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了可以硬抗嗎?
1、那不叫「硬抗」,因為本身絕大多數都會「自愈」
孩子「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本身就是自限性疾病,即使不給吃什麼葯,絕大多數也會自己好。當然,的確會有一小部分可能會因為病毒致病力較強、孩子防禦力弱或者合併了其他致病微生物感染而加重,甚至變成肺炎,但這並不能否定「普通感冒是自限性疾病,自己會好」的真相。
2、也並不是什麼都不處理不干預,我們只是不「亂」給孩子吃藥,而已。
雖然普通感冒時自限性疾病,我們也並不是說什麼不處理,真讓孩子自己硬抗。
相反,現代醫學要儘可能的讓孩子在病自己好的過程中,儘可能的舒服些,儘可能的安全些,儘可能不要惡化。
比如:
當孩子體溫超過38.5℃時,我們也會給孩子用退熱葯,比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畢竟溫度太高對孩子還是有害的。但38.5℃以下,我們不會亂給孩子吃一些不靠譜沒有經過科學實驗驗證的草藥。
再比如:當孩子鼻涕較多或鼻塞嚴重影響睡眠時,我們並不會給孩子吃一堆副作用都「尚不明確」的傳統藥物,而是建議給予安全的生理鹽水吸鼻子。
再比如:我們也會在最初結合病情給予初步檢查,並在患病期間及時複查,如果發現合併有細菌感染,也會酌情考慮使用殺細菌的藥物。
這些,都不叫讓孩子「硬抗」!我們只是不自以為「為孩子好」而亂給孩子吃一些副作用都「尚不明確」,且沒有必要吃的亂七八糟的藥物。這不叫讓孩子硬抗。
為啥要硬扛呢?
孩子感冒初期,用食療的方法就能迅速治好,根本不需要往醫院跑。深秋初冬,正值氣候劇烈變化的時期,隨之而來的,小兒感冒的高峰又到了。一旦孩子有個輕微咳嗽或者厭食,有的寶媽高度緊張,如臨大敵。想到要去醫院,想起嘈雜的環境,孩子輸液的尖叫就感到渾身痛楚……可有的寶媽卻相對的輕鬆,為啥?因為她們掌握了治療小兒感冒的小妙招,對於感冒初期,療效尤其明顯。用食療的方法就可以輕鬆治療,根本不需要往醫院跑。大河在這裡給您推薦兩個小妙方,都是家裡的食材,用起來得心應手,對於小兒初期受寒感冒,那可真有妙手回春之功效。第一個小妙方,就是蔥姜水。用蔥頭4個,必須帶著蔥須,生薑4片,這是基本方,兩碗水煮成一碗水,就ok了。《本草綱目》記載:蔥莖白,味辛,性平,無毒。入肺經和胃經。具有祛風發汗,解毒散瘀的功效。主治風寒頭痛、喉瘡、痔瘡、凍傷等症。生薑是可以驅寒的,能發汗解表、溫肺止咳,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胃寒嘔吐等。中醫認為,氣候變化的時候,小兒由於衛氣不固,不能調節應變之時,容易受到風寒之邪的侵蝕,從皮毛、口鼻入侵,邪犯肺衛,衛表不和而致病。當感冒初期,孩子剛出現流清涕,食欲不振,精神低落的時候,立即用蔥薑湯治療,在寒氣還未侵蝕肺部,咳嗽還未形成的前期,就將寒氣的表邪發散除去,往往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有的寶媽驚嘆,孩子喝了蔥姜水,睡了一覺,感冒好了。是的,用的及時,一點也不誇張。大河推薦的第二個小妙方,就是蔥豉湯。還是在感冒初期,當孩子表現出鼻塞、發熱、頭痛、身子痛等癥狀的時候,蔥豉湯就可以上場了。當衛氣收到寒邪的侵襲,則會停滯、收斂。中醫認為,不通則痛,那麼就會表現出頭痛身痛的癥狀。此時,身體的免疫系統已經激活,產生熱量來對抗寒邪的侵襲,經脈的氣血也鼓動起來,正邪對抗,則頭痛身熱,脈象浮大。蔥豉湯原出自《肘後方》,根紅苗正,大名鼎鼎。原方是蔥白一虎口,約3-7個,豉一升,約30g,三升煮成一升。有時候,需要根據病情加入葛根、麻黃、防風、桔梗等其他藥材。大河在這裡是給孩子推薦的,所以就用原方即可,就用蔥頭4個,豆豉一勺(30粒)就可以,兩碗煮成一碗。豆豉味苦、性平,入肺、胃經。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黑豆性平,作豉則溫。既經蒸署,故能升能散;得蔥則發汗,得鹽則能吐,得酒則治風,得薤則治痢,得蒜則止血;炒熟則又能止汗,亦麻黃根節之義也。你看,是不是很厲害。並且,豆豉幾乎沒有什麼忌口。本草認為黑豆豉是入葯的,現代則認為黃豆做的和黑豆做的豆豉都可以用。大河一般是用黑豆豉,取其寒性清熱之意。這兩個方子,都是葯食同源的材料,完全符合中醫的取材簡單,簡便易行的理念,純綠色,沒有任何的副作用,這效果是非常好的。治病,用藥是重要,比用藥還重要的是時機,掌握了用藥的時機,就可以輕鬆治療疾病,上面的兩個小妙方就是這個原理,小兒推拿也是這個原理。更多育兒妙招要分享,盡在大河妙手。下一期想聽什麼,歡迎留言。對於兒童,尤其是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患感冒的機會相對較多。感冒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通常說的感冒一般指普通感冒。孩子感冒是否需要去醫院,還是要看孩子的癥狀表現,什麼時候需要去醫院,什麼時候可在護理?
