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被譽為心理學之父或心理學第一人?
感謝邀請。
國際上通行的表述,是「公認的實驗心理學奠基人」。但不管是「心理學之父」、「心理學第一人」,還是」奠基人」,都是指馮特。
馮特(Wundt,Wilhelm),1832-1920,德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
他在海德堡大學任教時,寫了《感官知覺理論論文集》(1858-1862)。1862年,他首次開授科學心理學課程。但當時被普遍認為是哲學的一個分支。
1863年,馮特寫了《關於人和動物心理的講演》一書,提出了心理學研究的主旨,並強調了實驗方法。
1871年以後,馮特專心致志寫成了心理學歷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生理心理學原理》。此書提出了一種研究直接意識經驗(包括感覺、情感、意志和觀念)的心理學體系。其中,包含了統覺或有意識知覺的概念。他指出,使用的方法是內省,或者稱為意識經驗的意識考察。馮特1875-1917年任萊比錫大學教授,成就了他一生中最有成效的時期。
1879年,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創建了第一個備有整套實驗室的心理研究所。
1881年,他創辦了心理學雜誌《哲學研究》。馮特晚期最重要的著作,包括《心理學大綱》(1896)、《民族心理學》(10卷,1900-1920)。
馮特精力超人,學識淵博,涉獵廣泛,著作等身。他研究領域涉及哲學、心理學、生理學、物理學、邏輯學、語言學、倫理學、宗教等等,寫就近600篇部論文著作。
馮特1920年去世。
(圖片來自網路)
我簡要介紹一下馮特、洛克、笛卡爾對心理學直接作出的貢獻。我想,網友們對這個問答自然會作出判斷。
勒內-笛卡爾(公元1596—1650年),法國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神學家。
對心理學直接貢獻最大的哲學家要數笛卡爾。笛卡爾在其著作<<談談方法>>,和<<沉思錄>>嘗試解決了身心關係問題。在笛卡爾以前,人們普遍認為心靈和身體是截然分開的(柏拉圖的二元說),心靈影響身體,而身體卻不能影響心靈。
在笛卡爾看來,心靈的唯一屬性便是思想(他對理性的強調被稱為「理性主義」),並且心靈還衍生出兩種觀念。
一是,導出觀念來自外界對感官的刺激——聽到鈴聲,看見樹木。
二是,天賦觀念來自心靈或意識——自我、完美、無窮、上帝……
這引發了天然——始然之爭:某些行為主要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習得的。更傾向於「天然」解釋的人成為了「先天論者」(儘管這一術語已不再廣泛使用)。而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強調行為是後天學習的「使然」的。
笛卡爾是「二元論」的代表,留下了名言「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全部認識論哲學的起點,也是他普變懷疑的終點。
笛卡爾是17世紀歐洲哲學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同時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
約翰-洛克(公元1632—1704年),英國哲學家。
約翰-洛克在<<人類理智論>>中駁斥了笛卡爾的天賦觀念。洛克認同亞歷士多德的觀點:人的心靈在出生時就如同一塊白板。
洛克認為,我們暫且設想心靈——比如說是白紙——沒有一切文字、不帶任何觀念……他認為心靈獲得所有的推理和知識是來自經驗。
洛克開創了英國經驗主義哲學,並建立了一套聯想主義理論,影響了後來的聯想心理學,從而使心理學和其他新學科有了後來的發展。
洛克在學術理論研究上,對於哲學和政治哲學界產生過極大的影響,尤其是自由主義的發展。
洛克被列為英國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現代自由意志主義者理論的奠基人之一。
威廉-馮特(公元1832—1920年),德國心理學家、哲學家。
馮特為了研究人類行為。在萊比錫建立了第一個正式的心理實驗室——心理學正式誕生了。
馮特成為了第一個使用「試驗心理學」這一術語的人。
馮特將內省法引入了心理學——對心理狀態的自我觀察——教會人們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內省:
馮特要做的是:要讓被試者了解自我觀察開始的時間;觀察自我的過程開始以後,被試必須集中注意於內部的心理活動;必須有可能重複觀察數次;必須經常變換刺激條件。
今天,馮特當初的研究課題仍在被研究,包括:感覺、時間估計、反應時、注意廣度、感情、言語聯想。
馮特周密地組織了第一批心理實驗,並且開始了社會(「民族」)心理學的研究——他的調查範圍,涉及語言、藝術、社會習俗、神話、法律和道德。
威廉-馮特的價值在於:他拋棄了非科學的思想,從而建立了心理學。
德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馮特被全世界公認為是心理學之父或是現代心理學第一人。是他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既與哲學有區別,又和自然科學有差異。並且於1879年在萊比錫大學創立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研究心理學的實驗室,正式將心理學從哲學自然科學中分離出來,而後,逐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他學識淵博,涉獵廣泛,著述豐厚,一生文章與著述多達數百餘篇,他終其一生研究包涵了:哲學、心理學、生理學、物理學、邏輯學、語言學、倫理學、宗教等。
