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附加條件,孩子就是不吃蔬菜,有什麼有效的方法呢?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蔬菜做成餡,這樣連主食帶輔食都能一氣吃完。北方的飲食中,餡料類的比較多。比如餃子、包子、餡餅、肉餅,這些,又有菜又有肉還有糧食。蔬菜可以任意搭配當季的,肉類也可以選用自己家喜歡的,混在一起,根本就分不出哪是菜哪是肉來,而且有滋有味,沒有不愛吃的。

再有就是將菜和肉餡混在一起做成肉丸子、肉餅,或煎或做成湯,也同樣孩子搶著吃。

再就是利用孩子喜歡的童話故事或者動畫片,加以引導和鼓勵,讓他/她覺得吃蔬菜可以讓自己更強壯、更漂亮。比如好多年前的動畫片「大力水手」,就是因為裡面的主人公吃了菠菜之後有力氣,所以那幾年菠菜都恨不能到脫銷的程度了。

總之,不能強行讓孩子吃蔬菜,那樣適得其反,還會造成逆反心理。另外,當孩子吃菜費勁的時候,千萬不要對著孩子說也不要對著外人說「我家寶寶就是不愛吃蔬菜」,這麼一說就無形中加強了孩子不愛吃蔬菜的心理,讓他覺得自己真的不愛吃蔬菜。要不時地表揚著說「我家寶寶不錯,各種蔬菜都挺喜歡的,尤其喜歡吃綠葉的菜!」,這麼 一鼓勵,孩子就得到一種心理暗示,「對呀,我還是很喜歡吃蔬菜的呢!」,還可以將蔬菜簡單做個造型,讓孩子覺得這是有意思的。

是白面和玉米面做成的兩樣面大蒸餃,餡兒就是大蘿蔔和豬肉餡做成的。蘿蔔焯水去掉臭蘿蔔味,和肉餡一起拌,香極了。我兒子每次能吃四五個。

這個是千層肉餅,是韭菜和豬肉餡的,也可以換成芹菜、白菜、菠菜、小白菜,味道鮮美,層層疊疊,主食輔食全有了。

這是一道肉絲圓白菜木耳炒麵。麵條煮熟撈出過水防止粘連,炒一鍋菜,再將麵條入鍋中翻炒均勻。因為都是細長絲,而且味道濃郁,孩子根本就顧不上凈菜挑出來,吃起來可帶勁了。我兒子吃時還要倒一點醋,味道更香,每次能吃一大盤。這樣的做法也是能吃到好多的蔬菜。

把肉和菜入在一起炒,借著肉味,菜也香著呢,還發愁孩子不吃嗎?


不太愛吃蔬菜是小孩們共同的缺點,確切的說是有點偏食。怎麼辦?

現在偏食的孩子很多,要麼肉吃得少,要麼菜吃得少。我們講平衡膳食,營養均衡才能健康,特別對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更重要。但孩子如果不願意吃菜,從穀類上如何彌補一些呢。

  • 孩子不願意吃蔬菜,非常容易維生素C缺乏。

這樣我們可以從薯類食物上做些補充。像土豆、地瓜,維生素C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很高的,處在中上水平。所以不願意吃菜的孩子要增加薯類攝入量,特別土豆,孩子都喜歡吃,這樣給孩子多做幾次,而且土豆其他營養也很豐富,也可補充蔬菜吃得少的不足。再就是給孩子經常吃些地瓜也不錯。我的辦法就是把蔬菜都做成包子或者餃子餡。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如今的孩子不像咱們那個連飯都吃不上的年代!如今的孩子一出生除了能接觸各式各樣的營養品之後,小孩子和兒童最喜歡的就是垃圾食品(比如小賣部的辣條啊!梅子干,薯片,泡泡糖等.....)。為此許多兒童和小孩子多少正餐不吃或者少吃,久而久之養成了挑食的壞習慣。這些習慣不僅會影響孩子的體重和抵抗力,還在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尤其是正處在智力發育和長身體的未成年兒童,家長應該尤為重視。為此,本人在這裡列舉一些方法幫助家長改掉挑食或不食的壞毛病!

