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呢?


(一)

張三丰,又稱張邋遢(lata),的確是真實人物。

金庸的小說本來是寓實於虛、寓虛於實,虛虛實實、完美結合,這個特點從第一部《書劍恩仇錄》開始便存在,並一直堅持到了封筆。

真實歷史上的張三丰當然不像《倚天屠龍記》中那樣能達到破碎虛空的層次,也不像《九陰九陽》中直接稱之為「不死神仙」,更不曾像網路玄幻《張三丰異界游》中那樣穿越高武異界稱神……不過有《太極張三丰》里之身手,稱之為一代宗師(內家拳的宗師)是當之無愧的!

2012年我和一幫東北兄弟去武漢幹活,好像是在江陽的長江邊,又或者是武昌的沙湖萬達,總之看到了張三丰的雕像,上面寫得清清楚楚,說是「遼東人」,至於是阜新還是鐵嶺,現已想不起來。遺憾,希望有武漢的朋友能幫我補全這條信息。

看到這座塑像後,我的東北朋友們都高興起來,看他們的神情,算得上是他鄉遇故知,雖然穿越了時空,卻也是喜悅、感慨兼而有之。

要不說張三丰是高人,我們從瀋陽過來,坐了30多個小時火車,這段距離有多遠誰都知道,而武當山距此還有400多公里。

張三丰的足跡並不止於此,他還去過四川並遍歷襄漢,在那個時代憑一雙赤腳,令今天的我們難以想像。

難道張真人真修成了馭劍飛行的手段嗎?

(二)

《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傳第一百八十七《方伎》有《張三丰傳》,寥寥數百字,說其:

……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以其不飾邊幅,又號張邋遢。

相貌則:

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髯如戟。

又述其異狀:

衣著:「寒暑惟一衲一蓑」(不管春夏秋冬,衲衣草帽);

吃飯:「升斗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

卜算:說武當山,「此山異日必大興」。

傳說:

1、「或雲能一日千里」;

2、「一日自言當死,留頌而逝……棺斂之……聞棺內有聲,啟視則復活」(一天告訴別人他要羽化,留頌闔眼。下葬後聽棺材裡有聲音,然後就復活了);

3、史稱其宋理宗時生(1247年),而明英宗天順三年(1459年),仍「莫測其存亡」,換句話說,他如果還在世,此時已經212歲了。

這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牛人被民間稱之為「活神仙」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並且上達天聽,驚動了朱元璋、朱棣父子,又驚動了明英宗朱祁鎮。

朱元璋遣使找他,沒找著;

朱棣派人去尋訪,尋隱不遇;

朱祁鎮賜封,張三丰沒鳥他。

就算如此,皇帝也沒敢得罪他,朱棣反而派丁夫三十餘萬人,為他修了氣勢雄渾的武當道觀。

他們的關係就像《吐槽大會》有一期李誕吐槽「李晨、朱禎、薛某謙」的友誼,是你追我趕似的,混得最好的那一位總是高高在上。

用太祖當年的一句詩形象,張三丰才是真正的「糞土當年萬戶侯」!

(三)

前面寫到《太極張三丰》,這部片子80後、90後應該都很熟悉吧,其主題歌:

手中無劍心中無塵,才是我胸懷;

隨緣而去乘風而來,才是我胸懷。

這一句大有太白風采,在我心裡是可以和「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相媲美之語。

當年李連杰和錢小豪都不年輕,為我們奉獻了這樣一部精彩之極的打鬥片。

裡面的故事情節當然全是虛構,此處列出來也只是供諸位回憶罷了。


張三丰,武當派祖師,自稱張安忠第五子,生於元癸酉年六月十八日。當然記載上對張三丰的出生年月日說法不太一樣,不過小編認為張三丰出生於元朝的說法比較靠譜,因為我們大部分人對張三丰的了解來自電影和電視劇《倚天屠龍記》《射鵰英雄傳》等

張三丰電視劇照

對於張三丰大家一直不解的事 他真的活了220歲嗎?張君寶(張三丰)在金庸的小說《倚天屠龍記》開篇露面,寫得有許多含蓄之處。這個後來在本書中極重要的大師級人物,此時還是個少年,見了郭襄便臉紅,感覺非常微妙。

郭襄自己本是傷心人,但看見張君寶孤苦無依,便放下自己的苦惱,為張君寶的前途籌劃。她送給張君寶金絲鐲作為信物,要張君寶去襄陽找自己的父母,讓他有一個好的歸宿。郭襄還不忘囑咐張君寶去了郭家之後要順著郭芙姐姐的脾氣,以免吃苦頭,郭襄古道熱腸,有真正俠義情懷。

郭襄的弟子風陵師太(也就是大名鼎鼎滅絕師太的師傅)的名字就是郭襄在風陵渡口遇見張三丰有很大關係。


推薦閱讀:

TAG:張三丰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