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和意識哪個更真實?
潛意識和意識之分是佛洛依德在人的精神層次上的一種區分方式。他認為人的意識不同層次都包含三個層次意識、下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就行深淺不同的地殼建構,所以稱之我問問精神層次。他認為意識是人對客觀現實的自覺反應,而在心理結構中還存在這一個比意識層面更為廣袤、複雜、隱秘和富於活力的潛意識層面,潛意識是藏在冰山裡水下那更巨大的一部分。
潛意識又包含兩個層面,一個是無意識層面。它由各種受到壓抑或者是被遺忘的情緒、慾望、動機組成,並失去了與正常交流系統和語言規則的聯繫,幾乎無法進入人的意識和理性層面。一個是前意識。它是意識和無意識的中介層面,它的作用在於心理內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在無意識狀態轉為意識狀態。無意識狀態里的內容要想進入到意識中去就會受到抗拒,似乎有某種主動力量壓制著這種觀念。意識和無意識闡述的是人的精神活動,包括慾望、衝動、思維、幻想、判斷、決定、情感等,會在不同的意識層次中發生和進行。
藉助精神層次的結構,佛洛依德之處,心理的基本部分和基本理論都是來自於鮮為人知的無意識領域。心理過程主要是無意識的,至於意識的心理過程僅僅是整個心靈的分離部分和動作。而無意識不僅是一個心理過程,而且是一個具有自己願望衝動、表現方式、運作機制的精神領域。大部分的心理功能的運作都是存在於意識之外的領域,儘管意識不到,但仍然對個體的行為舉止起著作用。
潛意識與意識都屬於人類的心理活動。能被個人察覺到,並且思考的心理活動屬於意識。而個人無法察覺、或者很難發現的心理活動屬於潛意識。
潛意識潛伏在意識的最深處,它不願意被人類察覺到,是因為一旦察覺後,會引起人體強烈的焦慮情緒,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大腦是非常複雜且精密的,它確定了這些意識會傷害到人體後,會將意識埋藏在難以被發現的記憶深處,同時還會建立一個心理屏障保護它們,不讓它們與你接觸。這層心理屏障,阻隔了意識與潛意識。
國際著名心理專家為人類心理活動作出了劃分,一共分為四個部分,這是經過多年的臨床實驗研究分析所得來,十分具有權威性。一、個體意識
個體意識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自我,它是人類大腦對日常生活與性格的認知,掌控著記憶、認知、思考等方面的意識。個體意識是最基礎的人類意識。
二、個體潛意識個體潛意識是區別與個體意識之外的部分,它同樣記錄了對事物的認知與感觸,但它通常不為人所知,只有深度發掘,才有可能見到潛意識的真面目。
人類的集體意識與個體意識類似,它是整個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對整個世界的認知與記憶,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累積。
四、集體潛意識
集體潛意識深深依附在我們的DNA中代代相傳。我們遇到什麼事情,產生的第一反應就跟集體潛意識有一定關聯,它記錄了人類在古代面臨的許多事情,甚至包括我們還是猿猴的時代,也有一定記載,屬於人類這個種族的記憶檔案。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他們到底是什麼。潛意識是人們不能認知或沒有認知到的部分,是人們已經發生但並未達到意識狀態的心理活動,潛意識包括受意識的控制與壓抑形成的意識層面之下的感情、慾望、恐懼等複雜經驗。而意識是一個包括多種概念的集合名詞,其含義糸指個人運用感覺、知覺、思考、記憶等心理活動,對自已的身心狀態(內在的)與環境中人、事、物變化(外在的)的綜合覺察與認識。
了解了他們各自是什麼,我們能觀察到一個有趣的問題:意識上不願意麵對的,可怕的焦慮恐怖的體驗和感受,會壓抑到潛意識中。就好比一個房子,意識相當於明亮的起居室,而潛意識相當於後院里隱蔽的地下室,平時不讓人接近,甚至還有護衛看守。護衛就相當於人們的防禦機制。防禦機制就具有自我欺騙性質,即以掩飾或偽裝我們的真正動機,或否認我們可能引起焦慮的衝動、動作、或記憶的存在而起作用。
舉例來說, 一個年輕人看到他很討厭的親戚,正在下樓梯,這個親戚剛剛還嘲笑過他沒有找到工作,沒有女朋友。他看到她腿腳不利索的下樓的樣子有一種衝動:特別想把她推下去,讓她摔死。但年輕人被自己的衝動嚇一跳,他走過去態度很好的扶著親戚慢慢的走下去,貼心地把她送出小區門口。這個過程,年輕人使用了「反向形成」這個防禦機制。就是說他內心真實的情感是憤怒的,但他不能允許自己感受到它,於是防禦掉,採用相反的、他自己能接受的行為來應對。從防禦的角度來說,潛意識的感受更真實。但,這就真的說明潛意識一定是真的嗎?