1:隔離垃圾食品對孩子的影響

簡單的跟孩子說道理肯帝是不行的,因為孩子年齡沒到,根本沒辦法達到自覺!所以在這一方面要做得狠,當孩子要求你給錢或給買這些垃圾食品時,你應該對其說不,並告訴他垃圾食品的危害和案例,可以買些水果或麵包頂替。總之在這方面,千萬不能心軟,需從小嚴格管控。不然寶寶養成對垃圾食品的依賴,會造成他挑食或者不食的習慣!

2:幫助孩子養成按時吃飯的習慣

許多家長對待孩子吃飯就如同對待祖宗,皇上似得!端個碗陪孩子上天入地,孩子到哪裡,家長跟哪裡!吃個飯至少要2個小時。對此,本人深有體會,侄子出生後到現在4歲如今吃飯還每個正經,需要嫂子每餐帶個勺碗滿街跑,一有脾氣就 不吃。為此, 鄙人的孩子如今比侄子少1歲多卻聽話得多,吃飯時間就上桌,從來不需要我們帶著碗勺跟他轉。至於怎麼妻子是怎麼幫孩子養成這習慣的也算一段孩子辛酸史!自孩子會自己吃飯時,妻子就會教育孩子要按時吃飯,過了點就沒飯吃等等,後面也發生過孩子吃飯不準時,妻子二話不說餓孩子的行為。有個10幾次吧!但每次不吃餓了,妻子都會教育一番仍不給吃!(當然,這個方法其實是錯誤的,但是我想表達的是一點要幫助孩子養成按時吃的習慣)

3:與還自己一起製作精美餐點

如果能保證前面兩個工作的開展,你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教育孩子按時吃飯和吃零食影響成長的壞毛病(切記:孩子靠哄,但不靠寵)所以實行前面2點工作,需要不斷鼓勵和獎勵的同時該嚴厲的地方還得嚴厲!如果前面2點工作能保證的情況下,可以報一個親子類的動手培訓班,這種班級經常會舉辦一些親子活動遊戲,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動手製作美食,家中會發現,在家中各種挑食各種傲嬌的孩子,居然把飯都吃光光了。並不是說親子活動的食物多好吃,而是那是他們自己動手製作的,他們很有成就感,自然吃飯就香了。其次,讓孩子一起製作美食,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4、與孩子比賽,給孩子做示範

總有精明的孩子,精美的卡通食物也騙不過他們的小鼻子,那家長就只能另行新招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孩子都會不自覺的模仿父母的動作,所以想讓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父母平時也得多吃。很多孩子看父母吃的很香,他們就會不自覺的想吃。當然千萬不要說我跟你比賽看誰吃得快,如果吃得快,記得調整孩子吃飯的速度,養成吃飯多嚼的習慣。

  5、通過卡通故事入手

很多孩子都有睡前聽父母講小故事的習慣,父母不一定要照著書本讀,可以做一些修改。在講故事時可以將孩子挑食或其他的不良習慣帶入故事中,通過故事和第三方的形象,告訴孩子他們挑食對身體的影響。

或許不是每個方法都適合你們的孩子,但是牽絆萬變不離其宗,對待孩子,父母還得有耐心,千萬不要恐嚇孩子,或在吃飯時凶孩子。孩子如果一邊哭一邊吃飯,容易被食物噎到,或將食物吸進氣管,引發危險。


問題的關注點:

第一,小孩已經存在挑食這種情況,可能還持續很久了。

第二,如何讓小孩接受蔬菜,不挑食。

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答案自然千差萬別,但很多道理都是正確的。 然後,我僅從從小孩的特性來分析一下小孩挑食的原因,這樣我們才知道應該用什麼方法來解決小孩挑食的問題。

特性: ①小孩總是喜歡新鮮的事物。所以當他們長久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總是很厭煩、很抗拒、很抵制。

