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草原上不長樹呢?
大草原上為什麼不長樹呢?
這個問題我問了很多人,有各種奇奇怪怪的回答,有說因為它是大草原啊,有說因為長樹就叫樹林了,還有更不靠譜的,說草原上的某付寶沒人去澆水......
為此,我研究了好幾篇文獻和資料,用自己的話總結出以下的原因!
大草原平坦而遼闊,羊群在遠處微微隆起的小丘上悠閑的吃著青草,在這廣闊無垠的草原上,到處都是養眼的綠色。可在這寬廣又平坦的草原上哪裡能看到高大的樹木呢?
嘿!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草原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為降水量稀少和土壤表層比較稀薄,草類的植物主要附著於土壤表層,受到的影響比較小,所以才會形成廣袤的草原。
我們再來看看樹木較多,形成森林的原因,森林是由無數生物組成的,森林是由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的形成過程。
草原是因為土壤中的水份和大氣降水太少導致土壤沙化嚴重,草原上水分蒸發極快,而大樹對水源的要求很高,根部沒有足夠的水源供養樹木,沙漠土質大樹也不好紮根。
所以就算沙漠里有樹生長也是那些根系發達(紮根深可以從深層土壤汲取水分)樹葉很細窄甚至沒有葉子(可以減少高溫蒸發的水分量保證樹榦充足的水分供給)。比如灌木叢之類的。
科學家們發現喬木一般比較高大,樹大根深,根部豎直往下生長,而草原泥土層大概只有20厘米左右,並不適合高大的喬木生長,如若喬木有幸在草原上生存下來,遇到大風天氣仍是會被吹倒。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水不夠,土太松又沒什麼營養成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原上的草是易燃燒的,同時也是恢復力最強的。隨著草原上的野火燃燒,樹木在草原上也不佔優勢,而草的根早已深扎地下,永遠可以伴隨草原成長。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植被的生長環境與溫度、海拔及其降水量有關。
1,溫度。熱帶環境主要生常綠的闊葉林及其灌木叢,葉子的表面積比較大,熱帶多為雨林氣候,即使蒸發再多的水分也是可以供應的。
到了溫帶,四季比較明顯,冬天樹木為了能夠過冬就落下葉子,以減少對水分的蒸發。所以溫帶的樹木多以落葉喬木為主。
寒帶、亞寒帶氣溫比較低以針葉林為主。
2,海拔。林線是指高緯度地區或高山,由於低溫(月平均氣溫最高在7℃以下)和風及土壤等條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線。
海拔高度越高,空氣壓力低,並且二氧化碳也大大減少。碳是所有植物生命必需的元素。在接近林線時,樹木變得越來越小,並且零零散散。
樹木變得發育不良或扭曲。因為樹葉小,吸收能量所需二氧化碳的面積很少。在林線以上的高山區,只有灌木,少量耐寒野花,地衣和苔蘚等植物生長。灌木長的很矮小。為了在乾燥稀薄的空氣 中存活,它們不得不貼地蔓延。叢草,地衣和苔蘚覆蓋地面,以獲取極少的濕氣。
而且每上升1000米,溫度會下降6°,這樣也影響了植被的生長,所以一座山的垂直海拔體現了植被與赤道到北極的植被次序是一樣的。
3,濕度。地球上的生命需要水、陽光和空氣,作為生命之源的水當然是維繫生命重要元素。降雨量與植被的關係由幾條線組成,稱為等量降水線。
就拿我們國家為例等量降水線有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線在地圖上,將同一時間裡降水量相同的各點連接起來的線,就稱之為等降水量線。
800mm等量降水線,靠近我國的東南沿海,森林覆蓋為熱帶雨林,農作物以水稻為主。
400mm等量降水線內,為我國的半乾旱半濕潤地區。森林覆蓋以闊葉林為主,農作物以小麥為主。
200mm等量降水線內,主要分布著我國的草原和牧場,由於降水量的減少不適宜農作物的耕種。
低於200mm等量降水線的範圍內,植被覆蓋面積會更小,已經不適合植被的生存生長。作為我國的沙漠地區。
4,在非洲大草原上也是有樹存在的,只是因為降水量的減少而數量比較少,由於季風氣候的影響,在東非大裂谷的另一面則是茂密的熱帶雨林。
我們國家的大草原新疆及其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屬於海拔比較高的,多是在林線以上;蒙古草原及其和黃土高原的北部海拔在1000米以內,是內陸腹地離海比較遠多在200mm等量降水線內,沒有樹木,主要是因為降水量的原因。
有更多見解敬請留言,期待您的關注!
