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會有從眾心理?
個體受到三種因素的影響,會更容易做出從眾行為。
第一個因素是情感性。如果群體之間情感距離短,彼此非常親近,這個群體的成員就容易發生從眾行為。比如,群體的領頭人,也就是領導,與下屬的關係特別鐵,親如哥們,那下屬自然就會聽話。當然情感距離不僅僅指朋友、家人,同事的親密關係。有時候,有些毫無相關的人,比如災區老人,餓死的孩子等等,也特別容易拉近人們的情感距離,讓我們產生同情,這時候號召大家捐款也就特別容易。
第二個因素是權威性。群體中如果有權威存在,群體成員也容易發生從眾行為。權威在群體中會表現得威信特別高,或專業特彆強,哪怕不是領導,大家也都特別願意聽他的。如果這個權威經常下基層,與下屬同甘共苦,那他就更容易引發下屬們的從眾行為。
第三個因素是公開性。意思是,在公開場合做出的承諾,更容易引發人們的從眾行為。比如希特勒經常公開演講,普通的德國大眾都相信他說的就是真理。廣告是一種典型的公開承諾,明星通過電視、網路、報紙介紹商品,等於公開做出承諾,讓廣大觀眾相信這個產品的質量更好,更有保障,會讓更多的人從眾去購買這個產品。
接下來,我用一個經典的實驗室例子,來講一講人們是如何從眾的。有一個人小A參加了一個實驗,坐在7個人一排的第6個位置。實驗很簡單,桌子上放了兩張卡片,一張卡片上畫了一根標準線段,另一張卡片上畫了3根線段。請參加的人判斷,這3根線段中哪一根跟標準線段一樣長?不用尺子量,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第二根線段跟標準線段一樣長。小A一看,這不是很簡單嗎?第一個人回答第一根。他暗暗嘲笑,這也會錯?第二個人也回答是第一根,他有些奇怪了,怎麼回事?當第三個人也給出同樣的錯誤答案時,他忍不住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使勁盯著這張卡片,開始懷疑:是他們瞎了,還是自己瞎了?接著第四、五個人也都說是第一根。現在輪到小A了,他不知道怎麼回答了:到底哪根才是正確?如果自己選第二根,有沒有人嘲笑自己?這個實驗重複了很多次,結果都差不多:單獨一個人回答時,99%的人堅持自己的答案,認為第二根是對的;可是集體回答時,有37%的人選擇與他人保持一致,回答第一根是對的。這個實驗,就是心理學家所羅門·阿施設計的著名的群體壓力實驗。所羅門·阿施發現:人,只要在群體中,就會感受到群體壓力。參加實驗的人都是大學生,自主獨立,聰明善良,參加實驗沒有團隊合作的獎勵,答錯了也不會被批評。但事實上,他們都感受到群體所在的壓力。可以說,每個群體都存在群體壓力,都會影響個人做出從眾行為。
從眾是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於群體的引導和壓力,不知不覺或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社會心理現象,通俗地說就是「隨大流」(百度百科,2018)「從眾「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概念。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當人們進行投票時,特別時公開舉手投票的情況下,如果大多數人都沒有舉手,即便我們心裡偏向於舉手,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會舉。這個時候就是一種從眾心理引發的從眾行為。
為什麼人會有從眾心理呢?首先,人類是群居動物,也叫社會性動物。教科書上會從群體壓力,群體凝聚力,社會規範性的要求帶來的壓力等等角度去解釋,其中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他人的行為容易給我們的信息,容易讓我們以為我們原本的信息是錯誤的;另一方面是,我們希望在群體中不會被拒絕或嘲笑,或能夠悲喜歡和認可。
我們生活中人群中,作為個體,希望被群體所接納,而害怕被群體所「隔離」「懲罰」。所以,我想另外兩個角度來解釋從眾背後的心理驅動,其中之一是,著名的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角度來解釋。對心理學有一定了解的人,對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必定不陌生。在該理論中,馬斯洛指出,人有五個層次的需求,最低需求是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之後是安全和安全感(財產健康安全,應對危機的能力)、愛和歸屬感(友誼,愛情,家庭,社群,社區,宗教信仰)、尊重(自我尊重,尊重他人,被他人尊重,自信,成就),最高層次是自我實現(道德感,創造力,為人類做貢獻,接納,不批判等)。
