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前不洗茶相當於喝「毒藥」嗎?
茶葉不洗到底能不能喝?
不洗茶也可以喝,只是洗洗茶葉更好喝。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為什麼人們要洗茶?
洗茶也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清洗茶葉。
第二種情況,喚醒茶葉
當然,更多人洗茶其實是一種習慣。
洗茶並不是為了洗去茶葉表面的髒東西,白茶,紅茶,綠茶表面都會有一些絨毛,這些絨毛是茶葉自然的部分,並不是髒東西。清洗茶葉的目的並不是把這些絨毛清洗掉。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洗茶也不能夠洗掉茶葉里的農藥。先不說,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茶葉的生產加工過程也越來越生態化,打農藥已經是上世紀的事情了。就算真的茶葉打農藥,通過簡單的清洗也是無法把農藥沖洗得掉的。
有一些茶葉是必須要洗的,比如普洱熟茶和陳年的普洱生茶。不僅要洗茶,而且要講究洗茶的過程。要先用水把茶具溫熱,把普洱茶帶一塊放在茶杯里,再把茶杯放在溫水裡浸潤一會兒。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哪些茶葉可以不用洗?
綠茶和紅茶,因為加工過程比較快,而且乾淨衛生,所以可以不用洗茶。就算洗茶也只是用水快速的衝過一遍,和普洱茶的洗茶是不一樣的。
從茶葉加工工藝的方向來說輕微發酵茶或者不發酵茶,也就是不太耐泡的茶可以少洗或者不洗,因為這些茶就是要喝它本身的原汁原味,比如綠茶,白茶,黃茶。但如果非要洗的話也是可以的。
所以總結一下,並不是所有的茶都必須洗茶的,但是洗茶對喝茶並沒有什麼壞處,所以大家也是習慣於喝茶之前先洗一下。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我喝茶的習慣是這樣的,對於綠茶和紅茶來說,我會用溫水快速的過一遍(秒過)。而對於普洱熟茶和普洱老生茶,我會用開水浸泡十幾秒鐘(醒茶)。
作者 雲太吉小魯 joaylu
洗茶只能洗掉表面的少數農藥殘留
但是,自根部吸收到的農藥,成為溶於水的茶湯(雖然很多農藥是脂溶性的,但少量的浸出並不能用肉眼觀察到明顯的油脂類葯的痕迹,如果那樣就太可怕了!),正是茶友期待要啜飲的精華,現代,人的飲茶方式,也不像唐代類似煮菜湯的煮茶法,可以等候水蒸氣帶走部分農殘。
另外,揉捻為球狀或半球狀的烏龍茶,如果有噴洒在葉片表面的農殘,被一層一層包裹在裡面,洗茶,只是讓球狀的葉片微微張開而已,絕大部分都還留在裡面,所以洗茶並沒有去農殘的效果。洗茶這個動作對於泡茶時的意義在於省茶,如同紅酒需要醒酒一般,許多茶因為倉儲、真空包裝或焙火的關係,需要靠洗茶讓他蘇醒,老茶有時候還得洗茶兩次,或者以蒸汽蒸煮的方式醒茶。
農藥超標下的身體感悟超標的茶葉引入後,以個人經驗來說,體感會呈現三個階段的反應。
一般是飲入後,立即呈現喉嚨的鎖喉感。
然後是在舌頭上喉嚨下端與胸腔呈現刺馬的體感,有些人會心跳加速或不規則亂跳。
幾分鐘後,開始發生頭暈與頭皮發麻的情形。
體感不明顯的茶友,反應的時間要更長,敏感的茶友會在數分鐘內經歷所有上述的體感。
舉例來說,舌頭髮麻可能是農藥的原因,也可能是色感引起的,心跳加速可能是農藥,也可能是其他重金屬和工業污染,頭暈可能是農藥,也可能是叉氣過強所導致,所以單一的生理反應只能代表一個點,如果能夠有兩個反應成線,與三個反應成為面,那對於農藥殘留的判斷就可以很全面了。
我以前一直以為,很多茶人不喝頭道茶,是因為他們心中帶著對茶祖的敬仰(不管他們心中的茶祖是神農氏,還是孔明,還是吳理真),希冀用這種儀式表達自己的崇拜。後來才發現,不喝頭道茶的人,一般都是被忽悠了。不是說頭道茶一定不能喝,具體咱得好好分析分析。
