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危害這麼大,那有什麼好方法祛除濕氣嗎?
首先,要確認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
1,頭髮出油,2,面部油亮,3,睡覺流口水,4,排便不容易衝掉,5,小肚子大,6,陰部潮濕。
如果每天起床的時候覺得很疲勞,頭昏打不起精神,渾身都不清爽,還懶得動,就說明你體內有濕了。
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有的人大便顏色發青,不成形,這就是脾虛的標誌,也是有濕氣,宿便留在體內時間久了,病就多了。
刷牙的時候抽空看看舌苔,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侯。健康的舌淡紅色,舌苔比較薄,乾濕看著剛好。而如果舌苔白厚,看著又滑又濕,就是體內有寒氣,如果舌苔粗糙還厚,就是體內有濕熱,如果舌特別紅但是沒有苔那就比較傷身體。。。
人體身上有七個去濕氣的口子,我來告訴大家具體位置。
第一就是腋窩,腋窩有一個跟心經有關的穴位,長按按可以去毒素。
二是肘窩,經常拍打可以治療咽喉腫痛,心煩心熱,口腔潰瘍,失眠多夢的問題。膝窩,這是一個去除濕氣的重要穴位,一定要好好拍啊!!!陰陵泉,脾濕的朋友按這裡,就是會有點疼,但是正常。足三里,其實跟陰陵泉差不多,都是治療脾濕的,要重視。
先按這幾個吧,不管用了再給大家說幾個。點個關注吧!
不同於我們熟知的春、夏、秋、冬四季,中醫把一年分為春、夏、長夏、秋、冬五季。而其中的長夏指的就是農曆六月。長夏在五行屬土,在五臟屬脾,在五氣屬濕。因此,長夏養生,首先就得護好脾胃。
指導專家:山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遲莉麗
長夏時節易脾虛濕困
「長夏應脾而變化」,遲主任解釋,濕為長夏主氣,脾臟與之相應。
中醫認為濕會傷陽氣,特別是損傷脾陽,由於脾臟有「喜燥惡濕」的特點,一旦受損,脾氣就無法正常運化,而導致氣血循環不暢,表現為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臨床可見食欲不振、脘腹脹滿、大便稀溏,甚至水腫、腹瀉。
除了外界的濕氣,在長夏時節,人也會因為脾陽虛,水液運化功能受阻而引起體內水濕停滯之證。
外濕、內濕相互影響,就會進一步加重對脾陽的損傷。
祛濕,分清寒濕還是濕熱
既然長夏時節脾虛濕困,我們養生的重點就應該是健脾祛濕,將多餘的水濕排出體外,或減少體內濕氣的產生。
遲主任介紹,濕邪有寒熱之分,祛濕之前要分清是寒濕還是濕熱。
1.寒濕者
寒濕的人舌苔白、厚、膩,口淡,在同樣的室溫下比別人更容易覺得冷,喝熱水覺得更舒服。
對寒濕者來說,祛濕可以用健脾益氣、溫陽利濕的方法,如理中湯、參苓白朮散等都是臨床常用中成藥。
飲食上可以吃一些利水除濕的食物,如茯苓、鯉魚、扁豆、薏米、砂仁、橘皮等。
吃少許辛辣、溫熱的食物也可以起到散寒祛濕的作用。
2.濕熱者
濕久困於體內,就會郁久化熱,變成了濕熱。
濕熱者舌苔黃、厚膩,口苦,大便黏滯不爽,小便黃。
對濕熱者而言,治療的重點則為清熱利濕,中成藥可以選擇葛根芩連湯、三仁湯、六一散、平胃散、連朴飲等。
苦瓜有消暑解毒的功效;西瓜可以利濕消暑;番茄營養豐富,有清熱解毒、止渴功能;綠豆能夠清熱解毒;黃瓜可以利水消暑。
日常起居亦可養脾祛濕
遲主任說,長夏時節的日常養生還要注意:
1、食物種類多樣化
適當吃些具清熱功效的食物,如冬瓜、苦瓜、豆類及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如梨、蘋果、獼猴桃、桃等,少吃燥熱易上火的食物。
但吃太多瓜果冷飲可能損傷脾胃,引起消化不良。
2、注意補水
長夏悶熱,人易出汗,所以要特別注意補水,要少量多次喝水。
除了白開水外,牛奶、粥、湯等流食也是補充水分的好方法。
3、注意不要過於貪涼
不要讓室內外溫度相差太大,老幼體弱之人慎用涼水淋浴。
長晝酷暑是長夏的氣候特點,人體也要適應自然規律,晚睡早起。
而且長夏不適合長時間室外活動,要防出汗過多,但也不能不出汗。
4、養脾要保持好心情
長夏天氣濕熱,易使人心情煩躁,因此養脾還要保持好心情。
喜悅輕鬆的心情對脾有益,嫉妒、憂慮、多思則對脾不利。
