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劍」是否曾經作為作戰兵器?


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器(藝)」的說法,如《五雜俎》中所說:「一弓、二駑、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在武俠小說中,最頂級的大俠(或者說男主角)要麼是赤手空拳,要用兵器的話基本上都是劍,最厲害的武學除了內功之外基本上也是劍法。令狐沖學的是「獨孤九劍」,楊過用的是「玄鐵劍」,袁承志用的是「金蛇劍」,張無忌學的是張三丰的「太極劍法」。

但作為「最流行」的兵器,劍卻更像是一種單挑式的民間兵器。在古代戰爭中,劍並非是一種大規模裝備的「制式裝備」。很多古代將軍或許會佩劍,但這主要滿足的是「裝飾性」功能,充其量就是將官們拿來撐場面的,就像近現代日本軍隊中日本軍官佩戴的武士刀一樣。

古代軍隊的制式裝備很單調,也就是槍(矛)和刀而已,很多花里胡哨的十八般兵器都在一次次大戰中逐漸被淘汰了了。暫且不說大規模野戰長兵器更有優勢,就說同樣是短兵器,劍的實戰普及程度遠不如刀。

原因大概有這麼幾點。第一,在實戰中,劍的使用難度比刀更大,需要較長時間的訓練才能精通,只適合貴族式的戰爭,無法適應戰國以後那種大規模作戰;第二,劍的製造成本比刀高,比如說,劍是兩面開刃,又尖又薄,造劍的材質和冶煉工藝要求都不低;第三,劍的損耗率太高,一場大戰下來,劍的缺損和折斷都對後勤造成很大壓力,而刀相對皮糙肉厚,刀口缺一些也不會太影響殺傷力。

劍在實戰中擔任主角,我印象中僅有的一次要追溯到勾踐夫差吳越爭霸的時代。據說,在吳越戰爭中,劍的優劣曾是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就有了幹將莫邪的傳說。

(圖註:越王勾踐劍,1965年出土於荊州,劍身刻有「越王勾踐,自作用劍」。越國人善於制劍,也許與其步兵短兵相接傳統有關。)

較為合理的解釋是,水網縱橫、山巒起伏的自然環境決定了吳越一帶的作戰方式主要為步兵的近身格鬥,而以短見長的劍自然成了戰爭首選兵器。金庸《越女劍》就是以吳越之爭作為其故事背景,開篇就是吳越劍士比劍。另外,春秋時代的兵器鑄造還是以青銅器為主,而青銅劍的綜合性能超過青銅刀,到了鐵器時代,劍就成為了這場軍事競爭的落敗者了。

不過,劍是一種更「高貴」的兵器,象徵了高雅榮耀甚至皇權。你聽過尚方寶劍,但聽過尚方寶刀么?你見過皇帝身佩天子劍,見過天子刀么?


,古代兵器之一,屬於「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古代的劍由金屬製成,長條形,前端尖,後端安有短柄,兩邊有刃的一種兵器。

越王勾踐劍

我國古代的讀書人都有配劍的習慣,所以又被稱為君子劍,是讀書人的代名詞。

而戰場作戰就要要求兵器既有殺傷力又要廉價的製作,戈和槍鑄造可以只鑄槍頭,可以大規模鑄造。兵器講究一寸長一寸強,所以長槍和戈就符合戰場打鬥。

再說近身拼殺,刀就比劍更有優勢。在唐代漸改為無環的裝柄刀,刀在軍事上的應用,已超了過劍。 隋唐時採用更為先進的「灌鋼法」代替了百鍊法,煉出的刀更加堅韌鋒利。唐朝的刀有儀刀、鄣刀、橫刀三種。儀刀是皇朝禁衛軍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帶用刀;橫刀是專門裝備軍隊的戰刀。唐代制刀不僅注意保持漢民族傳統的製作技藝,而且隨著各國及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還吸收了不少外來的制刀技藝,促使戰刀的製作更趨於實用。明朝著名將領戚繼光非常重視腰刀的製作,在其軍事著作《練兵實紀》中對腰刀製作方法有著詳細的研究與記載。清朝,刀的種類更為繁雜,有腰刀、滾背雙刀、脾刀、雙手帶刀、背刀、窩刀、鴛鴦刀、船尾刀、割刀、繚風刀等等。其中被廣泛應用於作戰的是腰刀和雙手帶刀。腰刀上部較直,下部微曲,刃部略窄。短刀在明清時代仍然是軍隊的主要兵器之一。

唐刀

這樣一看劍也許在很久很久以前可能還作為作戰兵器,但後來被其他兵器取代,而保留了它的儀式感。又看歷史上的名將大多也不使用劍,只是配帶裝B罷了。


在中國古代,劍是曾經作為作戰兵器的,那就是先秦之時。那個時候,不論國王、貴族、武士,還是刺客、戰場上的士兵,都使用劍。彼時也湧現了一批著名的鑄劍師,比如歐冶子、幹將、莫邪、徐夫人、燭庸子;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寶劍,比如太阿、純鉤、魚腸、巨闕、龍泉。其時,鐵器技術尚不發達,武器以青銅製成,刀的威力還不能發揮出來。

