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三歲看老」有沒有科學依據?
要想驗證這樣一個論斷,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而且這還是一個比較模糊的論斷。
科學心理學誕生於1879年,距離今天也才一百多年,期間社會也發生了劇烈的變革。
雖然難以直接驗證這句話,但心理學領域還是有一些成果值得參考。
1、 神經元的發育
人類的大腦約有120億~14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之間會建立聯結,一些經常使用的聯結會保留下來,而不常使用的聯結會慢慢消失,這一過程叫做「突觸削減」。
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大約有40%的突觸被削減。所以兒童早期所處的環境對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2、 大腦發育的敏感期
兒童的一些功能的發育具有一定的敏感期,如果在敏感期沒有合適的環境,過了敏感期之後,這些功能就很難獲得。
一項研究表明,孤兒被領養後的發育與它們在孤兒院待的時間有關係,很早被收養的孩子,在學前期會有很大進步;6個月以後被收養的兒童,進步不明顯,2歲以後被收養的孩子,則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3、 品質的穩定性
氣質:兒童的氣質很少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害羞兒童很少變成善交。
依戀:生活較富裕的中產階級兒童,依戀質量和氣質比較安全和穩定
心理學中「畢生發展心理」對這類問題的探討會比較多,供參考
「三歲看老」意思是一個人的個性從小就可以看出來,即便長大了,甚至到老了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中國人很認同這句話,日常中我們也經常使用這句話來表達對一個人的評判。
皮亞傑提出的認知發展理論被公認為20世紀心理學上最權威的發展心理學理論。他把兒童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1、感知運動階段 :0—2歲左右,這一階段兒童逐漸發展成為對日常生活環境有初步了解的問題解決者;2、前運算階段:2—6、7歲,兒童可憑藉心理符號(主要是表象)進行思維,思維有了質的飛躍;3、具體運算階段:6、7歲—1 1、12歲,思維活動屬於運算性(邏輯性)的;4、形式運算階段:11、12歲及以後,思維發展到抽象邏輯推理水平。
皮亞傑對兒童道德認知的研究也受到普遍重視,他提出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得到普遍的認同。皮亞傑把童年期的道德認知發展分為:1、無律階段(0—4歲),又稱前道德階段;2、他律階段(4—8歲),又稱權威階段,這個階段遵守外在規則;3、自律階段(8—10歲),又稱可逆性階段,兒童的道德判斷已經開始擺脫外界的約束;4、公正階段(10—12歲),兒童的道德觀念開始傾向於公正。兒童的道德傾向是從認識單純的規則到了解真正意義的規則,是從他律到自律的過渡。皮亞傑認為品德發展的階段不是絕對孤立的,而是連續發展的。
根據皮亞傑的發展理論,兒童在上小學之前就對世界的探索和思考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模式。在十歲之前,兒童不僅已經發展出很強思維能力,而且道德認知發展已經完成了他律道德階段,對社會規範等的認知和遵從也有了自己的個性,並且開始進入更高的層次。當我們觀察一個十歲左右的兒童,對他的思維方式、道德觀念進行深刻地了解,基本可以刻畫他成年以後的思維方式、道德觀念。所以「三歲看老」不僅是前人對生活經驗的提煉,也有一定的科學基礎。
「三歲看老」是一句老話,在古代,它是成立的。
人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從而產生很多不同的性格、習慣,資源的不同也會影響人。
因為古代一個人從小到大的環境,是相對固定不變的。
在現代,這句話,就不完全成立了。
我們還是要懂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現代,這句話哪些地方是成立的呢?我們要先知道一個概念,叫做:發展關鍵期(critical period)。
關鍵期內,適宜的刺激和經驗,是運動、感覺、語言及其他腦功能正常發展的重要前提
比如視覺:一個嬰兒出身的時候,如果它缺乏視覺刺激(比如你蒙上他眼睛,或者一直讓他待在黑暗的房間),那麼本來用於視覺刺激處理的腦細胞,就會轉而從事其他任務。如果是視覺3歲前都是沒有足夠刺激,那麼他將會終身永久性的失去視覺功能!