曾經有一個案例,一個女孩在催眠狀態中說出自己被父親強姦的經歷,後經查實,並不是真的。所以潛意識也並不是完全真實。意識和潛意識都不是完全絕對真實的。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劉瑾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大家好!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有關潛意識和意識哪個更真實,這個要把裡面分的更明確一點。
潛意識還可以分為,外在潛意識行為和內心潛意識思維。
1.外在潛意識行為,是無意識下的潛意識動作,明明知道這樣做是錯的,但是不能阻礙的就直接發生了。
2.內在潛意識思維,是不流漏出來的一種心理潛意識。這個可以說每個人都有只不過就看是否到了觸發它的臨界值。常理上一般潛意識思維不會體現出來,只有心理上或者身體上受到打擊或者傷害後才會集中爆發或者隱藏性爆發。
3.在潛意識流漏之前,意識也是經過常規潛意識的抉擇後才會留露出的直觀意識行為,也屬於比較真實的表現。這樣的流漏主要體現在外向型性格。內向型則不會過於流漏,反而更會用外在行為來掩飾內心的潛意識。
4.還有對訴求上的關注情況,外向型也會因為訴求的關係而產生假象型意識偽裝,內向型的則很少會在偽裝,本身內向就不易流漏,因此不會再進行無意義的偽裝。等等
以上四種情況可以靈活的運用,利益下的驅使一定要用心去體會那種才是真的,而不是盲目的陷進去。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李新蘭:
意識和潛意識是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提出來的兩個很重要的心理學概念。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過程可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無意識,其中無意識也稱潛意識。
他認為,意識是人可以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動,比如我們能聞到花香、聽到鳥叫;潛意識包括個人的原始衝動、本能和慾望,它們受法律、道德、習俗的制約而被壓抑、排擠到意識之下,但依然存在並尋求滿足。前意識是介於意識和潛意識之間能從無意識中召回的心理部分;人的大部分的心理活動是不能意識到的,意識只是人心理活動的冰山一角。
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對人來說更為重要,人的很多心理問題都是潛意識得不到滿足導致的。在弗洛伊德之後的很多心理學家也更進一步地發展了他的學說。在目前百花齊放的心理治療方法中,精神分析除了自己能有效治療很多心理問題,同時也依然是很多其他治療方法的根基。
現在回答一下如題。如果從日常生活的角度,我們會更多的體驗到意識層面的心理活動,我想,我不想,我難受,我高興等等。而潛意識就像一個未被看到的內在小孩而存在。在這種狀態中,也許我們會認為意識來得更為真實。但如果在意識和潛意識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在做自我分析和覺察或者在分析師的引導下進行自我分析的時候,我們會更真切地感受到潛意識的存在和它的強大力量。但是在治療界也有如此說法,「無問題,不分析」、「永遠不分析美好」。當潛意識不對我們造成困擾的時候,我們可以不去注意和理會它。
另外,潛意識並不一定都是不好的。那些可以讓人獲得更好發展動力的潛意識(也有心理學家稱之為潛能)如果能夠更好的意識化,如果真的能實現一些潛能大師所說的挖掘人的潛能,利用潛意識進行身體保健、智力提升、習慣建立等,那對一個人的成長完善將是很好的助力。
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造物主的傑作(許艷麗)
作者:許艷麗(VX:czklxyl,歡迎交流)
「潛意識」是精神分析這門學問中最重要的基石,不能理解潛意識也就不能理解精神分析。
所以白話精神分析的第一篇,我把它留給:潛意識。
一.從風雨人生路說起
