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可以去除體內的濕熱?
濕熱,中醫術語,屬六淫中兩邪。
濕: 指常說的水濕,分外濕和內濕。外濕為外邪,一般因為環境潮濕、淋雨等外來水濕侵入人體形成,內濕為病理產物,和臟腑的功能失調相關。
熱: 也為邪氣,炎熱升騰等特徵,稱做火熱之邪。由於機體臟腑功能的失調形成,稱內熱。
濕熱臨床表現大多表現為:頭身發困重,午後發熱表現明顯,身熱不揚,舌苔發黃膩,脈數。而且不同部位癥狀有所不同皮肉處,出現濕疹以及瘡皰,關節筋脈處,會有腫痛。
脾胃濕熱:有脘悶腹滿,沒食慾、噁心、大便溏稀等表現。
肝膽濕熱:會出現脹痛、口苦、食欲不振、身體眼睛發黃等。
膀胱濕熱:多有尿頻、尿急、黃濁等癥狀;
大腸濕熱:出現腹痛、瀉、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等癥狀。
有利於去除濕熱的食物:
南瓜:食用南瓜具有補脾利水、解毒功效;
鯉魚:多食用可以有消腫,下氣,通乳等作用;
薺菜:多食用芥菜可以清熱利水、止血、降壓、平肝等功效,有利於濕熱胃痛等癥狀;
黃花菜:可以清熱利濕,是濕熱病人不錯的選擇;
冬瓜:可以利水、消痰,消熱、解毒。有益濕熱泄瀉;
蠶豆:清熱利濕,健脾有利於濕熱患者;
玉米:可以健胃、除濕利水,有利於濕熱泄瀉。
我是一名營養師,當朋友問到我:「濕熱體質,應該吃什麼?」這可難倒了我,因為濕熱體質的說法,是中醫方面的知識體系,我了解的不深,但是說到吃,我還是很有研究的
濕熱體質的人總體特徵:濕熱內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濕熱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形體中等或偏瘦。
常見表現: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乾,身重睏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男性易陰囊潮濕,女性易帶下增多,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
中醫專家王琦老先生推薦的一些食療方子,對於濕熱體質的人可常吃。
1、【泥鰍燉豆腐】用泥鰍500克去腮及臟,沖洗乾淨,放入鍋中,加清水,煮至半熟。再加豆腐250克,食鹽適量。燉至熟爛即可,可清利濕熱。
2、【綠豆藕】粗壯的藕節1節,去皮,沖洗乾淨備用;綠豆50克,用清水浸泡後取出,裝入藕孔內,放入鍋中,加清水燉至熟透,調以食鹽進食,可清熱解毒,明目止渴。
3、【薏米金錢柳茶】10g薏米(炒熟去除寒性)+15g金錢柳,金錢柳可將體內多餘的脂肪、膽固醇等有害物質排出體外,既能排毒減肥,又可養陰滋補腎肝。薏米利尿排水腫二者結合效果更好,此外,常喝薏米金錢柳能保持或恢復毛細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增強血管的柔韌性和彈性,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積。
感謝邀請。
先弄清濕熱的概念所謂濕,有外濕和內濕,內濕指的是體內水液運化障礙(多是脾虛引起,脾主運化),濕生在內部,可能會引起一些臟腑不適,久而生病。外濕一般就是由於氣候、環境、地域潮濕,水汽上騰,外部的濕邪就入侵體內,多會引起肌肉、經絡病症,比如關節痛。內、外濕會阻礙和滯留我們的「氣」,會使陽氣受損。濕氣就是水,水屬陰,所以濕氣又是陰邪的病症。濕氣的水汽下沉,就會讓身體有沉重的感覺,臨床上也有「濁」的特點,就是渾濁,常見於排泄物分泌物混為一談,不清。
