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那麼多複姓,現代特別少?
歷史上有文獻記載漢族人使用的複姓有1500多個,而現在漢族人使用的複姓和多字姓約有200個(所謂多字姓是指字數超過兩個字的姓)。現狀複姓不僅數量少,而且姓複姓的人也很少,我身邊還沒見過一個複姓的。
造成複姓和多字姓大量流失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自然法則。類似於生物學裡面的一種現象,一個物種,比如大熊貓,它的種群數量越低,就越容易滅絕,反之,其種群數量越高則越容易發展壯大。這也很容易理解,大熊貓數量這麼少,一個個體的消亡,對整個種群而言就是一筆慘重的基因損失,若不加以保護很容易滅亡。姓氏演變的基本規律也差不多,大姓(人口多的姓)的人口會原來越多,小姓(人口少的姓)會越來越小。像那些超級大姓如張、王、李,幾乎不可能滅絕,而複姓以及多字姓大多數都是小姓,至少人口拼不過單字姓,大姓佔有的社會資源多,人口增長快,這是複姓以及多字姓越來越少的原因。
第二:使用方便。漢語是單音節語言,一個字就是一個詞,有獨立的意義,這樣一來單字姓使用上就比複姓方便簡潔許多。複姓我們多少還能見到一些,而多字姓如三個字、四個字……乃至十個字的幾乎沒講過,從適者生存的角度看,複姓以及多字姓消亡一點也不奇怪。
第三:改姓。一方面許多小姓改成大姓,另一方面很多少數民族漢化,改成當地的大姓。改姓就相當於找靠山,當然要找個靠得住的大姓。另一方面,很多複姓改成單姓,例如:司馬遷因為李陵案受到宮刑,為躲避牽連,兩個兒子一個給司字加一豎,改姓同,一個給馬字加兩點,改姓馮。歐陽簡化為歐和陽,鍾離改成鍾,公孫簡化成孫,等等。
複姓在古代也是一個特定時期那時比較多,其實古代複姓也並不多,時代在發展,姓氏也在改變,好多現在都簡化了,沒有那麼繁瑣,單純從有到無,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現在複姓特別少,所以也不是古代複姓多,現代少。
複姓總給人一種高貴或者是奇特的感覺,所以影視作品或者是文學作品等文藝創作中喜歡為一些身份神秘、高貴的角色設定為複姓。
其實複姓在古代也不是特別多。
推薦閱讀:
※一戶兩戶三四戶,戶戶相連;請對下聯?
※上聯:麗人春風三月天,下聯怎麼對?
※中國人喜歡「福」字文化是什麼心理?
※為什麼好多古裝劇中對聯、招牌、廣告等大多用隸書?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