至今,沒有治療病毒性普通感冒的特效藥,一些所謂的感冒藥也只是緩解一下癥狀,要清除病毒病毒,還需要靠自身的免疫力,所以普通感冒一般會持續1~2周自愈。多數情況下,普通感冒出現的癥狀比較輕,例如輕微的低熱、流鼻涕、咳嗽等,只需要等待自愈,必要時可以使用對乙醯氨基酚(適用於6個月以內)或布洛芬(適用於6個月以上的)退熱及緩解不適。很少數情況下,感冒也可能是細菌或支原體引起的感染或繼發細菌或支原體感染,需要醫生結合臨床檢查進行鑒別診斷。
流感的癥狀相對會重一些,出現持續的發熱,溫度可能會超過38度以上,全身酸痛,咳嗽,流鼻涕等,臨床用於治療流感的藥物有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帕拉米韋等,使用這些抗流感病毒藥物可能會縮短病程或減少一些併發症的出現。得了流感,除了可以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如果發熱、咳嗽,可以對症處理,減輕癥狀或痛苦。
感冒了,什麼時候需要去醫院,什麼時候可在護理?一般來說,是否需要去醫院,還是要看孩子的癥狀。即使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會出現病情進一步加重的情況,如出現肺炎,這並非是因為沒有治療,或咳嗽咳出的肺炎,而是一個進展過程。相對普通感冒,流感出現併發症的幾率更高,但多數情況下會逐步好轉,無論是否吃藥。但如果懷疑孩子得了流感,癥狀明顯的情況,還是要及時治療,並密切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對於一些癥狀嚴重的,有可能需要住院治療,對症處理,什麼時候需要住院,需要醫生根據孩子癥狀及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個案分享我家妞在6個月以前感冒了兩次,第一次被外婆傳染的,癥狀很輕,主要是流鼻涕,沒有明顯的其他不適癥狀。第二次被外公傳染的,癥狀更加明顯,流鼻涕厲害,哭鬧明顯,食慾下降,一周多癥狀加重,還出現發熱2天,明顯咳嗽,當時我和寶媽也有點著急,擔心會並發肺炎等,還給呼吸科醫生打電話諮詢,呼吸科醫生也建議可以到醫院檢查一下。不過,由於病情沒有繼續加重,我們還是繼續在家觀察,過了兩天病情開始減輕,就沒去醫院,2周以後才自愈。妞這兩次感冒,可能還是普通感冒,第二次雖然發熱,在沒有吃藥的情況下自己退下去了。作為家長,孩子生病,特別著急,但並不是只要感冒了就往醫院跑,而且結合孩子的癥狀表現,癥狀明顯,如寶寶持續的發熱不退,咳嗽厲害,呼吸困難等較為明顯的癥狀時,最好讓醫生診斷一下,沒啥大礙也好放心。
兒童患普通感冒本來就是靠硬抗的。
所謂硬抗,就是靠身體的免疫系統和病毒做鬥爭,將病毒感染抑制住並清除掉,這就是所謂的自愈。
首先,人體具備這樣一種自我療傷的能力,人體的免疫系統完全有能力將大多數傳染性疾病控制住並徹底恢復。不僅人類如此,其他動物也如此,否則是無法在自然界生存的,這是高等動物進化出的生存本能和不可缺少的生存能力。
其次,對於有些疾病,現代醫學可以通過藥物等手段加快疾病的控制和身體的癒合,但對於另外一些疾病,現代醫學還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普通感冒屬於後者。如果能夠加快疾病的控制和身體的癒合的話,當然值得用醫學手段進行干預,但是目前還沒有任何有效的手段對付普通感冒,各種現有的辦法並無助於縮短病程,能做到的是靠退燒和緩解癥狀讓患者感覺舒服一點,這種干預特別是退燒對於身體自愈是不利的。
