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吐槽金星的《中國式相親》?
金星最新一款相親節目,火了——《中國式相親》。首播收視率1.327,且引發網路熱議登陸微博話題榜,一出生就成了爆款。
只是這一次它成為爆款的首要原因,不是金星當紅娘,而是為沉寂已久的相親綜藝,貢獻一批極品級的中國式巨嬰,以及節目帶來的巨大的爭議性。許多網民直接吐槽:這就是一檔反婚節目。
《中國式相親》像是一部頂級製作的中國式相親的現形記,又如同《非誠勿擾》的反轉版,只是相對於《非常勿擾》經過節目整頓後的相對克制,這檔急需創造人氣的新節目,直接將中國男人和家長在相親市場上的醜態,放大到了極致。
那麼,《中國式相親》里的男人為什麼這麼難看?
中國男人和中國式家長是怎麼在節目中現原形的?
從節目的設置看,是男方躲在隔壁屋子,父母替他們挑選,女方看不到男人的長相,只能根據他們父母的行為去判斷,如果有三個以上男嘉賓選中她,她才有反選權利,否則就被淘汰。必須說,這種設置本身,對於肥羅叔來說,已經極度令人討厭了。
但這對收視還遠遠不夠,節目組顯然在無數中國奇葩男中選取了最有節目效果的五人。而他們和他們的家長在節目設置下只需要做一件事——現原形。
要現的,不僅是他們的原形,而是中國式家長、中國式巨嬰和中國式相親的醜陋原形。節目組的精心設計下,僅在第一期節目中,中國式相親的最醜陋模式已經全部粉墨登場。
保姆式擇偶——瀋陽男,幼兒園園長,來現場的是他木訥的媽和多嘴的二姨,他二姨的口頭禪是——好看的臉蛋才不出大米,她強調女方一定要會幹活,在後面的節目也不停問女孩子會不會做家務,對女性充滿了不尊重。
看臉式相親——第二個女嘉賓上場之後,小黑屋裡的男人們都沸騰了,一口一個「哎呦,女神。」。23歲的天津小伙喊著」我的菜我的菜,誰也別和我搶」。
女嘉賓還帶著自己煲的湯來,不但那些爹媽兩眼放光,那些男嘉賓也是一口一個「能照顧我,好!」當女嘉賓的自我介紹短片出來後,全場一片死寂。
女嘉賓40歲,離異,帶著兒子創業,開了一家燉湯店。那些剛才還興奮到爆的男孩們,全體默默坐下,喝水的喝水,顧左右的顧左右言他。在女嘉賓已經難堪的境地下,有男嘉賓還補刀說:這個沒有家長會亮燈。23歲天津男還是為女嘉賓爆燈了。
這時候那個23歲的大連男在第二現場邊拍手邊幸災樂禍地調笑:「初戀找了一個四十歲的姐姐,哈哈哈」。
老媽式擇偶——男嘉賓的媽媽中有位奇葩,一上場就聲稱不要手腳冰涼的女孩,因為這代表她宮寒生的下一代會不健康。
這位媽媽,還拋出男士年齡越大越增值的荒唐理論,暗示女嘉賓只會越來越貶值。與對嘉賓各種毫無理由的指責不同,媽媽們每個都對自己兒子蜜汁自信,有的介紹自己兒子是黃曉明和李易峰的結合體。
有的自豪地說兒子是個有擔當的男子漢。
與這些奇葩家長和男人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女嘉賓們大氣得體的表現。那位面對坦白真實年齡後現場遭遇現場極度尷尬和某些家長當面貶低的女嘉賓,表情失落但始終保持禮貌。
第一位登場的留日的女博士。幽默風趣,說自己是二次元老公無數,三次元單身狗。
面對阿姨們的各種奇葩言論,都能用幽默化解,避免現場過分尷尬。比如那個奇葩宮寒論的阿姨發言後,金星還真摸摸人家的手涼不涼,女博士卻活潑地回答:那我擦擦手,摩擦生熱啊!