編輯總結了下,大概分以下三種情況:
①對於自然狀態(即花茶、白茶這種以本身狀態呈現的茶品)或者做形程度較低(即大多數綠茶、紅茶、黃茶等)的茶,喝的是茶葉本身的味道,所以不必將頭道茶倒掉,特別像一些名優綠茶,茶葉最美的香氣與鮮爽感全在第一泡茶湯里。
②做形程度較高的茶(如球形烏龍或者普洱茶、沱茶、磚茶等),因為特殊的形狀,茶葉在浸泡時會有一個「慢慢舒展」的過程,因此往往會採取頭道茶溫潤茶葉,而這一泡是完全可以喝的。只是在正式場合,由於茶湯並沒有達到品飲的最佳狀態,溫潤泡不會給客人飲用而已。
③對於有陳化時間的茶(以普洱茶為代表的陳茶、老茶),頭道茶除了「溫潤」作用,還有「醒茶」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倉儲有問題的茶來說,很多人會用「沖洗很多次」來妄圖掩蓋倉儲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不建議喝頭道茶,但可從聞干茶、看頭道茶湯色和聞其氣味,甚至是「過下嘴」(即淺嘗一口吐掉)等諸多方面來看它的「健康」狀態。
不瞞你說,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為什麼很多人泡茶的第一道水要倒掉?聽過洗菜,但不知茶葉什麼時候,「臟」到需要洗的地步。
更不知道什麼時候,不洗茶,已經淪為喝毒藥了。
首先,有人稱第一泡茶沖泡出來的時候,表面浮著的一層泡沫是茶葉雜質或是茶葉的農藥殘留。殊不知那一層飄著的泡沫其實是「茶皂素」,它有抗蟲殺菌,抗滲消炎、化痰止咳、鎮痛、抗癌等藥理功能。
要申明,它是「補品」,不是「廢品」。別因為這一層「泡沫」拒絕了第一泡茶湯,它不僅可以喝,而且應當喝。
其次,關於農藥殘留,今人實在是太多心了。
現在的茶葉要會打農藥嗎?答案是會,但國家是有制定標準的,那些農藥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都有嚴格的規定。
通常施於茶葉上的農藥,多數都是脂溶性的,少數是揮發性的,所以真正殘留到茶葉上的農殘數量非常少。
所謂脂溶性農藥,就是指不溶於水的農藥,換言之,這種農藥的有毒成分是用水泡不出來的,而揮發性農藥,一方面使用的數量非常少,另一方面經過夜間的露水等因素,這些農藥很容易就揮發了。
再者茶葉的製成,從鮮葉到成品,有許多步驟都是在高溫下長時間進行,比如炒青的溫度高達160℃,時間長達7-8分鐘;精緻烘焙,也需100℃上下。
第一泡茶湯非不喝,洗茶這個理由實在無法說服我。
若是在沖泡年份較久的普洱茶的時候,作為醒茶還稍有道理。有些緊壓的年份比較久的普洱茶有一股陳舊的味道,很多人不喜歡,所有要通過醒茶這個減弱這個味。
但一些年輕的茶,還沒睡著呢,又如何談喚醒呢?醒茶,也不能一概而論。
因此,洗茶不提倡,醒茶也需謹慎。
這個從兩個方面來看,泡茶的第一道如果是為了「洗」,我看來看看是否可以洗的乾淨?另一方面,洗茶,在很多是時候叫「醒茶」或者溫潤泡更為合適么?
「洗」到底洗什麼?
如果我們所謂的「洗」只是為了「滌塵」,那麼第一泡茶水我們丟棄掉,是可以將大部分灰塵或者茶葉表面的懸浮物質去掉。但是,現在目前茶葉加工的標準在日益提升,正規廠家出品都要求按照國家質量標準來生產加工,當年的新茶也是越來越乾淨。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茶,可以放心品飲。
「洗」農殘可以洗的乾淨么?
首先,我們要了解茶葉中的農藥殘留,主要是脂溶性物質幾乎不溶於水,只要泡茶時不用有機溶劑或者油去沖泡,不懂擔心會通過茶來攝入農殘。打個比方,可能我們每天吃的青菜中攝入的農殘,都要比通過喝茶攝入的多得多。
什麼樣的茶需要」洗「?