因為草的存在,植物之間的競爭其實更為殘酷,徹徹底底是你死我活的戰爭。
非洲的草原,位置在赤道上,而地球其他在赤道上的地區,大部分都成為了雨林。非洲的草原能夠一直統治者草原呢?一般一塊平整的土地的話,卻是先會出現草,然後會出現樹木,然後樹木統治地表,但是非洲的草原卻永遠被草統治者。
在遠古的非洲也是雨林,但是氣候的變化,使非洲異常的乾燥,樹木生長緩慢了。本來那個時候草類都很少的。但是乾燥的氣候引來了一樣可怕的東西。
森林和草類,非常的乾燥,所以在烈日下,和夜晚的閃電之下,非常的容易點燃。然後就有了大火。
草類的燃燒,還會釋放一些易燃的氣體,瀰漫天空,當風一吹這些氣體的時候,非常容易點燃其他東西包括樹木。然後就是漫天的火海。
火勢的蔓延,加上乾燥的氣候,森林也遭殃,最後他們都會化為灰燼。
在灰燼之上,全是利於植物生長的灰燼,火沒有了燃燒的東西。燒過的地方自燃也就開始熄滅。
樹林也只會是焦炭,如果一次毀滅的燃燒,燒了整片森林的話,其破壞程度,可想而知。那麼在雨林中為什麼有火災,但是蔓延不開?或許是雨林的氣候非常的濕潤,加上非常的潮濕,幾乎每天都有暴雨。火勢也能很好地,被撲滅。
由於乾燥的氣候,草類的種子甚至進化出了一層防火的外殼。他們的種子開始進行自我保護了。
加上草類的根莖,不會被火燒死,所以很快他們又能發芽稱霸草原。當其他樹木開始長出小樹的時候,草原的火又來了,樹木永遠長不起來,就會被燒死。加上乾燥的氣候,旱季和雨季之分,更是符合了草類的生長規律。
草類在乾燥之後極為易燃的特性,加上還能分泌一種易燃的揮發性油脂到空氣中,所以在乾燥的非洲草原旱季,一旦著火就會燒毀一切地表生物,喬木類自然無法生存,而草類的根是不會燒死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野草迅速發芽長大,極快的生長速度又導致喬木的幼苗被草類遮蔽而無法獲取陽光餓死。所以非洲大草原上很少有樹木存在,只有大片大片的野草。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說是下雨少,可內蒙古草原有的地下水很豐富,黃土高原比內蒙古草原雨水少,地下水更少,可黃土高原有參天大樹,這是為什麼呢?有人說是草原上的羊太多了,樹沒長大就被吃掉了,這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以張家口的懷安縣,山西省的天鎮縣,陽高縣為例。那裡不長樹的地方都是鹽鹼地,其它地方含砂量多的地方長小樹,樹的根很深,就是幾年不下雨也不會幹死,內蒙古大草原面積十分大,總有不缺水的地方,但很少有樹林,筆者推斷最重要的原因是土壤中含的鹽鹼量高,其次是是含砂量高,有機質含量低。內蒙古雖然雨量不多,但地下水十分豐富,比北京天津的地下水多很多,北京,天津吃水都困難,但北京,天津的樹木比內蒙古多很多,顯然雨水不是主要原因。
我認為鹽鹼含量高是造成內蒙草原樹木少的主要原因,只是個人推斷,不一定正確,各位有何高見歡迎批評指正。
emmm,大草原上也是能長樹的。。。。。
有一種草原類型叫做熱帶稀樹草原,在這種地貌之中,草佔據優勢,廣泛生長,而喬木則稀稀拉拉,隔一段冒出來一棵。
