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低收入高消費的人群?


小編的意見就一個字:作死!

其實,中國表面上看,人均gdp並不低,但是,普通老百姓收入其實真不高。舉個例子:2009年昆明大部分的銀行正式員工,一個月純收入可以達到1萬元,而同期,沒有文化的,在食堂打工的人,管吃管住才700元一個月。要知道,其實食堂工人基本上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群的收入。而且其他在私企打工的普通員工,大部分其實也就是夠一個月的衣食住行,要說存錢真的太難了,更不要說買房了。

中國用世界8%的耕地養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但這僅僅是溫飽,要說富足還遠遠達不到。而對比美國,人口不多,耕地面積廣,所以,美國人均糧食產量一直都是保持在世界前列。由於美國是世界上大部分公司都重視的市場,所以,全世界商品雲集,競爭激烈,自然也拉低了價格。

就是這樣,很多人都不知道勤儉節約,拿著幾百元的工資,每月卻拿出數千塊、甚至數萬塊來買包包,我只想說你何德何能?這難道不就是在消耗未來嗎?

人丑嘴不甜,沒實力沒背景。一點壓力就想放棄,還特別多愁善變。你不窮死誰窮死?

擺正心態很重要,我的做法就是努力工作,努力拚業績。把握機會很重要。

仔細想想,很多普通家族在經歷了幾十年的奮鬥和努力後,真的並沒有脫離原本的階級,只是換了一種勞動的方式繼續做著普通人。他們接受教育,並且努力工作,依舊無法致富,上升一個階層!自嘲為 " 新窮人 ",特徵為:高學歷低收入、高消費低存款人群。

這裡就進入了 一個 " 階級固化 " 這個魔咒!!

一項由約翰 · 霍普金斯大學主導的調查給了我們答案,它總共記錄了 790 個孩子的成長生活,最後的研究結論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殘忍:

就整體階層流動而言," 實驗 " 兒童中 50% 的孩子,依舊與父母的處於同一社會階層。即沒有實現階層的超越或下滑。窮者的後代依然貧窮,富者的子女仍舊富足。

只有 33 位出身於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實現了底層逆襲,在二十多歲時步入了高收入群體。而那些家庭本來就比較富裕的孩子,只有 19 位在成年後掉入了貧困階層。

在總計 790 位用戶的調查中,僅有 33 位突破了固有階層,實現了 " 逆襲 "。原來 " 自以為生活已經優於父母,不過一場誤會而已。"

那麼那些突破了父母的階層,完成逆襲的人,是如何跳出命運的藩籬,成為黑馬的?

我們都想實現逆襲,達到更高階層,有沒有適用於我們普通家庭的黃金培養定律?

可能有吧,但喵叔並沒有找到,但以下幾個問題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貧窮為什麼在大部分人身上被 " 遺傳 " 了?

不是,那是因為你太作了!!!作得窮,不作哪裡來得窮?!!

小編總結了,你窮還作死的原因!請大家自行吸取~~

1、與父母的培養策略有關

貧窮家庭,在業餘時間並沒有注重培養孩子的其他能力,這些孩子唯一學習的地方在學校,他們的時間幾乎用在為生計而奔波,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心理成長;

而相對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寒暑假都會參加各種培訓班,他們的父母也會有意識的安排孩子玩耍時間和學習時間,有計劃地讓孩子朝著目標成長。

常年累月,這兩種不同的策略自然造成了不同的效果,他們的學習技能、情緒管理、社交能力等各方面就這樣拉開差距了。

而這種培養策略才是一代又一代 " 遺傳 " 下來的,很多時候,他們無法意識到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自己的培養方式,而並不是孩子努不努力。

2、父母與孩子的親密程度和家庭收入有關!

下面是一項更重要的研究發現: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親密程度,與他們的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有較密切的關係。

上文提到的調查發現,大多數貧困家庭的親子關係疏離,因為父母疲於維持生計,無暇與孩子溝通交流。而家庭條件不錯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見,儘管這些家長工作也忙,但他們依然會傾聽孩子聲音。

不同的親子交流方式,影響了孩子今後的團隊協作能力。那些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內心有很多孤獨,容易被邊緣化。

這個社交社會,孤獨的性格使得他們的成長之路異常艱難。

3、無論貧富,壓力才是成長之路的絆腳石!