所以,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如果一個孩子,三歲的時候就看不見東西,那麼他基本上一輩子都看不見東西了。
在感知覺(比如視覺)的方面,有這種發展關鍵期。人格心理,其實也有類似的情況。
我們可以看《普通心理學》——
這裡可以看到,三歲前很重要的是親子關係。
如果一個人,三歲前他的父母沒有很好地照顧他,和父母關係就不好。那麼基本上,這個人和父母的關係,就一輩子都不會太好了。哪怕後期有調整,相處還可以,但是他心裡總會潛意識的覺得不太舒服。
哪些部分是三歲也無法看老的呢?很多跟性格有關的部分,無法三歲看老。
比如情緒調節能力、是否害羞。
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
讓一群3歲的孩子和陌生人相處,或者放機器人進去看孩子會不會靠近機器人,或者放一些不常見的有點嚇人的玩具看孩子是否敢玩。
3歲的孩子,會出現一些特徵。比如是不是害怕,比如會不會害羞不敢接近陌生人。
然後9歲的時候,同一批孩子再來進行一次同樣的實驗。
結果發現3歲和9歲的孩子,測得的各種行為指標,沒有幾乎相關性。具體而言,相關是0.03。0.03是什麼概念呢?如果相關性是1,那麼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0.03,連偶然的幾率都可能比這個數字大。
所以結論是:這個孩子接觸陌生人事物的能力,3歲和9歲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你不可能通過3歲孩子的接觸陌生人事物的行為,去預測他9歲時候接觸陌生人事物行為。
這個實驗的介紹,在《大腦的情緒生活》這本書的120頁。
首先通常說的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倒是沒怎麼聽說「三歲看老」。了解提問者的意圖。咱就聊聊這個「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1.這是古人實踐的總結,就跟二十四節氣一樣,是符合客觀規律的。現在我們所說的關鍵期理論,就恰恰證明了這句話的準確性。而且這句話更多的強調的是人的性格方面。所以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只是教授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如何表達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應對困難。這是父母要做的。
2.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的行為可能迅速改了,但性格除非遇到人生重大變故——如大喜(拆遷,中彩票)或大悲(坐牢,至親離世),人的性格就是小時候家庭給自己養成的。家庭教育在這裡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沒有無理取鬧的孩子,只有不懂引導的家長。
3.父母只要給規定好底線就好了。不要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說這不行,說那不行。讓孩子無所適從。不如讓孩子清楚規則和底線,只要不觸碰底線,不被制止的都可以玩。這樣既保護了孩子免於受傷,也充分發揮了孩子好玩的天性。孩子也學會了如何在規則範圍內去滿足自己的小願望。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規則和自由是同時存在的。沒有絕對的自由。
關注頭條號「正大氣象」,回復「關鍵期」「腦波音樂」「300」「拇指操」,更多了解育兒技巧和培養孩子學習力,關注「正大氣象」
三歲看老,通常情況下我們這裡把「三」看成是虛數,也就是在討論在一個較早的年齡階段,能不能預測人的未來。而這樣的年齡階段是無法具體的量化,他可能能早於三歲也可能晚於它,而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要「三歲看老」,就要從人的「整體的發展」來看,而整體發展外貌佔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外貌最重要的兩部分就是長相和氣質了,在長相方面都知道即使我們建立了這個兒童小時候的的三維圖像後,但是也無法全然的描繪出其成長過程中所有面孔以及身材的變化。而且兒童的年紀是否高於或者低於「三歲看老」的界定我們更是無法去斷言。自古就有民諺說「二十三冒一冒」。我們會發現,很多民間的俗話就已經自相矛盾了。而這些也對我們精確的探討形成了阻礙。而另一個的問題,個人的氣質也會對整體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在心理學上,將個人氣質歸類為心理活動從而涉及到每個人的人格的問題,每個人的成長的心理活動狀況,與其環境,時機有非常重要的關係,就從簡單而言一個人選擇讀書或者讀研,亦或者什麼樣的時間段選擇工作都會對他的心理帶來變化,從而影響他的氣質改變。而氣質的改變也是隨著時間在變動的。所以從心理學的發展角度而言,長相和氣質都是不成立的。但是有研究證實,雖然有研究說在嬰兒早期就存在天生的「氣質差異」,人的出生環境的不同會造成他本身的與眾不同。不過氣質依舊會隨著教養和機遇的而改變。
