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朝不是被滿清取代而是另一個漢族政權,中國能否完成類似明治維新的全面變革?
這個問題是一個假設命題,我更樂於從經濟的角度來討論。
日本出現明治維新的核心條件是什麼?是一個明治天皇,還是有佩里的黑船?
都不是,是日本特殊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結構。
日本的政治結構是二元制體系,一方面保留了天皇宮廷作為政治和宗教核心象徵;另一方面有幕府將軍分級分封的封建體制。
在社會結構上,四民分離,身份世襲的狀態讓各個階層各自發展,農民中「地頭」向租佃地主的方向變化,並與商品經濟對接;武士由於脫產的制度,走向職業化的公務員和管理者、經營者;商人則通過內海海運編織了巨大的商貿網路;手工業者則走向職人化,規模化。
這種狀態與中國明清社會的狀態是完全不同的,明清中國發育出了強大的士紳階層,這部分人逐步與土地脫離,成為當時商品經濟的節點和重要參與者。
兩者都是走向市場的狀態,但是明代到清代,商人都與政治結合交織,也就是所謂的特權商人,這個身份,因政治而興,又因政治氣候的變化不斷發生轉移,別說富不過三代,甚至往往一代即亡。
這種資本因政治頻繁再分配的情況,造就了明清商業、手工業的大面積、低質量發展,而沒有形成主導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反而是政治在主導金融,進而主導經濟。
另一方面,出身士紳的官員群體,重政務輕事務,根本不是合格的近現代意義上的公務員,通俗地說就是擅長玩兒人,不擅長做事,能做事又能玩兒人的幹吏在整個文官體系里鳳毛麟角。
所以,明清的經濟社會結構本質上都是「內卷化」的,而非擴張性的。
而日本的中堅階層,武士的教育,往往接觸更多的實務,具體來說就是對於「蘭學」,也就是西方科學有基礎的認識,這部分人約200萬左右,占日本人口1/30,是日本近代化進程的中堅力量。
而中國的士紳階層的利益導向與科舉緊密聯繫,對於實務的興趣非常之低,這一點從晚清士紳開辦西式工廠的比例就可以看得出來,只有極少部分覺醒者有此覺悟,絕大部分根本不關心。
所以,即便沒有戊戌政變,清朝這種國家也不具備近代化的人才儲備,而在士紳利益導向上,明清根本沒有本質區別,甚至由於清朝對於漢人士紳的依賴度要遠低於明朝還進行了種種特權的削弱。
如果是一個在明朝制度軌跡上建立起的漢人王朝,在這方面的表現恐怕比清朝還差。
也就是說,特權商品經濟或許比明朝、清朝都發達,卻只是富了流通領域的商人,而真正干實業搞生產的實業家,仍舊鳳毛麟角。
而缺少實幹者,就不可能有明治維新這樣的全盤西化運動,因為就沒人知道怎麼干,更噁心的是,可能都沒人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應該說有可能,看中國歷史各朝的發展數據就可以發現,除了元和滿清這兩個異族殖民時期,其他歷史時期中國都是開放進步的,並且不管是國土面積、文教、科技都會在統一以後出現一個大發展。滿清根本不可能過度到近代國家是因為他本身是異族殖民統治,為了維持這種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奴化統治,思想上的禁錮和奴化,經濟上、和對外交流上都是封閉的,這不是特例。與此類似的還有莫卧兒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沒有主體民族建立的國家其內耗將遠超發展,不存在過渡到近代國家的基礎,所以如果是漢族政權,那麼就不存在內耗的情況,再加上漢族一貫的開放學習態度,很快就會奮起直追成為列強,看看日本就是如此。
題主是不了解中國歷史。在宋朝和明朝的時候,中國的商業經濟及資本主義初期經濟已經十分發達,但可惜這是自然的資本主義經濟以及以及分權共管的政治管理結構被外族侵略殘忍的毀滅。
不用說宋朝是當時最發達的商品經濟國家,沒有之2,那時歐洲還處於黑暗的中世紀神權農奴統治之中(大家可能不清楚歐洲15 16世紀的文藝復興以及大航海時代,他的思想根源以及技術基礎就來自於同時期的遼朝以及蒙古人的對漢民族就是宋朝文明的間接傳遞),如果不是蒙古帝國的神之暴力,加之宋朝廢武揚文的時日已久,國家武力軟弱,宋朝不亡的話,資本主義經濟以及政治治理應該是領先歐洲幾百年的。
明朝承繼元朝,它的文明與文化已經比宋朝差之甚遠,但晚明時已經孕育出發達的商品經濟以及資本主義形態,同歐洲的文藝復興以及資本主義大航海時代處於同時期 ,經濟完全超越,技術局部也領先。也是因為明朝內部的政治治理出現很大的問題導致外賊趁虛而入,滿清入關中國倒退幾百年。
所以說如漢民族成績的王朝,明治維新根本不是一個可以看得上的一個標準最低標準也是英國的君主立憲,而且比他們應該更加發達和文明。
歷史沒有假設,但我們可以根據歷史的脈絡進行大膽的思考。
如果取代明朝的不是滿清,而是另一個漢族政權,到了19世紀,中國是可以完成全面的社會變革,由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從而避免類似清末的民族、國家的屈辱!