39健康網 查看官方網站 專業健康網站,提供有趣易懂的健康科普每當冬春交際的時候,人們總會感覺室內的濕氣很重。尤其是住在南方的人們,這種感覺可能特別明顯,伴隨著連綿的細雨,或者是南風,家中的地面和地板總是莫名其妙鋪著一層水汽,而且衣櫃中的一些衣服,還有不宜保存的一些食物也會莫名發霉。這就是所謂的「返潮」。
令人好奇的是,既然東西會變得潮濕甚至因此發霉,那麼當人受到濕氣影響時,會不會有什麼危害呢呢?俗話說「十人九濕」,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十個人當中,可能有九個人有濕邪潛伏。既然稱濕為邪,可想而知濕氣對於人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東西。經常會聽見人們這樣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其實這句話是形容人體內的濕氣過重,讓人的精神無法提起來,從而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的。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濕邪。濕是最容易滲透的。濕邪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濕與寒在一起,稱為濕寒;與熱在一起,被稱為濕熱;與風在一起,被稱為風濕;與暑在一起,被稱為暑濕。濕邪如不去除,病情遷延存在,體內是否有濕氣,可從以下五大信號判斷。
1、起床時看感覺:飲食作息不變,但體重明顯增加;關節僵硬,起床時渾身酸痛;下肢水腫;頭髮昏,沒精神,有時就像穿了一件濕衣服,渾身不清爽。
2、洗漱時看面色和舌苔:早晨眼皮腫,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膩,舌邊緣有明顯齒痕。
3、如廁時看大便:大便稀爛不成形;大便基本成形但較軟,而且大便完了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
4、工作時看精神狀態:是否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感覺身體沉重有渾身酸疼的感覺;身體特別疲乏;活動時關節發緊,不靈活;有頭昏沉的感覺;易睏倦,記憶力減退。
5、吃飯時看腸胃狀態:沒胃口,沒食慾,什麼都不想吃,吃一點就感覺胃裡漲漲的;吃的過程有噁心感,好像吃下去又自己往回頂。
濕邪除了上述這些表現形式外,還有很多,比如,皮膚經常起濕疹、雙腿經常浮腫、女性白帶清稀量大等。濕邪入體,起初舌苔厚膩泛黃、皮膚起疹起痘,稍重時胸悶乏力、體態睏乏、咽喉腫痛、大便不成形;進一步發展,會出現痤瘡、關節疼痛,體型肥胖,頭臉油膩,臉上長痘、長斑;久而久之還會導致肥胖,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中醫認為,「濕氣」是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濕氣不除,睡再久也睡不夠,而且會引發各種疾病。體內藏有濕氣起初並不會像傷風感冒那麼癥狀明顯,所以也常常受人忽視,可濕氣不除,一年後的你就會大不一樣了。
濕氣很多人都有,這對我們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我體內就有濕氣,大便粘,總是感覺沒拉完;冬天怕冷,腰臀冰涼;胃消化不好,臉上還長痘;睡眠也不好,真是愁死人了,幸虧我在網上找到了維什麼予什麼白膏 ,它通過調理脾,胃,肺,腎,調和五臟六腑來達到祛濕,排毒,驅寒,助睡眠的效果。也就兩個月過去了,我現在臉色好多了。
穴位是體表經絡氣血輸注身體外部的特殊位置,通過刺激穴位,調整體內氣血運行。在中醫理論中認為,人體是由很多經絡所組成的,且這些經絡是運行人體氣血的最主要途徑,是聯絡體內臟腑器官的主要「支點」,並且一些養生穴位便分布在經絡上。所以說,只要將這些穴位按摩通暢,那麼便能很好的起到調節氣血的作用。因此,如果想要把身體中的濕氣排出體外,那麼按摩穴位是不錯的選擇。
1、拍手
際,邊際。因此穴在拇短展肌,拇指對掌肌之邊緣,又此處肌肉豐隆,形如魚腹,又當赤白肉際相會之處,故名魚際。體內濕氣重的人,在雙手的大魚際靠近手腕的地方,會呈現青色或紫色。經常拍拍手,尤其是大魚際處,就能將滯留在體內的濕氣給拍出去。最開始拍手時,會覺得渾身不舒服,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持住,不要放棄。
