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請分析一下古代科舉的利與弊?


科舉是一種選才制度,從歷史的選才談起吧。

任何政府都需要一大批的官員來保證它的運轉,這些官員從哪裡來呢?當政者先是設立了太學,進行培養。但能進入太學,大都是貴族、官僚子弟,平民子弟是很難進入太學的。太學的人數有限,他們對民間的了解也有限,漢朝又增加了兩種選才方式。一種是不定期的選才,即舉賢良,由各地舉薦賢良人才,再由政府對他們進行「策問」,根據他們的答卷挑選任用。後來又增加了一種定期的選才方式,即一年一次的舉孝廉。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已經失去了舉孝廉的條件,曹操任用陳群創設了九品中正制,簡單來說就是將各地流亡在中央的人士,登記造冊,並根據其德、才分為九品,吏部根據此名冊挑選任用。

九品中正制本就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政策,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為世閥大族所壟斷,平民百姓連名冊都進不了。針對此弊,隋唐推出了考試製度。符合報考條件者,先經禮部進行資格性考試,考試合格者,再由吏部進行面試,吏部考察的主要是行政處理能力。因禮部考的是「進士科」、「明經科」等,是通過「科考」代替了原先的舉孝廉方式,所以稱為科舉。科舉制的出台,是時代的需要,它為寒門士子打開了一個上升的通道。寒門士子做官就沒有弊端嗎?當然有。世閥大族子弟受家庭熏染,熟悉政治掌故,從政後會很快進入角色,政務處理也比較得心應手,寒門士子全心應考,缺乏家庭熏染,對政治傳統茫然不知,政務處理能力自然就差了許多,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高分低能。為了彌補高分低能、一考定終身的缺陷,隋唐還推出了公卷通榜制。公卷就是考生考前先將自己平時所寫的詩文送給考官及政府中德高望重者,先獲得一定的知名度。通榜則是指不單以考場上的發揮論高下,而是按照公眾輿論和政府先輩們的意見來定榜次,相當於平常成績分或素質教育分。先賢們聰明吧?我們能想到的其實他們早就想到了。但也給那些投機鑽營者留下了操作空間,有些考生就拿別人的文章冒用,作弊之風日盛,宋仁宗時不得不取消了公卷通榜制。

到了宋朝,王安石認為詩賦這些東西與行政沒什麼關係,廢除詩賦改考經義,問題是仁義道德這些東東誰都能扯,實際效果還不如以前。

到了明朝,因為參考人數太多,改為分級考。先是府縣考,考中者稱為秀才,再是省考,也就是鄉試,考中者稱為舉人,然後是國考,就是會試,考中者為進士。進士讀滿三年書,再參加考試,成績好的入讀翰林院。

科舉最為人詬病的八股文是明朝開始的,其初衷同樣不是為了愚民,而是為了能有標準答案,有一個客觀的評價體系。唐代考律詩,為了評判優劣,要求符合平平仄仄、工整對仗,宋代改考經義,仁義道德誰都能講,如何評判高下?所以才逐步演變成為一種「律體的經義」,就是說你不僅要談仁義道德,還必須象唐詩一樣優美。

清朝的科舉,和明朝區別不大。

可見,科舉是一種順應時代發展而逐步形成、日臻完善的一種選才制度,無論王朝如何更替,政治制度如何變革,科舉制度卻一直延續了一千三百年,這本身就說明其有很大的可取之處。隨著時代的發展,科舉所考試的內容越來越與時代脫節,科舉制度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最終不得不廢除,但不能因此而否定科舉的作用。現代人動不動強調,科舉把人考傻了。其實,什麼時候都有書獃子,什麼行業都有痴迷於其中的痴子,打麻將、玩遊戲、看泡沫劇,哪種都可能把人搞傻的。

而且,我們現在廢除的只是科舉的內容,科舉這種考試製度還是保留了下來,高考不就是現代的科舉嗎?十年動亂期間取消了考試,結果如何呢?就是現在,我們也只能叫囂減負,卻依然不能取消考試。特別是窮家孩子,一旦廢除考試,窮家孩子上哪兒哭去?學傻的、高分低能的,是不是也很多?但是,它不是取消考試的理由,只能慢慢改良吧。總之,科舉不是最好的選才方式,高考也不是最好的選拔制度,但在沒有更好的選拔辦法之前,科舉、高考又何嘗不是一種現實的甚至更公平的選擇呢?