汪郎為什麼這麼肯定,先談談我們的鄰居和對手,號稱「日出之國」的日本。
古代日本能夠崛起,從而成為世界強國,得益於它在歷史上的兩次變革!
一是開始於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的大化改新,日本由奴隸社會轉變為封建社會;
二是開始於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的明治維新,日本由封建社會轉變為資本主義社會。
這是日本歷史上兩次自上而下的重大變革,正是建立在這兩次變革的基礎上,日本蓄積了國力,分別對唐王朝、清王朝發動了挑戰。結果不言而喻,挑戰唐朝失敗,挑戰清朝勝利,從這結局中我們看到了什麼?
1、日本善於學習,它能把強者的東西吸收後變為自己的,從而對強者進行挑戰;
2、唐和清,一開始在面對日本挑戰的時候強大嗎?很強大!但結果卻相反。
不要說清弱,甲午戰爭發生之前,西方列強是不看好日本的,英法甚至做好了武裝干預的準備。但清敗了,而且敗得很徹底!
甲午戰爭的失敗,就是19世紀末列強瓜分中國的導火索!
清為什麼會失敗?洋務運動先於日本,無論國力、人力、資源都優於日本,結果一戰被脫光了褲子!最根本原因就是滿清統治者在洋務運動中並不徹底,還死抱著祖宗家法的觀念,看不到世界大勢;而清流、保守兩派,根本無視國家、民族處於的危機之中,聯合絞殺洋務派。
中國第一位駐外公使,湖南先賢郭嵩燾,就死在清流的嘴裡和筆下;而滿清統治者也吝惜他們的嘴,連謚號都不給。
洋務,沒有中央的支持,僅靠幾位漢臣能成事?結果只是肥了某些人的腰包,苦了億兆百姓。
但如果是漢族政權呢?恰恰相反。現在很多人認為明朝也閉關鎖國,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利瑪竇?有多少人知道明朝是堅持中外交流的?
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國第一幅世界地圖《山海輿地全圖》出自明末?
又有多少人知道即使面臨著亡國,明朝在對抗西方列強上毫無懼色?
我不是替明朝吹噓,我想說的是,中華文明自炎黃戰蚩尤開始,歷經數千年滄桑,一直打開著兼容並包的胸懷,而且在挫折中越走越強!
炎黃並東夷、夏商周延續、秦吞六國、兩漢國祚、魏晉南北朝、隋唐風雲、宋和遼、夏、金分別並立、元吞宋、明取代元,每一次王朝更替,漢民族越挫越勇,始終堅持著對周邊及對統治自己的少數民族政權進行同化、學習、吸收。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兩漢的騎兵對陣、隋唐的開拓西域、兩宋的步軍對陣、明朝永樂年間開始創建火器營等等,都是向自己的對手學習。正是漢民族堅持不懈的包容和學習,中華文明才沒有像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那樣被斷絕,反而成為世界上傳承最久遠的文明,始終成為世界的強國和別人學習的榜樣!
不能否認清王朝的歷史貢獻,但清王朝的統治者一直到20世紀初,依然抱著滿漢有別的思維,拒絕向世界學習,即使學習也是東施效顰。
結果,1894年甲午戰爭徹底打醒了國人,1911年辛亥一聲炮響滿清完蛋了。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我看了高贊幾個人,都是從經濟的角度去看問題的,我是學政治學出身,看問題更多的從政治的角度入手。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為什麼晚清的政治改革運動失敗了,沒有出現日本明治維新的成果?