看到這裡,你是否發現,無論我們要滿足那一種需求,都離不開其它人。最明顯的,「愛和歸屬感」,友情愛情親情都是基於與他人互動中產生的,「尊重」也是。而另一角度是歐文亞隆在存在主義中提到,人生的四大終極議題,其中之一便是孤獨感。因為孤單感的始終存在,讓我們需要人群,需要與他人建立連接,而從眾,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孤獨感。
這裡的「從眾」就不止是投票舉手不舉手的問題,而是周圍的朋友都結婚了,你要不要結?鄰居都生二胎了你要不要生?這可能會涉及到朋友親戚聚會時大家聊的話題你是否能夠聽懂並加入,從而融入,還是在旁邊刷刷手機,尷尬地陪笑?當然,「從眾」並不是滿足需求和緩解孤獨的唯一途徑,作為個體,我們總在獨特性和普通性之間權衡,即希望維持自己的獨特性(也希望確保自己是正確的),同時不希望因為太獨特而被孤立(通過不辜負他人的期望來贏得他人的好感和認可)。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困擾,歡迎聯繫諮詢師進行一對一深入的諮詢。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李曉純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簡單說,和他人保持一致,即有動力,又是壓力。
從眾行為,不一定是貶義。它有時是好的,比如阻止人們插隊、公眾場合喧嘩、禁煙區抽煙等,有時又是壞的,比如歧視行為、青少年吸煙,還有時沒有好壞之分,比如時尚穿著,流行髮型、網路表達等。
從眾行為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社會心理學歸納了兩類:順從和接納。有時我們會順從一種期望和要求,但不一定是內心真正喜歡或願意的,比如學生在課堂上遵守紀律,成人在會議正襟危坐,不玩手機,這種因外在力量和約束影響作出的行為,就叫做順從。如果外在的力量是明確命令,那種行為就可稱之為服從。
有時我們從心裡相信群體讓我們做的事情是對的、有益的、符合我們自身需求的,這種內在的服從就成為接納。比如減肥有益於身體健康、熱愛社群(家庭、學校、故鄉、祖國等)。
人們從眾行為是複雜的,即使同一個行為,也有可能既有接納的內在動力,也有順從或服從的外在壓力。比如追逐時尚,一方面是個體認同這樣更美、更有魅力,另一方面免於被嘲笑和輕視等等。所以把從眾行為的心理機制簡化為壓力和動力來看,動力主要是激勵性因素,即做出這樣的行為個人能獲益更多,壓力主要是懲罰性因素,即做出這樣的行為個人能夠避免懲罰或損失。
從眾行為很有趣,也有很多深入的研究和解釋。以上只是個人閱讀學習中了解的一個側面,算是對這個問題添磚加瓦,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從眾:
從眾心理即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
1.誰都知道模仿現成的例子成本低。
2.許多現成的例子對自己很有用的。
3.模仿是人類的本能,不會模仿簡直無法生存
4人是群居動物,不能融入社會很難發展的好。要融入社會要合群。
人人都有羊群心理和羊群行為。簡單的道理,比如:頭羊領著吃草,群羊跟著吃。不管有沒有狼,草有沒有毒。從眾扼殺了你的優秀,迷惑了你的分辯能力。不加分析跟著吃,有不負責任隨大流的僥倖心理。跟著大家,人多勢眾應該沒有問題。就是這種僥倖心理蒙圈了自我。象過馬路,不管紅綠燈的管制,有人過跟著過,」法不責眾」。就是跟隊,追風,而喪失了原則。牆頭草風吹兩邊倒,沒有根,沒有夲,沒有原則。象搶購潮、擇校潮、留學潮、旅遊潮、網遊潮、追星潮、一窩蜂似的跟著潮。有一個成語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說,有三個人謊報市上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這種人 在社會群體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數人認同的觀點或行為的心理傾向被稱為從眾效應。
從眾效應是指在群體活動中,當個人與多數人的意見和行為不一致時,個人放棄自己的意見和行為,表現出與群體中多數人相一致的意見和行為方式的現象。從眾也就是我們日常俗語中所說的「隨大流」。促使一個人在合作中產生從眾行為的因素有多種,一般認為主要有:群體中存在有領導力的人,其他大眾的個性懦弱,膽小 、顧慮多、意志不堅定、自信心差、過於重視他人並依賴他人者等,這個群體必須有一定的規模。
從積極的一面考慮,從眾有利於形成統一的意見,在群體決策過程中,團結才能更好的進行合作。從眾行為可以更好的利用人的心理,達到群體行動一致的目的。
人是社會性動物,只要生活在群體中,人們為了自己的發展考慮自己能否在群體中獲得信任和好感,在決策過程中則是盡量選擇正確的方向。可是一旦群體意見和自己的的想法發生了矛盾時,為了群體整體的利益,選擇和群體一致性的決策,對了就是大家都受益,錯了,責任也不會全部由自己承擔,因為是集體決定,所以錯誤也是由集體承擔。從眾可以讓人更快速的融入群體中,並且最大限度的規避自己的責任。
