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兵變後上位的李世民,其子女為何多難得善終?


謝邀。

首先就問題來說,玄武門兵變,和李世民子女不得善終,沒有什麼直接聯繫。

試問生在帝王家,有幾個是善終的?甚至父子揮刀,兄弟相殘,都是很常見的。宋太祖與眾兄弟大被同眠,就被人稱為仁愛之君了。但這樣的例子,幾千年來,能舉出幾個?

所以李世民子女不得善終,沒什麼好奇怪的。下面我們來聊聊,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幾位皇室子女的悲劇結局。

1.李承乾

他是李世民的長子,長大後腿有毛病,很怕老爸廢掉自己的太子之位。對老師呢,很沒耐心,甚至派人刺殺。

同時他還很忌憚討父親喜歡的李泰,暗殺失敗後呢,直接糾結大將侯君集逼宮謀反了,最後被李世民抓了,發配到貴州去。保全了他一命,李承乾鬱鬱而終。

李承乾如此不成器,也怪不得李世民了。

2.李恪

李世民第三子。繼李承乾,李泰被扳倒後,李世民就很欣賞李恪了。他曾經對長孫無忌說,

「你勸我立稚奴(李治)為太子,稚奴懦弱,恐怕不能守的住國家,怎麼辦?吳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我想立他為太子,怎麼樣?」長孫無忌堅持抗爭,認為不可以。太宗說:「你是因為吳王不是你的外甥,所以才反對嗎?」長孫無忌說:「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這麼重要,怎麼能隨便改變?希望陛下深思熟慮。」太宗這才打消了念頭。

李恪和長孫無忌的仇,就這麼結下了。後來房遺愛(房玄齡之子)一案,他為了活命,聽了長孫無忌的話,誣陷李恪謀反,最終被李治縊死於宮中。

真是可惜啊,被一代權臣陷害致死。

3.南平公主

李世民第三女。嫁給了王敬直,因為丈夫涉嫌參與李承乾謀反,南平公主被流放。真是無妄之災啊!

4.李泰

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從小才華橫溢,是個書法家,書畫鑒賞家。因為李世民實在是太寵他了,漸漸也想著那太子之位。李承乾謀反,順便也把李泰拖下水,說他有謀儲之心。最後就被遷出長安了。也算是善終吧。

李世民的子女,為世人熟知的也就這幾個,至於說不得善終,並沒有那麼誇張。

不過李世民的兒子們,的確是不安分,果敢好爭。畢竟那時的大唐是個輝煌的時代,怎麼會是死氣沉沉的呢?懦弱的皇帝是無法帶來盛世的,而兵變的李世民,最終開創了偉大的時代!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的話,請動動手指點個贊哦~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老魏說歷史」,老魏與你暢談古今中外(=^▽^=)


想必小夥伴對「玄武門政變」並不陌生,唐高祖李淵即位後,太子李建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代表文官集團。秦王李世民,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代表武將集團,功勞也最大。太子李建成自知戰功和威信都不如秦王李世民,就聯合齊王李元吉,一起陷害排擠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明爭暗鬥。後來,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佔據了上風,最後秦王李世民搏命一擊,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據傳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

李世民繼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但是他的子女為何多難得善終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下李世民的14個兒子和21個女兒。

太子李承乾,因為謀反,被廢為庶人; 

楚王李寬,早年因為病過早逝世;

吳王李恪,因牽扯進房遺愛謀反案中,李恪被長孫無忌誣陷致死;

魏王李泰,太子李承乾謀反,魏王李泰因爭奪皇位被貶後,又重新進封為濮王。

齊王李佑,因舉兵謀反於齊州,被唐太宗廢為庶人,賜死於長安太極宮內省;

蜀王李愔,因吳王李恪同母弟之故而被連坐,廢為庶人,流放巴州;

蔣王李惲,因被人誣告李惲謀反,高宗派使者調查,李惲惶懼自殺;