按摩大魚際穴的方法:將左右手虎口相合,用右手大拇指按揉左手大魚際部位(在大拇指下方,肌肉隆起之處),按揉至手掌發熱,然後換做用左手大拇指按揉右手大魚際,如此每天按摩2-3次;或者可以將兩手「大魚際」互相摩擦,先以一隻手固定不動,另一隻按摩,然後調換做,每次大約1、2分鐘。
2、抓腋窩
對於很多人而言,胳肢窩是人體的一個「秘密基地」,很少去關注,殊不知,在腋窩下隱匿了一個祛濕的極佳穴位——極泉穴。極泉穴可是心經上的要穴之一,且是淋巴的集結部位,所以,常按揉極泉穴能有效的疏通心經處的經絡,從而起到祛濕排毒的作用。按揉時,一般不少於36下,最少一天兩次,以疏通經絡,還可起到調理睡眠和解決心臟不舒服的問題,包括白領經常不明原因出現的心悸、胸悶狀況。
3、拍肘窩
肘窩是經絡密布的部位,別離有肺經、心包經、心經三條經絡經過,所以按揉、敲打這個部位能夠掃除心肺的火氣和毒素。拍打肘窩能去除心肺上的毒素,連續拍打5~10分鐘,就會出現青、紅、紫、黑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1-2周拍一次,可保這口「井」排污通暢。很多人睡不著很煩躁,越煩躁越睡不著,天翻地覆地在床上「烙餅「。拍一拍肘窩,打通心包經,就睡得安穩了。
4、拍承山穴
承山穴是人體中祛濕排毒的一個關鍵穴位,此穴位起於足部太陽膀胱經,並且膀胱經又是主宰人體陽氣的源頭,一方面承受著身體的全部壓力,另一方面又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經絡樞紐。因此,只有經常對承山穴進行按摩,便能很好的疏通膀胱經的作用,從而起到激發陽氣升起,排出體內濕氣的目的。但是,在對承山穴進行按摩的時候,手部的力度不能過重,要輕柔一點,遵循循序漸進的手法進行。如果此穴有明顯的酸脹感覺,那麼則說明體內的濕氣過多的原因所致,因此當對承山穴進行按摩,使其酸脹的癥狀逐漸消失,隨後整個身體都會有微發熱的感覺,這便說明體內的濕氣不斷的排出,且陽氣正在慢慢升起。
5、拍腘窩
在腘窩(也就是膝蓋後的凹陷)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的穴位——委中穴,走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 最大的排毒祛濕通道,而委中穴就是這個通道上的一個重要排污口。如果這裡不通暢,體內的濕氣排不出去,很容易導致關節炎。空閑時候,拍打腘窩5~10分 鍾,或直到出痧、有瘀斑為止。每10天拍一次,把這個排污口調理通暢,體內的濕氣就能順利排出來了。
雨水增多、氣候潮濕、反覆多變,加之人們飲食起居習慣,更讓濕氣加重。
人體濕氣重,常出現睏倦欲睡,舌苔厚膩,四肢關節酸痛沉重、屈伸不利,胸悶腹脹、食慾欠佳,大便溏稀或黏膩等脾胃虛的癥狀。
脾運化水濕,脾失健運,水濕代謝不出去,停留到體內形成水濕或痰飲,形成水腫或肥胖。
這個時候要注意為自己排除濕氣,並做好預防工作,祛濕防病身體才健康。
中醫認為,芳香祛穢,故芳香類中藥多能化濕行氣,藿香和佩蘭非常具有代表性。
方法一、食療去濕
食療可以有效去除濕氣,且方便又實用。建議在日常的飲食中吃一些具有去濕、排毒、消腫、利尿的食物,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去濕效果,不過需要長期堅持食用這些具有去濕效果的食物才行。常見的食療方有薏米紅豆湯、冬瓜排骨湯、健脾祛濕湯、玉米須湯等。
方法二、汗蒸去濕
汗蒸也能去除體內的濕氣,因為在汗蒸的過程中,可以讓全身皮膚的毛孔都打開,伴隨著高溫,人體會以汗液的形式來散熱,這些排出的汗液之中就含有大量的濕氣,所以,通過汗蒸可以起到很好的去除體內濕氣的作用。
方法三、泡腳去濕
堅持每天晚上泡腳也可以去除體內的濕氣。一般來說,只要用熱水泡腳即可。想要去濕效果更好的好,也可以使用花椒水、米酒水、艾葉水、生薑水等來泡腳。此外,也可以用食醋兌水泡腳、冬瓜皮煮水泡腳、吳茱萸煎水泡腳等方法來去除體內的濕氣。
如何防止濕氣:
一、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
比如莧菜、薏仁茶、扁豆、冬瓜、薏仁、綠豆、西瓜翠衣等。莧菜梗性涼味甘,它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也有解毒清熱、通利小便、補血止血的作用。扁豆有滋補強壯、補脾益氣、消暑化濕以及利水消腫的功效。
二、保持屋內空氣流通