就像下圖這種。一般用四個字來形容這種地貌:高草稀樹。熱帶稀樹草原又叫薩瓦納群落。這種植被類型在我們國家很少見,只能在雲南、廣東南部、海南和台灣一些地方見到,它主要分布在緯度更低的熱帶地區:熱帶非洲東部啦、美國的加州南部、墨西哥啦,以及澳大利亞、印度、緬甸等地。
能夠出現熱帶稀樹草原的地方,一般會有明顯的旱雨兩季,年降水量雖然能有500~1500毫米,但基本都下在雨季。旱季少雨的情況其實是不利於木本植物生長的,所以雖然熱帶稀樹草原上有樹,基本上也都長成了適合當地氣候的樣子,比如喬木個頭比較矮小,樹榦能儲存大量水分,樹皮厚比較耐燒等等。
而如果是全年雨水不多的氣候,處在半乾旱到半濕潤地區,比如我國的內蒙古、西北地區東部,也會出現大片的草原,但這種草原都是溫帶草原了,基本見不到樹。溫帶草原的環境是不太適合喬木生長的。
一方面是乾燥,像是我國內蒙古還有大西北,年降水量基本都不足400毫米,木本植物的生長是需要充足水分的。
另一方面土壤也不行,草原地區土壤層薄,土壤里有鈣積層,木本植物的根系很難向下長,所以很難見到樹的影子。
但草本植物就不一樣了,它們足夠頑強,乾燥、土淺,甚至是常有草原火災都不怕,畢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呀~
謝謝誠邀!
內陸凡有陽光水和空氣的地方,只要人為不砍伐,連高層佛塔尖上都長灌木,近十多年來農村用燃料幾乎不燒柴了,石頭山上樹木非常茂盛。
喜瑪拉雅的植物層次就非常分明,隨著高遞升,山腳是熱帶雨林,二層闊葉林,三層針葉林,四層草地,再上去是凍土。如海拔和緯度有關係,與雨水也有關係,與溫度也有關係。
中國的草原幾乎沒什麼樹,但是非洲草原是有樹的,甚至有規模不小的樹林。中國草原樹木少,第一個原因是土壤層很淺、不儲水、營養匱乏,所以樹木很難長得高大,第二個原因是中國草原有大量牧民,他們所到之處牛羊鋪天蓋地,可以短時間內消耗掉大量草料,牛羊在食物不足的時候也是會吃掉樹葉的,另外牧民也是需要消耗木材的。
可是,草原上為什麼都不長樹呢?
主要原因應該是氣候,其他的土壤,降雨量也是原因,是次要的。
放眼世界,幾乎所有的大草原地區,都是高原地區,國內的也是這樣。內蒙古大草原,就處於內蒙古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緯度相同的東北興安嶺地區,遍布森林。
不同的海拔生長著不同的植物植被,直至植物因海拔高而無法生長。高原溫度低於平原,海拔高度每上升一千米,溫度下降六度。幾乎所有的高原,都只能長草不能長樹。
從青藏高原看,隨著海拔的上升,地上的草也逐漸稀少,慢慢的草也沒有了,只有一些苔蘚植物,最後苔蘚也不生長了完全被冰雪覆蓋。如在喜馬拉雅山南麓,這種特徵更明顯。而在低海拔地區,有利於植物生長,各種植物一般都比較繁茂。在土壤,降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氣候應該是主要的原因。
數年前去過內蒙包頭北邊一個叫做紅泥井的地方,那個地方很少有樹,只有在村子裡才能看到很少的三五棵樹。村子的井水很深,井水的水面距離井口,能有五六丈深。村子裡的樹好像葉子都很小、有沙棗樹、榆樹、小葉子白楊樹。
草原上之所以沒有樹,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這裡降水很少,年降水量只有一百來毫米,也就是十多厘米而已。草原之所以成為草原,不是因為缺土,而是因為缺水。長在本地的樹木,它們的根,根本夠不到本地的地下水。草原上樹少是因為降水量小於蒸發量。樹根夠不到含水豐富的地層。