所謂熱,有燔灼向上的特點,所以火邪多在人體的上部,體內有熱,很容易使肝陽亢奮,還可能影響血液的運行。熱可擴張血脈,加速血行,灼傷冒咯,引起各種出血病症,人易心神不寧,性格躁動,出現狂傲不安的現象。
兩者合起來就成為了濕熱,濕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可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容易生黃疸、瘡癤,面色油膩偏紅,舌苔黃膩,身重睏倦,心煩倦怠,大便可能會燥結,黏膩,小便短赤。
如何調理1.濕氣重的朋友要以化濕為主,常用的中藥有:滑石、生甘草、杏仁、薏米仁、白蔻仁、蘇梗、茅根等等。熱重的朋友要以清熱為主,可以用:金銀花、蒲公英、野菊花、紫地丁、黃芪、黃連、山梔、厚朴、葛根。
泥鰍燉土豆:泥鰍、豆腐2:1備料,加入食鹽、蔥、姜、白酒、清水。可以暖中益氣,緩解濕熱,治療黃疸,小便不利、水腫。
苡米銀菊飲:金銀花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甘草9g,薏米仁60g。可以清熱解毒,利濕。
日常菜譜中可以多用蓮子、茯苓、紫菜、荸薺、扁豆、鴨肉、鯽魚、冬瓜、葫蘆、苦瓜、黃瓜、白菜、空心菜、蓮藕等材料料理。忌食辛燥食物,大熱大補的食物。
2.生活上也應該注意:養成良好起居習慣,不要長期熬夜,不要過度疲勞。二便通常。家裡保持環境清靜清潔、通風透光。改正不良嗜好,不要大量飲酒。平時可以多參加室外運動,如爬山、游泳、武術,可以清熱除濕。
濕熱的原因有很多,食物就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喜歡吃辛辣、甜食的食物,比如巧克力、冷飲、可樂、辣椒等,或者吃一些牛羊肉等高熱量的食物,很容易在體內積存濕熱。所以這些食物都應避免多食,不要因為愛吃而貪吃。中醫認為山藥、薏苡仁有運化水濕的作用,常吃山藥、薏苡仁可以健脾除濕,這些食物在春季都是不錯的選擇。
濕熱重吃什麼能改善
豆腐:清熱,排毒。
紅糖:性溫,入肝經、脾經,逐濕。
薏仁:性涼,入脾經、胃經,健脾,逐濕。
芡實:性平,入脾經、腎經。
白朮:性濕,入脾經、腎經,健脾,燥濕。
老冰糖:性平,入肺經、脾經,維族人以冰糖為健脾胃之葯,單晶的無效。
雞內金:雞胃能消化沙子,可見很強大,能補脾健胃。
粗糧:多吃粗糧,多吃麵食,少吃電飯鍋煮的米飯,濕氣大。
小米:小米,入腎經兼入脾胃經,能除脾胃的濕熱。
我體內的濕熱比較重,喜歡喝茶,中醫給我開了個茶方,效果很好
做法:薏米15,金錢柳15g,加清水煎煮飲用,市場現在也有成品袋泡茶效果也很好
注意:薏米提前浸泡,煮到八分熟在倒入金錢柳嫩葉,至熟透。一天2~3次即可,口感清醒微甜,口感醇厚。
薏米從古至今都是祛濕的聖品,《神農本草經》,認為薏苡仁擅長治療風濕痹痛,能夠下氣除濕,長期服用還可以輕身益氣。金錢柳被譽為醫學界的第三棵樹,含豐富的Ni、Cr、V、Se等元素,使血流通暢,促進多餘的垃圾及時排出體外。這兩樣強強聯手,使1+1大於2。而且毫無副作用,幾乎人人都能吃。
回南天要多吃祛濕的時候,這個時候容易導致上火的食物要少吃,避免出現濕熱癥狀。
謝邀!濕熱是由「濕」和「熱」兩種邪氣構成,治療濕熱重在「祛濕」,正可謂「濕去熱不能獨存」。
西醫沒有「濕」的概念,認為人吃下的食物除了排泄的都是吸收的。中醫說,有一部分食物是人吃下了沒排泄也沒有被吸收利用的,這就是「濕」!濕的形成是由於「脾不健運」所致!
