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要到了,你們那裡喝臘八粥嗎,除了這個還有其他習俗嗎?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5180009dffe1b78b175", "vname": "", "vid": "1f202f5e68c4452597a6df55b0031681", "thumb_width": 640, "src_thumb_uri": "5eab0008dfe0686daacf",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55180009dffe1b78b175",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178.64,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9240345}, "ultra": {"duration": 178.64,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8047806}, "normal": {"duration": 178.64,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6551250}}, "md5": "714bc1cb73a0a00ba3f307cdea61cfc8", "duration": 178.64, "file_sign": "714bc1cb73a0a00ba3f307cdea61cfc8", "thumb_uri": "55180009dffe1b78b175", "vu": "1f202f5e68c4452597a6df55b0031681"} --}

萬萬沒想到最早的臘八粥是朱元璋從老鼠洞弄來的?專家揭秘臘八粥怎麼喝最好

想知道更多相關視頻 就快關注看鑒頭條號 一起來玩哇 嘻嘻


臘八節是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從這天開始,人們便要準備過年了。臘八節的習俗有很多最普遍的就是喝臘八粥了。

1、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北方的人每到臘八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做臘八粥,還要祭祀祖先;同時,全家聚在一起喝臘八粥,並且還會將臘八粥送給親戚朋友們一起品嘗。中國各地臘八粥品種不一,花樣繁多。

按照老風俗,臘八節這天喝上一碗熱乎乎的家鄉臘八粥,讓新的一年甜甜美美!


2、腌臘八蒜

相傳在古代,進入臘月商戶們就要清賬了,但是有句俗話說得好,「和氣生財」,商戶們要催要欠款,又不想傷害生意夥伴間的和氣,到了臘月初八這天,就會派夥計上門去送臘八蒜,「蒜」,與數學中的「算」音同,暗示對方該還錢了。臘月廿三,催賬會催得更緊,但到了臘月三十,就不會要賬了。所以,臘八蒜含有算賬清賬的意義,「臘八算」也由此而來。而在臘八這天腌漬的臘八蒜是綠色的,大年初一吃餃子時便可拿出一起享用。


3、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4、臘八面

臘八在陝西關中地區比較盛行,在陝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臘八這一天不喝粥,而是吃面。每年的農曆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

臘八面是將面和各式各樣的豆子為原料,面要做成韭葉面備用;將紅豆提前一晚泡好,臘八這天用來熬湯,待水開時轉小火至紅豆熟透,中火煮麵。同時熟油將蔥花爆香,面煮好後將蔥花油潑入鍋中。一碗香噴噴的臘八面就做好啦!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5180007c9871edf4853", "vname": "", "vid": "a30a84e5671e4212bd76f6b18fb10cff", "thumb_width": 640, "src_thumb_uri": "5bde00114c68f59258f6",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55180007c9871edf4853",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187.04,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6693718}, "ultra": {"duration": 187.04,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3636958}, "normal": {"duration": 187.04,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4799327}}, "md5": "5da10c2d625671bfee978426cc44c509", "duration": 187.04, "file_sign": "5da10c2d625671bfee978426cc44c509", "thumb_uri": "55180007c9871edf4853", "vu": "a30a84e5671e4212bd76f6b18fb10cff"} --}


今天就是臘八節了,大家有木有熬臘八粥喝呢?相信很多地方都有熬臘八粥的習俗。

每到臘八節,就提前準備好各種米,各種豆子,堅果;種類越多越好,熬製成一鍋美味的臘八粥。

另外,我所在的地方,在臘八節這一天還會腌制臘八蒜。製作方法: 將蒜剝凈,去皮,找個乾淨的玻璃瓶子,把蒜放進去,倒上醋進行腌制。最終蒜瓣會變成翠綠色,等到過年可以就這餃子一起吃,非常美味。


所謂「臘八節」是指農曆臘月初八這一天,人們有吃臘八粥祈福感恩的習俗。慢慢就演變成了一個節日!中華文明淵遠流長,博大精深。對月的稱呼講究文雅卻又能夠反映出當月的實際情況。比方說對農曆十月稱為寒月,農曆十一月稱為冬月,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農曆一月稱為正月。

臘八粥是由八種主要食材混合在一起煮的粥。當然食材因為各地的物產不同,風俗不同而略有差異。這裡給大家提供一種:黃米、白米、黑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合水煮熟即成一碗美味的臘八粥。

人們在臘八節這天吃臘八粥的習俗的由來,有一個很美好的傳說。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這一天正在菩提樹下參禪,一個放羊的小女孩送給佛祖一碗蘋果糯米糰子煮的粥,佛祖喝了以後,在菩提樹下修成正果。於是人們便在每年的臘月初八這一天都會煮八寶粥吃,以感謝神靈和祈求平安。

在荊門,這個節日遠遠比不上春節、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隆重。不過還是會有一些人會在這一天煮臘八粥吃的。

夥伴們,你們是哪的?你們那裡臘八節喝臘八粥嗎?


