自我內在的力量,當意識大這一點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已經成熟很多了。我開始學著自己給自己力量,自我滿足。

回過頭來在想,什麼是安全感?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安全感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屬於個人內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對可能出現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事時的有力/無力感,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感。對此,深有體會。


對我而言,家是我永遠的避風港,在那裡時刻都能感到滿滿的安全感。無論在外面受了多麼樣的苦痛和很快,都能在家中得到緩解,都能從妻女的微笑中得到化解,直到煙消雲散。家是我安全感的集中地和出發點。在社會上,常會聽人說:「女人需要安全感」。無需諱言,男人實際也需要安全感,在男性社會中競爭求生存,有時男人比女人更需要安全感,需要的唯一理由是因為太缺乏了。

我的安全感和大部分人一樣,無非來自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倉稟實而知禮節 衣食足而知榮辱」就從物質層面講起,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僅是自己,還有家人朋友。其次,要有一份穩定的職業,其背後預示著有一份穩定的經濟來源來維持日常的生活開支。最後,要有「片瓦遮頭」就是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在精神方面,要有一個功能良好的社會生態系統,要有父母、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不僅如此,這些人和我彼此之間在任何事件上都能夠相互扶持和理解;要和愛你和被你愛的人在一起。

簡單嗎?安全感實際上就如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一樣,如果上述的這些基本安全感元素有缺失,就會影響我們的感受和對安全的渴求,安全感是內心的感受,是內在心理的需求,每個人的安全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也存在著不少差異,層次也不盡相同。安全感的特點之一是主觀性,另一個特點是相互給予,你感受安全的同時,也能給予他人安全感。


當然是擁有一顆經歷世事磨鍊,成長不驚而穩的心啦

我們來做個假設:

未來的某一天,你是真的成功了。你擁有了可以保障自己物質生活水平甚至確保下一代意識無憂的金錢,你擁有了曾經仰望的富豪明星們身上的光環與名譽,你擁有了願意死心塌地並深深愛著你的妻子,你擁有了孝順可愛逗你開心的兒女,你擁有了一群真心待你的朋友,你擁有了……這一切似乎都完美無暇,無可挑剔。這些億萬萬人都想要得到的東西,你都一個不落的抱在懷裡,他們羨慕嫉妒恨,他們背後議論紛紛,褒貶不一。

「據說,他那些錢都是不義之財,還不知道是怎麼得來的呢,眼饞不得」「還有他那些光輝形象好像是做戲給我們老百姓看的,這樣一來就可以掩蓋那些見不得人的事了」「這話可能真是給說對了,你知道不?他現在的妻子是被強行霸佔的,還有那些朋友都是看它發達了才來獻殷勤的……」這些,你受的了嗎?你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或是充足的忍耐力去忽視嗎?答案是,你不能。

因為這個假設本就是錯誤的。如果你付出努力,通過自己的雙手和頭腦成功了,那麼你一定經歷了人生不定時的起起落落,成功失敗的博弈,內心的掙扎和成長,此時你就會擁有安全感。

因為你擁有了一顆經歷世事磨鍊,成長不驚而穩的心。


安全感不是憑空而來,也不是盲目自信,

它是你為自己打造的心靈堡壘!

健康的身體!

美好的內心!

堅韌的性格!

淡定的處事!

聰明的為人!

怡然的愛好!

偉大的胸懷!

有了這些,

誰想走,誰就走!

讓誰來,誰就來!

獨處優雅,雙人幸福!

這才是該有底氣和自信!


擁有讓自己不斷學習的能力才能讓我有安全感。

每個人對安全感定義是不同的,有的人覺得足夠有錢才會有安全感;有的人覺得有穩定的工作,才會有安全感;有的人覺得是擁有一個愛自己的人,才會有安全感。

但是,我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上面的三種情況其實都是在把自己的安全感依附到外界的人或者事物上。而在我的認知里,外界的人或者事物都是靠不住的,唯有完全依靠自己才能獲得安全感。

覺的有了錢才有安全感的人,假若有一天他的錢不翼而飛怎麼辦?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工作是絕對的穩定的,假若有一天你失業了,該怎麼辦?人是會變的,此刻最愛你的人,下一刻你們可能會形同陌路,那個時候你去哪裡尋求安全感?