以上內容均為開火車的老濕機·顧老濕原創,轉載請私信
歡迎關注開火車的老濕機
都有吧,從眾心理多會刺激人的本能反應,比如好奇、獵奇,無所適從的效仿,盲從,多以群體效應出現,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盲從就是貶義的!
早期依靠從眾心理學運作比較成功的有比如「掉渣渣餅」、「「飽」師傅糕點」等等,隨著信息的多元化,人們逐漸認識的邊界拓寬,慢慢適應思維方式的轉變與從眾心理的抗衡,但很多時候又不得不被一次又一次的「試一試」擊潰,能在一個群體效應的環境保持個人信仰的初心,那這個人當屬智者範疇。
又比如界定標準的模糊認識,在似是而非的情況下,以小眾群體誘發從眾心理最多的事例莫過於過斑馬線,有表現在當一個人強行通過會被視為沒規矩,當第二個或第三個或第四個繼續通過時,你的信仰價值就會被動搖,這就需要考驗自我信仰價值的認定了!
再則以群體引發的從眾心理,比如創業公司提倡的狼性文化,撐船的是大家,掌舵的就一個核心人物,當核心主導了信任的絕對值,那這條船勢必就會只受一個人的方向引導,當你用你的認識價值去發現似乎不對,但團體意識會讓你失去自我修復的能力,即便發聲也會被團隊精神帶入思維死角或成眾矢之的!
你的思想誰做主?看上去這個問題很荒誕,我們的思想當然是由自己做主。但其實,人是很容易自我迷失,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得受到外界影響,出現盲目從眾的情況。
從眾效應是指人受到外界人群或者事物的影響下,在自己的知覺、判斷及認識上表現出來的符合公眾輿論或者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在一般的情況下,大多數意見更具有正確性,因此服從多數人也很少出錯。不過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論,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大多數人的意見也不一定是正確的。
為什麼人們容易被從眾效應所影響呢?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因為性別、人格和文化上的差異,一般自信心不足、性格軟弱、智力低下、文化素質低的人,更容易出現從眾心理;第二,受到群體因素的影響,如果處於群體之中,而群體的規模大、凝聚力強、群體意見較為統一,則容易出現從眾心理;第三,情境因素,比如擁有的信心量不足或者受到權威人士的影響。
人們甚至會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就追隨大眾的行為。在現實生活、工作和學習過程中,從眾效應都有所體現。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克服這種盲目從眾的行為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第一,讓自我意識得到全面的發展,尤其要增強自主做出選擇和決定的能力;第二,努力提高自己,包括努力學習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尤其要注意提高自己獨立思考、自主判斷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第三,培養自信心,要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敢於做出錯誤的決定,而不是過於在意別人的想法。
我可以在思想上標新立異,不隨波逐流,現實生活中,又一步一趨跟著隊伍前行,我可以在理想中,勾畫美麗的藍圖,現實的無耐,又被社會的洪流推著向前,從眾,是一種跟隨和模仿,它少於創新。但也避免少走彎路。在農村有,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著,咱咋著,就是典型的從眾心理。也有不畏嘗試,勇於開拓和創新者,不乏有成功將土地翻出新花樣,結出令人羨慕的碩果。大部分人,雖然也知道,中國教育的弊端,高考制度的缺陷,沒有人會象鄭源潔先生一樣,不讓孩子走入應試教育的課堂,而多數家長,仍然沿襲,小孩,從幼兒園,小學,初中,大學,工作,結婚的軌跡,儘管懂得,上大學,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依然樂些不彼,幫孩子,參加,這興趣,那興趣的培訓,參加這補習,那補習的輔導班,很多家長,甚至一直陪讀孩子上高中,方肯罷休,當問及,為何這樣辛苦,只是無耐的搖頭,大家都這樣。唯恐孩子失敗於起跑線上。從眾心理,應試教育,將更多培育出,缺少創新,勇於開拓的人才,培育出差不多的,小明,小剛,小紅。可謂壯觀,這難道不應該反思嗎?