前段時間一篇《張揚導演,我愛你》的網文紅遍互聯網。
作者小二姐在文章里自述了她與張揚導演幾夜情的來龍去脈。小二姐將她與導演間的緣分解讀成轉世的三毛與荷西,雖然荷西去世時張揚已經12歲了,但小二姐卻能用她的理論詭異的進行了自圓其說。
此事一出吃瓜群眾們討論得熱血沸騰。但張揚導演卻從未進行官方的正面回應。隨著時間的推移事件也就不了了之。
雖然事情已經過了,但我們卻可以用這件事與精神分析概念里三個重要的概念進行類比: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
1.意識:類比於能夠自圓其說,也看似很有道理,但經不起推敲的小二姐。
2.前意識:類比於只要他不說話大家都白玩的張揚導演。
3.潛意識:類比於雖然熱血沸騰,但上不了檯面的吃瓜群眾。
為什麼我會這樣類比呢?
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中的具體原因。
二.先了解下意識層次說
弗洛伊德將意識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並用冰山模型說明了它們各自佔有的比例。
見上圖:
1.意識的比例:是海面上露出的冰山,只佔一小部分,大概不到5%。
2.前意識的比例:是海面中與水相交的部分,也非常稀少。
3.潛意識的比例:是海面下隱藏著的非常巨大的冰山主體,比例超過90%。
對應的具體內容是:
1.意識:指我們能感受得到的思想和對待事物的看法等。
2.前意識:指能夠想起來的回憶、儲存的知識等。
3.潛意識:指原始衝動、恐懼、不能接受的性慾、暴力動機、不道德行為、不合理願望、自私的需要、可恥的經驗等。
那麼,每個部分具體的含義是什麼呢?
三.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
1.意識
意識是我們心理結構的外表,直接與外部世界接觸。比如我們識別出時間、地點、人物的能力均屬於意識範圍。
A.意識的特點:
1)有明顯變動不居的特徵;
2)是對具有精神性質的心理內容的短暫知覺;
通俗地說,就是意識是一時的現象,此刻的觀念可能過一會兒就不一樣了。但如果具備了某些條件之後,意識還會恢復原樣。
例如:
1.在同樣溫度的房間里,剛進去你覺得很熱,但過一會可能就覺得不熱了。感到熱就是意識,但這個意識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發生了變化。
2.同一個人對你說了同樣的話,而且情緒情感都一樣,但在不同的心情下你的感受是不同的,有時你會生氣,有時你會高興。
B.意識的來源:
1)外部來源
2)內部來源
例如:
感受到房間溫度的高低就是外部來源,這屬於感官經驗;
感受到情緒的愉快和痛苦就是內部來源,這屬於情緒體驗。
C.意識的作用:
1)通過外部來源的知覺來指導和合理分配運動潛能;
2)通過內部來源體會到的愉快和痛苦,來調節機體內能力的活動,控制本能和衝動。
簡單地說,意識的作用就是調節我們如何行動以及如何表達情緒。
類比1:
在前面的例子中我將意識類比於「能夠自圓其說,也看似很有道理,但經不起推敲的小二姐」。
因為綜合A.B.C三點,我們不難發現意識只是表現了人格特徵中的表面特徵,其表達出的信息很容易發生改變。
所以意識也同樣具有「經不起推敲」的特徵。精神分析認為意識不足以解釋人類的行為模式。
早先弗洛伊德並不重視意識,在後期弗洛伊德開始認為:「意識正是與生命相同,價值不多,但我們除了它便一無所有。」
所以,現在我們將意識也作為精神分析治療里的重要工具。
2.前意識
這是弗洛伊德所創造的一個概念。它位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
A.前意識的功能
前意識它像是一個篩子,也像是一位「守門人」。
它會將危險性和破壞性不大的潛意識心理活動放過關卡,進而變成意識;
而將危險性和破壞性大的內容擋在關卡之外,並對其保持警惕,使其壓抑到更深的潛意識的當中。
每一份事件經歷、情緒體驗和原始慾望等都會經過這道關卡,一旦被檢測出可能讓身心感到過於痛苦,或程度高於我們能接受的範圍時,就會將這些經歷壓抑到潛意識當中。
B.前意識所包含的內容:
1)它是意識材料的儲存庫,保存大量的可回溯信息。
例如,你早晨吃了什麼?你三年級的老師是誰?你上周六晚上做了什麼?