②小孩缺乏責任感,沒有付出只有索取。

③小孩思想很單純,想法很單純,但卻很執著。

④小孩不夠專註,一味想著玩。

根據小孩的特性,在這裡確認一下正確的小孩教育方式:應該換位思考,從小孩的角度,結合實際情況來考慮。小孩跟大人是不同的,如果我們以大人的思想、方式去教育孩子的話,就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變本加厲。

最後就來解決一下問題。

①孩子挑食、不喜蔬菜、跟孩子喜歡新鮮事物是有關的。嘗試變換菜式,或者同樣的蔬菜,不同的烹飪方法,孩子也是會愛美食的。

②小孩的運動量較少。不怎麼耗費體力,體內能量還在。於是就吃的少了。所以小孩也是有必要進行一些運動的,我們可以和小孩一起做一些輕型運動,比如跑步,爬樓梯,小家務等等。消耗了體內能量才會感到飢餓,才能正常進食。

③孩子缺乏責任感,他們不知道食物得來不易。我們就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學會獨立,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等價的利益作為條件進行交換,讓他們用自己的能力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嚴格一點,捨不得羊套不著狼啊。這樣一來他們就會認真對待食物,認真對待自己用勞動力獲取的東西了。

④孩子思想單純,容易受到外界感染。所以我們要認真觀察、照顧孩子,深入了解他們的行為、語言,優的發揚,劣的擯棄。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人生價值觀。這樣對孩子挑食的壞習慣改正也是有幫助的,不然他會認為自己浪費食物,挑食這用行為是正確的。

⑤ 小孩不夠專註。所以他們的日常生活不規律,總是想著玩,吃飯的時候也不停歇,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小小規劃一下,培養孩子的專註力,至少吃飯的時候總不能想著去玩吧。


這是家庭教育的問題,不是方法的問題。你不強制改正孩子的壞習慣,社會有更多的方法讓他受苦受累,這種強制的代價更大。

在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應該講究「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酸棗和大棒子相結合」的原則。原則上來說,說了不聽改不了的習慣,家長要強硬一點。以提主所說的孩子覺得蔬菜不好吃,不想吃這件事情來比方。有些人確實不喜歡吃部分食材,這是很正常的,比如有人不吃香菜,有人不吃薑,有人不吃蒜,有人不吃辣椒等,這種情況是存在的,也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家長不用強求孩子單獨吃某一種食物。但是沒有人不吃飯吧?

孩子覺得蔬菜不好吃,不想吃,不是他不能吃,不是吃了就嘔吐,只是在肉和蔬菜兩種食物之間更傾向肉食而已。提主為了讓孩子吃蔬菜,需要用附加條件就可以看出,提主對孩子的管教偏於放鬆,太過注重孩子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事情本身的正確性。從吃飯這種事情上,提出使用附加條件引導孩子,等到孩子長大以後有了某一方面的愛好或嗜好以後,你說的話將不在就有束縛力和指引力,對於孩子來說,你給的交換條件才是最吸引的。

把條件作為教育孩子,和溝通孩子的方法,本身就是錯誤的。而很明顯,提主本來就錯了。還是前面提到的,小孩子只是在蔬菜和肉之間,更傾向肉食,而不是吃不下蔬菜,或吃了蔬菜有嘔吐、噁心等不良反應。讓孩子吃蔬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吃飯的時候減少肉食,增加蔬菜,孩子不吃就不吃,明確告訴他過了吃飯點再想吃就沒有了。一定要保證,這期間他餓了的時候,不要給他做飯,即使做飯,把蔬菜拿出來給他熱一下就可以了。

不要覺得,這樣子對孩子太殘忍,社會就是這個樣子的。正確的就是正確的,不會因為你多麼的不喜歡而改變。不吃蔬菜導致營養不良,或導致的肥胖,不會因為你慣著他就不回來。你不強制改正孩子的壞習慣,社會有更多的方法讓他受苦受累,這種強制的代價更大。


