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筆記、心得寫得多,師德素質就越高嗎?
問這問題的人,估計是對老師寫筆記心得有怨言。對於這種要求寫筆記寫心得的事,我想大部分人都有怨言吧,筆者就算一個。
每年很多檢查都要查學習筆記、學習心得之類,要求年年都寫,要求要建立師德檔案,若沒有筆記和心得,似乎這個人師德就不過關。
筆者對此有以下觀點。
1、學習筆記、心得寫不寫寫的多少與師德沒有直接關係,寫得多的不一定師德就好,寫得少的不一定師德就查差。
2、要求寫筆記和心得是浪費老師時間和精力。大家都知道,寫心得筆記的絕大多數都是抄,抄完書上抄網上,沒有經過自己的腦袋,這樣的事情有什麼意義呢。
3、寫學習筆記和心得是一種新的形式主義,本本主義。那些管理者思想固化,拿著上世紀的要求來對待現在的老師,不合時宜,也必然遭至老師們的反對。
學校有好多事是表面文章,每年心得體會,每期工作總結,每次檢查準備的文案等,哪怕你寫的天花亂墜,從來都是檢查人員看看字數多少,有誰還會去認真看呢,抄了那麼多本子,寫了那麼多字,費了那麼多紙,過兩年成了負擔,最終被當成垃圾處理。這類勞民傷財之舉還是少一點好。
不可否認的是,教師寫讀書筆記和心得,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師德素質,然而,並不是寫讀書筆記越多,師德素質就越高!
當前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於是各種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紛紛出台,以約束教師的行為。可是,政策制定者卻並沒有真正考慮過老師們的感受!最後導致教師重心沒有放在教學上,得不償失!
我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所在學校每學期會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說是活動,其實就是開會的時候,領導在會上不斷強調教師不能有償補課,不能違規向學生推薦書,不能收受家長的禮物,不能……
強調完所有的不能之後,重點來了!「按照上級文件的要求,每位教師必須寫一篇師德報告,如果不按時上交,會影響學校評分,影響每位教師的切身利益,到時後果自負!」一切都流於形式,上網搜尋資料,上交,僅僅是完成了任務,師德真的提高了嗎?我看未必!
每學期都要寫心得,說實話,對於老師來說,真的起不到多大作用!如果一位教師立志要做有師德的教師,那麼不用上級督促,他也會恪守本心。如果一位教師本身師德不過關,你覺得幾篇心得會讓他真正改變嗎?他會在意嗎?
與其把時間花在寫這些無謂的心得上面,不如放開教師的手腳,給予教師時間,讓教師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造出一些教學上的新思維,新觀點,運用到教學中去。
教師,也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本職工作做好,為什麼非得給教師加上超工作量的事情呢?教師只是一個普通的職業,不需要道德高帽!
採取卓有成效的方法來提高師德素質,有利於促進教學良好發展。期待教師能夠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謝邀。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笑,又是師德,麻煩題主先去了解一下什麼是師德,就是教師職業道德,是需要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
而讀書筆記和心得,這又是什麼,每個人都可以去做的,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行為手段。
這裡可以反問一下題主,你覺得教師教案抄的多,抄的工整清楚,是不是師德更高尚呢?
我們常說一件事,通常都有道術勢三者之間的關係。目前老師在社會層面的道德上,基本可說的不多,很多社會上出現的老師失德現象,很多教學中出現的老師想法,無不提現出老師的失德,沒有德,肯定就沒有道,道德是一體兩面。網路就是新時代的勢。當全社會都在抵制,口誅筆伐補課撈錢行為的時候,老師群體確實顯得很笨拙。沒有應對公共事件的能力。網路上體現出來的都是老師顛倒黑白,矢口否認,撒潑,抵賴,舉重若輕,謾罵等等,這就讓社會不滿火上澆油。失去了勢的把握。最後就是術了,寫再多的筆記,如何的辛苦,都是術的範疇,術在事件中有作用,但不是決定因素。老師群體在當下看得出很焦慮,金錢觀至上,失去了信仰。這是社會關注,擔憂,懼怕老師的主要地方。一個只知道前進而不知道以退為進的群體,肯定是讓社會不能釋懷的。但願這些看法能喚醒那些裝睡著了的老師!
這個不能說完全沒有關係,師德修養的提高離不開學習反思與實踐。理論上讀書、筆記是淺層次的學習過程,心得體會是對所學的升華。但是現在的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淪為一種形式,一種不得不的形式,不是自發的而是被動的甚至與績效掛鉤。教師要重視修身!
與師德關係不大。如撇開完任務式的抄,不分內容優劣,而是相反,完全是自覺主動有意識地集累,那我說對個人的業務積澱和能力提升絕對大有裨益。可惜現在的讀書筆記變味的多,大都為各種檢查評比做無效勞動,可悲可嘆。
推薦閱讀:
※懷孕期間他出軌,為了孩子沒離婚,之後感覺都變化了,他開始找同事曖昧,最終又因為一個同事曖昧離婚?
※得到鄉村教師30年榮譽證是什麼體驗?
※你們堆過雪人嗎?
※一場有關不幸的小概率事件
※「不攀比」教育不是要消除所有差異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