不論是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還是清末憲政;不論是慈禧還是光緒康有為等人,都曾嘗試過發展資本主義,搞君主立憲制度,但是他們都失敗了。
這其中固然有中國兩千年君主專制,小農經濟,歷史慣性太大而積重難返的原因。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晚清利益集團過於龐大,各種改革被束住手腳,難以展開。
洋務運動獲得了一些成果,甚至抗日時期還在用漢陽造。但是洋務運動的主要成果——北洋水師。因為清廷內部北洋和南洋的矛盾,洋務派和清流派的矛盾,老佛爺和光緒帝的矛盾,北洋水師建成之後不更新艦船,不夠買彈藥,這是甲午海戰一敗塗地的主要原因。
維新變法事實上慈禧也是支持的,當年慈禧大權在握,沒有慈禧的支持維新變法不可能開展起來。但是因為維新派得罪的官僚太多,最終想要除掉慈禧,觸動了慈禧的底線,這才導致維新變法最終失敗。
最後說清末憲政,我認為也跟慈禧與光緒的矛盾有很大關係。雖然說清末憲政時期光緒帝已經被軟禁,但是慈禧畢竟年紀大,光緒可以熬時間熬死慈禧。而且憲政要改成君主立憲制,這個君主名義上還是光緒而不是慈禧。所以慈禧主導的清末憲政從根本上的制度設計中就保留了慈禧對光緒的限制——裡弦預備期十二年(等到慈禧去世之後再立憲)同時,清末立憲對於原有的清廷官僚體系和讀書人階層打擊很大,造成了讀書人和官僚體系的強烈抵觸。最終造成了清末憲政失敗。
綜合以上原因,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末代王朝腐敗的官僚體系,龐大的利益集團,甚至最高權力集團內部的爭鬥,是導致中國無法完成類似於日本明治維新的資本主義改革的根本原因。
而如果滿清沒有入關,取代明朝的還是漢族地主政權。三百年過後,這個漢族地主政權不可避免的還是會淪為腐朽,最終的結果跟晚清的結局不會有很大的差異。
但是我也是希望中國能夠在那個時代完成資本主義改革,抓住歷史機遇。大膽猜測一下,如果1860年左右的中國恰逢一個帝國的興盛時期,有一個志向遠大的君主,有一個廉潔高效沒有黨爭的官僚體系,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天下初定利益集團還沒有完全形成。那麼我有理由相信,那樣的中國能夠完成近代化的蛻變,發展資本主義,改革君主立憲制度。
前些日子與女友去孔廟國子監遊覽,不諳歷史的女友仔細看著每一個碑文前面的介紹,不乏雍正平青海,乾隆平準部、平回部的碑文,於是突然問我:為什麼孔夫子倡導文化教育,但清朝皇帝卻是打下一個地方就立一個碑?
御制平定準噶爾告成太學碑,北京孔廟看到這個問題,我也有著同樣的思考,那就是:近代清朝與日本面臨的課題完全不同。
清朝是唐朝以後第一個成熟的跨宗教、跨文化、跨地域的多民族統一帝國。史學意義上的帝國必須具有文化上與制度上的高度容納性,於是清朝事實上也就是「一國N制」,內地十八省的傳統郡縣制,三北(東北、新疆、蒙古)的軍府制,藏區的政教合一,西南地區還留下很多尚未「改土歸流」的地區,整個帝國靠著強大的中央軍力維持一個極為微妙的平衡,一旦中央政權受到外部壓力增大,最容易出現的結果就是帝國分崩離析。地域僅相當於中國一個省份的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都在一戰後被所謂政治正確的「民族自決」原則一推而倒,可以想見清朝面臨的國家分裂風險有多大。
在這種條件下,清朝統治者的第一要務就是國家不能分裂,一旦某個地區鬧起了獨立,那麼整個政權的平衡就會被打破,乾隆引以為豪的「十全武功」便是這種努力的典範,這也是為什麼孔廟面前會有那麼多石碑都是紀念平叛勝利。
很多人對清朝的理解都從漢地十八省出發,然而清朝初期到中葉最大的矛盾便是清廷與準噶爾部的戰爭,到乾隆年間兩平準噶爾以後,清朝的地緣優勢從一個單純的東北亞國家變成一個橫跨東北亞-內陸亞洲的龐大帝國,這一方面讓清朝的文治武功到達極盛,另一方面也由於同時壟斷了恰克圖陸路貿易與南洋海商貿易而成為西方國家的眼中釘。那麼列強到達遠東時,第一要務就是肢解這個帝國,讓其不再具有南洋-東北亞-內陸亞洲的連續性。