農曆十二月初八日,按中華民族的民俗文化叫臘八節。臘八過去以後就是新年了。從此以後,年味與日俱增:爆竹聲聲、歡聲笑語、春聯年畫、梅花吐紅。春節的大幕逐漸拉開。

有史記載:我中華民族從先秦時期開始,臘八節就成為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同時也有很多騷人墨客,在臘八日賦詩抒懷。今日剛好是我入駐頭條兩月余,也謅小詩一首和網友共勉之:

臘八節頭條友有感 —— 思念

君住頭條頭

吾住頭條尾

終日思君不見君

共飲頭條水

君住頭條頭

吾住頭條尾

手捧頭條傾傾訴

目標共追煒

君住頭條頭

吾住頭條尾

你我頭條功名日

把酒言歡醉


如果本文對你有幫助請你擊「關注」和「點贊」就是對我的支持。謝謝。


一、臘八節簡述

農曆的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整個農曆十二月,稱之為「臘月」。中華民族自古有在臘八節祭祀的傳統,我國不少地區還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學創始人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而在民間,則一直是把它當作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

二、臘八節探源

(一)感恩萬物臘八祭

臘八節的文化源頭,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臘祭」,是源於慧識悊學文化時期對天地能量與生命能量「其未兆也,易謀也」的準確把握,是對「其微也,易散也」及時進行天地人三才合一修身的關懷與提示。由於時空點的原因,臘祭同時也是感恩萬物、酬謝道德恩賜的儀式,盡顯祖先智慧以及對子孫的人文關懷愛護。只是可惜,在社會滑落到意識哲學文化層面以後,這一個重大的節日逐步被曲解乃至被完全錯解了,特別在近代更是將其內涵丟棄,留下的只是一種舍本求末式的娛樂享受而已。(編者註:根據中國傳統文化對文明、文化的本質與內涵的揭示及其演化的過程,而將中國悊/哲學體系重新分為四類。即性識悊學文化/慧識悊學文化/智識哲學文化/意識哲學文化。其中性識悊學文化期和慧識悊學文化期在2500年前的軸心時代之前,是中國古代建立在全腦和心腦立體運用生理基礎上的立體悊學文化,代表人物有伏羲、黃帝、老子;智識哲學文化期,所調用的大腦工作區間是人類左腦的質層和皮層以及右腦皮層,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漢代及以後則進入意識哲學文化期,意識哲學文化誕生的生理基礎是人類的左腦皮層思維,代表人物有董仲舒、朱熹等。)

臘祭,現有保存下來的史料大都是以智解慧和以意解慧的解析記錄,(編者註:以意解慧,以智解慧:即以意識思維或者智能思維去解讀慧識文化時期的文化成果。)離臘祭的原有本義還存在著相當大的距離。例如,根據考證,臘祭原本是神農氏時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萬物而索饗之」(出自《禮記·郊特牲》。)的年終感恩酬謝祭祀的習俗,主要內容是感謝萬物天地對上一年的賜予,然後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和五穀豐登,同時把握天時適時地進行一些驅疫禳災的活動。這個考證雖然說明了臘祭的起源,但是並沒有將祖先們創立這一節日時所賦予的指導修身明德而把握天地人三才合一同步實踐的原生態本義解讀出來,因而還是捨本逐末的意識片面認知。

臘祭的這種文化風俗,口傳產生的時代久遠,文字記載最早始於周代。不論官宦之家,還是平民百姓,年底都要舉行一次「歲終之祭」,規模之盛大隆重,為一年中最典型的一次,這次祭祀活動的名稱就稱作「臘」。

《玉燭寶典》:「臘,一歲之大祭。」《獨斷》:「臘者,歲終大祭。」《荊楚歲時記》:「孔子所以預於臘賓,一歲之中盛於此節。」孔子當年是把這一天當作招待嘉賓的重要時期,很早就提前預備著邀請各方人士和朋友這一天相聚在一起,因為這是一年當中最盛大的一個節日。宋代的吳曾在《能改齋漫錄·辨誤二》中說:「臘祭之名,起於三代,廢於始皇,而興於漢也。」臘祭這一文化習俗在流傳過程中,由於經歷了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戰亂,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曾經被廢止,但是到了漢代時又開始逐步興起。這是因為,漢朝的前幾代君王都是用黃老文化進行治世的,而秦始皇卻是採取霸治的方式治世,兩個朝代的治理模式有本質的不同。

