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本斯的哪些代表性的宗教畫?


魯本斯(1577年——1640年)生活的年代,文藝復興正好進入末期。這時期雖然「人文主義」思想開始萌芽,畫家們在創作中逐漸脫離宗教體系題材,把創作視角伸向了普通大眾,以表現大眾日常生活作為新的創作契機。這種畫法跟「人文主義」思想是一致的。

魯本斯《強劫留西帕斯的女兒》

但結合當時時代背景,總體來說,宗教思想對畫家的影響依然根深蒂固,畫家們迫於宗教壓力,還得畫他們不喜歡的宗教題材,為教皇、神父,國王和貴族服務是畫家的主要職責。

魯本斯身份是外交官,因此,比起一般畫家,他在畫畫上可供自由選擇的題材並不大。他只能從表現方式上尋求突破。

魯本斯《戰爭的影響》

魯本斯繪畫最鮮明特點就是在畫中製造動感的張力。聰明的魯本斯按部就班地畫著宗教題材,但他又對人文主義思想非常感興趣,所以,他在畫中把神畫成了人,神不再是神位前的英靈,而是實實在在的人,跟人一樣,有愛有恨,有哭也有笑,神也吃喝拉撒,干著人乾的事。

他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宗教題材畫作,無疑是《美惠三美神》、《豎起十字架》、《強劫留西帕斯的女兒》等,這些作品都是披著宗教神話題材的故事,畫著現實生活中的人。

魯本斯《豎起十字架》

《美惠三美神》的畫面內容本來是古希臘大神宙斯的三個漂亮女兒,同時也是代表美麗、青春和歡樂的三個女神。魯本斯在這幅作品中,把三個女神畫成了自己的三個情人,個個彪悍豐滿。

《豎起十字架》描繪了耶穌被一群人押解著要綁在十字架上用刑,面對死亡,耶穌很平靜,表現了他視死如歸、毫不在乎的精神氣質。

魯本斯《阿瑪戎之戰》

《強劫留西帕斯的女兒》也是出自宗教神話題材,宙斯兩個兒子看到留西帕斯的女兒長得很漂亮,起了凡心,就想搶過來據為己有,做他們的妻子。畫面中正是描繪搶奪的激烈場面。

另外,魯本斯的《下十字架》,《阿瑪戎之戰》,《戰爭的影響》等作品,都是宗教題材的代表性畫作。


魯本斯所繪的宗教畫數量眾多,比較典型和有名的就要屬《上十字架》和《下十字架》了。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蘭德斯巴洛克藝術的代表人物。作品色彩鮮明濃重,人物造型真實生動,構圖大膽,畫面具很強律動感。魯本斯一生的創作中,主要是宗教神話題材,雖然基督教題材有各方面限制,盡興創作的空間不大,但魯本斯依然堅持把現實主義風格融入近宗教畫作,使得他的宗教作品充滿人性光輝,表現出的現場感和戲劇性也頗為打動人心。

《耶穌上十字架》,1609-1610年,德國,木板油畫 462cm*360cm,比利時安特衛普大教堂藏。這幅三折屏祭壇畫描述的是基督教的重要事件,耶穌被羅馬士兵釘上十字架的場景。

作品採用並不少見的對角線S構圖,這種不穩定構圖運動感強,對表現衝突性畫面特別合適。兩個S是這副畫特別生動的秘密武器。從畫面最上方舉著十字架的老人到左邊用力將十字架推過頭頂的士兵,再到拖著耶穌身體和拚命拉繩的兩人,這條人物安排的位置軌跡形成了一個S形。第二個S是由畫面上白色紅色藍色所組成,而這三色通常用在描繪聖母的服飾,這三種有著特殊含義顏色的安排也是為了加重畫作的宗教感。明暗上,魯本斯用了聚光效果,讓一束強光從畫面上方打在耶穌慘白的身軀上,用來突出畫面重點。 人物塑造也是魯本斯一貫風格,豐滿、健碩。對這幅背景並不大人物卻不少的畫來說,人物位置安排並不顯得擁擠。從托著耶穌的士兵身體彎曲程度來看,魯本斯對人的動作做了適當誇張,使畫面更具張力。