正因為身體完全可以自我痊癒,加上並沒有有些的治療手段,所以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患感冒後最佳的處理是不予干預,耐心地等身體恢復。在這種情況下,不作為是最好的作為。
孩子生病難受,大人心裡不好受,覺得不做點什麼說不過去,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一方面你所做的,比如給孩子吃那些沒有用的藥物,抱孩子去醫院接受過度醫療,對孩子的病情非但沒有幫助,反而有可能減緩身體的恢復,甚至對孩子的身體有不良的影響。真正能夠亡羊補牢的,是在下一次生病之前,做好疾病的預防,儘可能讓孩子少生病或者不生病,只有少生病或者不生病,孩子才不會那麼難受,才能健康地成長。
寶寶感冒了,除了硬抗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感冒治療分為對症治療和對因治療。
一、所謂對因治療,就是:找到病因→消除病因→治癒。
普通感冒的病因是病毒(比如鼻病毒)和細菌感染,病毒感染佔90%而細菌感染只佔10%左右;流感都是病毒引起的。
針對這個情況,所以醫生通常會用磺胺類或者青黴素等抗生素殺細菌或者抗病毒的藥物(病毒唑、金剛烷胺、金剛乙胺、奧司他韋等)來抗病毒——控制感染,比如金剛烷胺對甲型流感病毒有效。
當然流感可以用奧司他韋來治療;細菌感染可以用抗生素;但是普通感冒的抗病毒藥物往往效果很不好,因為很多病毒已經對這些藥物產生了抗性,這樣一來普通感冒沒什麼有效藥物治療,只能硬抗——通過身體的免疫系統來清除這些病毒。
二、所謂對症治療,就是緩解寶寶感冒產生的癥狀。
比如發熱。要密切關注寶寶的體溫,低燒可以嘗試物理降溫;一旦達到藥物退燒的標準要立刻藥物退燒以免高燒引起驚厥等;當然更高溫度的發燒要去看醫生等。
比如咳嗽。可以用喝水、蜂蜜(一歲以下禁用)或者糖塊來緩解。
鼻塞。可用0.5~1%麻黃素等緩解,也可以勤清理寶寶鼻腔分泌物等等。
除了對症與對因,還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注意隔離,且父母要保證給寶寶的均衡、易消化的飲食,這些都能幫助寶寶快速清除體內病原體。
當然,預防總是最省心的。爸媽帶娃的過程中,流感疫苗或者讓寶寶避免被傳染才是墜吼的!zj
孩子感冒了也是要看感冒的程度來決定的,而且感冒也是有很多種的。
就比如最近的流感 ,它的表現是發燒 ,頭暈無力。這樣的病毒感染就不能硬抗了.
有些孩子感冒就只是流鼻涕 ,這樣的算最輕微的,可以在家休息 ,多喝溫水就可以。
如果感冒有咳嗽,那就要自己在家吃點止咳藥了,以防發展到肺炎。
增加抵抗力 防止感冒。
看到那麼多孩子感冒,再加上自己的寶貝也三天兩頭的咳嗽、發燒或者流鼻涕,很多家長慌了神。很多人知道,孩子感冒發燒都是正常,不必大驚小怪,這也是孩子增強自身免疫力的過程。
比如孩子咳嗽了,我們可以給他吃蜂蜜,每次吃一口就可以了,很多時候,那效果比吃止咳糖漿還好呢。當然,不到一歲的小寶寶可不能吃蜂蜜哦!
其實咳嗽可以幫助把體內的痰液、病毒排出去,一咳嗽就馬上吃藥是對身體不利的。大多數咳嗽都可以自愈的。
如果流鼻涕、鼻子不通氣了,可以用生理性海水噴霧,同時可以用加濕器增加屋子裡的空氣濕度。可以很快的緩解病情,一般一兩個星期就好了。
但是,如果孩子感冒越來越嚴重呢?究竟什麼時候應該看醫生?
