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期間,清朝南洋水師為何見死不救?
直接原因有三點。湘軍和淮軍的矛盾;南洋水師武器落後;南洋水師訓練低下。但是,以上三點都不是重點。根本原因在於,整個清政府包括李鴻章在內,對海軍戰略的無知,以及對海軍的定位出現了問題。
李鴻章晚年說自己辦了一輩子的洋務,到頭都只是花架子罷了。事實證明,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清朝對於海軍的定位,仍然停留在"海岸防禦主義"的階段。將海軍視為"守口"利器,考慮的並不是如何通過海軍奪取制海權,而是如何"防敵兵沿海登岸"。簡而言之,清政府對海軍的定位是一個會移動的炮台,只要不讓敵人登陸就可以了。
袁世凱曾經提議,將北洋、南洋、福建、廣東四大水師海軍集結,合編成一隊。這樣,大清的水師,無論是數量還是噸位,都遠超日本聯合艦隊。使之達到"徑窺日本海口,進控朝鮮西岸"的戰略目的。以當時清朝的總海軍噸位,完全可以把日本海軍堵死在日本國內,使之不能出海,侵吞朝鮮。這樣就不可能有後面的甲午戰爭了!
(僅從這一方面來說,袁世凱的見識和謀略遠超李鴻章)
但是,清政府和李鴻章都拒絕了這已建議。如果說,在中日戰爭之前清廷上下沒有認識到四大水師集結的重要性,那麼開戰之後,再急調南洋水師參戰,也還可以亡羊補牢。
結果清政府卻在中日開戰後,下令南洋水師派遣數船分防颱灣。能有這種昏了頭的命令,是可以預見的。清政府對海軍的定位僅是一個會移動的炮台而已,不要讓敵人登陸即可。南洋水師只負責保護南洋的海防,北洋的事不歸南洋管。
總結,復盤整個甲午戰爭。上策應是集結四洋之水師,直接將日本海軍消滅;中策是北洋及時退走,與離自己最近的南洋會合,集兩洋之水師,同日軍死磕;下策才是北洋水師退守港口,坐以待斃。
偏偏清政府選擇了下策!戰前沒有主動性戰略,戰後也沒有補救性措施,眼睜睜的就看著北洋水師孤軍奮戰。甲午陸戰呈現潰敗之際,清政府調劉坤一率陸軍馳援東北,劉也帶本部三萬人北上了。這說明,湘軍與淮軍的矛盾,不是主要原因。陸軍都能北上,海軍為何不能?根源就來自清政府的錯誤認識:海軍是用來守的,不是用於進攻的。
首先就是二者出生的時候,南洋和北洋兩支水師有的恩怨。
南洋水師一開始的時候,他的領導人是像李鴻章的派系靠攏的,此時此刻,大清王朝經歷過台灣問題之後,決定大力的發展是海軍,但是粥有很多,但是喝粥的時候還是得一碗一碗端,此時此刻,大清王朝雖然名義上發展多路海軍,但是真正能夠得到大量經費,而且是不遺餘力的支持的只有北洋。
南洋水師一開始他的負責人是比較靠近淮系的,淮系是李鴻章的派系,因此,南洋水師在這個方向上保持了前所未有大度。每年朝廷批給南洋水師得有200萬兩白銀,但是當時的負責人表示,一切都是先讓北洋海軍開始發展,這200萬兩白銀,我們不要了。
但是事實上,這200萬兩白銀到了李鴻章的時候你,反倒一個聲音都聽不到,此時此刻,南洋的負責人,感覺自己受騙了,因此要求朝廷方面把這200萬兩白銀,別給北洋了,直接給我還過來,北洋水軍一看,自己的這點兒口糧被別人給搶了,當然不樂意,其中最惱火的就是李鴻章,李鴻章每年撥給南陽水軍的200萬的白銀實際到賬不到40萬兩。
40萬兩能幹什麼,啥都幹不了,此時此刻南洋水軍負責人可以說是走馬換將,一波換了一波,終於來了一個比較實際的人,這個人歷史上赫赫有名,他就是左宗棠,左宗棠不僅快速的買到了艦隻,而且使得整個南洋水師不斷的脹大,但是左宗棠這個人不知出於什麼原因,有可能是思想上的保守吧,他覺得整個海軍不要進入大洋跟別人進行面對面的站擼,而是要支援陸地上的作戰行動,也就是俗稱的近海防禦,因此,他的建設主要是那些快速艦艇,或者說大型艦艇沒有買到多少,大部分全都是用來魚雷艇啊,快艇啊,這一些小型的艦隻,這一個海軍條件的設置,使得南洋後來對於出兵增援北洋這件事情上猶豫了再三,原因是他完全沒有條件。