1.首先說古代通過科舉制選取官吏的利:通過科舉制,打破了先前世襲制和世族制的傳統,減少了徇私舞弊現象,不再是」一朝為農世代農,一朝為官世代官」。許多寒門學子得以進朝為官,有利於國家選拔人才,重用人才。

2.再說弊:以八股取士為利,科舉制的考試內容和考試形式嚴重束縛應考者,使好多學生不再追求真才實學,束縛知識分子思維和思想,不利於學術發展,不利於文化創新。


科舉制度

隋唐時期,四分五裂已久的國家終於進入了大一統的時代。黑暗之後的黎明,特別是在為了改革政治鞏固統治基礎加強中央集權,在政治上很多地方都做了創新和改革。在選官制度上就開始採用了公平競爭的科舉制度。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之後,歷史上被認為昏庸無道的隋煬帝,開創了科舉制度的先河。從此以後朝廷開始用公開考試公平競爭的方法來選擇人才。這是在選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為後來的王朝所沿用不知道貢獻了多少棟樑之才。

剝奪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權,使封建官吏的選拔和任用權收歸中央,有利於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選官方面的腐敗,改變了自秦漢以來以薦舉為主的官吏選拔制度。統治階級的大門敞開向整個地主階級開放仕途,這樣的做法有利於籠絡人才,緩和階級之間矛盾,擴大了統治階級的基礎。

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期的士族制度,只是按照門第高低分配權力,社會階層固化造成了朝廷中出現了封建腐朽的印象。當時的統治基礎十分薄弱只能滿足出身高貴的封建地主的需求,並不能有效的統治拚命百姓以及身份地位的地主階級。即便是這些階級中的人再有才華也沒有上升的渠道和橋樑,傢具了當時朝廷的腐敗和地方割據勢力的分裂。士族制度腐朽,與當時封建經濟的發展一點都不符合。當上層建築符合經濟基礎的發展的時候就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均田制實行後,中小地主利益訴求得不到滿足,就會造成人心向背。


在當時有意義。把讀書識字做為一個職業。傳承了文化。讓很多人相信讀書會有飛皇騰達。不好的地方就是讀的就是治國之道。也就是思想政治學說。除了維護王權,講究禮儀以外沒有任何意義。與現代讀書學習完全不一樣。真正推動社會進步的是科學技術發明創造。所以古代科舉就是原地打轉。社會也就在原來水平上興衰。朝代更替。


我認為利大於弊。原因是,雖然考生中未免有一些書獃子,但這些書獃子卻會照章辦事,不會越雷池一步。考生的大多數還是有學有識。受儒家思想的教育,絕大多數還是忠勇有佳,這裡面絕對不會有沒有文化瞎胡鬧的人。更不會出現智者去搬磚,傻子去做官的現象。


科舉制,使得政權的開放度擴大,全社會所有的人只要肯用功,有能力,就可以進入政府工作,並不限於貴族。所以能夠網羅更多的人才。

科舉制使得貴族門閥消失,整個社會平鋪,當中央政權一倒,地方上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力量。所以西晉一亡,北方陷入五胡亂華,但文化藉助門閥大家族的力量仍存,而科舉制開始大規模施行的宋朝,中央一倒,民間再無力量抵抗。

科舉制要公平,也就要有標準,沒有標準很容易陷入徇私舞弊,走後門,找關係。而明代開始的八股文嚴重製約思想。


三言兩語不容易說清楚。

首先,開科取仕,有利於精英進入官員隊伍。其次有利於文化的傳承。這是利的方面。

再說弊的方面,由於科考的形式和內容有種種限制,對於考生的發展不利,除了記住聖人曰,會寫八股文,考生真正的才華不能得以展現,許多人才因而被埋沒。


推薦閱讀:

戎馬一生鬥智斗勇,霸王含恨烏江去,下聯怎麼對?
現在是西方文明影響了中華文明還是中華文明影響了全世界?
對聯:懸崖峭壁路難行?
英法火燒圓明園時,持有何種心態?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