紀王李慎,因越王李貞起兵推翻武則天政權,李慎受牽連下獄,後被流放領表;

江殤王李囂、代王李簡,均因病夭折;

曹王李明,因為和廢太子李賢通謀,降封零陵王,貶至黔州,都督謝佑逼李明自殺;

高陽公主、巴陵公主,因「房遺愛謀反案」,被刺死。


有答友說玄武門之變與李世民子女難得善終沒什麼關係,其實不然。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的心結所在,提起這個事件,我們會想到李世民與同胞兄弟自相殘殺,但卻忽略了一點:在玄武門之變中,李淵的尷尬處境。

↑玄武門之變直接結束了李淵的政治生命

經歷玄武門兵變後,李世民最擔憂的家事有兩件:一是擔心自己的兒子們也重演自相殘殺的慘劇;二是擔心自己變成第二個李淵,被某個兒子架空。

所以李世民在處理家務事的時候,這兩個點是他內心深藏的忌諱,但他發現自己還是走向了自己最害怕的處境——李承乾和李泰之間彷彿在重演他和李建成之間的爭儲大戲。

李世民要對這兩個孩子爭儲的局面負主要責任。按理說,立嫡長子是符合法統的,也能夠澆滅其他皇子的非分之想,但李世民因為事業有成,特別希望後繼有人,他發現李承乾越來越不堪大用,而李泰卻越發英才縱橫。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你要是李世民,也會和他一樣矛盾糾結。

↑李承乾這輩子過的很不幸福

李承乾:腿有殘疾,走路不雅,對父親兩幅面孔,陽奉陰違,對待師長毫無尊敬和耐心,甚至派出殺手刺殺自己的老師。更讓李世民無法接受的,是李承乾還有龍陽之癖,李世民得知消息後立即誅殺了李承乾的好基友稱心。

李泰:和李承乾同樣是長孫皇后生出來的,但是差別巨大,他雅好文學,擅長書法,工於草行,家裡有藏書萬卷,是當時著名的書畫鑒賞家。尤其在貞觀十二年,他奏請撰寫《括地誌》,歷時四年完成,修書五百五十卷,此書非常了不起,李世民因此對李泰更加刮目相看。

貞觀十年,長孫皇后去世後,李泰在龍門山賓陽洞開鑿佛窟,為母親祈求冥福,於貞觀十五年建成,主尊阿彌陀佛高約8.2米,堪稱大手筆。這番孝心,對深愛長孫皇后的李世民來說,是非常觸動內心那根弦的。

↑胖子李泰心機深沉

你說你要是李世民,是不是也想把李承乾給廢了,把李泰立為接班人?

在這種情況下,李承乾反了,而且還勾結李世民第五個兒子李祐,這觸動了李世民最忌諱的底線——想讓老子當李淵,你們也配?於是鎮壓之後,李祐被賜死,侯君集,杜荷(杜如晦之子,娶唐太宗第十六女城陽公主,駙馬爺)也被斬首,李世民念在嫡長子至親,放了李承乾一馬,廢黜放逐,李承乾臨走前還咬了李泰一口,說要不是李泰和他爭太子之位,他也不會謀反。

事後李世民曾想立李泰為太子,結果李泰表演過頭,聲稱將來殺掉自己的兒子,傳位給胞弟李治,史書記載李世民聽到這句話後很感動……多虧褚遂良指出其中悖逆人倫之處:兒子和胞弟,誰親誰疏?