但是因為降水的緣故只能維持地表長草,至於樹目力所及處,也不過不足十數。
打開地圖看一下,在水平方向上,從低緯度到高緯度,從沿海到內陸;在垂直方向上,從低海拔到高海拔,隨著氣溫的降低,降水的減少,植物從闊葉、針闊混交、針葉、草原、草甸變化,樹木從密集到稀疏。陸地是岩石還是沙漠並不決定長草還是長樹,只要水源、氣溫適宜,水泥地上也可以長出樹來。水,溫度,缺一不可。這裡說的是地理上的區域,不是某個特定的"點″。
草原上之所以不能長樹,關鍵就是年降水量不足,夏季多雨時,或許有樹苗自行長出,但是無法度過冬春長時間的旱季。只能生長草,這種一歲一枯榮的植物所謂的土壤薄,下面都是沙子,這根本不是原因,如果降雨量充足,植物生長茂盛用不了幾百年,腐爛植物的堆積就會形成足夠樹木生長的腐殖層,自然就會長出森林來。
其實我國在三北地區大量植樹,實際效果非常差,因為這是違背自然科學的除非跨流域調水,或者修建水庫等水利設施,對種下去的樹不間斷的進行人工灌溉,否則,這些樹早晚會死掉。因為這些地方自然降雨不足以供樹木生長。降水足夠的地方,即便是樹木被人為的砍光了,只要封山育林,不再繼續砍伐,過上幾十年,山上自己就會又長滿樹木。
至於說草原上冷,這也不是理由,大興安嶺以東地區冬天冷不冷?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仍然有參天大樹生長。而且還是原始森林。建國初期,東北的森林進行了大量的砍伐,但近2-30年東北砍伐量減少,封山育林後,其實很多林區儘管沒有進行人工植樹,也自然長滿了樹木,沒有變成沙漠。
每一棵樹都是一個水泵。種的樹越多,蒸發量越大。會把已經缺水的草原的水分全帶走,最後草就會枯死。地表植物被破壞掉以後,就意味著沙化,樹也存活不久。所以草原上不適合種樹,尤其是荒漠化草原。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草原上,草和樹是競爭生長的,為了奪取更多生存空間,草原上的草則在秋天是變得焦黃,枯葉,易燃燒,所以草原是比較容易起火的。隨著年復一年的野火,樹自然不能在草原上佔據優勢,而草的根永遠可以在草原上世代生長。
好吧,首先我們看到的樹,大多數都屬於喬木植物,那麼喬木植物有一個特點,就是根系發達,它們根莖往往深入地下數十米以上,這是因為喬木植物,要吸取地下的營養和水分,以及抗擊自然條件的衝擊,所以它們根不僅長而且多。
但是草原那種地理條件,是不適合喬木植物生長的,因為草原土壤的淋溶作用比較弱,土壤中的溶性鹽類淋濕嚴重,導致了碳酸鈣大量的沉澱,然後在土壤中形成了鈣積層,那麼喬木植物的根,很難穿透鈣積層,所以它們的根莖就無法深入地下。
然後還有一點,就是草原的氣候,也是喬木植物無法生長的一個原因,草原的降水量一般集中在夏天,而且夏天陽光照射充足,很容易就形成那種碧綠碧綠的大草原,但其他季節,草原極容易出現乾旱的情況,例如春季,秋季還有冬季。
而喬木植物從某種角度來說,又是一個天然的水分蒸發器,那麼雨水充足的時候,水分蒸發也就蒸發了,反正夏天雨水多,但到了乾旱的季節,結果就不同了,喬木植物最終就會因為缺水而死,所以草原的氣候不適合樹,它只適合草生長........