以我們從業經驗來看,需要在品飲時」洗茶「的茶,主要還是經過多年存放的老茶,例如老黑茶、老普洱、老白茶。老茶,之前的加工、包裝、存放標準還是沒有現在國家規定,和從業企業執行標準嚴格。此外,存放環境也是很難有統一的標準來執行,簡單來說」滌塵「還是需要的。
」醒茶「針對什麼茶?
一般我們在沖泡10以上的老茶,都會經過一泡」洗茶「,一泡」醒茶「,經過兩道茶湯捨棄之後,茶葉滋味也會更好的得到提升。老茶,經過長時間的陳放,茶葉中內含物質轉化成更多有益人體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從而也更加耐泡。
1960年的普洱茶,經過近60年的存放,洗茶和醒茶的步驟是必須的。
此外,綠茶,我們一般杯泡也就3泡以上,如何在捨棄一道來」醒茶「(很多人說」洗茶「),下面我們來給家大家介紹一下。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a3400086b4b89ab32b5", "vname": "", "vid": "90d9dea2e45c4d5b9fe7e821baab9b8a", "thumb_width": 636, "src_thumb_uri": "4f1b0011a00297bf4184",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4a3400086b4b89ab32b5",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48, "file_size": 553732}, "ultra": {"h": 544, "subjective_score": 0, "w": 960, "file_size": 572170},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36, "file_size": 536486}}, "md5": "4e89c7568c100cce8b37308e97bae292", "duration": 0.92, "file_sign": "4e89c7568c100cce8b37308e97bae292", "thumb_uri": "4a3400086b4b89ab32b5", "vu": "90d9dea2e45c4d5b9fe7e821baab9b8a"} --}
90℃的水沖泡龍井,第一泡醒茶後。
一般烏龍茶、紅茶、新茶生普洱、黃茶的第一道,我們更認可為」醒茶「或者」溫潤泡「,便於干茶在水中舒展,第二泡的滋味更容易浸出,便於後續茶湯品飲。
岩茶——水仙的溫潤泡。
了解更多茶相關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拙閱普洱茶生活館
謝邀!
首先,我們要理解「洗茶」的真正意義。洗茶,很多茶友會望文生義的以為洗茶就如洗菜、洗衣服一樣,洗去茶身上的污漬或者贓物。其實呢,洗茶又名「醒茶、潤茶」,其目的是喚醒茶芝質、茶香,使沉睡的茶蘇醒。以便接下來泡出更加好喝的茶。
其次,就衛生條件來說,現在的加工條件的確很好了,很多人提出茶可以不洗茶就喝。但是就個人偏好來講,我還是會習慣性的洗茶再開始喝。
最後,關於題主的問題,私以為有點過了,因為只有變質的東西才會如毒藥一樣對人體有害。但是一個杯沒有洗茶的優質茶湯,最多不過是加工過程中的一些點粉塵,不會有那麼大的危害!
今年茶行業的某雜誌又提起了那段佳話:「愛馬仕總裁為了一泡百年普洱茶要特地用私人飛機到上海接駕,請大可堂沖泡老茶的茶藝師到巴黎泡茶。」
美則美矣,未盡善焉。在那個場面里沉浸久了,我突然想到的倒是一句題外話:在巴黎,第一泡茶會倒掉嗎?
見識過茶藝的人都明白,第一泡茶往往不會給你喝。一些茶書里也隱隱約約、神秘莫測地(關於茶的書似乎就沒有不神秘的)告訴你這一點。《最有效的高血壓食療》、《紅茶品鑒》與《喝好茶不生病》等書都沿襲了這一風格。
但是為什麼呢?如果你執著地問,茶藝師會輕輕地告訴你,這是為你好,因為第一泡茶「不衛生」。但有時因為「茶太貴」,洗茶又免了。那麼,貴到什麼程度可以免洗呢?