2)前意識內會有一些潛意識的衍生物。
例如,在睡覺時「守門人」的警惕作用會下降,這時就會有些潛意識通過偽裝混入到前意識里,形成夢境。
類比2:
在前面的例子里,我將前意識類比為「只要他不說話大家就都白玩的張揚導演」。因為張揚扮演的就像是「守門人」的角色,無論誰可以寫一篇《張揚導演,我愛你》,但只要張揚導演沒有放過關卡,就都只是一場鬧劇。
而鬧劇再熱鬧,也上不了檯面的,因為「守門人」會將鬧劇壓抑到潛意識之中。
3.潛意識
它是不能為意識所知的特殊心理活動。
潛意識是在心理結構的最底層,是由各種最原始的、未經絲毫雕琢掩飾的、赤裸裸的本能和慾望構成,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動力源泉。
A.潛意識的主要成分:生本能和死本能
1)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是人們在嬰幼兒期,曾經與外界發生衝突,並遭到壓抑的性本能及性體驗,即「生本能」。
2)在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弗洛伊德看到人類進行自我毀滅、破壞性以及侵略性的行為後,他發現人類的潛意識裡還存在「死本能」。
(關於生本能和死本能的具體內容,我們會單獨進行講解)
B.潛意識的特點
潛意識的特點與意識特點大相徑庭,了解了潛意識的活動特點後你才會發現自己是多麼的不了解自己。
1)毫無邏輯性
潛意識沒有理性,更沒有邏輯性。在同一件心理內容上,可同時出現完全相反的潛意識內容。例如,我們對伴侶的情感會同時出現愛和恨,對子女亦是如此。
因為毫無邏輯,所以我們完全沒有任何必要對又愛又恨的內容進行調節。而且潛意識彼此之間並無影響,即使有也不是決定性的。潛意識本身也並不存在衝突與矛盾,但往往是因為我們將其看成矛盾,並想去調節它們時才會造成了心理問題。
2)是原發過程
潛意識遵循趨樂避苦的原則,思維模式屬於原發過程。原發過程是弗洛伊德所使用的精神分析術語。
在原發過程的形成時會導致本能願望被滿足,同時可緩解外在的緊張感。例如,一個口乾舌燥的沙漠旅行者看到了淡水湖泊的幻覺;飢腸轆轆的人夢見有關食物或與吃東西相關的事情等等,這都是原發過程的體現。
原發過程的弊端是:一個人首先要明白他所需要的是什麼然後才能去滿足自己。如果不知道,就只能經歷漫長的摸索,依靠「試錯行為」來尋找其需要。
但潛意識的需求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並不是口渴了就去喝水那麼簡單,它往往與亂倫、死亡、攻擊等禁忌衝動有關,所以並不容易得到滿足。
所以如果原發過程不能及時出現,就無法減輕外在的緊張,那麼繼發過程就會被發展起來了。
繼發過程是指:通過語法、形式邏輯、時空規範、人情世故等方式來緩解本能的衝動。前意識的思維模式就屬於繼發過程。
3)具有主觀性
潛意識會通過心理現實來代替外界現實。
弗洛伊德發現,患者回憶童年期遭遇時,很多都並非真實而是患者幻想出來的情景。但這些幻想對患者本人來說是非常真實的。
例如兒童誘姦體驗,兒童被誣陷體驗等。
這些幻想其實會滿足潛意識裡的一些原始慾望,有助於進行原發過程,但往往因意識層面不被接受而造成心理問題。
4)無時間性
在潛意識系統里完全沒有時間的概念。它存在著就存在著,不因時間而發生改變,也不會被遺忘。
所以弗洛伊德也稱潛意識具有永恆性,它一旦形成便影響終生。
類比3:
在前面的類比中,我將潛意識類比成:「雖然熱血沸騰,但上不了檯面的吃瓜群眾」。
因為潛意識它因被壓抑,所以一直是躁動不安地活動著,它時刻希望突破前意識的稽查,並伺機進行宣洩。但我們卻只能在潛意識放鬆警惕的時候,可以從夢,口誤,筆誤或精神疾病癥狀中見到偽裝之後的它出現。