李世民遂發現不能立李泰為接班人,他是這樣做論斷的;「如果我立李泰為太子,等於說太子之位是可以通過經營得來的,這是在給後世做示範,可謂禍亂朝綱根基的源頭,以後再有太子無道而藩王窺伺的,兩個都廢除!」

↑李治最終果然保全了李泰,但沒保全李恪

而且李世民明確意識到:「如果立了李泰,那麼等李泰繼位後,李承乾和李治都會被他殺掉;相反,立了李治,李承乾和李泰都能保全」,事實也證明了這個判斷。

在做這些決定的時候,李世民心裡怎麼會不聯想起玄武門之變的慘烈呢?眼看自己兒子們為了爭奪權力互相殘殺敵對,他內心是痛苦破碎的,而他選擇李治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是為了保全他們兄弟們之間的情分,別互相殺伐,好好相處吧。

第三子李恪,死的比較冤枉,被房遺愛牽扯進來,又遇上心狠手辣權勢熏天的長孫無忌,被絞殺於有司之別舎,年僅三十五歲。

↑李恪也是倒霉透頂

第六子李愔,在李世民生前就不被喜歡,常常做出出格違法之事,李世民屢勸無效,憤而說李愔不如禽獸鐵石,大加貶斥。永徽四年,因為牽扯進李恪謀反案,被廢為庶人。

第八子李貞,於公元688年9月起兵反抗武則天,在經過又搞笑又愚蠢的一個多月用兵之後,覆亡,李貞飲毒自盡,其子李規先縊殺自己的母親,再自縊身亡。

第十子李慎本來要和李貞同時起兵的,但李貞起兵後,李慎竟然覺得時機不夠成熟,沒有響應,待到李貞失敗後,李慎下獄,次年在流放途中死亡。

李世民其他的兒子都是在貞觀年間就早薨了。

至於李世民的21個女兒,史書上記載不詳,此處也不一一列舉了。


其實很難說有直接關係,但也可以從中得出某些有關聯的結論。李世民是雄主,大唐的江山可以說有一半是李世民和他的部下打下來的,他的帝位又是通過玄武門之變這種血腥方式得來的,因此會給其子女帶來效仿的榜樣。之後李承乾和李泰圍繞帝位的明爭暗鬥,乃至險些發生的又一次政變,很難說沒有受到其父親的影響。

李承乾被廢,李泰也被冷落,李治繼位。除了幾位嫡子外,李恪和高陽公主因牽扯到謀反案被長孫無忌誣陷害死。其餘兒子大多因為武則天為清除李唐王室而殺掉。

一般而言,雄主的兒子們大多不幸,要麼性格文弱,或者更因事被殺。秦始皇長子扶蘇,被胡亥,李斯,趙高逼迫自殺。漢武帝太子劉據因巫蠱之禍被迫起兵,兵敗自殺。

帝王家庭大多不幸,尤其是雄主的家庭更難有天倫之樂。


李世民在李淵的四個兒孑中是最有遠見,也最不安份的了,李淵被封為太原留守,本來心滿意足,是秦王鼓動他造他表兄的反奪得了江山。

按傳統李淵會把皇位傳與李建成,但李世民開國功勛最大,他能幹么,於是又勾結玄武門守衛,發動政變殺死了親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並脅迫李淵讓位。

至於說李世民子女不得善終,這個我想和玄武門兄弟相殘或許有點關係,畢竟太宗皇帝開了殺兄殺弟奪皇位的先河,後人也難免去效仿吧。畢竟皇位的誘惑太大,又有誰不心動呢。不管是兄弟,還是權臣,只要有機會都會搶一把的。


這問題。有一個暗示。就是如果李世民兒女不善終跟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有關係。這完全不搭干。李世民兒女死跟他爸幹了啥沒有必然關係。強行扣了個先入為主的思想。這就好比隋朝滅亡是唐朝起兵的問題。而不是隋朝統治者的問題。一個道理。


推薦閱讀:

歷史上唐僧西天取經,李世民什麼態度?
唐太宗為什麼發誓不去看凌煙閣功臣圖了?
長孫皇后、韋貴妃、楊妃,唐太宗的這三位后妃到底是否得寵?
玄武門之變過程中,如果李淵不退位交出權力,李世民會殺他嗎?

TAG:唐朝 | 唐太宗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