歸納總結歷史記載,我們可以發現,臘祭是一種感恩萬物的禮儀形式。春秋末,孔子的學生子貢曾目睹臘祭的盛況,在他留下的記錄當中感嘆「一國之人皆若狂」,也就是舉國都在狂歡。雖然那個時代的臘祭,已經滑落到了意識哲學文化的局限認識之中,離其本義已經相去甚遠,但是,人們的感恩酬謝之心還沒有消失。

(二)臘八節真義

臘日(臘八)曾是古代的「年」

古代過「年」,在比西周更早的歷史時期,並不是在臘月的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曾經是「臘日」這一天,也就是後來人們並不太重視的臘八這一天。西周時期,過年的日子已經改為冬至。而到漢武帝時期,正月與冬至在曆法中也進行了分離,改為正月初一過年。

過年時間的移動與變遷,同樣是修身明德的慧識悊學文化隱退,智識哲學也被意識哲學取代以後,必然會發生的歷史現象。只能說是人類的意識既取代了智識,也戰勝了慧識,但是卻違背了人類不應當違背的天時。人為的錯過,這就是不明智的表現,是愚昧的一種改變。

三、臘八節的正善治養生

(一)養生食補臘八食

民以食為天,中國又是一個食文化的大國,所以臘八節的飲食文化也很有特色,一般地方都有吃臘八飯、臘八粥的飲食風俗習慣。製作臘八粥、臘八飯採取的烹調方式,主要是把握了五氣、五色這兩大特點,將食料中的米(大米、小米、江米、黃米、高粱米)、豆、棗、栗、蓮子,以及五色的菜蔬,混合在一起做成米飯或者米粥,通過將五行、五色的內容高度聚集在一起,以更好地實現營養脾胃的目的。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的健康關係到生命體的健康。臘八這一天,在一元始炁(qì)動於地之後,緊接著天德、天陽之炁又開始降臨,在搶得這個先機的時候,五炁就非常容易聚合在一起,再把它製成飲食之品,用天地初發的炁能量來調養我們的胃和脾,就非常有利於實現後天本固的目的,為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礎。這是一個高度重視運用天地合一的能量來實現人體生命健康,通過食物對後天之本的脾胃加以強化的養生方法,也是落實《黃帝四經》裡面所講的「順四時之度而民不有疾」的重要措施。

對於臘八這一天「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一定要正確地進行解讀。智識文化在丟失了慧識悊學的正確解讀,喪失了「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實踐以後,從內求轉為外求,以為「合聚萬物」就是聚合很多的食物,然後煮上一鍋,一起吃下去,將這一天退變成了單純的喝粥節日。

「索」,代表粗繩,有尋找、搜求、求取之意,是意識的代表形式。「索」還有另一種理解,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我們的身體要為「一」,也就是雙螺旋的結構形態,神為「一」,氣為「一」,形為「一」,要處在「得一」的狀態,這才叫「索」。只有達到這種狀態,才能與天時地利完全相通。「饗」,即為服食,也就是能夠吸收天德地炁。當然,「饗」還有祭祀的意思,我們吃了這麼好的東西,餵飽了體內所有的生命,當然需要感恩。倘若能夠知道把心調成「一」,把意識調成「一」,把形也調成「一」,再去「索饗」,把老子《德道經》讀一讀,把老子五千言的能量用一用,然後再貫通天地人三才,那才是真正美美地飽餐。從臘月初八就開始飽餐,一直飽餐到過年,第二年精神就會非常飽滿。(編者註:宇宙中以雙螺旋玄曲波形態傳輸宇宙能量。老子的「玄之有玄,眾眇之門」的論斷,揭示了人體細胞中的雙螺旋結構DNA的生命奧秘,更泛指宇宙大環境中的能量結構形態,是人類與萬物具有生命活力的微型巨大能量發動機。也是產生生命奇蹟的根本。一,以數喻為德,是宇宙萬物生成發展的基礎。此處指人的命體和精氣神都處於德一的狀態,與宇宙天德地炁的能量場相合一。)

所以,應當正確地解讀「合聚萬物而索饗之」。萬物之精,莫過於天德地炁,「合聚萬物」,莫過於聚天地之炁;「索」,即用自己體內雙螺旋共構的這個「得一」傳導器,對天地之炁加以吸收、輸布和儲存,既聚餐於身體之內,同時感恩於天地萬物的恩賜,用行動回報萬物的滋養,人與萬物在尊道貴德、萬物平等的原則上,共同良性發展,這才是「合聚萬物而索饗之」的應有之義。

