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道德在利益面前顯得很脆弱"是怎麼理解的?


所謂道德,指的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在特定的社會生活環境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當今,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我為中心」的自私功利等為人所摒棄的落後道德有了市場,且正影響著年輕一代,我們把這種表現在意識形態領域,並影響人們行為的道德退化統稱為道德滑坡現象。

當社會輿論導向和具體獎懲不分明,獎懲實施力度不足,不能超過自私功利或者無作為所帶來的利益的時候,人群就會發生群體道德滑坡現象。

在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中,具體體現在優勢人群對於弱勢人群所處的困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甚至落井下石,甚至嘲諷挖苦踐踏。

弱勢人群則一般表現為,僅僅對於自己本身處於不公平狀態下的弱勢一方而感到憤慨。對於造成不公平的體制本身則完全沒有意見,以至於當雙方地位互換時,原先處於弱勢一方的人群通常會變身為更加殘酷的加害者。

眼下,學者教授剽竊成風,企業老闆唯利是圖,知識分子悟道參禪……也就是說,沒有人堅守道德底線,沒有人心懷家國百姓,既然投機取巧、邪門歪道能獲得更大利益,憑什麼不做呢?

就拿國人普遍詬病的誠信來說。在這個一切向錢看的時代,人們最基本的良知受到經濟利益的挑戰,誠信在利益面前非常脆弱,致使有些人隨波逐流,這的確值得深思。所謂「誠」,就是真誠、誠實;所謂「信」,是指守信、信用、信任。在我們的俗語中,誠實守信的人被稱作「老實人」、「實在人」。在「聰明人」看來,老實往往和吃虧聯繫在一起。正是因為這樣一種非道德觀的「引導」,讓老實人失去了繼續老實下去的空間和氛圍。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說謊話有好處,講誠信反吃虧。

人無信不立,一個社會更是如此。很難想像公眾願意接納一個誠信不彰、爾虞我詐的社會。我們常常感嘆:做人難,做好人難,做老實人更難!有時候,我們會感覺自己太老實,老實到不計得失,高尚純粹。但老實絕不是蠢笨,聰明絕不是狡詐。當然,誠實的人也不一定老是吃虧。


推薦閱讀:

【轉載】人生感悟:做人不要隨意評價別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們這麼年輕,有手有腳,大不了從頭再來
四重人生心境,組成你的上上籤

TAG:社會 | 心理 | 人生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