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喝的酒,和我們今天的白酒一樣嗎?
古代人喝的酒和我們現在喝的酒還是大有不同的,古代酒的酒精度數相對於較低,一般就是有一點酒的味道,好比一種飲料,然而現代酒的純度較高,味道比較濃烈,相對於古代和現代釀酒的技術也是有差別的,所以古代酒和現在的白酒石油差別的,所以古代經常會有千杯不醉的說法。
古代的酒大部分都是發酵酒,根據歷史資料分析,大概是在元朝以前一般都是用酒麴發酵酒,古代的酒是以糧食穀物水果等原料經過發酵過濾而造成,度數較低,20度的白酒基本就是度數較高的;自從北宋時期,遼國,金國,元朝等蠻夷踏入中原,才有了蒸餾的首創,這時候的酒和我們現在喝的酒度數比較相當。
然而現在的白酒基本都是為蒸餾酒,後來的蒸餾酒也就是我們現在口中的白酒,現在的白酒的原材料一般都是富含糖分較高的穀物,經過發酵之後產生酒精,在經過高溫蒸餾,度數高度數一般都是40度左右。《本草綱目》裡面記載燒酒是在元朝時期出現,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朝時期首創其法,基本是採用蒸餾方法提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白居易也有詩句: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除初開琥珀香。可見民間的燒酒早在唐朝時期已經出現。
《水滸傳》中三碗不過崗的記錄,被武松打破,十八大碗白酒入肚之後,還可以和猛虎一較高下,由此可見,古代的白酒度數確實不高,類似現在的米酒,如果換做現在度數較高的白酒,武松或許也真的是「三碗不過崗」。「以茶代酒」的典故也恰好說明古代白酒的純度較低,三國東吳的末代國王孫皓曾經在酒宴上有個要求:每個人必須是7升酒,否則會有不同的懲罰,七升酒差不多14斤,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說明古代酒的度數較低。
其實,古代的酒和現在的糯米酒相似,就是所謂的水酒或者是米酒,度數較低,在我國南方的很多地方,逢年過節總是自釀一些糯米酒。雖然古代的酒和現在的白酒有一些不同,但是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酒文化卻是不容小覷的。
古代人喝的酒與我們現代人喝的酒是不一樣的。
首先是我們現代人日常喝的啤酒,在古代就沒有,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一口冰涼的啤酒下肚,那種美妙的感覺真的是不言而喻。啤酒的度數不高,一般酒量可以的人,十八碗啤酒,還是喝的下去的。不過我們喝的啤酒在酒精度上應該沒有古代人喝的酒度數高。
其次是我們現代人喝的白酒,在酒精度上肯定是遠高過古代人所喝的白酒,因為我們現代人喝的白酒,誰能像古代人那樣,大碗大碗的喝,就是一碗按八兩來計算的話,以武松十八碗的酒量,恐怕在我們現代人中,是無敵的,可以直接申請吉尼斯紀錄了。
我們拋開釀酒的方法不論,單就飲酒的量而論,古代人喝的白酒度數肯定不高,一般應該在二十度左右,我們現代人喝的白酒,如果飲酒過量的話,很容易致人死亡的,尤其是在每年春節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因為過量飲酒而出現傷亡事故。
古人喝的酒和今人的酒不同,古代人喝的是釀造酒。
釀造酒類似於黃酒,大概最高不超過10度。
所以古人往往顯得特別能喝酒,李白經常是斗酒詩百篇,喝一斗酒,一斗酒是多少呢?大約12斤左右,老李肯定吹牛了,不過說明他喝酒已經和厲害了。
《水滸傳》中武松喝了十八酒,還能上山打老虎。
以每碗1斤算,也喝了18斤,一箱多啤酒,很厲害了。
所以在黃泥崗上,楊志等人才要喝酒來解渴。如果是蒸餾酒,能解渴嗎?
沒見過誰渴極了,打開一瓶二鍋頭來解渴的,但是用啤酒來解渴確實是可以的。
古代人的酒普遍是自家釀的米酒,由於古代釀酒技術沒有那麼發達,過濾不好,顯得渾濁,所以白日鼠白勝才能把蒙汗藥趁機放入酒中,如果很清亮的酒,想下蒙汗藥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最近看烽火戲諸侯的《雪中悍刀行》,裡面北涼有一種酒出場率很高,叫綠蟻酒。雪中的綠蟻酒是種烈性酒,咽下時候如刀子,有點像北方的老白乾。
綠蟻酒其實是一種新釀的酒,未過濾,色微綠,酒面浮起酒渣細如蟻,因而得名。
李清照說: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衣服是新的,酒也是新的,一切都欣欣向榮。其實古人很多都寫過綠蟻酒,像杜甫晏殊等等。
而最愜意的我覺得是白居易,在《問劉十九》中他寫道:
綠蟻新醅酒, 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火紅的爐火上溫著酒,在寒冷的冬夜喝一口,想想就覺得渾身暖洋洋的。如果再有個小火鍋,那就真應了金星常說的那倆字:
完美!