森林和草原都是很常見的自然景觀,但是它們的分別又常常很明顯,茫茫大草原很少有樹存在,但是莽莽叢林的下面草也不多,森林裡面的草不多還可以理解,畢竟有很多參天大樹擋住了陽光,下面的草不好生長,那麼為什麼草原上只長草卻不長樹呢?草原不能變成森林嗎?其實這和草原與森林所在的地形、降雨量、溫度以及人為因素都有關係。
首先必須講一下的是,並非所有的草原上都沒有樹,很多草原上也會有一些稀少的樹木,比如在非洲就有一種自然景觀叫做稀樹草原,稀疏的樹木下全是草原,野草和樹木並存,即便是在我國,在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帶也存在這樣的自然景觀,但是距離森林較遠的大草原上樹木就會很少了,有些地方舉目四望,方圓幾十里都不會有一棵樹,這是怎麼回事呢?
第一,地形的原因。相對於森林來說,草原通常出現在海拔較高的地方,越高的高原樹木越少,草類植物越多,世界的一些著名高原上幾乎都有草原,卻極少會有森林,最典型的地方就是南美洲了,在南美洲北部赤道及其南北地區,這裡屬於熱帶,同時也大都是亞馬遜平原,所以這裡有著全世界最茂密的熱帶雨林,但是亞馬遜平原向南的地方卻是南美洲比較高的巴西高原,這上面就大部分都是草原了。
這樣的差別也可以從一些立體型的山脈自然景觀看出來,比如喜馬拉雅山南麓,山腳下的自然景觀都像熱帶雨林一樣茂密,再往上樹木就越來越稀疏,而且開始由闊葉林向針葉林變化,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基本都是草類植物了,高度再往上就屬於苔蘚類了,這種地形體現的部分原因也是溫度造成的,比如在兩極地區,寒帶的針葉林邊緣地帶還會有一些草類植物存在,說明某些草類比樹木更加耐寒,如果在寒冷的話,就是一些苔蘚了,苔蘚也不能生存的地方,基本就沒有植物存在了。
第二、降雨量的不同。草原的氣候也比森林要乾旱一些,有的還表現為季節性的乾季和濕季,這樣的氣候適合草類植物生長,卻不太適合樹木生長,因為樹木扎的根比較深,可以吸取很深的水分,但是如果降雨量比較少,只能濕潤地皮以下較淺土壤的話,那就只適合紮根不深的草類生長,草類植物生長快速,有一場充足的雨水就會很快生長起來,等到氣候變乾旱了,它們基本又都已經結籽枯萎了,但是樹木卻需要長期供水,需要從土壤深處吸水,很乾旱的環境中顯然不適合樹木生長。
第三,人為的因素,自古以來人類的生活中就離不開木材,那些在大草原上生活的人們當然也是需要木材的,比如蒙古人,他們搭建的蒙古包,圍養牲畜需要的柵欄,游牧的時候需要的車輛,都需要木材去製作,然而草原上樹木本就稀少,當他們看到一些樹木後可能就想到了生活中的用途,所以就砍伐使用了,這也會導致草原上的樹木越來越少了。
不要總是試圖用你專業的知識去解釋那些自然形成的現象!草原上是有樹的,只不過非常稀少而已,如果有大量的樹木那就是不是草原了,那時森林。就像沙漠中也有草一樣,只不過偶爾出現的綠洲無法改變沙漠的局面。
我國的草原地帶比較多,大致有東北草原、內蒙草原、新疆草原、西藏草原等等,無一例外都是沒有草的,這是天然形成的局面,並不是因為砍伐、沙化等原因。
如今我們一提到草原,大家恐怕最先想到的就是內蒙古,如果你了解歷史應該清楚,在戰國時代北漠的游牧民族就生活在內蒙草原上,漢朝時期的匈奴腹地也在這裡,那時人們都以游牧為生,草原上基本上就沒有樹,這也充分說明是自然形成並不是人為造成的。
再有就是不同的土壤氣候形成不同的自然環境,森林多在土地肥沃降雨量豐富的地方,草原多在土壤稀薄降雨量少的地方,而沙漠基本上是因為過度缺水造成的。一片森林,我們過度砍伐他會變成草原,一片草原過度破壞會變成沙漠。但是反過來想讓沙漠變成草地,讓草地變成森林,除非人工下大力度植樹造林,自然形成幾乎是不可能的。
萬物的生長都有它的客觀規律,而這個客觀規律的形成是自然界這個生態系統經過數億年滄海桑田的變化形成的,因此草原上不長樹並不說草原上一定不適合長樹,這只不過是一種自然現象,這種現象就是:我國的草原上很少有長有大樹。
為什麼大草原上不長樹呢?