最近讀到許玉蓮老師的《茶鐸八音》,總算豁然開朗。我們知道,茶文化在大陸是斷過的。禮失求諸野,茶的知識必定有很多保留在海外華人世界裡。許玉蓮是馬來西亞人,在《茶鐸八音》里談茶,鏗鏘有力,往往擲地作金石聲。她既反對傳統中無意義的「韓信點兵」,也反對無意義「創新」。她談茶如庖丁解牛,依乎天理。
當然我最喜歡的是她在《第一泡茶可喝》里譏諷第一泡不能喝的鐵律如何神聖:「當時初來乍到混沌一片,人家說要這樣做便這樣做,如得了武林聖旨般慷慨赴義。」這種氣氛是真實的,我知道「第一泡不能喝」還有衍生規矩:不僅不能喝,也絕對不能溫杯。既然臟,溫杯顯然就是失禮了。馬來西亞也有衍生規矩:普洱茶洗一至二次,紅茶洗一次,烏龍茶洗一次,綠茶免洗。
許玉蓮說:「茶樹一般長在遠離擁擠地區的山上,空氣明媚清新,完全沒有空氣和灰塵污染這回事。」
我很早就注意到茶人何作如先生泡老茶,第一泡茶他不會倒掉,據媒體報道,他會「用另一個公道杯裝著,放在玻璃溫茶爐上保持溫度,留待最後兩泡茶湯淡去的時候提升陳香和濃度,依他泡老茶的豐富經驗認為老茶早已蕩滌塵埃,非常潔凈就連茶渣也應該喝掉」。
美國漢學家費惟愷在《喚醒中國》一書中描述了20世紀中國的精英們如何擔當起「喚醒」的任務,將中國從蟄伏的困境中喚醒。這些精英們認為,這種困境來源於中國人天生的虛弱。羅芙芸認為,這個喚醒計劃的大部分是圍繞「衛生」這個術語展開的。影視劇里的從「東亞病夫」到「強身健體」的敘事邏輯也是從這裡衍生出來的吧。
許玉蓮說了我不敢說的話:「都說好的葡萄酒仍然推舉使用腳踩葡萄,而非機械壓;一般觀念會認為用腳處理飲、食品不適合,萬一腳出汗呢,腳有傷口呢,好像不大清潔,但卻從來很少聽到葡萄酒『骯髒』這類抱怨,大眾喝葡萄酒之前也不會猶疑要不要先『弄乾凈』才喝。」
傳說中沾濡了古巴少女大腿上汗水的哈瓦那雪茄呢?點燃之前洗不洗?
稍稍了解茶的人都知道,「腳揉茶」本身就是傳統茶行業里的常識。鄒家駒《金戈鐵馬大葉茶》一書中提到:「雲南曾經有過一段腳揉茶的歷史。我不明了靈巧的手怎麼會被笨拙的腳替代。同佤族交流語言上有些問題,問了幾次都沒結果。芒糯村小學教師是孟連的佤族,曾經在昆明雲南民族學院讀過三年書。他告訴我,他們祖上的祖上的祖上到國外打仗,殘了手回來,只得用腳揉茶。俗話說,『胳膊擰不過大腿』,習慣就這樣沿傳下來。」
紀錄片《茶,一片茶葉的故事》中腳揉茶老人
鄒家駒在麻黑寨碰到老人李順起,他十二三歲開始幫助父親在微弱的油燈下揉茶,他邊說邊用腳比劃揉茶的動作,解說揉茶時手要扶著牆或柱子,完了還記得補充一句,腳是洗過的。
某茶廠創始人曾偷偷告訴我,央視曾要來拍攝廠房,被他找借口推辭了,他後來投入巨資改造了廠房,才放央視記者進去拍。他走在寬大明亮的車間很高興,低聲說以前的廠房怎麼可能讓人看。「還有,壓餅的石模都是用腳踩的,日本人看後都提出了意見。」
我在不同場合聽說過日本人對中國制茶工藝中「腳與茶的距離」產生過疑問。我覺得解釋一下就行了,其實不必太在意。
我不覺得日本茶人對茶的理解會有大的偏差,千利休提出的「和敬清寂」中,真要去講那個「敬」字,我想應該至少包括茶農對土地與氣候的敬,茶商對瀕臨滅絕的傳統手藝的敬,飲茶人與執壺者之間的相互敬意。我們聽到最多的僅強調最後一條,但那不過是一個小寫的「敬」。
相信生活中的很多人同我一樣,
比較懶,
喝茶都是直接飲用,
沒有那麼多的講究。
在北方,
經常是大茶缸子端起來,
一杯茶喝到沒有味道……
因為他們認為:泡茶的第一杯水需要丟棄,