而且,左宗棠這個人原先是曾國藩的一員部將,大家去熟讀整個太平天國的作戰歷史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當時在上海替曾國藩籌集糧草的就是左宗棠,此時此刻,整支南洋海軍,可以說已經開始向湘系開始發展,果然立馬南洋水師的負責人,換個人,他是誰?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現在這支南洋海軍並不是姓李了,而是姓曾了,大家都知道中國歷史上很多戰役都是死於派系之間的消耗。很顯然,當時李鴻章在中日甲午戰爭打完之後,說了一句話,說已中國之一隅對抗日本之一國,難啊。
如果說此時此刻,南洋水師仍然保持著這樣的不弔的話,在當時的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還是有能力的,但是偏偏當時法國人來了,法國人跟南洋打了一仗,南陽損失了大量的艦隻,最後只剩下5艘主力戰艦,此時此刻南洋水師已經要錢沒錢,要艦隻沒艦隻,要人為人了。就連號稱整個大清亡國心頭肉的北洋艦隊都經多年沒有購入新的建築了,更何況是當時看做是後娘養的南洋水師呢?長期以來,軍費都不到位,導致整個南洋海軍,他的訓練水平是極其低下的。至少來說,比起北洋艦隊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是,偏偏這個時候支援北洋艦隊的時候,北洋艦隊由於自身實力損失較厲害。因此扣留了南洋艦隊三艘大型戰艦,此時,南洋水勢已經徹底喪失了介入甲午戰爭的能力。
因此,當北洋艦隊的請求增援的命令發到南洋水師之後,南洋基本上保持著冷漠的態度,雙方就一直冷場著,最後是張之洞出來,自己打了個圓場,結果就在這段期間,日本人將整治北洋艦隊弄死在了軍港。
訓練低下,兩軍不和,派系不同。發展思路錯誤,這個就是為什麼最後南洋不去救援的原因。
南洋水師成立於1875年,由兩江總督沈葆楨經營籌辦,1884年初具規模,實力僅次於北洋水師,1888年正式成軍,主要負責江浙海域,泊地上海和南京!
南洋艦隊有巡洋艦、炮艦17艘約兩萬噸,軍艦多由江南製造局和福州船政局製造,只有少量購自英、德。由於朝廷首先發展北洋水師拱衛京師,所以南洋水師無論是噸位、裝備、訓練和實力都與北洋水師相差甚遠。
1885年中法戰爭爆發,清廷命令北洋水師南下增援,北洋水師拒不南下,後來在朝廷的嚴令下派「超勇」和「揚威」兩艦南下,由於朝鮮突發事故,這兩艘軍艦又被派往朝鮮,於是南洋水師只能獨自面對強大的法國遠東艦隊,陷入孤軍奮戰的地步,1885年3月鎮海保衛戰打響,此役,中國海軍奮勇作戰,擊退法國遠東艦隊,擊傷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孤拔因傷重不久斃命!
1894年日本聯合艦隊在豐島海域襲擊了北洋水師的護航艦隊,甲午戰爭前駐英公使龔照瑗就曾建議調南洋水師北上備戰,但被李鴻章拒絕,令李鴻章沒有想到的是,甲午海戰一役,北洋艦隊損失了「超勇」「揚威」「致遠」「經遠」「廣甲」等五艘軍艦,那時中國沒有生產大型軍艦的能力,需要從國外購買,但是又在戰時,想買都買不到了!
這時李鴻章向朝廷建議調南洋水師北上助戰,而兩江總督劉坤一,南洋大臣張之洞卻拒絕北上,李鴻章由此嘆道:「北洋水師完全是憑一己之力搏日本全國之兵」。雖然張之洞沒有派兵北上但也積極的在列強間奔走斡旋,希望可以解救北洋水師!
其實不是見死不救,南洋水師總負責人張之洞雖然拒絕派遣艦船北上,卻也沒閑著。他一方面下令積極備戰,一面多方購買艦船。同時,也在思索如何救援被日本聯合艦隊圍困在威海衛的北洋水師。
很明顯,如果直接前去援救,南洋水師勢必如飛蛾撲火,有去無回。因此,有人提出建議,這次日本聯合艦隊傾巢而出,國內空虛。不如趁此機會,派遣南洋水師直搗日本老巢,或許能逼迫日本聯合艦隊回救。這就是所謂的「圍魏救趙」計策。
可是,就在清廷大小官員對「圍魏救趙」計策議論紛紛之際,北洋水師已經在威海衛之戰中全軍覆沒,空留千古絕唱。
推薦閱讀:
※東北第一軍港是如何回歸中國的?地球知識局
※探析094戰略核潛艇龜背現象
※宋朝超有錢GDP佔世界80%?為啥養不出幾十萬能打仗的軍隊
※【軼事秘聞】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情報到底是誰先破譯的?
※詳談美軍步兵分隊戰鬥(1975)——營連排班防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