古代人喝的酒,和我們今天的白酒是不一樣的。
古代的制酒技術還沒有那麼高超,沒法製作出酒精度數較高的白酒,他們通常所指的酒,就和現在的酒釀差不多,酒精含量很少。據《漢書》記載,當時的人「能飲酒一石」,按照現在的計量方法,是40斤。如果是高度白酒,基本這人就要喝死了……因此,有學者推測,漢代的酒度應該在6度,徒具香醇,但是不醉人,就像現在的啤酒一樣,度數很低,所以當時的人們將酒作為一種日常的飲料,就跟我們現在喝什麼可樂一樣。
總體而言,夏商周那個時候都是米酒和果酒。到漢唐果酒更多了,因為漢唐豐富的對外交流,西域的葡萄傳入中原,有了葡萄酒,到唐末出現黃酒。宋元時候,才有接近現在的白酒。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這樣寫道:「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這句話為我們如今的蒸餾酒找到了鼻祖~以前發酵的酒度數通常都在10度以下,經過這麼一蒸餾,酒度直線上升,最高可達到四十多度,也就接近了我們今天所說的白酒。
自從元代有了技術,酒的度數就直線上升了,到了民國,酒的度數更是普遍飆高。1951年6月王文廣撰寫的《專賣事業教材上》有這樣一句話:「專賣機構批發酒度為62度,零銷酒商售酒規定為六十度,不得減低度數,違者與私酒論。」這時的國人喝酒,才喝到現在意義上的白酒。
用一首詩回答你的問題,一目了然,對比古今酒的不同。
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這裡的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它是有典故的,來自曹植《七啟》,「盛以翠樽,酌以雕觴。浮蟻鼎沸,酷烈馨香。」
在蒸餾法造酒的技術尚未發明,人們飲用的一般是用黍或大米釀成的酒。這樣釀出的酒,酒面上會浮起一層淡綠色的糟沫。文人墨客便把這層糟沫,稱為「浮蟻」。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現代所說的米酒。
那麼蒸餾酒是什麼時候在我國出現呢?
是在元代引入,跟我們現代的白酒相似。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在列舉古代其他的酒
杜康,高粱酒。後世將杜康作為酒的代稱。曹操《短歌行》有記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葡萄酒,見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其實葡萄酒在《史記·大宛列傳》已經記載,只是葡萄酒僅限於在貴族中飲用
到了唐朝就比較普遍點了,長安城東就有胡姬侍酒之肆,出售西域特產葡萄酒。
其實很多史實資料可以從古詩文中尋找,解答疑惑。
歡迎關注每天讀宋詞。詩意生活。
古代人喝酒基本與日本的清酒度數一樣,與今天的白酒簡直無法比,現在的好酒還是很不錯的,例如:茅台,五糧液等名酒確實很好。目前市場上出現一款黑酒,這也真是夠奇特的,看來酒行業要出現:金木水火土了
現在的白酒為蒸餾酒,不同於元朝以前的發酵酒,基本同於元朝以後的白酒。
在元代以前,我國中原的酒都是以發酵法釀酒,是以糧食發酵後過濾所得。一般為米酒,其酒精度數多在20度以下,一般為十幾度。所以特別是看《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都是大碗喝酒,酒碗一摞一摞的,其實都是這種低度發酵米酒。
自北宋後期,遼國、金國、元朝等異族進駐中國以後,將其在北方寒冷地區飲用的蒸餾酒帶入中原。因為他們居住的草原地區,氣候嚴寒,環境惡劣,必須要喝高濃度的酒才能保暖。而蒸餾酒是通過糧食發酵後再進行蒸餾來取得高純度酒,正好適用他們飲用。後來滿清入關,因為也是由於東北天氣酷寒,所以再次引起一股高度蒸餾酒的熱潮,類似燒刀子。
我們現在所喝的白酒均為蒸餾酒,度數多在40度左右。
就我看到的資料,我覺得有一個淺顯的說法。不知道是不是站得住腳。
第一。中國早先是喝的米來釀的,有點像今天的米酒,就是度數不高,入口舒服,後勁大的那種。
第二。後來有了蒸餾酒,但是,更類似於韓國的真露,日本的清酒。也是度數不高的。
我們都知道韓國,日本,越南啥的,當年要麼是我們的屬國,要麼就是尊敬我們的文化,來我們這裡學這些東西回去,保留下來了。要說保留,日本是保留得最好的,他們的清酒,也應該是保留了古法的。
這個古代要分兩部分來說,元代之前沒有蒸餾法,所以酒精濃度不高,大約與啤酒差不多,所以水滸裡面的武松特別能喝。元代發明了蒸餾法,酒精濃度刷刷地往上沖,基本與現在33度的酒差不多。現代「制酒廠」,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酒廠基本不冒煙了,大家自行腦補。所以我稱它為制酒廠不是釀酒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