而畫中能看到的唯一兩個比較清晰的人物表情也非常有意思,耶穌雖然知道命不久矣,身體痛苦萬分,表情卻很平靜,似乎在虔誠祈禱。而下方穿盔甲的羅馬軍官看到如此情景不禁內心恐懼,露出驚恐的表情,這無疑是美化正面人物醜化反派的常用手段,也加強了畫作對宗教的宣揚和藝術表現力,相信客戶對此是無比欣賞的吧。

《耶穌下十字架》,這幅祭壇畫描畫的是親友和信徒們絡繹不絕地來各各他山來悼念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亞利馬太城的約瑟受眾人之託求見羅馬祭司彼拉,允許埋葬基督的屍體。

相對於《上十字架》,這幅畫顯得沉靜許多。故事發生的黑夜正好用來烘托主畫面色彩,魯本斯用白色的布,紅衣的約翰,藍袍的聖母構成了一個三角,把耶穌置於其中。魯本斯把耶穌的身體畫的有點扭曲甚至有點變形,但正是這樣反而顯出耶穌順著白色的裹屍布無力滑下的一瞬間的真實感。梯子上的人急於拉住耶穌身體的動作也栩栩如生。與一般用抱頭痛哭,捂臉憂傷,撕心裂肺的情緒來表達這個場景不同,魯本斯選擇了現實主義的表達方法:隱忍的悲痛和共同把耶穌運下來的齊心協力。

《花環中的聖母》

覺得還不錯的朋友可以點點關注,天天上新,和你聊一聊有趣的藝術!


閱讀修身謝謝友友的邀請。

個人在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對魯本斯並不了解,通過查閱資料,總結如下:

(1)三博士朝聖

魯本斯在繪製這幅《三博士朝聖》時,抓住了三個國王見到耶穌之後的最具戲劇化的場面進行細緻的描繪。雖然這件作品是受教會委託,並且描繪的是宗教題材,但是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將這一宗教場面描繪為一場發生在普通鄉間的世俗場面,圍觀的村民都和普通村民的表情和著裝無二,這體現了自文藝復興以來所興起的人文主義精神。而魯本斯公認的西方色彩大師,在這幅畫中魯本斯用鮮亮明晰的色彩將三位國王的身份凸顯出來。由遠及近的動感構圖將畫面的重點引向聖子所在的位置;魯本斯喜用紅色,在這幅畫面中間一位國王身上紅色的長袍甚為搶眼,這些特點表明這幅創作是魯本斯的典型繪畫圖示。

(2)下十字架

典出《聖經·新約·瑪竇福音》:到了傍晚,來了一個阿黎瑪特雅的富人,名叫若瑟,他也是耶穌的門徒。這人去見比拉多,請求耶穌的遺體;比拉多就下令交給他。若瑟領了耶穌的遺體,就用潔白的殮布將他包好,安放在為自己於岩石間所鑿的新墓穴內;並把一塊大石頭滾到墓口,就走了。在那裡還有瑪利亞瑪達肋納和另外一個瑪利亞,對著墳墓坐著。《下十字架》三聯畫屏全貌基督的屍體處於中心的亮區頂端,那位老者用嘴含著布,托著基督的臂膀,他就是信徒若瑟。承受降下基督身體的穿紅袍者是聖若望,對應的那位長鬍子老人是聖伯多祿;抬手撲向基督痛不欲生的是聖母瑪利亞,那位虔誠而多情地捧著基督腳的是瑪利亞瑪達肋納。

其實,我想了,再寫意義也不大。畢竟這些資料都是從百度收集的,還不如等專業的大師為我們普及。所以簡略至此,朋友們海涵。

如果喜歡我,可以關注,留言,點贊閱讀修身。

閱讀修身:一個關注教育,社會,心理,熱愛閱讀的問答達人。

藝術如白鹿,稍縱即逝


在西方繪畫史上,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後期,魯本斯是一個獨樹一幟值得一書的畫家。

魯本斯(1477一1540)。1477年出生於德國錫根小城一個律師家庭的魯本斯,少年聰明,表現出很好的繪畫天賦。由於父親早逝,年輕魯本斯受母親影響較大。12歲時,母親帶他拜師學藝,自此走上了繪畫道路,一生樂此不疲,勤奮不輟。

像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大多的畫家一樣,由於長期的宗教影響和當時宗教勢力的強大,很多繪畫作品都帶有宗教神學的內容和濃厚的宗教色彩,魯本斯也不例外。