清准戰爭(1687-1755)不僅是康熙與葛爾丹的一兩次衝突,而是貫穿整個清初的根本性地緣矛盾,也讓中國第一次成為深入內陸亞洲的國家。日本確實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世界上只有一個日本,那就是「天皇的日本」,幕府將軍只是天皇冊封的「征夷大將軍」,只是數百年來一直獨斷擅權,只需要把將軍幹掉,國家就「恢復正常」。日本由於千年以來困守孤島,反而形成獨立的民族與文化,從一開始就不太面臨分裂問題(即便如此,北海道與沖繩也讓明治政府操碎了心),國家發展從一開始就沒有「國族認同」風險,也就不可能從這個層面上拖垮國家進步的腳步。
清朝卻沒有這個優勢:清帝到底是漢人的皇帝,還是蒙古的大汗,還是西藏的文殊大菩薩。這個問題沒有、也不可能有統一答案,一旦公開談論,形成爭論與鬥爭,國家只有分崩離析一條路可走,詳見沙俄、奧斯曼、奧匈等帝國——當然,這不意味著清朝就不能完成改革,只是,所有模仿西式政體的改革都必須是第二位,第一位是且必須是國家穩定與政治統一。
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終其一生都在中英兩國政府之間做騎牆派到了清末,沙俄帝國索取東北、新疆土地,英國侵略西藏,法國佔領越南逼近廣西,基督新教在大城市逐步泛濫,帝國崩潰的風險與日俱增。所以中國人長期強調「祖宗成法不可變」,內里並不是自大而是恐懼,事實上能夠「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對於當時的中國人已經是難能可貴了。一旦「全盤西化」,那不僅會接受西方的立憲君主政體,西方民族主義也會隨之跟進,那麼疆藏蒙回這些地區要不要繼續從屬於「一個清朝」?
法國繪畫的列強瓜分中國的漫畫,中國面臨最大風險就是國家分裂從這個角度說,如果中國是另一個漢族政權,這個問題的確會獲得緩解;但從另一角度說,如果中國是維持一個漢人政權,那麼其規模大體限於內地十八省這個傳統儒家文明浸淫的範圍。一旦要超出這個範圍,出兵到東北、新疆、蒙古、西藏這些少數民族為主的地區,那麼漢人政權一樣要面臨「穩定壓倒一切」的問題。
畢竟,如果邊疆地區不認同一個滿洲皇帝,那麼又有什麼理由天然認同一個漢人皇帝呢?
綜上,除非中國把領土縮小到漢地,否則「國族認同」的問題在近代必然會困擾這個龐大的東方帝國。
不可能!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可以改變的,比如我國會超越美國,我國可以登上月球;但很多事情是根本無法改變的,比如太陽不會從西邊出來,我國不會完成明治維新這樣的全面改革!
明治維新是日本從封建落後的國家走向資本主義強國的重要轉變,是對日本的全方面改革,而我國缺乏適當的內外環境。所以靜夜史認為:
不管取代明朝的封建王朝是不是清朝,類似於明治維新的改革都不會出現,更不會成功!這和民族沒有關係。
很多人說明朝已經創立了內閣制度,如果明朝不亡,今天的我國一定是和英國一樣的君主立憲制國家;
還有人說明朝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如果明朝不亡,那麼資產階級一定會崛起,我國也一定會比西方更早地完成工業革命!
據此很多人認為如果明朝之後仍舊是漢人王朝,那麼這個王朝一定可以將明朝的「成就」繼續發揚光大,在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之後,明朝可以向北開拓疆域,取得比清朝更為廣闊的領土。
聽起來無懈可擊,實則漏洞百出。
因為雖然理想很完美,但是有幾個現實問題擺在面前,足以讓所有美好的「大明夢」徹底化為泡影,讓後面的漢人王朝欲哭無淚。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
1、八股取士的荼毒
對於明朝而言,八股取士不僅僅是一個考試製度,更是一個套在所有知識分子頭上的緊箍咒。
想要改變命運,就要讀書,就要學習八股文。所以無數的學子不得不挑燈夜戰,只為十年寒窗,一朝中第光耀門楣。在這樣的制度下,幾乎所有的知識分子都被八股文這樣的制度坑過,這就導致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那就是:造反都找不到好軍師。
從明朝中期的寧王朱宸濠叛亂,到明朝末年的李自成起義,因為明朝完善而高效的八股取士,導致他們根本就招不到真正的人才,都是劉養正、牛金星之流,甚至連關外的努爾哈赤進攻明朝時,也是用的明朝縣學生員范文程。
雖然八股取士荼毒天下,但是應該承認的是,明朝的這一制度最大限度地將有本事的精英吸納到帝國管理層,導致造反之人無軍師可用。明朝時期的農民起義軍想要組建一支向朱元璋那樣的強悍團隊,基本是沒有可能的!