1、如果孩子流鼻涕,是那種又黃又濃的鼻涕,時間超過一個星期,那就有必要看醫生了,看看是不是細菌性鼻竇炎。
2、如果流清鼻涕超過半個月,也有必要看醫生了,看看是不是過敏性鼻炎惹的禍。
3、如果發燒後,腋窩溫度超過38.5攝氏度,要看醫生。但是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看精神頭很不好,渾身沒勁,這樣的話,即便體溫沒有超過38.5攝氏度也要吃藥了,一般發燒吃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吃了三天還不見好轉,就要看醫生了。
4、如果咳嗽的越來越多,頻率變高,或者精神狀態很差、甚至呼吸困難,就要看醫生了。另外,不到12歲的孩子,禁止吃含有可待因的藥物。
關注良知爸爸,和你一起學育兒。
看了這個提問,很想分享我的經驗,因為我的孩子從不能硬抗感冒到現在可以硬抗。我養育了兩個孩子,老大是女兒,她一歲多的時候有次疏忽照顧,生病了,剛開始不想去醫院,自己摘點菊花葉、燈心草、薄荷之類的煮水給她喝,結果不對症,孩子病得越來越嚴重,帶去醫院時已經發展成為支氣管炎。自此落下病根,常常感冒咳嗽,一不小心加重便是支氣管炎。每次她生病我都是不知所措,帶去醫院吃西藥身體越來越弱,不吃藥又擔心病情加重。期間在網路上自學小兒推拿,但是沒有學到位,幾乎沒什麼效果。
直到老二出世,親自跑去現場跟老師學習小兒推拿。然後明白了為什麼以前操作小兒推拿無效。在給孩子治病的過程中意識到,孩子生病不能什麼都不作硬抗,抵抗力強壯的孩子也許可以,但我家的孩子不行。仍記得那天晚上,兒子大約是一歲多吧,他發高燒兩天了,呼吸粗重短促,睡著了但是顯得很煩躁。我起來給他小兒推拿,因為當時沒學習多久,所以心裡也沒底,結果呢越推手下越有感覺,平肝清肺時隱隱地覺得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從他的指尖往外泄,然後發現手法是越輕越能帶動這些氣流。小清天河水時又發現兒子掌中的熱度一點點的降下來。慢慢的他呼吸開始變得平穩,不再煩躁,進入深度睡眠。第二天起來孩子生病的癥狀減輕了很多。自此我便開始了用小兒推拿給孩子治病。
對於老大,她比老二大九歲,給她操作小兒推拿很累,我用拍打療法給她治病,咳嗽用拍打的方法比推拿效果要好,反正就是不去醫院。我知道中醫可以治好病,但是家附近沒遇到好的中醫,我現在自學傷寒論,傷寒論里桂枝是治療表症的常用藥,可是我自小體弱多病看過這麼多次醫生,幾乎沒有一個醫生給我的湯方里用桂枝。所以現在的中醫連個感冒也治不好。很多中醫是掛羊頭賣狗肉,主要開西藥,再配些中藥作輔助。逼得很多當媽媽的自己去學習中醫。
現在我的兩個孩子,由於很久沒吃藥,所以抵抗力也比以前強了許多,有時候生病了,我都不管他們,讓他們忌口便可以了。病得重了,再給他們拍拍推推。
很高興回答!孩子感冒了,當父母的要勞心勞力的照顧,身體上的疲憊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擔憂和壓力,寧可自己代替孩子受苦。
感冒一般分為受風寒引起的鼻塞,流鼻涕和咳嗽,它可能不會發燒,體溫正常。一般這種情況下,可以給孩子多喝開水,或者喝枇杷雪梨湯,緩解流鼻涕和咳嗽癥狀。孩子如果這時在吃東西,睡覺和活動中沒有大的改變,身體精神狀態都還不錯,基本不用去醫院治療。過段時間便可痊癒。我娃九個月時感冒,也是體溫沒有上去,就是鼻涕特多,多喂白開水,過了三天左右就好了。
如果是病毒性感冒,一般體溫都會上升。在低於38.5度時,可以給寶寶進行物理降溫,也可以貼退燒貼,讓寶寶沒那麼難受,不讓體溫進一步上去。如果上述方法使體溫降下來了,基本問題也不大。當高於38.5,在家無法讓體溫降下去,而是越來越高,甚至出現嘔吐,驚厥等,不要猶豫,馬上去醫院,不要想著硬抗,對孩子身體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中醫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快速恢復健康!
推薦閱讀:
※薛之謙寶寶手指照片引熱議,丁香園:「不建議家長掰嬰兒手指!」
※美國試管嬰兒成功經驗談:這樣備孕,越備越懷不上
※生了女兒,我為什麼要更加努力?這位媽媽的回答戳心了
※閱讀,為什麼一定要從嬰兒抓起
※寶寶什麼時候脫紙尿褲合適?多大才可以脫紙尿褲?海歸媽媽聊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