不愛吃蔬菜,或者偏愛某一種食品,對於孩子是比較普遍出現的情況,心理學研究表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最大的特點是:以個人需要和喜好來決定做,或不做一件事。 如果家長這時以強迫的方式硬要孩子屈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可能還會適得其反,給孩子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碰到這種情況,家長多數都會很著急、焦慮,擔心孩子營養不全面,影響身體發育,但孩子軟硬不吃,令家長有些束手無策。通常,我會建議家長運用一點心理學的技巧和知識,以「同理心」的方式去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感覺孩子的感覺。用孩子的角度來想一下,為什麼不愛吃蔬菜呢?

通常可能有幾種狀況:

1、蔬菜能給孩子身體提供的那種營養已經夠用了,不需要再補充了。 許多家長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但其實不然,研究表明,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在7歲之前,他/她是完全靠感性來認識世界的,即完全憑感覺。餓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痛了就哭……他/她們是全然跟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在一起的,還不會像大人那樣用理性來思考問題,什麼有營養才吃什麼,明明不喜歡還要照做。 是否屬於這一種情況,家長可以通過一些醫學檢測的方式來了解,孩子是否真的缺乏蔬菜或某種食品的營養;

2、孩子不喜歡那個菜味道,或者第一次吃的時候留下了不好的經驗,比如燙著了、咸著了……以後再看到就不願意吃了。 有可能孩子非常討厭那種菜的味道,或者是幼小無力的牙咀嚼蔬菜的感覺不舒服,或者是腸胃要消化充滿纖維素的蔬菜是一份不舒服的感覺。或者一看到就聯想起一些不喜歡的東西或者事情。 ……

每個孩子的原因可能都不同,可以通過詢問孩子本人的方式來了解,把孩子抱在懷裡,平心靜氣的告訴他/她:看到你不吃蔬菜,媽媽/爸爸很擔心你,為什麼你不喜歡吃呢…… 兩歲半的孩子已經完全可以這樣和家長進行溝通了。家長可以猜猜看是什麼原因,和孩子確認一下是不是如此。 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孩子是能反映人類的本能:「追求快樂,逃避痛苦」。對你的孩子來說,吃蔬菜一定是件痛苦的事情,所以他/她就強烈拒絕。如果家長能想法兒製造「吃蔬菜的快樂」,這個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比如說,將蔬菜變個花樣來做,和一些紅、黃的蔬菜搭配出孩子喜歡的艷麗色彩或圖案,或者菜剁碎了做成肉菜丸子,再比如用遊戲、競賽的方法和孩子一起比著吃……總是有辦法的。

孩子不愛吃蔬菜不一定就是故意跟父母作對,有可能有以下原因:

1 蔬菜本身的問題,如菜太老,孩子咬不碎;菜有怪味,口味不佳等;

2 養育方式的問題,如所選蔬菜品種有限;父母本身不愛吃蔬菜;父母無意中對某些蔬菜發表了不恰當的意見,影響了孩子的喜好等。

其實,蔬菜本身是非常美味的食品,只要父母能針對孩子的問題所在,採取恰當的方法,讓孩子喜歡蔬菜並不難。 解決蔬菜本身的問題

◆ 同類替代。蔬菜品種繁多,包括鮮豆類,如黃豆芽、綠豆芽、豇豆、扁豆、毛豆、豌豆等;根莖類,如土豆、胡蘿蔔、白蘿蔔、藕、山藥、芋頭、筍等;莖、葉、花類,如菜心、油菜、菠菜、菜花、大白菜、小白菜、芹菜、蘆筍、西洋菜、薺菜等;瓜茄類,如黃瓜、冬瓜、絲瓜、南瓜、燈籠椒、西葫蘆、茄子、番茄等。如果孩子僅僅是不吃其中某幾種蔬菜,可以更換同類的蔬菜,如用黃瓜、冬瓜代替絲瓜,用薺菜、菠菜代替菜心。