所以,清朝入主中原絕對不是偶然。因為八股取士確實有效,後繼的王朝將這個制度推倒重來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人們的思想還會繼續被鉗制。
八股取士的本質是吸納社會精英,減少知識分子造反的可能,所以後繼王朝不會傻到將這樣一個好的制度棄之不用。
所以在思想得不到解放的情況下,想要實現改朝換代特別是類似於明治維新這樣的變革,基本是無從談起的!
2、後金和滿清的威脅
之前看過很多文章,說如果明朝之後的王朝不是清朝而是漢人王朝,那麼取得的疆域一定會遠遠大於清朝云云。
我們先不說漢人王朝在八股取士的桎梏下能不能順利建立,只看這個王朝的疆域擴張,我們就可以知道:若漢人王朝想要開疆拓土,必須要面對北部的蒙古和東北的後金。
這不是一個對手,而是兩個。
從1368年明朝建立到1571年隆慶和議,在明朝和蒙古長達200多年的戰爭中,明朝始終沒有徹底消滅蒙古,加上缺乏對草原的有效統治形式,所以蒙古總是能夠春風吹又生!
明朝對蒙古的戰爭的失利也在印證一個事實,即漢人建立的中原王朝始終沒有找到有效治理游牧民族地區的辦法。
唐朝雖然在漠北地區設置過瀚海都護府進行過漠北的管理,但是這種管理只維持了半個世紀左右。
明朝滅亡後,剩餘的疆域僅僅為兩京一十三省。如果後面的王朝的漢人王朝,這就是漢人王朝對外征服的起點。
我們先不說漢人王朝如何平定前明的抵抗,只看漢人王朝如何征服東北的女真以及囊括了蒙古高原、西域和青藏高原的蒙古各部。
我們說過,因為沒有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所以即使打敗了後金和蒙古,漢人王朝是守不住的!
如果不能有效佔領,那就會陷入明朝一樣的死循環中。而在前期的開拓停止後,漢人王朝的疆域只能重新退回長城一線。
如果漢人王朝解決不了後金和蒙古問題,那就只能做明朝第二,開疆拓土就是句空話。
沒有廣闊疆域,想發展起來,很難!
3、瘋狂鯨吞的沙俄
一直以來,在東亞地區,以我國為中心,一直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
如果沒有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這個體系會一直存在下去。但是,此時沙俄來了。
從1582年開始,沙俄就開始了對西伯利亞地區瘋狂的征服;到1600年前後,沙俄勢力已經抵達了貝加爾湖地區;到1639年,沙俄到達鄂霍次克海;1643年,沙俄侵入黑龍江。
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分析過,如果明朝之後的王朝是漢家王朝,還會有這麼大版圖嗎?靜夜史結論是不可能,因為沙俄不會等著你搞定蒙古和後金問題然後北上和自己搶地盤。
所以現在的情況也是這樣,沙俄在北方咄咄逼人,如果不能快刀斬亂麻地搞定後金和蒙古,那麼接下來沙俄就會比漢家王朝更早地侵入蒙古和東北地區,到時候局勢更為被動。
我們知道日本明治維新是1868年,如果此時漢家王朝才開始努力擴張,先不說封建王朝已經走上下坡路,單看此時的北部疆域已經被沙俄佔據很大部分,就會讓擴張顯得舉步維艱。
所以概況起來,即使明朝後面的王朝能夠建立,但是面對複雜的內外形勢,這王朝也不會有比清朝更出色的表現。
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更多的是僱傭關係的產生,在小農經濟時代這個現象再合適不過,如果要把它列為資本主義,將僱主列為資本家,就貽笑大方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認為滿清打斷了中國近代資本主義進程的人,估計都是寫小說出身的,沒有一點經濟學的基礎知識。資本文明在儒家文化的主導下不可能產生。即使沒有滿清入主中原,明朝再發展三百年,或者另一個漢人政權取代明清,中國到二十世紀末也還會是儒家主導的農耕社會。舉個反例,日本和朝鮮沒被滿清統治,一直堅持儒家文化,在清朝的三百年間形成資本文明了么?杠精和小說家們會說日本和朝鮮底子不好,地處東北亞邊緣地帶,不可能有什麼文明。那看看英國,英國就是處在歐洲的西北邊緣地帶,孤懸海外,歷史上號稱歐洲大陸的棄兒,為啥就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強國?