時間到了十九世紀末,當時的自然科學飛速發展,科學而嚴謹的實驗法被各學科廣泛採用。當時的哲學家馮特順應心理學獨立的趨勢,也同樣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義的心理學實驗室。這所馮氏心理學實驗室,運用實驗內省法、反應時法等研究方法,對人的感知覺、反應速度、注意分配、感情以及字詞聯想的分析等進行了研究,獲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在馮特率先提出實驗心理學之前,當時的世界上根本沒有心理學工作者,也沒有心理學。隨著馮特創立全世界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吸引了大批世界各地的青年到德國學習深造。心理學實驗室在從事科學實驗的同時,培養出一大批專業心理學工作者,帶動了全球範圍內的心理學發展。
威廉·馮特作為近代心理學研究第一人,通過他的努力和帶動奠定了心理學的專業學科地位,當之無愧地被譽為心理學之父或心理學第一人。
西方心理學學界,並沒有心理學之父或心理學第一人的提法,只有一個科學心理學之父,他就是馮特,他於1879年創辦了心理學實驗室,心理學研究從思辨到實驗,它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論對心理學做出貢獻最早的人,我認為他是春秋時期的管子,他提出了「得所欲,則樂;逢所惡,則憂」的論點,在二三千年前,提及了情緒是怎麼來的。關於情緒的發生機制,西方心理學至今尚未解決。
論對心理學貢獻最大的人,我認為他們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斯金納,他提出了操作條件反射論,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模仿學習論,以及皮亞傑的認識發生論。
論對中國人對心理學的貢獻,我首推管奎令,他提出了內因心理學理論,和生克療法以及性格轉化等技術。創建了中國人自己的心理學體系。同時也讓心理學從研究環境,本能等外因,轉移到研究如何選擇和控制等內因上,讓行為有效,選擇和控制起作用,是成事的關鍵,成事是獲得快樂和幸福主要通道。心理學也從被動接受世界影響的外因心理學,發展到如何對事情施加影響的內因心理學新階段。
內因心理學解決了情緒的發生和循環機制,以及性格解構和重構等國際性的學術難題。將德、道和勢國學元素揉進了心理學,德與道和勢適配水平是心理發生的內因,德道合一程度生產不同水平的認知,德勢合一程度決定能否成事,成敗決定正負情緒的生產。內因心理學以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交互作用論和忘我人格論為框架,這些國學精華是解決上述難題的基礎,因此,對心理學貢獻最大的是五千年的中國文化。
,早晚的關張。
在馮特建立實驗室的20年前,古斯塔夫.費希納就出版了《心理物理學綱要》。無論如何都是萊比錫大學的心理學成為了真正的科學。可惜的是,以後的人們並沒有真正發揚這種科學精神,可以說,現在的心理學依然停留在廣義的哲學範疇。關於這一點,從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綱要》的第二卷仍然沒有英文版的翻譯就可以看得出來。當今的科學需要跨學科的研究才能進步。愛信不信吧,物理學幾乎走到了盡頭,起碼發展到了撞牆期,可以看看那些研究量子理論、弦論的物理學家們都在說些什麼就知道了,在這裡,物理學家們說的話更像是心理諮詢師了。
科學的盡頭有一堵牆,牆上有一扇門,而門的鑰匙極有可能就隱藏在費希納《心理物理學綱要》第二卷的某個角落。要找到這把鑰匙尚待時日,從目前的情況看,人們還沒有這個意識,都在忙,一般的科學家忙著的那些實驗都是重複前人的成果,前沿的科學家們被數學綁架了,或許永遠都拿不出任何實驗的方案,因此這時日不會太短,少則30年,極有可能在50或100年以後。
必須是馮特啊,1879年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他的學生好多都成為了心理學領域的中流砥柱,比如卡特爾,鐵欽納,斯皮爾曼,霍爾等,學過心理學的人,這些名字都非常熟悉。
曬一張馮特的照片:
這個問題其實我也不太明白。抱著猜一猜的心理,我選馮特。看了前邊專家的回答,果然是對的。而且看了有一位專家的描述說,馮特小時候比較內向,學習成績也不太好,但是他很有愛心肯幫助人,最終成了心理學之父。看來愛心很重要!讓我們大家都來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吧!
馮特,他的心理學是臨床心理學方面,但是在他小時候就因為經常照顧一個弱智的孩子,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心理學雛形。馮特小時候是一個極其內心的人。同時也學習一般,並不是很好。但是他有一顆愛心,使得他在日後從事臨床工作的時候,使自己成為了真正的心理學鼻祖創始人。
推薦閱讀:
※無比自卑,做啥都畏畏縮縮,整天生活在恐慌之中,無比羨慕別人,擔心自己的明天,心情壓抑,不知道該怎麼辦?
※五十而知天命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你內心深處,最完美的愛人是什麼樣的?
※白岩松首度回應抑鬱:這件事,救了我的命
※大家如何看待遛狗不拴繩,還說自己家狗不咬人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