◆ 先莖後葉。有些孩子排斥蔬菜,是源於更小的時候被蔬菜卡著喉嚨的經歷。所以可先莖後葉,選擇纖維相對較少的品種,並注意盡量切小、切碎。

◆ 合理烹制。合理烹調的宗旨是保持蔬菜特有的色澤明麗和鮮嫩生脆的特點,引起孩子的食慾。基本方法有:

氽(cuan)法

將蔬菜如菜心、芹菜、藕、菠菜等洗凈,放入煮開的水中煮數分鐘,撈出後根據口味做成咸鮮味、糖醋味等。這種方法能保持蔬菜的嫩脆特點。另外,水氽過的青菜或薺菜還可以用作包餛飩或餃子的餡料,一般孩子都可以接受。

葷素合一法

有些孩子不喜歡胡蘿蔔的氣味,可將胡蘿蔔與肉一起煮,不僅味道好,而且有利於胡蘿蔔素的吸收。製作葷素肉丸也是個好辦法:將肉糜與土豆泥、胡蘿蔔泥混勻後製成肉丸子,還可以做成紅燒味,頗受孩子喜歡。此外,將水氽過的青菜與紅燒肉一起煮,蘿蔔與羊肉一起煮,都是好吃的菜肴。

解決養育方式的問題

● 父母以身作則。父母挑食偏食的習慣,常常會影響到孩子,因此父母要儘早克服挑食偏食的習慣,帶頭吃多樣化的食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 強調蔬菜益處。平時父母應該多講解吃蔬菜的好處,不要隨口批評某某蔬菜不好吃。因為孩子尚未具備獨立判斷的能力,父母的話常常成為他們去從某種菜肴的依據。

● 提供多樣選擇。父母要有意識地擴大家庭菜譜範圍,不斷增加蔬菜品種,並經常引入新的品種,如綠花菜、蘆筍、紫色捲心菜、櫻桃番茄等。同時鼓勵和表揚孩子嘗試。這不僅可以讓孩子從不同的蔬菜中獲得豐富的營養,而且能養成孩子進食多樣化食品的良好飲食習慣。


挑食寶寶,不是從寶寶下手,而是從父母的飲食習慣,父母不吃或感覺不好吃,都會影響寶寶對食物的喜好,當一位合格父母,要合理安排食物,你認真吃,會帶動寶寶想吃,就不會挑食,還有一點是,量不必多,營養夠即可,造型發點心思,分分種搞定寶寶


我家孩子也是,肉食愛好者,所以我就會學著用別的方法去做啦。比如這樣,還比如,會南瓜饅頭


人體需要糖、各種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些物質以各種表現形式存在。人可吃的食物很多,但對人體來講,營養全面、均衡、充足則是最好。

孩子由於在味覺系統,牙床,消化吸收系統還發育不全的情況下,或是飯菜精細程度不適合孩子,或是由於長期飲食單一,大多數家庭的孩子喜食肉類,不喜素菜。

說人多吃飯香,孩子喜歡誇獎,可以經常帶他參加聚餐,培養就餐不挑食的習慣,盡量食材營養全面。再就是葷素食材搭配合理,變成餡狀,以吃包子、餃子、餛燉、拌飯等形式將菜混到裡面,等這一階段過去就好了。


(圖片來自網路)

學齡兒童是指從6歲到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在此階段,他們生長發育迅速,合理安排三餐、科學的膳食結構、營養均衡是他們智力和體格正常發育的物質基礎。

科學的膳食結構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核心推薦:平均每天至少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餐餐有蔬菜,每日蔬菜攝入量為300-500克,深色蔬菜應占蔬菜總量的一半以上。

而實際生活中,有一部分兒童幾乎不吃蔬菜,以吃葷菜為主。其實,體內攝入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膳食纖維不足,都會影響到兒童的生長發育。

維生素A缺乏

(圖片來自網路)