到今天,中國人包括很多所謂的經濟學磚家,都沒弄明白資本文明產生的最主要基礎因素是什麼。資本文明的產生和農業發展水平、商業發展水平、工業發展水平、甚至技術發展水平都沒有直接關係。以上的四個要素只是資本文明的基礎,但都不是決定資本文明的最主要因素。簡單點說沒有這四個要素的發展不可能有資本文明,但是即使這四個要素都存在了也不一定會產生資本文明,因為還缺少一個決定性的東西。古希臘古羅馬古中東地區這四個要素都不缺乏,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為啥沒有產生資本文明?決定資本文明的最主要因素是人,是人的思想解放,決定資本多少的是經濟水平,決定文明的是人的思維水平。資本和資本文明不是一個概念。古義大利和古希臘,早在幾千年前就成為了資本社會,商業資本非常發達,但並沒有產生資本文明。資本文明不是大工業,也不是技術水平,更不是資本的多少,這些都是資本文明的果實而不是產生的原因。人與人的社會關係才是資本文明的基礎。沒有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沒有歐洲神權的敗落,沒有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即使今天的歐洲商業資本再發達,也還是義大利威尼斯式的小商小販,還是黑暗的中世紀。再回來說一下明朝。明朝的所謂資本主義萌芽其實就是商業資本的萌芽,其發展水平並不比兩千年前的義大利希臘高多少,所以沒有一個全社會的思想解放運動,不太可能發展成資本文明。明朝有可能發生歐洲式的文藝復興運動嗎?不可能。大明的皇權和儒家文化體系,比歐洲神權社會對人的壓制還要嚴重的多,所有人的思維都被限制在皇權的框架之內,皇帝犯傻,全國人都要裝傻,將熊熊一窩。所有的創新都不能偏離幾千年前的孔孟之道,孔子說過啥,後世的人只能摩拜。所以時間雖然到了二十世紀,但中國人的腦子還停留在戰國時期。你指望一群腦子還是戰國時代奴隸社會的人,爭先恐後做皇帝奴才而不可得的人,去發展資本文明,不是痴人說夢嗎?所以那些天天意淫滿清入關「破壞」了大明美好生活的人,你要是不姓朱,也一定姓豬。老老實實學點經濟學常識,過好今天的小日子,別學祥林嫂。
如果明朝被別的漢族政權所取代,並不一定會發生類似於日本的明治維新。這裡有個問題,滿清統治中原,到底給中國帶來了進步還是落後?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個人以為,滿清這個王朝除了帶有某些鮮明的滿族色彩外,本質上更加接近於一個漢族王朝,尤其在制度上,大量沿襲了明代,這是個不諍的事實。康熙多次下江南,六次拜謁朱元璋的陵寢,行三叩九拜大禮,雖帶有籠絡人心的目的,但也從某方面體現了滿族統治者對明代的膺服與繼承心態,正是因為滿族人很好的學習了漢族人的先進文化,採取了大量緩解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的政策,穩定了漢族民心,而且在思想文化上完全繼承了程朱理學,將其定為官方意識形態,取得了大批漢族知識分子的好感,才得以穩固統治,延續國祚二百六十餘年。晚清後期,從滿清皇室貴族到普通旗人的徹底漢化,使這個王朝更帶著漢族政權的根本特徵!然而,這些並不是說,清代不帶有腐朽落後的一面,這要看哪些與滿族人的特有統治有關,哪些是歷代王朝所具有的。滿族人確實比較保守,尤其是思想上,如果將清代後期所有割地賠款,賣國求榮當做滿族人所特有的行為,那也不盡客觀,歷史上,受盡外侮的朝代也不止一個,在國力不足下,選擇忍氣吞生的不在少數。在近代洋務運動以後,直到康有為百日維新運動失敗,儘管有滿族統治帶來的特有阻礙,但是,把任何一個王朝放在近代史的特定時代環境下,又能會採取更好的辦法嗎,近代的歷史變化是前所未有的,更何況,滿族人確實忌憚漢族人的反抗意識,但在大的歷史環境下,這也僅僅是給幾千年的封建專制的變革增加了一定的複雜性而已!日本的明治維新也只有在當時的日本才可能發生,它是一些有進取心的蕃國與德川家族鬥爭的產物,天皇一直都是有名無實的象徵,這一點與中國完全不同!要是說日本明治維新的進步性,值得中國學習的,也許有兩點,一是打開國門,謙虛學習國外先進文明,二是鼓勵有進取心的國民去辦實業,而這兩點都是中國後來相繼去做的事情了。只不過,在不同國情下,各個國家在近代化進程中有先有後,有快有慢,不能用一個標準來做統一的衡量罷了!