「舌苔白厚、大便不成形」是典型的「脾虛、脾寒」!通常還會伴有「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大便除不成形外還會「大便粘膩、沖不凈馬桶」。同時會「大便次數多」,一般是上午嚴重,更嚴重的是天不亮就得上廁所,中醫稱之「五更瀉」。這樣的人易疲勞乏力!中醫認為「脾主運化」,包括:「運化水谷精微」供應人體需要,「運化水濕」以生成「津液」供應人體需要。脾虛,其工作質量下降,身體需要的「營養、水液」得不到供應就會疲勞乏力,中醫稱之「氣虛」。不被身體利用又不能代謝出去的「水濕」停留體內,身體和舌體都會胖大,「舌苔白厚」正是水濕停留的表現。「舌苔白」則提示有「寒」,脾與胃」是「互為表裡」關係,最直接的癥狀是胃部不適,腹脹、腹痛、喜溫、喜按。治則是:健脾祛濕、理氣和胃、溫腎通陽。
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整體,由氣血五藏構成。強調治病的「整體觀」,不可偏頗。「濕」由脾生,「祛濕」必「健脾」!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運化水濕及水谷精微。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脾虛」則「氣虛」,「氣虛」則「血運不利」。健脾祛濕同時補足氣血,以令「氣足則精深」。
腎主元陰元陽、藏精,補足氣血則腎精不虧,得以氣化「水谷精微」供周身之需。故此,健脾祛濕當補氣血。
綜上,治療「濕熱」不是簡單的「吃什麼」可以解決的,需要中醫醫生的辨證論治。
濕熱是中醫稱人體處在陰虛陽燥狀態下的,表現出來的濕氣,叫濕熱,也可叫熱濕。所謂的濕氣,就是人吃下食物後,通過人體消化後,代謝不徹底而剩下那多餘的垃圾物質和垃圾水份,人體長時間殘留垃圾物,就會生百病,所以中醫把濕氣稱為萬病之源就很有科學依據。
濕氣有熱濕氣和寒濕氣,熱濕氣者的舌苔呈黃而厚,身體無力睏倦為主,除熱濕氣宜用寒涼的中草藥,如蘆根,車前草,淡竹葉之類,只要無毒和用藥方向對,用量可任意加減,以有效為準,因為中草是植物,與蔬菜大同小異,多吃點沒關係,服至有噁心想吐可停止。寒濕者理論上是舌苔白而厚外,還須是身體怕冷者方能確定,用藥宜用溫熱中藥:蒼朮,大腹皮,桂技之類,量也任意,也是服至有噁心想吐即停止。
為什麼服藥至噁心想吐就適可而止,因為人體內細胞有自動識別異物和排異功能在。平常吃任何食物也一樣,吃對了食物,腸胃就可以很快把其消化掉併產生飢餓,吃錯了食物,腸胃就不消化,造成飽脹想吐而不產生飢餓感。
祛濕類食物有促進水濕排出的作用,宜於治療濕症。
1、南瓜補脾利水,解毒殺蟲。宜於脾虛食少腹脹,脾虛水飲停胃。
2、鯉魚利水消腫,下氣,通乳。宜於脾虛水停於胃,寒濕泄瀉。外感病者忌食。
3、茯苓利水滲濕,健脾補氣止瀉,寧心安神。宜於脾虛水停於胃,寒濕腹瀉。不宜與米醋同食。
4、薺菜清熱利水,涼血止血,平肝降壓。宜於濕熱胃痛,濕熱泄瀉,血熱吐血、便血。
5、金針菜(黃花菜)清熱利濕,解毒,通乳。宜於濕熱胃痛,濕熱泄瀉。虛寒症忌食。
6、萵苣清熱利尿,通乳。忌同金針菜同食。
7、冬瓜利水消痰,消熱解毒。宜於濕熱泄瀉。虛寒泄瀉者忌食。
8、鯽魚補脾利水。宜於脾虛水停於胃,脾虛泄瀉。不宜油炸,不宜與薺菜同食。
9、蠶豆清熱利濕,健脾澀精。宜於濕熱泄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10、赤小豆利水除濕,通乳,解毒排膿。宜於濕熱泄瀉。
11、莜麥補氣益力,除濕止瀉。宜於脾虛泄瀉,濕盛泄瀉。不易消化,不宜多食;虛寒症忌食。
12、薏苡仁(薏米)健脾利濕,清熱排膿。宜於脾虛水停於胃,脾虛泄瀉,寒濕泄瀉。
13、玉米補中健胃,除濕利水。宜於脾虛泄瀉,濕熱泄瀉。
14、砂仁化濕行氣,溫中止泄,安胎。宜於氣滯濕阻,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胃腹脹痛,寒濕泄瀉。不宜久煮。
15、白豆蔻化濕行氣,溫中止嘔,健胃消滯,解酒。宜於氣滯濕阻,胃脹腹痛,食欲不振,嘔吐。熱症、陰虛症忌食,不宜久煮。
廣東祛濕靚湯 健脾祛濕湯 (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豬橫月利)300克,清水適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月利洗凈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清水煲開,然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適合脾胃差者飲用。
和中化濕湯 (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凈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適合濕熱脾虛者飲用。
清熱去濕湯 (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煲內,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適合去骨火,去濕,清熱毒。
鵪鶉去濕湯 (2~3人分量)
材料:鵪鶉4隻,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鵪鶉、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煲1個半小時即可。