維生素A缺乏會導致眼乾燥症、夜盲症、角膜軟化、毛囊性丘疹、齲齒、骨組織停止生長,發育遲緩,使機體細胞的免疫功能下降,患者易發生反覆咀嚼道感染及腹瀉等。維生素A的重要植物來源是胡蘿蔔素,深綠色和紅黃色蔬菜中富含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並充分利用。

維生素C缺乏

(圖片來自網路)

維生素C缺乏起病緩慢,大約需3-4個月才出現癥狀。嚴重缺乏病稱壞血病,主要表現為牙齦腫脹、出血,皮膚淤點、淤斑,以及全身廣泛出血、貧血。兒童表現生長遲緩,易感冒、可伴低熱、嘔吐、腹瀉、容易引起繼發感染。多吃品種不同的新鮮蔬菜、應季蔬菜、綠葉蔬菜,能緩解維生素C缺乏的癥狀。

鈣缺乏

(圖片來自網路)

學齡兒童缺鈣主要是因為飲食搭配不合理,含鈣食品攝入過少。我們知道鈣的最好食物來源是奶和奶製品,其含鈣量高,吸收率也高。

可針對牛奶及奶製品過敏的兒童來說,綠色蔬菜、豆類才是鈣的主要食物來源。但要注意的是,比如菠菜、竹筍、蕨菜等含草酸多的食物,一定要沸水焯燙後再食用,以避免草酸和食物中的鈣形成溶解度很低的草酸鈣,不利於鈣的吸收。

(圖片來自網路)

另外兒童超重或者肥胖與其不良的日常飲食習慣有一定的關係,比如高油、高鹽、高脂肪、少蔬菜等均可造成能量過剩,形成脂肪在體內大量儲存,為肥胖發生的風險奠定了基礎。

蔬菜中的膳食纖維能增強消化功能,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秘,還可以減少脂肪和糖的吸收。同時也能改善腸道菌群,為益生菌的增殖提供能量和營養。人體內的能量代謝也需要蔬菜中的B族維生素參與。

由此可見,每天多食用新鮮蔬菜,品種多樣化,吸收利用蔬菜中不同的營養素,對兒童正常生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不愛吃蔬菜的應對方法

(圖片來自網路)

讓孩子認識、愛上蔬菜

用圖畫書籍幫助孩子認識每種蔬菜的品種及其營養價值同類蔬菜經常更換品種,陪同孩子一起參與蔬菜選購、清洗、烹飪,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

(圖片來自網路)

讓蔬菜和孩子「捉迷藏」

餛飩、包子、餃子、丸子、菜盒子等食品中,餡料可以使用肉糜、胡蘿蔔、包菜、菌類、白蘿蔔、豆製品等其它蔬菜。燴麻食和燴面片也可以加入五種以上不同類蔬菜食用。

(圖片來自作者)

蔬菜也有肉味兒

燉肉湯燴菜,紅燒雞塊、排骨等燴菜,也可以加入山藥、蓮菜、胡蘿蔔、土豆、豆製品、綠葉蔬菜、菌類蔬菜等等作為配菜,色彩繽紛的蔬菜彙集在一起,大大增強了兒童的食慾。

增加配菜遵循的原則是:隨著兒童年齡由小變大,加入菜的品種及數量由少變多,引導孩子多吃蔬菜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圖片來自網路)

改變食物形態

改變食物形態,比如用各色蔬菜拼盤食用,讓寶貝對蔬菜產生好奇與喜愛。

(圖片來自作者)

推薦菜品

家長們不妨試著做做宮保雞丁、魚香肉絲、各類燴菜、蔬菜拌飯、蔬菜餅、改版雜醬面等,另外蔬菜沙拉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能生吃的蔬菜生食比熟食可以更好地保留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

(食物多樣,均衡營養之改版雜醬面,圖片來自作者)

家有兒女,只要您將細心、耐心、愛心並用,就能讓孩子們吃到營養健康、可口的飯菜。陪孩子們一起健康成長,是我們一生要學習的營養課題。


推薦閱讀:

TAG:育兒 | 育兒錦囊 | 美食 | 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