家庭貧困的孩子,就一定比富家子弟更笨能力更差嗎?並沒有那麼簡單,決定孩子智商和能力的其實是壓力。

科學證明:貧困家庭中瀰漫著壓力,比如糟糕的居住環境、與父母長期分離,以及暴力風險等,這些會使大腦產生神經毒素,損害大腦的正常發育。

我們知道,要想孩子得到好的發展,必須由父母給予他正確有效的認知,且情感上的溫暖和關懷。而錢可以給予安全感,也可以買到孩子成長學習需要的物質。

但是,錢並不是最關鍵的要素,父母的行為和思維才是。

" 貧窮影響孩子大腦 " 這個結論,只有在 " 父母學歷低導致貧窮,而貧窮帶來生活壓力 ",以及 " 父母高學歷帶來高收入,富足家庭生活壓力小 " 的假設下,才是成立的。

最後,no作nodie,既然窮,就好好省錢, 好好賺錢,你的未來真的不是夢!!


個人問題的有三分之一,宗合問題的也佔三分之一,社會不良風氣被動的也是三分之一。又要過好生活,又不想苦累。反正都要向便宜成功人士去學,拿著手電筒去照別人,就是不拿鏡子照自己。只見別人能便宜成功和亨樂腐化的生活,確忘了自己沒那個「能力」和條件。自然是作死不說,還使別有用心的用作攻擊窮人的借力。宗合就複雜了,在這裡不說,大家其實早以各有見解。我要多話的是被動的這一群無奈者,你今天請我消費了,他明天又請我消費了,後天我不請消費能行嗎?要想生存,避得開便宜「成功者」和實力成功者嗎?何況所有人都知道窮人還有個通病,同類相殘的情況下。要生存,先把淚擦乾。忍著痛,也要與之狼狽為奸。打腫臉也要活個笑容滿面,丟掉良心也要活過今天。一切屁話都聽夠了,沒見過死人還有真正成功的那一天。


有一哥們,破單位也就三千左右的收入,但出手闊綽,見到朋友,中華煙瀟洒的撒一圈,這哥們狐朋狗友特多,經常去飯店撮一頓,入不敷出肯定的,沒錢了,找父母大人,掙的就是面子。有一家庭,倆口子既定目標,每年出國兩次,國內玩兩景,堅持不下二十多年,五十多歲了,存款沒有,兒女沒有,口頭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窮大方,畢竟是少數人,中國人勤儉持家還是大多數,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


每個人有不同的活法而已!

只要他的資金鏈不斷,只要他的朋友圈熱鬧,他會過的很快活!林子大了,既有啄木鳥,也有寒號鳥,這是正常生態圈,也是正常的社會形態。

不用替他擔心,他會活下去!


低收高消,心態不穩的現象。如今社會輿論誘導偏了!一、豪宅名車,二、實木家裝,三、雜牌影劇。~如若多倡導強國富家祖宗的優良傳統,可能會少了攀比之心,多了儉樸誠實之人吧!


這種現象應該說普遍存在於單身或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身上。這個階段人群的思想偏向激進,消費需求比較旺盛,比如為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不惜增加對品牌的消費,比如為交朋友結友不惜講排場吃喝等等,再攤上物價偏高的因素,"月光族"這個詞就非常符合這個階段人群的特點。我認為無可厚非,人生階段的特性。一旦進入下一個階段,比如結婚生子,事業步入黃金時期,這種現象自然而然地就會消失。


這樣人一般單身多,沒什麼必須的支出,身體好精力足愛時尚喜攀比,最能說明想得開的一類人群,大多對社會和人生理解最清楚,享受在前死後無憾是他們精神宗旨,其精神值得褒義,可惜大多數人是做不到的,畢竟人活著多少是需要承擔責任,想法決定行動,無可非議!


推薦閱讀:

伊萬.伊里奇著《去學校化社會》
翟欣欣:蘇享茂的人血饅頭,好吃嗎?
我們的慾望無藥可救了嗎?
iPhone離不開的中國村子
看快手|開局一個圈,往後全靠挖。

TAG:社會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