碰到劈頭就問會不會做家務的,她也不生氣,反而先禮貌地說長輩問得好。然後不說家務,而是講述自己勤工儉學的技能,不卑不亢。
可以說,正是在男嘉賓們集體拙劣的演出和女嘉賓統統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現中,觀眾心目中只有一個印象:中國男人,真是弱爆了。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為什麼說,這正是節目所要達到的效果?
《中國式相親》為什麼越醜陋越走紅?
實際上,節目開始的口號就已經令許多觀眾不爽:「一人脫單,全家光榮」。
而節目打造出的事實,也未必是完全的事實,而是一個被節目創作出來的事實:從節目設置看,如同《非誠勿擾》的反轉版,或者說,節目組刻意打造了一個令所有中國人感到不適的中國式相親現場。
這種設置本身,已經足以激發出所有人對中國式相親的反感記憶,節目的設置、鋪排、配樂、剪輯,也都是在放大這種厭惡感。但也唯有如此,才能將社會話題挑到最高,將收視率提升到最高。
此外,每一個表現出色的女嘉賓,都並不是完全的素人,40歲美女嘉賓林嘉莉曾經參加過《超級演說家》,演講自己離開豪門創業成功的故事,當時就引發現場熱烈掌聲。
白富美女嘉賓則參加過《非誠勿擾》及另一檔相親節目,現場還牽手成功了。
實際上,在節目結束之後,40歲美女嘉賓的微博發言,也未必讓所有人感到愉快。可是在節目組努力打造出的這個爆點中,她在節目中的表現,堪稱完美。
為什麼節目組會如此用心創造出這樣的醜陋節目效果,又為什麼人們會如此爭先恐後地追逐和分享關於中國式相親的信息?
因為《中國式相親》完美地打中了觀眾的七寸,這些節目中「醜陋」的中國男和中國式家長,就是所有女性的潛意識裡的噩夢,而節目中表現出色的女性,則無形中完成了女性的自我「標籤化」,每一個女生,都希望成為別人眼中,美麗的、風趣的、上進的自己——更重要的,是對這個直男癌遍布的社會不卑不亢的自己,這就是節目的「社交貨幣」。
而在節目創造的共鳴之下,社交貨幣足以成為社交話題。如果說節目組的推手是「審丑」的始端,節目現場是「中段」,那麼,審丑「終端」還是在觀眾那裡,在朋友圈的集體吐槽和自我標籤中,這檔《中國式相親》迅速完成了它的中國式走紅。
中國男人真的都像節目中那麼丑,所以配不上中國女人嗎?
在節目的設置之下,中國男人,早已註定成為節目中的超級輸家!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男人作為一個整體,被節目組,巧妙地算計了。
說到底,節目現場都是表象,背後卻是對觀眾心裡的精準設置和計算。每一個登場的嘉賓,以及男嘉賓的家長們,無論被塑造出什麼樣的形象和說辭,都代表了節目組提前為他們設置的社會角色,在這樣的節目框架里,嘉賓們演好自己的角色、形成話題和關注度對節目來說才是正經事。只是綜藝大戲落幕之後,中國男人真的都像節目中那麼丑,所以配不上中國女人嗎?