中國自古有一句話:「3歲看大」,它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絕對。
為什麼不是絕對甚至不對呢可以從兩個層面理解:一層是3歲前對人的一生很重要,並不是說3歲就定格了人的一生,並非錯過前3歲或者前3歲教的不太好,以後的人生就毀了。
另一層是先天因素(年齡越小先天因素體現越明顯)很重要,有一些先天的因素也不會改變(比如氣質),但後天環境也不可忽視,甚至後天的環境和教育對人的發展有更重要的作用。只要科學養育,先天條件不那麼優秀的孩子長大了也可能發展很好(一個著名的例子是牧師卡爾威特將出生有些愚鈍的兒子通過後天教育培養進了哈佛,也被人們稱為「天才」)。
3歲不一定看「大」,但3歲前確實很重要這裡說的3歲看「大」,更多指的是人長大後的成就,主要由人的認知、情感、思維、氣質和性格等決定。這些都是心理範疇。實證研究證明,大腦具有可塑性,而心理是大腦活動的反映,只要大腦具有可塑性,那麼人這一輩子的發展就具有可塑性。
但3歲前是人生的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重視,因為這階段大腦可塑性最強。
大腦由神經元構成,大腦的成長是由神經元之間的聯繫的增長。在出生後的前三年腦細胞數量和聯繫快速增長,到2歲時,任何一個神經元可能與多達1萬個其他細胞建立聯繫,此後就開始「修建」,「用進廢退」,不用的神經連接就會被去掉,或者重新組織以適應現實的生活模式。
所以3歲前如果有良好的生存和教育環境,孩子接受更豐富的良好刺激,將幫助其大腦更好的發育,為其以後的人生奠定更好的基礎。
三歲看老這句話是有一定心理學依據的。尤其是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動力學派,會更加認同這個觀點。弗洛伊德對人的心理發展階段重點劃分了前三個階段。0~1歲時,叫做口欲期,嬰兒的主要快感區在口腔,通過口腔的吮吸,吐納來感知自己與外界。這個階段嬰兒與外界環境的互動情況決定了嬰兒對這個世界安全感的認知。這個階段過度的好,嬰兒長大後對他人,對世界會有基本的信任感。反之,對這個世界,包括世界上的其他人會保持懷疑態度,無法充分信任他人。第二個階段是1到3歲,稱做肛欲期。這個階段的嬰兒主要快感區在肛門,會有意識地對排便進行控制。如果這個階段過渡得好,嬰兒就能擁有自主感。會形成意志堅定的品質。反之,嬰兒可能行為散漫,不守紀律。或者言行刻板,對己對人都要求苛刻。第三個階段是弗洛伊德重點強調的,3~6歲,稱作俄狄浦斯期,也叫性器期。這個階段的兒童對異性父母開始產生濃厚的興趣,對同性父母一方產生敵意,最終需要通過認同異性父母的一方,來渡過這個階段。這個階段的順利渡過,意味著兒童會發展出主動感,能堅定地完成既定目標。反之,兒童可能會心懷內疚,無法全力發揮自己的能量,從而無法完成既定目標。以上三個階段,基本決定了人格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些特質,而截止時間差不多就是在三歲。因此,三歲看老這句話是有心理學依據的。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陳嘯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從心理學角度看,「三歲看老」有無科學性?
是否有科學性,主要是看後天的成長。但是性格上的潛意識,確實可以三歲看老。也許我個問題對我比較特殊,我的記事確實上溯到3歲左右,當時的心態和現在的心態還及其的類似。即使我加以改變了不少,但是潛意識的性格是始終沒改變分毫。由此來說,三歲看來是科學的。
但是如果能後天外界的因素加以補充,或許會進行改變。能夠主觀這麼做並且讓孩子的未來變的更好的,很難把握這個分寸,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心理學大師對孩子手把手的指導點撥。
推薦閱讀:
※抑鬱症的病因(2018年9月8日)
※一個人的修養究竟有多重要
※澳洲心理學解析
※友誼亦始於友誼
※最招人反感的關係,其實是這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