既然這些都靠不住,那麼什麼靠的住呢?這個世界上最靠的住的人是你自己,而要讓你自己變得可靠,最重要的是擁有不斷學習的能力。

我所指的學習不是狹義上的在學校里學習課本知識,而是指:你要擁有吸收所遇到的任何領域知識的能力。

你要學習理財和職業規劃的知識,確保自己能掙到錢,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你要時刻學習各種技能,確保到了任何一個領域都不會被餓死;你要學習與所愛的人正確相處的知識,能使你們的關係保持長久穩定。

未來的社會,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將會不斷發展,終有一部分人的工作會被機器所取代,那時候大部分人將會淪為無用之人。

現在我還無法法預料那個行業會在未來徹底消失,但是我可以確定的是,擁有不斷學習能力的人,將永遠不會被機器所取代。

以上。


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諮詢室里,「安全感」都是被頻繁討論的一個詞兒。它有一個定義,是這樣說的:安全感是對可能出現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事時的有力/無力感,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感。

我常常聽來訪者說:「老師,我沒有安全感」,相同的一句話,卻往往蘊含著不同的含義,所謂的「沒有安全感」,可能來自於愛情中感覺對方不那麼可靠;可能來自於人際交往中朋友不喜歡自己;也可能來自於經濟上的拮据,明天的不可預知……

想來,安全感之所以被每個人追求,原因大概有三方面:

首先,由於它含義太過廣泛,比如身體上的安全感,金錢上的安全感,社會認同上的安全感,愛情中的安全感,家庭中的安全感……一個人大概很難幸運到擁有所有,所以,就有了不停歇地追求的必要。

其次,安全感是一種主觀感受,沒有人能說清楚它是什麼,彷彿「愛情」,越玄妙,被討論的越多。

再次,安全感這個東西宛若一位「嬌小姐「,脆弱的很,一旦破壞,很難修復。曾有一個朋友跟我說,她和男友在一起原本是有安全感的,只一次吵架後,男友暴怒轟她出門,這種安全感便再也找不到了。

那麼,人人都想要的安全感,究竟有什麼好呢?

安全感讓你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美。

安全感作為一個重要的概念,最早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論中被提出。他認為:當個體所接到的刺激超過了本身控制和釋放能量的界限時,個體就會產生一種創傷感、危險感,伴隨這種創傷感、危險感出現的體驗就是焦慮。

簡單的說,安全感的打破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焦慮感的產生。

我們很難想像一個處於高度焦慮情緒中的人,還能感受到來自旁人的友善,清風拂面的柔情、和戀人互訴衷腸的美好。

人的能量是守恆的,在不安全感降臨的時候,因為它具有某種危險性,我們會集中大量的精力去抵禦、處理不安全感,身體其它的感官細胞也會通通緊張起來,感受生活本身的能力便自然的降低。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恰巧一個朋友在朋友圈發問:「如果此刻你沒有把兩隻手都用來掙脫痛苦,你可能在做什麼?」朋友們的回答五花八門:「在看一本書」,「在享受一頓午餐,」「在和最愛的人一起旅行」……所有美好的回答,都必須有一個前提——「我此刻安寧」,否則再美好的事情都喪失了應有的美感。


1.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在生病的時候會特別缺乏安全感,有了健康的身體,一切皆有可能。

2.擁有賺錢的能力。洛克菲勒說,「如果把我剝得一文不名丟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駝隊經過,我就可以重建整個王朝。」 賺錢的能力比有錢重要很多,你的錢不一定屬於你,它們可能只是暫時由你保管,賺錢的能力是永遠屬於你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友誼一旦裂了縫就很難再和好?
用一句話形容你現在的生活?
你每天都在搶紅包嗎?
有黑化自虐傾向的自己,有什麼方法讓自己變得陽光起來?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