秦漢之後,隨著鐵器的普及,刀的時代宣告全面來臨,劍逐漸退出戰場、技擊場,被鐵制的環首刀取代,戰場上基本已經不使用劍了。為什麼?因為劍的實戰攻擊力遠不如刀,甚至不如一柄長棍。所謂的高明的劍法、劍術,通常只是武俠小說家的浪漫想像罷了。

不過,在宋人《武經總要》收錄的各類兵器中,除了最常用的格鬥兵器刀與槍(刀有八種:手刀、掉刀、屈刀、掩月刀、戟刀、眉尖刀、鳳嘴刀、筆刀;槍有九種:雙鉤槍、單鉤槍、環子槍、素木槍、鴉頸槍、錐槍、梭槍、槌槍、大寧筆槍),還有兩種劍,但這兩種劍都是「厚脊短身」之劍,可以像刀那樣砍殺。

不過,劍在失去武器功能的同時,卻獲得了禮器的功能,被賦予特別的文化內涵,成為尊貴身份的象徵、符號,只有那些地位高貴的人才具有佩劍的資格。

劍的這一功能轉化,有點像膠捲相機在大眾市場被數碼相機取代之後,並沒有被市場完全淘汰,而是演變成奢侈品,成為攝影發燒友炫耀品位與情懷的裝備。你要說膠捲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品質比數碼相機的高得多,我還真有點不相信。只不過是膠捲沖印讓人覺得好有格調、好有情懷,而數碼成像卻不具這樣的文化功能罷了。


有人說這個問題提的很幼稚,是提問者的無知。原因在於見作為武器的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曾經佔據過重要的位置,這是個不爭的事實,為什麼還要拿來提問? 然而我覺得這恰恰是一個,自我參與悟空問答以來,所遇到的最有情懷的一個問題。我以為人民才是英雄,所以提問者絕不可能不知道這個簡單的答案,而他想問的恰恰隱藏著這個簡單背後的那個複雜的疑惑。 這裡邊有幾個歷史之謎,第一:縱觀世界歷史,劍幾乎在所有的國家都出現過。無非或長或短。 第二:在世界上重要的幾個文明國家中,劍又是延續最久的。甚至我們都知道的,奧林匹克也有一個專門的項目叫擊劍。 第三:甚至有一個國家用的明明是刀,卻稱它為劍。這個國家叫日本。 綜上,劍是個神奇的存在,不單在世界上擁有持久的生命力,以及擁有著不合邏輯的延續性,最神奇的地方在於劍的形制,除日本之外,在世界上所有擁有劍文化的國家裡,它幾乎一模一樣。 我們先看看西方,比如古希臘文化中有一個傳說:達摩克利斯之劍。這個傳說發生在公元前四世紀達摩克里斯是義大利敘拉古的朝臣,在這個故事中,一把懸掛在達摩克利斯頭頂的寶劍,讓達摩克里斯認識到權力的危險。而同時期的中國,正處在春秋時代。那麼在世界的冶金史上公元前四世紀到公元前二世紀,正是青銅時代。所以幾乎可以肯定,達摩克里斯的劍是一把青銅劍。而且必然是一把短劍。之所以短,這和冶金技術有關。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青銅短劍,是當年統治戰場的武器。所以我要說一句,中國如此世界亦如此。既然如此,我們是否可以總結一句話?在此階段劍的文化內涵在全世界的範圍內都是相似的! 那麼在中國當春秋戰國結束之後,冶金時代已進入了鐵器時代。此時的西方我們知道是羅馬時代,羅馬短劍世界知名。雖然羅馬短劍是鐵劍,但卻只有60公分,其原因是冶煉技術所限,有資料顯示,這時期的羅馬鐵劍在硬度上還不及秦朝的青銅劍。而秦朝的青銅劍已可達一米左右。雖然如此,橫向來看在那個時期的世界兵器上,恰恰是劍居於統治地位。 但是隨著刀的興起,尤其是在中國冶煉史上出現的革命事件,淬火技術。這一技術的出現,一方面革新了兵器的發展。另一方面卻限制了劍作為兵器的發展。世事總是以他超越常人的認識,以所謂辯證或陰陽邏輯的形態,不斷改變著歷史,改變著時間,改變著文化。 東西方文化的分水嶺可能也發生這個時期,因為秦漢之後的中國兵器劍已經完全退居二線,而西方還在由短變長中掙扎著,努力著。甚至直到中世紀十字軍東征的時期,仍然有大量的歐洲軍隊中有以劍組成建制的記錄。我們也不否認,此時長矛和弓箭的大量使用。但有一點必須說清,此時的中國的戰場上已確確實實沒有了劍施展的空間。而劍已經完全演變成權力,皇權的象徵物。也就是說,在中國雖然沒有了戰爭用劍,但是另一個功能,卻得到了最大化的升華,「禮器」。並延續至今。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能看到的舞台上,寺廟裡,公園裡,以及大量的文化作品,美術作品中文人墨客腰間的劍,以及奧運會比賽中的劍的原因。 有人一定要問,憑什麼劍會成為禮器,而其他的那十七般兵器為什麼不可以?這就是那個最神秘的,東西方貫通一致的文化現象。這個原因必須從簡的形制解釋。全世界的劍都有一個共同的形制,兩面開刃,中間有一條筆直的劍脊。這種形制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可能從來沒有人仔細的思考過,為什麼全世界的劍都是這一個形制?這才是文化中最奇妙的地方! 我們拿刀做個比方,刀是單面開刃,劈、砍、削、掛、招法的繁複帶來的是殺傷力的提升。那麼從春秋戰國時代,有劍以來刺是他最主要的攻擊方式。是它被戰場淘汰的主要原因,這也是它升華為禮器的直接理由。劍的形制兩名開刃是一種典型的平衡設計,而中間的脊是平衡的標準。這種平衡,在中國文化中就叫中庸,中庸就叫不偏不倚。也是中國人喜聞樂見的,所謂光明正大。為什麼在中國文化整個的傳承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堂堂正正的都是英雄,公平的都是清官,一碗水端平的都是俠客。所以劍民族性的體現。 那麼在西方,其實劍含義也差不多,我們今天看的奧林匹克的擊劍運動,他只有一個方向的進攻就是刺,這個運動的核心就叫堂堂正正。 當然,也一定會有人反駁我說今天民間的劍法傳承中,招數變化莫測,甚至刀法中有的劍法也有,刀法中沒有的劍法也有。這個問題的回答其實不難,之前我的表述中,歷史脈絡已經非常清晰了。那麼劍被淘汰之後,也產生了兩個分支。一個在官方成為了禮器身份的象徵,另一個走進了民間,走進了文人墨客的書房。在冷兵器時代的劍也還算是兵器,也具有一定的防身威力,因此藉助冶金技術的進步,改良形制,改良用法。使它的民間發展一直沒有停止的原因和動力。但這種改變和軍事用途是沒有關係的。當然也有民間高手可以做到劍對刀,劍對槍。這隻能證明個人的能力,和軍事對抗不可同日而語。 哲學指導技術,技術印證哲學。 那麼針對「劍是否在古代作為作戰兵器」這個問題來看,他已經超越了歷史知識的範疇。他是一個充滿感情的問題,我認為這個問題應改為「劍作為最早退出軍事戰場的兵器,為什麼今天依然流行?」