●適合清熱去濕,潤肺化痰。
橫月利去濕湯 (2~3人分量)
材料:豬橫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陳各10克,生薑2片。
做法:把豬橫月利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薑和豬橫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該湯不但清熱去濕,去肝熱,對糖尿病人還有食療功效。
草龜去濕湯 (3~5人分量)
材料:草龜500克,豬肉200克,新鮮土伏苓250克,紅棗6個。
做法:把草龜、豬肉、土伏苓紅棗一起放到砂煲內熬3至4個小時即可。
●有清熱去濕及解毒功能。
黃瓜去濕湯
材料:老黃瓜800克(去核囊)陳皮25克,粳米25克,鴨腎2個,清水適量。
做法:
1、老黃瓜去核囊、切大塊,陳皮略浸泡、刮囊、洗凈,鴨腎洗凈、飛水、切片,粳米淘洗乾淨。
2、砂鍋加清水,放入老黃瓜、陳皮、粳米、鴨腎,先猛火煲開,然後轉小火煲2小時即可調味飲用。
●有清熱解之效,適應煩熱,咽喉痛,小便赤熱等症。
去濕食材
花旗參:吃得過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虛,可喝花旗參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荷葉:取自荷花之新鮮葉片,晒乾使用。除了去濕利尿的作用外,亦有開胃消食之功效。
白朮: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療。具健胃強身和對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療效。
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葯。具促進體內水分流動之功效,利尿並具安神之效。
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濕,亦具消除水腫及有益腸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強。
木棉花:具除濕毒及清熱功能。
茅根: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濕之好材料。
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化濕為主,可選用六一散,或三仁湯、平胃散;熱重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朴飲、茵陳蒿湯,甚至葛根芩連湯。在這一原則下,再根據某些特殊表現選擇相應的葯,如濕疹、疔皰,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參、白蘚皮;關節腫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瀉甚至痢疾加白頭翁、地榆、車前子等;陰囊濕疹、睾丸脹痛、白帶黃臭可加龍膽草、苦參等;血尿可加小薊草、茅根、石葦、扁蓄等等。
此外,因熱往往依附濕而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調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這是預防濕熱的關鍵。
別的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上藥店買些白花蛇草,半枝蓮,黃柏,泡水當茶喝,或薏米,紅小豆,木瓜,熬粥喝。各人情況不一樣吧?我是這麼做的。
去除體內濕熱,有土獲苓、白茯苓,蓮子,芡實,綠豆,薏米,扁豆,赤小豆等。
作為廣東人喜歡煲湯,土獲苓烏龜湯,土獲苓水蛇湯最好,平時的湯水扁豆薏米豬骨湯,蓮子百合糖水,綠豆薏米糖水,粉葛赤小豆鯪魚湯,經常用薏米煮粥也不錯!
感謝邀請。
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濕熱重?
1、偏胖或偏瘦;
2、面黃髮暗、油膩;
3、唇乾發紅、牙齒黃、牙齦紅腫;
4、皮膚易生瘡、濕疹;
5、口苦、口乾、口臭,喝水也難以緩解,出汗大,體味重;
6、大便乾燥、結節,味臭難聞;小便色黃,短赤;
7、舌潮紅,舌苔黃厚;
8、性情容易急躁,經常發怒,難以控制情緒;
9、不耐受低氣壓、潮濕悶熱的環境,對夏秋之交的氣候、氣溫偏高的環境較難適應。
10、這種體質的人容易腰酸背痛、渾身疼;
體內濕熱重吃什麼可以改善?
穀類食物:小麥、大麥、小米、薏仁、綠豆、蠶豆
肉類食物:豬瘦肉、鴨肉、兔肉、鵪鶉肉、田螺、蛤蜊、蟶子
蔬菜類食物:苦瓜、絲瓜、油菜、芹菜、綠豆芽、冬瓜、小白菜、馬齒莧、萵筍
水果類食物:梨、橙子、枇杷、海棠、哈密瓜、荸薺
希望對您有幫助,謝謝~
推薦閱讀:
※站樁隨想: 論「空」佛學站樁養生
※平常可以多吃 女性春季養生的十大滋補食物
※你的五臟六腑健康嗎?五臟六腑的保養方法,值得收藏!
※古老善生·香文化之精氣神(中)
※睡前美容、養生,一步到位,老中醫推薦養生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