實際上,僅是在節目中,也並非所有的男嘉賓和家長都表現如此不堪。一位來自少數民族的媽媽,說媳婦的標準是「只要兒子喜歡」, 而這位樣貌平平的男嘉賓,不僅是年薪百萬的清華學霸,當其他男嘉賓挑剔女嘉賓顏值不夠高時,只有他不停地誇獎對方智商情商高,最終也成功牽手那位幽默的留日女博士。
但是引爆收視率的,絕對不會是這表現得體的男士,因為在同類相親節目中,這類優質男已經太多了,節目需要的是爆點,而爆點往往來自審丑。不得不說節目組太了解當下中國相親市場的現實了, 當獨立優秀的女性們日益成長,在視頻中痛快地表明立場:「直男癌媽寶男負分滾粗」! 「
在現實中,依然有無數直男癌媽寶男佔據著相親市場的主體。這些男人們最丑的地方,不是他們的樣貌,就像節目中這些男性,也個個打扮精細、搭配自然、收拾得乾乾淨淨清清爽爽的,他們被節目放大的丑,是精神上的難看:對女性的外貌要求極高,對年輕和貌美的需求一樣迫切,但又要求這些女星入得廚房出得廳堂,要找老婆還要順便找個老媽。而這樣的白日夢,即便不是高富帥,他們也照樣敢做。更可怕的是,他們身後還有一群更加挑剔的直男癌家長。
問題在於,一個男人集體猥瑣、不思進取、缺乏修養、對女性缺乏尊重的社會,真的是事實嗎?事實就是,這樣的男人不是沒有,而是沒有集體出現在節目中,因為《中國式相親》不需要他們。
以奇葩直男癌標準挑選女方的家長,言語輕佻缺乏教養的男嘉賓,與言談舉止得體表現出眾的女嘉賓形成鮮明對比,這一切,當然是編導主動選擇、設置和後期剪輯強化製造出的節目效果,可以說節目還沒開始,戲劇結構和衝突就已經擺開了架勢。
金星《中國式相親》里的男人為什麼這麼難看?節目的奇葩效果,或者說,節目走紅的原因,在於節目的設置,換言之,節目的遊戲規則和看點,正在於打造出一批奇葩的中國式醜男和家長,在大眾的罵聲中,創造話題,推高收視,達到越醜陋越走紅的節目效果。
可是一款相親節目能夠證明那個老議題: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嗎?當然不能!但這款節目,確實折射著這個社會的相親市場上,媽寶男直男癌盛行的現實,而這款節目的快速走紅,也再次證實了國產綜藝越醜陋越走紅的現實,而這一切,都是標準的中國特色。總結中國家長們的兒媳標準:一個能生孩子的保姆。
總結中國男人們的擇偶標準:一個年輕貌美的能生孩子的保姆。這個節目中被放大的標準,成為壓在所有憤怒觀眾心裡的石頭。可是相親,不是現實里搬不動的石頭,中國式相親,才是那塊搬不動的石頭。而中國式相親節目的走紅,則是現實中另一塊搬不動的石頭。
雖然很讓人反感男嘉賓,但這就是殘酷的現實,別說男人看臉,這就是個看臉的世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道理誰都懂,可小情緒難自控,看見漂亮的美女誰不喜歡。再說父母覺得兒子優秀,這個我深有體會,我老公長得丑,不是一般是真丑,而且沒房沒車沒存款,大專畢業,我和婆婆第一次見面,她竟然跟我說,你真有眼光,讓你撈著了,然後各種誇,我當時真是無語了,從各方面看,我配我老公都綽綽有餘,我本科畢業,長相一般,結婚照戒指自己買,彩禮?沒有,當時眼瞎了。相親的都啥人啊,自由職業不就是無業游民嗎?幼兒園園長?這有啥好驕傲的嗎?健身教練?碩士留學生就干這個?自古深情留不住,偏偏套路得人心,唉,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為難女人的好像都是女人吧?說男人不爭氣?那好像也是女人逼的吧?金星最下作的地方就是鼓吹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很多家庭矛盾的根源就在於父母的干預,這裡我特彆強調一點我這裡說的父母干預是包括女方家長的,免得一些怨婦自然而然想到的是男方家長刁難,女方家長刁難的更多。金星抱著一種非常迂腐的農耕時代婚姻觀,即婚姻大事,父母做主!把這作為一個節目特色來吸引眼球,中國社會,弊病叢生,婚戀觀念,家庭觀念更是家庭矛盾的根源,作為公眾人物,為了點收視率,公然支持錯誤觀念,等於直接鼓勵社會矛盾,可見金星人品之惡劣,唯利是圖啊,社會穩定,人民幸福,家庭和諧這類問題金星是從不考慮,它滿腦子都是出風頭,賺鈔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