就像我們在台下雖然熱血沸騰的討論著的觀眾一樣,雖然活躍但很少有人能夠站上舞台。
小結:
我們的心理結構由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者構成。
這三者之間其實會相互制約,相互滲透和相互衝突,最終形成了我們複雜而動態的心理過程。
而其中最大成分的潛意識,雖然影響了我們所有心理活動,但我們自己卻永遠都看不見它。
神奇的造物主將最寶貴的東西都設置成了無色無形的,比如空氣和水。
也許這就是造物主在暗示我們:探索和珍惜無形之物正是人類最重要的使命,請珍惜所有那些你已經習慣的無形之物。
作者簡介:
許艷麗:小麥心理工作室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系統排列導師(師資),資深精神分析師,是中國首位將精神分析與系統排列完美結合的導師,新東方英語機構長期合作心理老師,九州心理、十分心理、心之助、心樂土等平台長期合作心理老師、專欄作者,心理學從業10年,實戰經驗豐富,師從國內外30餘位系統排列大師和精神分析大師,如尼爾斯、南希威廉姆斯等,風格溫婉而大氣,兼具理性邏輯思維和雄厚的感性力量,有深邃的洞察力,擅長溫柔而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的所在,學員送綽號「溫柔一刀」。公眾微信:xuyanli179936680 許艷麗
什麼是意識?什麼是潛意識?兩種意識哪個更真實?三個概念一個問題。意識一般是指,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心理反應。潛意識是指,人對外界刺激的本能的反映,即下意識。在遇到同一問題時,兩種意識哪個更真實?很顯然是潛意識。因為,意識只是一種通常的心理活動。而潛意識則是一種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映,說明是曾經有過的經歷的重新刺激。由此說明潛意識比意識更真實。
我的一個理解:哲學上講,潛意識是你不用去想,見到某個現象,身體就反映出來的下意識的東西,所說的習慣使然。而意識是有大腦指揮想去動作的想法。
顧名思義,潛意識就是潛藏在意識層面底下,人們平時不會刻意去想的,但是深存於腦中的東西。
潛意識是人們在長期自然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為應對某些事件形成的條件反射,屬於本能的範疇。
從以上論述看,潛意識更加真實一些,當然不可能完全正確,因為它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比如電視劇或電影中,聽說死敵來了,立馬下意識地握住了戰刀。但是後來一想,就改變了策略,這就是意識戰勝潛意識,不至於魯莽行事的例子。
潛意識是指在無形中支配我們行為的一種操縱意識,而意識是指我們可以控制的一種行為。
舉一個例子:一個在小時候被狗咬過的人長大之後往往都會怕狗,這個表現並不是因為他懦弱,而是因為潛意識裡的那種恐懼感在支配他的思維,由於潛意識會影響人的心理,所以那種恐懼感也會被放大。
而意識指得是一切我們可以操控的行為,也就
是生活中一切的有意識行為。由於潛意識無法支配我們的行為,只能被動的接受,而意識具備「支配權」所以我覺得意識會更加真實一些。推薦閱讀:
※以後的老師會更多還是會減少?
※如何申請英國博士
※第一章:摔跤式溝通(1)
※這10所藝術院校雖然不是211,但實力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