從眾指由於他人造成的實際或想像的影響(壓力)而在行為上發生改變。當美國年輕人開始反戴棒球帽時,他們順從了與同齡人保持一致的壓力。沒有任何一條法律法規宣布年輕人必須反戴帽子,然而一種微妙的同輩壓力使他們保持一致。
自所羅門·阿西開創性的研究之後,從眾已經得到了完善的研究。阿西要求被試依次單獨進入實驗室。進入實驗室後,他或她會遇到像是其他實驗對象的人。這些人實際上是同謀或主試的朋友,主試已經告訴他們要如何行動。主試要求真正的被試和同謀就幾條相似的線條做出判斷。每個人依次大聲說出哪條線的長度與標準線最接近。
起先,同謀會給出正確的答案。隨後,同謀會給出錯誤的答案。阿西推斷真正的被試會堅定自己的立場,給出正確的答案,拒絕與其他人保持一致。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發現許多被試遵照明顯錯誤的答案。確切地說,阿西發現在123名被試中,有94名(76%)的被試至少有一次給出了錯誤答案。平均計算,在12次實驗中有4次被試給出了與同謀完全一致的錯誤答案。阿西在總結中認為,在我們的社會中保持一致的傾向十分強烈,即使是十分簡單的任務,並且沒有被任何人強迫必須保持一致的時候也是如此。
在阿西的研究之後,科學家們還發現了會增強或減弱從眾的因素。當我們的反應是公開和面對面的,以及其他從眾者的比例很高時,我們最有可能從眾。但並非所有團體都完全按照這些規則運作。
此外,從眾的個人和文化差異也很重要。儘管阿西得出這樣的結果,但是美國人擁護獨立和自主,避免從眾。強調相互依賴的文化也依然存在,其中許多是集體主義社會。從眾是這些文化的社會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感謝悟空問答邀請。我特別不願意做一個從眾者,我是一個有獨立思考與行動的人,但要做個不從眾者 確實不那麼容易。
從眾既是服從,從眾即有積極又有消極的一面。在社會活動中,在群體當中,當我知道在特定情景中如何行動時,但又被真實或想像的群體壓力之下望而生怯,甚至會感到不安、迷惑、孤單,似乎被眾人拋棄了的感覺。因為群體成員對越軌者常常感到不舒服,他們會試著說服你從眾,如果友好的說服失敗,群體會懲罰孤立或拒絕你,讓你感到極其的孤單,內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唉!生存總是不容易的,生活讓人無奈!大多數情況下,為了自己的利益,免使自己焦慮痛苦,也只能隨著大眾的口味。
所以我認為大多數人還是有從眾心理的。我有從眾心理;你也會有從眾心理。推薦閱讀:
※你每天都在搶紅包嗎?
※心理暗示導致口水音怎麼辦?
※「買也後悔,不買也後悔」,這種現象從心理學角度如何解釋?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