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呢?
看到這個問答,一方覺得是孟子的「人性本善」故其重「仁」,一方是荀子的「人性本惡」故其重「以理制欲」。
眾所周知,《三字經》里開篇就說到「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人生來本是善良的,因為後天環境的影響,才會產生惡念。而荀子的想法剛好相反,他老人家覺得人生來就是邪惡的,因為後天學習了道德、學習了分辨是非,這才會懂得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在我看來,到底是「人性本善良」還是「人性本惡」,其實都沒什麼所謂,或者說,所謂的善惡之分,其實也不過就是人類自己來定義的東西而已。先人規定什麼是善,那善就是什麼,我們按照這個規定去做,那就是善,反之亦然。那麼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必要去爭論人性本來的善惡嗎?
個人以為性本善,因為在學習社會經驗前,沒有人會天生算計,可從進化論看出。其次,物質決定意識,在意識產生前,人類所求所有與動物一樣是本能反應形式和所見之反應特性(即物質的本質和具體形態)。
這個問題我想我無法用自己的語言來回答。但是,我很喜歡桐華的小說《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裡面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誰說「人之初,性本善」?見過小孩子殘忍地虐殺小動物嗎?他們能把小鳥活活玩死,人的本性中隱含獸性,孩子的世界其實充滿殘忍。
善惡是現有的社會價值判斷,而人之初是人的本能。這些本能可以確保人在自然條件下的生存,但不一定符合我們的現有的社會價值,符合的我們叫它善,不符合的我們叫它惡。可能今天我們覺得這個行為是善,再過幾年就覺得它是惡了。因而人之初是沒有善惡之分的,它是最純粹的本能,無法用善惡衡量。喜歡這個答案可以關注小編~
人性之初,是無所謂善和惡的。
人的成長,有一個由生物人到社會人轉變的過程,
人之善惡,受社會環境影響而形成的。
正面引導多、正激勵多,就容易形成善的品質。
遭遇損害、不公平公正,生長環境惡劣、壓抑、扭曲,
就容易形成惡的性格心理傾向。
善惡是大人在看孩子,孩子都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知善惡既生,見惡善既存。對比的結果,60年代未婚先孕,那是很嚴重的,都抬不起頭來,現在算個啥事。同樣的一見事,就是兩種結果,是善惡的標準變了嗎?那善惡的標準又是什麼,是誰定的,定的就一定對嗎?所以我認為定人善惡沒意義,就算全世界人都指認一個人是惡的,那他也不一定是惡,只是一個人在一個時間結點被同時存在的主觀意識不認可而已。
我覺得沒有什麼善於惡,因為剛生下來人是沒有什麼意識的,等慢慢長大後天因素才會決定惡於善,不過決定後天因素的很多,家庭、學校、社會、所以才有了兩兄弟在同一學校同一家庭成長性格卻又不同,其原因就是社會對人的影響不同,這緊緊是我的觀點,不喜勿噴
推薦閱讀:
※本人性格非常內向,內心敏感脆弱,膽小怯懦。具有社交恐懼症表現,如何才能改善,漸漸性格開朗勇敢善於社交?
※是不是越長大越難愛上一個人?
※怎樣才算和一個人混熟了?
※哪一句話讓你瞬間對一個人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