日本是唯一一個在二戰前西化,跟上歐美腳步的非白人國家。歐洲人怎麼看待此事?
荷蘭萊登大學現代日本研究中心出了一本《現代日本》的書,講述日本能開啟明治維新這個過程的原因:
一,日本獨特的政治結構:天皇代表了帝國權威,將軍則掌控實際權力。天皇的任命是幕府合法性的前提,而天皇的存在則完全依賴幕府。這一政治結構和近代歐洲的君主立憲制極其相似。
二,日本在18世紀在經濟結構上就已經是個現代化國家,例如日本當時已經有遍布全國的良好道路交通網,日本城市化水平極高(江戶當時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日本商人地位很高,日本人民的識字率已經達到了歐洲的水準等等。
有人說了,這些和實現現代化有什麼關係?因為政治上存在多個中心彼此競爭,所以面對西方影響才不會鐵板一塊的全盤拒絕。而商人地位高,良好的道路網和大城市,識字率意味著信息和知識傳遞速度快,在很短的時間裡,日本全國的精英都了解到變革的必要性。
而在中國卻不是這樣,南北各省的聯繫是極少的,一個例子是馬關條約簽訂後,日本獲得了進入內地城市沙市的權利,但是等到日本人來到沙市時,發現沒人知道這件事:當地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北方和日本打了仗。
大家有沒想過,北京的滿清貴族相比南方的漢人士大夫,為何會保守落後?
一個原因是,人們很難想像與自己所見完全不同的事情,日本那些後來參與維新的武士,見到西方力量後的表現,其實和中國南方的士大夫完全一樣。
日劇《坂本龍馬》中,明治維新思想家坂本龍馬,在1853年見到美國」黑船「,當時給他的震動是顛覆性的,因此他拋棄了從小學到大的劍術,開始轉變為西方現代化的熱心學習者。
而中國歷史上也是如此:1861年湘軍創始人之一胡林翼,與安慶太平軍交戰中,行之江邊時,胡林翼見到兩艘洋船鼓輪西上,速度之快,非尋常風帆所能及。胡林翼見此,「變色不語,勒馬回營,中途嘔血,幾至墜馬。」
不管你是內陸草原學原的野蠻人,還是農耕帝國的士子,在遭遇到近代工業力量之前,都無法想像這力量有多麼偉大,只有真見過,才能有所思有所想。才能意識到歷史發生了改變,」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不僅僅超越了滿州統治者的見識,同樣超過了儒家士大夫的想像。
在太平天國戰爭以後,清朝的南方和北方實際已經貌合神離:因為南方的士大夫和精英人物已經意識到世界潮流,了解學習西方制度和技術是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根本,而北京的朝廷卻還茫然無知。
這和種族無關,而是因為從鴉片戰爭以後,南方士大夫已經不得不和香港,上海的洋人打交道。例如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割讓香港,然後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5個沿海港口城市為通商口岸。
南方的士大夫在意識上實際比北京的滿清王爺們早進入現代幾十年,後者大概要等到八國聯軍進北京才真正被觸動。所以八國聯軍入華時,才會出現詭異的南北分治現象。
存在決定意識,讓南方漢人士大夫比北方滿族統治者更了解大勢的原因,不是種族分別,而是他們耳濡目染了很多西方事物:電報,鐵路,西式軍隊,武器,輪船等等等。而相反的是北京城,由於古代交通不發達,北京又很長時間不許西方人進入,所以當西方軍隊打進北京時,這裡的本質上和200年前沒什麼不一樣,就如同一個保存良好的博物館,他們還活在乾隆時代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