樹木生長的必要條件:如陽光、水、空氣、土壤、海拔、緯度、溫度等。
凡有陽光、水和空氣的內陸地區,只要人為不砍伐,條件適宜灌木就會生長。
近年來農村幾乎不燒柴了,石頭山上樹木都非常茂盛。
喜瑪拉雅山上的植物層次非常分明,隨著海拔高度遞升,山腳是熱帶雨林,二層闊葉林,三層針葉林,四層草地,再上去是凍土。
非洲草原不僅有樹,而且,甚至有很大規模的樹林。
然而,中國的草原卻幾乎沒什麼樹,這是為什麼呢?
中國草原樹木少,主要原因就是土壤層很淺、不儲水、營養匱乏,所以樹木很難長得高大,再者,中國草原有大量牧民,他們所到之處牛羊鋪天蓋地,可以短時間內消耗掉大量草料,牛羊在食物不足的時候也是會吃掉樹葉,而且,牧民也需要消耗木材。
當然,草原上很少長樹,主要受氣候影響,然後再是土壤、降雨量等。
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大草原都是在高原地區,國內也一樣。如,內蒙古大草原,就處於內蒙古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緯度相同的東北興安嶺地區,遍布森林。
地球上,在不同的海拔地區,生長著不同的植物植被,直至植物因海拔高而無法生長。高原溫度低於平原,海拔高度每上升一千米,溫度下降六度。幾乎所有的高原,都只能長草不能長樹。
從青藏高原看,隨著海拔的上升,地上的草也逐漸稀少,慢慢的草也沒有了,只有一些苔蘚植物,最後苔蘚也不生長了,完全被冰雪覆蓋。在喜馬拉雅山南麓,這種特徵更明顯。而在低海拔地區,降雨量豐富,溫受適宜,有利於植物生長,各種植物一般都比較繁茂。在土壤,降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氣候應該是主要的原因。
草原上之所以沒有樹,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這裡降水很少,年降水量只有一百來毫米,也就是十多厘米而已。草原之所以成為草原,不是因為缺土,而是因為缺水。長在本地的樹木,它們的根,根本夠不到本地的地下水。草原上樹少是因為降水量小於蒸發量。樹根夠不到含水豐富的地層。
但是因為降水的緣故只能維持地表長草,樹木很少很少,甚至沒有。
水平方向上,從低緯度到高緯度,從沿海到內陸;在垂直方向上,從低海拔到高海拔,隨著氣溫的降低,降水的減少,植物從闊葉、針闊混交、針葉、草原、草甸變化,樹木從密集到稀疏。陸地是岩石還是沙漠並不決定長草還是長樹,而決定長樹的必要條件就是豐富的水源和適宜的氣溫,水和溫度,缺一不可。
草原上之所以不能長樹,關鍵就是年降水量不足,夏季多雨時,或許有樹苗自行長出,但是無法度過冬春長時間的旱季。只能生長草,這種一歲一枯榮的植物所謂的土壤薄,下面都是沙子,這根本不是原因,如果降雨量充足,植物生長茂盛用不了幾百年,腐爛植物的堆積就會形成足夠樹木生長的腐殖層,自然就會長出森林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草原上,草和樹向來是競爭生長的,為了奪取更多生存空間,草原上的草則在秋天變得焦黃,枯葉,易燃燒,所以草原比較容易起火。隨著年復一年的野火,樹自然不能在草原上佔據優勢,而草的根永遠可以在草原上世代生長。
推薦閱讀:
※不需要陽光也能養的室內植物有哪些?
※茶花怎麼養護?
※有多少人兒時吃過這種帶刺的植物桿?還記得叫什麼名字嗎?
※三角梅一年只開一次花?這樣做,可讓你的三角梅一年四季循環開花!
※如何能促使三角梅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