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餃子是什麼樣的?
首先,餃子可能是國外舶入的,並非本土食物
傳說稱餃子是東漢張仲景發明,叫所謂「嬌耳」,用來治療耳朵凍瘡,並虛擬了餃子餡料的成分,稱都是防凍用的中藥,其中一個版本甚至說裡面含辣椒,但眾所周知,辣椒原產於美洲,明代後期才傳入中國,東漢時不可能有。這個傳說沒有任何依據,不足為信。
古代中原強調粒食,視粉食為不文明的表現,小麥在很長時期是整粒蒸食,即所謂麥餅,麥殼去得不充分,真皮仍在,非常苦澀,所以麥餅是下等人才吃的食物。柳宗元的《童區寄傳》中,強盜吃的就是麥餅。
從考古發現看,中原很早就已掌握了粉食技術,但一般是將大米、小米加工成麵條、餅餌之類,此外可能也已能加工麥粉。但麥粉果餡,這可能是游牧民族的習慣,並隨著五胡亂華傳入中國。此食用方式的優點是便攜、食用方便,對烹調技術需求不高,且「肉+主食」是人體比較便於吸收的能量組合。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有不少帶餡食物製法,都是「肉+面」的組合,唐代史料中所記載的古樓子、胡餅、饅首等,也都是「肉+面」。
清代有史料稱,饅頭是諸葛亮七擒孟獲時發明,以替代祭祀用的人頭,這個說法完全沒有根據,饅頭很可能來自西域的饅頭,今天新疆菜中有所謂烤包子,即為其一種,中原的包子很可能就是受其啟發而形成的。
其次,餃子來自國外的最直接證據
雖然中文史料中沒有餃子具體從何而來的記載,但唐代來中國的日本人將饆饠、餢飳等泥塑造型,作為神饌,帶回日本,至今在寺廟中仍有保存,只是記反了,將餃子記成餢飳,將饆饠記成發麵餅。
從日本的歷史實物材料可以證明,饆饠就是餃子,只是做法與今天略有不同,饆饠以後簡化成畢羅,二字快讀,便是「餑」字,過去說吃餃子就是吃餑餑。《集韻》中說:「畢羅,修食也。今北人呼為波波,南人呼為磨磨。」
饆饠顯然是波斯文的音譯,但究竟是哪個字,還有爭議,但它在中原的演變證據比較明確。
其三,外國饆饠和中國餃子的主要區別
從唐代史料可見,饆饠需油煎而成,裡面的餡料以肉為主,但有時也會有水果,比如櫻桃饆饠,但一般都是羊肝饆饠、蟹黃饆饠等,以葷餡為主,呈卷狀,兩邊開口,有點像今天老北京的褡褳火燒。
而中國餃子大量使用蔬菜,在清代,由於除夕的餃子要祭祖,必須全用素餡。可能正因為餡料加入了蔬菜,而蔬菜出湯多,易散,所以才要使用封閉結構,而封閉結構的優點是可以採用水煮法和蒸法,這樣中國餃子和外國饆饠看上去完全像兩種食物。
除此之外,中國餃子用蘸料,這是外國饆饠所沒有的,這種食法來自東南亞,後舶入中國,以後在餃子身上發揚光大。
由此可見,好東西應該是兼收並蓄的成果。
三國時期,餃子又被叫做「餛飩」(《廣雅》)。此外,南北朝顏之推在其《文集·家訓》中也指出"今之餛飩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此後,北魏《齊民要術》、唐《字苑》、宋《演繁露》等著作中也都持相同叫法。關於餃子的別名,可以參考張自烈在《古今文辨》中的考證。
古代特色餃子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用羊肉、羊脂、羊尾巴、生薑切碎了做餃子餡,用豆粉做餃子皮的水晶餃。第二種,用羊肉、羊脂、羊尾巴、新韭菜切碎了做餃子餡,用白麵粉做餃子皮的撇列餃子。第三種,有葷餡的、素餡的,用熱油將其餃子邊緣煎的酥脆的酥皮餃子。第四種,用去皮的胡桃、松仁或者蜜糖、豆沙做餡,用熱油煎,趁熱用蜜糖染透的蜜透餃子。
從早期的水煮到後來的籠蒸、油煎、油炸等做法,從一開始的葷餡到後來的可葷可素,從一開始的咸餡到後來的可咸可甜,外形也是千姿百態,外皮的原料除了麵粉還有米粉。可見自古以來,餃子就是麵食類常被食客所鍾愛的美食。
古人吃的餃子和今人所吃的餃子沒有本質區別。就麵糰而言,可以分為水麵餃子、油麵餃子,還有利用其它植物摻和製成的其它餃子。水麵餃子,是用水面做面眼,品種比較多包括水餃、蒸餃、鍋貼、餛飩等。油麵餃子,是利用油酥面製作的餃子,俗稱「酥餃「。其他餃子,類型就比較多了,利用其他輔料或麵粉製作的麵糰,譬如三皮餃子(麵皮、蛋皮、粉面)等,之前還吃過用玉米面做的餃子皮的餃子,味道也是很棒。
餃子作為中國傳統的麵食,其發展變化都是有跡可循的,其烹飪技術也不斷地推陳出新。
文/GSN
推薦閱讀:
※上聯:無意苦爭春,如何對下聯?
※上聯:月亮情思兩鬢霜,下聯怎麼對?
※怎麼鑒別綠松石的真假?
※中國畫顏料和水彩畫顏料的區別是什麼?
※上聯:魑魅魍魎,怎麼對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