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俄亥俄級潛艇有24個發射管,卻能帶100多枚巡航導彈?


謝邀,這件事要分三個要點來談了。

第一,俄亥俄級潛艇當初並不是設計為巡航導彈攻擊潛艇的,而是一型典型的彈道導彈核潛艇。

在原始的設計中俄亥俄級潛艇是以彈道導彈作為主要的攻擊手段的。

從潛艇的設計上來看是符合典型的彈道導彈核潛艇設計思路的。

當年設計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時候,往往就是以搭載的彈道導彈數量作為一個主要戰鬥力的衡量指標,因此俄亥俄級潛艇加裝了多達24個彈道導彈導彈發射管。

第二,美國潛艇所使用的潛射彈道導彈是搭載了8-14枚分導式彈頭的三叉戟洲際導彈。

這種彈道導彈射程可以達到12000公里,但由於需要在潛艇內發射,因此導彈就做得十分短粗了,導致長度只有13.6米的導彈,卻有2.1米的直徑。這是一個典型的去遷就潛艇尺寸的做法。

這就導致了俄亥俄級潛艇的導彈發射管很粗,發射管的直徑達到了2.2米。

第三、在蘇聯解體後,18艘1976年以蘇聯為假想敵設計的潛艇失去了本身存在的實際意義,因此在中期改制計劃中將這些潛艇改建成了巡航導彈潛艇。將每艘潛艇的22個發射管改成了7連裝巡航導彈發射器。

這樣一艘潛艇就可以攜帶154枚戰斧式巡航導彈,達到了一個海上打擊戰鬥群的攻擊能力。也就因為如此,巡航導彈潛艇的身份才繼續得以讓俄亥俄級潛艇繼續在役。

潛射型的戰俘巡航導彈型號是UGM-109,這是一種長度6.25米直徑0.52米的「小」導彈,因此在直徑2.2米的大型導彈發射管中就顯得十分的寬敞了。就這樣,每個原有的彈道導彈發射管就被改成了7聯裝巡航導彈發射器。

同時這種7聯裝導彈發射管其實也是一次性的了,發射完7枚巡航導彈後就會直接抽出換新的。這樣整體維護成本也就更低了。

於是大家就會在俄亥俄潛艇到導彈發射管中看到這種巢狀結構。

這就裡面就是巡航導彈了。


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首艦俄亥俄號於1976年開工建造,至今已是40年艦齡的老艦了。該級最早開工服役四艦因艦體老化,已無力承擔戰略核威懾巡航任務。加之根據美俄達成的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美國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數量被限制在14艘(俄亥俄級共建造18艘)。因此,俄亥俄級最早的四艦:俄亥俄號潛艇 (SSGN-726,於1981年11月11日服役)、密歇根號潛艇 (SSGN-727,於1982年9月11日服役)、佛羅里達號潛艇 (SSGN-728,於1983年7月18日服役)和喬治亞號潛艇 (SSGN-729,於1984年2月11日服役)於2002年起先後進行了改裝,拆除原有的三叉戟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裝置,成為攜帶常規戰斧巡航導彈的巡航導彈核潛艇SSGN,至今仍在美國海軍中服役,發揮餘熱。

↑圖為俄亥俄級密歇根號(SSGN-727)

早期的俄亥俄級(前8艘)搭載24枚三叉戟-1 C4洲際彈道導彈。該彈彈體長10.36m,彈徑1.88米,俄亥俄級的每個垂直發射裝置僅能容納一枚三叉戟C4。而戰斧巡航導彈的彈徑僅為0.5181米,加上固體推進器的全長也只有6.25m。可見戰斧的尺寸是遠遠小於三叉戟的,因此一個三叉戟的發射筒理論上有足夠的體積容納多枚戰斧。

↑沒錯!美國人在一個三叉戟的坑裡填了七枚戰斧,也解決了導彈水下發射的排焰問題,讓原本裝載24枚三叉戟的俄亥俄級,搖身一變成為了理論上能夠裝載24x7=168枚戰斧的"水下武庫艦"。

↑一艘俄亥俄級有24個這樣的深達11米,直徑近1.9米的"大坑",而每個"坑"若裝載戰斧巡航導彈便是七枚。實際上,每艘改裝為巡航導彈核潛艇的俄亥俄級都有兩個發射口是用於適配海豹突擊隊的水下突擊載具的,所以實際的導彈發射口數量應該為22個。

↑一張三叉戟C5(左)與三叉戟C4(右)的對比圖。俄亥俄級從第九艘起改為裝備三叉戟C5導彈,由圖可以看到,C5的彈體比C4的更大更長,當然前者的投送能力和射程也更加出色。

而您說的導彈數量與垂髮數相等,也不盡然,如mk41垂直發射系統,單一發射單元便可容納戰斧大小的導彈。因此和三叉戟換戰斧同理,彈徑更小的導彈,在垂髮上也是可以實現一坑多彈的。美帝的ESSM(RIM-162)和以色列的巴拉克導彈便是一坑多彈的典型代表。