(二)食料加工臘八醋(蒜)

一般來說,臘八節這一天製作的食料中,以臘八制醋比較典型,其他還有臘酒等。這一天製作的醋、酒等,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保鮮期比較長。這也是利用了「天時」和「地利」,主動用「人和」去適應宇宙能量場變化規律而產生的效應。

臘八這一天用醋來泡蒜,封存多日以後,醋就吸收了蒜的辣味,改變了蒜的屬性,這也是古代家庭必備的一味保健、防疫和治療的藥品。比如,胃不舒服或是感冒,或發生細菌侵入感染等情況時,就可以把臘八蒜當作葯來使用。

臘八蒜之所以效果比較好,也與它既有醋也有辛味有關係,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有利於清理我們肝臓裡面淤積的濁氣、病氣、廢氣。「臘盡見春回,寒梢花又開」,當有外感或者輕度外傷的時候,將其當作葯來用,可以發揮較好的效用。

(三)擬方製藥臘八葯

在傳統醫學裡面,一般從事醫學研究和醫療職業的人,都會抓住臘八這一天來製藥,或者擬定處方,稱為臘八葯。這一天制的葯和擬的方,對於全年的預防和治療具有極重要的價值。有些得到真傳的民間中醫,或者是一些有師承的中醫,都非常重視這一天。在臘八這一天進行擬方或者製藥,處在把握「天時」和「地利」而用「人和」來進行結合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時空點,非常有利於提升醫療技術、診斷效果和治療效果。在這一天所熬制的藥物和擬定的處方,一般都會有較佳的治療效果。

四、臘八節的民俗文化

(一)感恩酬謝談祭祀

臘八祭,是臘八節這個節日的重頭戲。

歲末的臘祭世代相沿,比如以前人們在家裡中堂供奉的牌位上一般都寫著「道德天地國親師」等內容,這都是臘八感恩祭祀的對象。

唐代柳宗元在《監祭使壁記》中,對祭祀做了中肯的評價:「聖人之於祭祀,非必神之也,蓋亦附之教也。」聖人提倡祭祀,並不是一定要鼓吹神叨叨的,而主要是要教育人們感恩萬物,酬謝萬靈,感恩與酬謝才是祭的本義。西方有感恩節,包括古代的瑪雅人也有感恩節,而臘八節就是中華民族的感恩節。祭祀的目的,就是通過特定的方法,教育人們一定要具備感恩酬謝萬物的品質。

祭祀的對象

臘祭以感恩酬謝為主旨,歲首祭祀常與拜送、懇請呵護相關,臘祭和歲首祭祀時間非常接近,尾首相連,秦漢時期把這兩祭並稱為「正臘」,以後兩祭又演變為包括年前和歲後為期近一個月的廣義上的春節。

1、感恩酬謝而祭祀道德天地:包含立志勵志,尊道貴德,修身明德,知修行舍合一等內涵。要知,學而時習之,為學日益而知;要修,修之於身,修之於家,修之於鄉;更要行,行動起來,不僅僅自己運用,並且要宣傳傳統文化,宣傳道德文化;要舍,能夠舍己,不舍就難以行,既難以內行,也難以外行。舍就是得(德),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就能夠修行舍合一地去貫徹執行。

2、感恩酬謝而祭祀家族祖先:包含祭祀九祖、歷代血緣宗親長輩。

3、感恩酬謝而祭祀五行:包含祭祀五行,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到南嶽旅遊過的人應該記得,那裡供奉的就是火神祝融。后土,就是中央土。

4、感恩酬謝而祭祀五物:《白虎通·卷一》云:「五祀者,何謂也?謂門、戶、井、灶、中溜也」。對於我們生活、生存空間當中經常接觸的五種物品,要進行感恩酬謝,這就稱之為五祀,具體是指門、戶、井、灶、中堂。比如,以前有客廳叫中堂,中堂用於拜祖,也是需要感謝的。(編者註:此處內容供民俗文化研究之用,以展現民俗文化的全貌。)