因為裡面會有一些水溶性或懸浮性污染物,
比如堆積的灰塵,
殘留的農藥等。
結果發現,樣品中的確檢測出共25種毒物,但是除了asperglaucide灰綠麴黴醯胺和patulin棒麴黴素之外都在安全範圍之內。灰綠麴黴醯胺無論是在生茶還是在熟茶中含量均為最高。棒麴黴素在9個生茶和2個熟茶樣本中也有很高的含量。灰綠麴黴醯胺會抑制肽酶的巰基活性,而肽酶可以有效的預防軟骨退化病。
棒麴黴素被懷疑為它與致畸性、突變性、遺傳毒性細胞毒素等方面有關。
實驗還發現,泡過一次後的茶水中的棒麴黴素含量比干茶葉的茶水中棒麴黴素含量少1000ug/kg,顯著降低。這說明毒素可以通過浸泡除去大部分,使之含量均在安全範圍之內。
文章結論
喝第一泡茶相當於喝「毒藥」,但是毒不死人,很多毒素還是在安全範圍之內的。而小小的一步洗茶,就可以將毒素含量更加降低在安全範圍值之內。
所以,為了大家更加的安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尤其是在飲用儲存時間較長的普洱時,請盡量避免飲用第一泡的茶水。
知識小鏈接
生茶:是指普洱茶新鮮茶葉不經發酵工藝,經過殺青後直接製作成普洱茶的成品茶。生茶茶性十足,湯色黃亮。普洱茶的生茶具有「越陳越香」的特性,收藏、儲存都有一定的特殊性。
熟茶:是指普洱茶新鮮茶葉在經過殺青、高溫烘烤等發酵工藝後,形成的成品茶。但熟茶不適合長期存放,不建議購買和飲用超過30年普洱熟茶。
這個問題有很大的誤區。
茶的品質標準里包括了純凈度、乾淨、無雜質都屬於品質範疇。品質達標的產品都不存在這些問題。
洗茶在行業里叫:醒茶。一些發酵的緊縮的茶,需要醒一醒,好方便茶湯的浸出。
例如 普洱茶,黑茶,烏龍茶,紅茶等。
普洱烏龍等不醒茶 後期是不好沖泡的。先用熱水沖泡下,幾秒後倒掉再泡,更容易出茶湯。
綠茶,白茶就不建議洗茶。第一泡的營養成分佔70%左右,直接倒掉就太可惜。
所以要區別對待。
另外選購茶的時候,找靠譜的商家比較重要。如果茶不衛生,霉變,劣質,洗幾次都不建議喝的。
如果你喝的是武夷岩茶,建議可以洗茶,不僅可以打消你對茶葉衛生的擔憂,同事還可以起到醒茶的作用。
許多剛接觸武夷岩茶的茶友認為武夷岩茶第一泡不喝是在洗茶,實際上這不喝的第一泡為」醒茶「。而」醒茶」這個小步驟對於武夷岩茶的沖泡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簡單有效的「醒茶」可以顯著提升武夷岩茶的茶香及茶葉的品質!
如何「醒茶」呢?我們以蓋碗為例,紫砂壺同理!
濕潤法。將準備好的茶葉放進蓋碗中,以沸水同向環行沖注,將茶葉浸沒後,合上蓋,隨即出水。之後正常沖泡品飲。
此法適宜焙火足,或是陳年之茶。
動作要領為:沖注時茶葉需均勻浸泡,出水迅速利落。勿長時間浸泡。
干悶法。用沸水將蓋碗溫熱後,把水倒盡,迅速在把準備好的茶葉放進去,合好蓋,利用碗內的餘溫及水汽將茶悶至溫度下降後,隨即正常沖泡,便可欣賞茶葉的香氣。
此法適宜輕焙火、重香氣的當年新茶。
動作要領為:入茶及合蓋要迅速,以免溫度及水汽消失。
推薦閱讀:
※冬天不吃這菜太虧了,才6毛錢一斤,維C比梨高4倍,吃起來比肉香
※這菜七月不懂吃怪可惜,做菜也做葯,比韭菜貴點,但是更香更好吃
※咖啡怎麼沖好喝?
※你的家鄉有什麼特色小吃嗎?
※你家鄉最好吃的早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