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帶走濕氣。地板濕了,立即拖干,免得濕氣滯留。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三、少食甜膩食物
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為「甜膩化濕」。
四、避開生冷食物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
五、洗頭時注意兩點
在外洗頭時,千萬不要用了洗髮精後濕頭髮按摩,這樣會使濕氣進入頭皮(要吹乾頭髮後再按摩)。洗完澡(頭)後要充分擦乾身體水分。
六、保持衣物乾爽
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被子(墊絮)要經常曬。
七、夏天不要貪涼睡地板
盡量不要住地下室(潮氣重),熱天也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與地板有一定距離的床上。
八、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還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別讓水分濕氣包裹你的身體(淋雨後要及時換上乾衣服)。
九、少飲酒
酒助濕邪,酒精少碰為好。
祛濕的方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藿香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主要的功能是祛暑解表,化濕和胃。常用於夏令感冒,寒熱頭痛,胸脘痞悶,嘔吐泄瀉,妊娠嘔吐,鼻淵,手足癬等。
中醫認為,芳香祛穢,故芳香類中藥多能化濕行氣,藿香和佩蘭非常具有代表性。
佩蘭
性味歸經是辛,平。歸脾胃肺經。主要功效是解暑化濕,辟穢和中。可以治療暑濕,寒熱頭痛,濕潤內蘊,脘痞不飢,噁心嘔吐,口中甜膩,消渴。
藿香和佩蘭一起使用,藿香有解表的作用,佩蘭行氣的作用更強。兩者一起用,去除中焦濕氣,振奮脾胃。
用法用量:代茶飲,藿香8g,佩蘭6g。
陰虛、氣虛者忌服。
去濕氣的蔬菜:
1、白扁豆
白扁豆的補脾除濕效果極其理想,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具有和胃化濕、健脾利水、止瀉等功能,適用於暑濕吐瀉、脾虛腹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赤白帶下等症。
注意事項:白扁豆比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壓鍋壓,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軟爛。
2、山藥
山藥並沒有直接除濕的功效,但是山藥可以補脾,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濕氣排出。山藥選擇鐵棍的比較好,對補脾效果更好一些。
3、冬瓜
冬瓜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適用於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症。
建議食用時加具有補脾健胃及利水消腫的鯉魚同煮。
首先改變你的生活習慣,每天做適量運動,這個是非常有效果的,你可以做做八段錦,對於調理身體非常好。老祖宗的東西還是很牛的。
再一個就是吃東西,少吃紅肉,可以吃些牛肉,豬肉少吃,多吃蔬菜。
第三可以喝赤小豆,一定是赤小豆,不是一般的紅豆。薏米,芡實。我覺得芡實效果還是不錯的。如果熬粥你覺得麻煩,可以用鍋把他們焙熟,打成粉沖水喝。
這些一段時間就會效果很好。我說的是一般的痰濕,如果特別嚴重還是建議中醫調理。
我看中醫的時候老大夫就說,其實就是生活習慣不好。改變了生活習慣,自然就變好了!
推薦閱讀:
※堅持不吃晚飯,一個月之後會有什麼結果?
※高的關鍵——促進身體骨骼的增長!
※第一批不吃主食的中國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有在家就能做的普拉提訓練嗎?
※美容院的「卵巢保養」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