↑mk41的裝填,可見其模塊化設計帶來的裝備彈性。換裝不同的導彈只需將打包好的發射單元吊裝即可。

↑美帝/歐洲垂髮常用導彈的大小對比,可見標準、紫菀、海麻雀、阿斯洛克在戰斧面前已經小了一號了。而ESSM不僅比標準之輩都要短小得多,而且還能憑藉小彈徑、摺疊彈翼在mk41上實現一坑四彈。

↑陸上mk41試射ESSM,攝於2003年1月。可見單枚ESSM實際上也是擁有獨立的貯存-發射箱體的。只不過是四枚導彈打包為一個發射單元,整體吊運組裝,共用一個mk41單元的空間以及排焰通道。

↑而巴拉克導彈也是類似,僅4.5m的彈長、0.25m的彈徑,275千克的發射重量,令巴拉克的八聯裝垂髮單元(沒錯,八枚導彈有各自獨立的發射口,但是稱謂上和裝配運輸上都同屬一個垂髮單元)總重僅1.7噸。留意上圖巴拉克導彈與"密集陣"系統的體積對比。


俄亥俄級核潛艇是美國海軍1976年開始建造的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從1981年首艇服役到1997年最後一艘的服役,該型彈道導彈核潛艇一共建造了18艘。每艘可攜帶24枚「三叉戟C-4/D-5」潛射洲際導彈,每枚導彈可攜帶8-14枚分導核彈頭。

進入21世紀,較早服役的幾艘俄亥俄級核潛艇,由於服役時長超過了20年開始開始老化,並且美國認為14艘「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可攜帶至少14×24×8=2688枚核彈頭戰略威懾已經足夠,所以美國海軍決定將前四艘「俄亥俄」級核潛艇改裝為巡航導彈核潛艇!

在改裝之前,「俄亥俄」核潛艇24個發射管攜帶的「三叉戟D-5」潛射彈道導彈長13.4米,直徑2.1米,而且導彈發射筒的尺寸肯定要導彈之上。而所要搭載的UGM-109「戰斧」Block II-IV潛射巡航導彈加裝助推器之後長度也僅有6.25米,直徑為0.52米,是在太小。

所以改裝之後,原先的一個「三叉戟」導彈的發射筒則裝填了7枚「戰斧」巡航導彈的潛射型,其中22個多用途垂髮導彈系統加起來可以發射154枚巡航導彈,另外兩個單元則另有用途,在上方增加了兩個蛙人潛艇隱閉艙最多可以搭載66名「海豹」特戰隊員。

綜上,改裝之後的4艘「俄亥俄」巡航導彈核潛艇,22個發射筒改為了7聯裝多用途導彈垂髮系統,可以搭載154枚「戰斧」巡航導彈,非常可怕的存在。

雖然潛射版的「戰斧」巡航導彈彈頭為常規450公斤的常規彈頭,但是也可以搭載當量可調(5千噸-15萬噸)的W80核彈頭,戰力同樣不容小覷!


1994年,美國的《核態勢評估報告》表明,美國只需要18個核國家中的14個就能滿足其戰略部隊的需要。因此,海軍決定將四艘俄亥俄級潛艇改造成常規的對陸攻擊和戰斧打擊平台。這使海軍能夠利用現有的潛艇技術,同時擴大能力,以滿足美國當前和未來的需要。俄亥俄級導彈潛艇通過一個隱秘的秘密平台為海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和特種作戰任務能力。俄亥俄級的改進型號裝備有戰術導彈,並具備卓越的通信能力,能夠直接支持戰鬥指揮官的打擊和特種作戰部隊的要求。

這四艘俄亥俄級的載彈數量加起來占潛艇部隊垂直發射有效載荷能力的一半以上,每個俄亥俄級核潛艇最多可攜帶154枚戰斧陸地攻擊巡航導彈。這些導彈管還可以容納用於特種設備、食物和其他消耗品的附加裝載罐,以擴展潛艇保持向前部署以支持戰鬥指揮官的任務的能力。導彈管還能夠容納未來的有效載荷,例如新型導彈、無人駕駛飛行器和無人水下飛行器。

俄亥俄級核潛艇一次最多可容納66名特別人員。在導彈艙中安裝了額外的靠泊裝置,以容納增加的人員,並已採取其他措施延長特別部隊上俄亥俄級核潛艇部署的時間。兩個導彈發射管被永久性地改裝成閉鎖室,以便秘密地放出和收回特別人員。俄亥俄級核潛艇是海軍未來作戰力量的關鍵組成部分。由於其巨大的有效載荷能力、雙乘員部署概念和固有的隱身性,這使得每個俄亥俄級核潛艇都為作戰人員帶來了任務靈活性和經過增強的作戰能力。


潛射彈道導彈的直徑有2米多,巡航導彈直徑是0.53米。一個發射筒裝4枚巡航導彈綽綽有餘。巡航導彈還可以從潛艇的魚雷發射管發射


推薦閱讀:

我國現在有幾艘航母?
最先進鋼盔扔給女民兵,正規軍戴「木頭」,這支軍隊是啥情況?
士兵上戰場為什麼要剃成光頭或者平頭?

TAG:導彈 | 海軍 | 軍事 | 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