5、感恩酬謝而祭祀各先聖。

(二)正確繼承臘八節

對於臘八節的繼承,我們還是要回到道德根文化的支撐點上來,也就是一定要建立「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的模式。(編者註:「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是老子唯德思想中的兩種學習方式。見老子《德道經》第十一章無為章:「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益與溢通,增加之義。人們通過後天智識,不斷主動學習與積累、掌握前人總結的文化、知識和經驗,借鑒別人的經驗,儲存在大腦皮層的溝回裡面。老子提出,一定要學習有益的,能在大腦皮層溝回上面,建立正覺、正念、正識的內容,才是正確的為學之道。智識如果堆得過多,雜亂無章,就可能抑制大腦深層質層慧性的透發。所以在大腦皮層的主動學習和整理過程中,古人提出「吾日三省吾身」,逐步減少與清理後天堆積的大腦皮層智識中有害、無用的信息部分,避免有害無益和雜亂無章的信息對自己的干擾,主動減少私心克制貪慾,去除妄想執著,心身保持道德的「聖人之治」品質,符合自然規律,讓大腦質層當中的慧識透發出來,產生科學的創造力,從而獲得大慧大智,是為「聞道者日損」。)

冬至節氣的特點,實際上是與《德道經》第十三章《生死》暗中相合;而臘八節,又與《德道經》第十二章《德善》中的「聖人之治」相吻合。因為修心就是修聖心,「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的心炁才能像天那樣無私而下降,使我們體內在這一年當中達到最佳的狀態。內在的心和腎、天和地能夠完美統一,與臘八節也是密切相關的。(編者註:傳統中醫理論認為,宇宙有天地,人體也有內天地。人體的天主要指心區,地在體內腎區到陰蹺區域。心在五行屬火,位居於上而屬於陽。腎在五行屬水,位居於下而屬於陰。心火下降於腎,腎水上濟於心,心腎之間的功能才能協調,而稱為「心腎相交」。)

在時空的把握和確定方面,我們要明白臘、惜臘、重臘而修身明德,心腎同步,求證得一,感恩酬謝萬物。要善正復興民俗民風,健康心靈命身。

在身、口、意方面,還要將意識行為的繼承上升為心靈與修身實踐的繼承。所以,對傳統文化我們既要在意識上弄通弄懂,同時要在身口意上去進行學習掌握,更重要的是要上升為心靈與修身實踐的完整繼承,進行提升。

這樣才能夠真正去粗取精,古為今用,達成一種「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文化形態,用傳統文化治理人們普遍容易罹患的現代病症,像誠信病、愚昧病、權迷病、錢癆病、逐名病、經濟病、圈地病、污染病等,都在我們復興道德根文化進行治理的範疇之內。

節選自熊春錦先生著《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冬》(略有編輯),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17-3188-3。如有轉載,請保持圖片與文字內容原樣,勿擅自編輯,並須註明書名、作者與出版社。

本文整理編輯:道德知音論壇

德慧智國學教育網站 ,德慧智國學在線書院提供支持!

看完覺得有用,請記得分享!懂得分享美好的人,生活會更美好!

當代著名國學家、教育家熊春錦先生創立的中華德慧智教育理念,源出於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以伏羲創立的易道文化、黃帝創立的法道文化和老子創立的德道文化為理論基石,根據生命的實質和發展規律確定教育體系;目前,德慧智國學教育已經向全社會推廣了十幾年,已超過百萬人從中華傳統根文化的教育中獲益。更多理論理念及各地公益活動,請關注本號相關置頂文章及愛活動版塊


臘八節要喝粥的,裡面要有八種食材,這八樣不一定是什麼,湊成數量,這些食材在以前會有一些講究,圖個吉利,比如要放花生,意味著生生不息。但是,現在,越來越沒有講究。過了,臘八節,就意味著過年。

在以前,還會有放生,祈福的儀式。

今天,廟裡,有布施粥。


不喝喲,我們南方人還真沒有這個習俗,感覺北方辣八應該是吃餃子吧!不管過什麼節日,都是餃子套餐,哈哈!

在北方聽說還過冬至,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我們南方就知道冬至是個節氣名字,然後在當天不會有特殊的形式(⊙o⊙)哦!

我們南方只過端午,中秋和春節,可以說是非常佛性咯!


我們老家是要喝的,坐標西南與西北之間。記得小時候每年到臘八家裡,學校食堂都會煮出不同類型的臘八粥,記得老人說是為了紀念的意思,不過那會只知道吃。但是比較明顯的是,過了臘八這個節日後,感覺就正式進入到了緊張的年貨籌備期了,每天都在盤算還需要買什麼,還缺什麼,小孩子更加開心,因為要過年了……這是小學左右的光景,可能我老家那會比較窮一點

到了近些年,節日變得越來越淡,臘八粥也不吃了,只是看日曆忽然記起來有這麼個節日,順帶回憶一下那年吧


推薦閱讀:

TAG:臘八粥 | 文化 | 社會 | 美食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