是的,但是簡單來說劍不是主兵器,劍早期是匕首式短劍,長劍用於戰鬥短劍用於護身,或可用於刺殺。同時因其攜之方便許多文工帝侯,文人墨客都喜歡攜帶,既是裝飾又可以護身。俠客武士更喜攜之,行俠仗義,縱橫天下。劍的創始人我們無法知道,但是其出生於皇帝時期無可質疑。


當然,漢代以前是短兵的主流,後來才是刀。後來其實也在實戰中一直有使用,但普及面不大,原因有:劍的加工難度比刀大,雙側開鋒降低了整體強度,增大了打磨和保養維護的步驟,對刃材的品質要求也更高,要兼顧韌性和硬度,製造成品率低於刀,配備成本隨之上升;隨著騎兵作戰重要性增加,和新型盔甲的崛起,中式的講究走輕靈路線的劍,對於騎馬衝擊砍殺和破甲都顯得力不從心;一年棍二年刀三年劍,新兵入門都要三年,刀劍的練習難度大於刀,很多兵士都是農民出身,亂世被徵召後有時候情況緊急馬上就披掛上陣了,輪不到練出山的程度。所以劍相對的逐漸式微了。


在我看來劍是作戰兵器,在戰場很少看到有人用劍,是因為劍劍不容易練。一旦成為用劍高手,估計就很難有人抵擋,因為劍一下子捅下去喪命的可能性很大,但刀等劈下去後雖然鮮血淋漓,傷口嚇人,但基本不用死,所以劍是兵器之首也是不無道理的。


推薦閱讀:

「文化富豪」劉波去世,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如果你是吳承恩,《西遊記》中關於女兒國這一段你想怎麼寫?
上聯:人在草木間,一百單八歲,下聯怎麼對?
上聯:出水浮萍任雨打,怎麼對下聯?
有句老話說「立春時間不能睡著」,為什麼?

TAG:武器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