做為一個虔誠的耶酥天主教徒,魯本斯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有著宗教內容的作品,《復活》、《末日審判》、《愛之園》等是他的代表作品。同時他也把自己的人文思想和理念滲透於這些作品。在他畫筆下,一個個神變成了活生生的人,使人觀後感慨多多,倍受啟迪。

在繪畫風格上,魯本斯在研習前輩繪畫大師如提香、丁托萊托等人繪畫技法的同時,大膽創新,不拘一格,特別是在人物塑造上,不師古法,更具寫實,成為巴洛克繪畫藝術的早期重要代表人物。

以人體畫見長的魯本斯一生創作了大量人體繪畫藝術作品,其中有一些是以其妻子為模特的經典畫作。他畫風硬朗,用墨洒脫,與以往常見的畫家筆下的勻稱苗條宛若仙子的人體藝術繪畫不同,魯本斯畫筆下的人體大多體型肥碩,腰圓膀闊,臀厚腿粗,這在當時打破了人們特別是貴族階層的審美習慣,遭至種種非議。但魯本斯矢志不移,他堅信自己的作品與生活更貼切,人物更真實,更大氣,更耐看,更有整體感。後來的實踐證明。魯本斯是對的。

藝術貴在創新。魯本斯開一代畫風之先河,對此後巴洛克藝術的形成以及歐洲繪畫藝術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彼得·保羅·魯本斯(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弗蘭德畫家、巴洛克代表畫家。魯本斯的畫有濃厚的巴洛克風格,強調運動、顏色和感官。魯本斯在安特衛普經營過一家大型畫室,收留了大量學徒,繪製了許多著名畫作,也是歐洲知名的藝術收藏家。出繪畫外,魯本斯還是個外交官。

17世紀的肖像畫分類,根據作畫對象,也可以根據藝術家主要表現的內容來區分。畫作描述的對象從教皇、紅衣主教到國王、國家重臣、再到商人、傳教士和普通大眾,也有偉大的畫家,還經常為自己畫畫像。在奉命創作的國王畫像中,皇威浩蕩才是真正的主題,而另一個極端,像倫勃朗這樣的,會把人的靈魂暴露無遺,當然那時和現在一樣,有些人只是想要畫的更像一些,不少藝術家也很少能超過這一點。今天來說,畫得像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所以我們還是看超過這一點的吧。

魯本斯所畫的一幅侯爵夫人像掛在一所宮殿前,左邊可以看見花園,侯爵夫人則站在一個高台上。閃耀的錦緞衣裙和雄偉聳立的建築物相互映照,漂亮的花領圍著可愛的臉,色彩豐富,莊嚴的氣氛渾然一體,光線和運動做到身體又給繪畫增添了歡樂氣氛。

魯本斯對歐洲繪畫產生了重要影響,包括隨後的德拉克洛瓦、康斯特勃和雷諾阿等人,都受到過他的影響。法國至十七世紀後半期至十八世紀早期,流行一種魯本斯風格的藝術風潮,主張色彩比線條重要。


謝謝你的提問。今天的比利時畫家魯本斯的一生,可以用榮華富貴來概括。

魯本斯第二任妻子海倫-弗爾曼的畫像

魯本斯出生於德國的茨根。當時還沒有比利時這個國家。

1589年,父親去世,母親帶著12歲的魯本斯,到西班牙統治的安特衛普學習拉丁文,他的以學習希臘羅馬的語言。14歲被母親送到一位貴婦人家作侍童。魯本斯能說會道,聰明伶俐,又有繪畫天才,還學會了七國語言。

魯本斯給第二任妻子畫的著名肖像作品《海倫-弗爾曼》

貴婦人就送他師從威爾哈西特和諾爾特學畫。

21歲那年成為安特衛普國家公會的會員。之後,去義大利留學 。

1600年,27歲的魯本斯到威尼斯學習研究提香和丁托雷的繪畫藝術。

《上十字架》局部

這一時期,魯本斯即是安特衛普的使節,又是才華橫溢的畫家,所以受到義大利達官貴人的熱情接待。

還成為義大利奧奇契的宮廷畫家。

1610年,32歲魯本斯受邀出任佛蘭德斯大公阿爾貝特的宮廷畫家。

好運總是逢雙,這年他與大公18歲的女兒伊莎貝拉結婚。

這是魯本斯榮華富貴的正式開始。夫妻二人非常恩愛,也是魯本斯的模特,這給魯本斯很大的靈魂來源。

可惜,溫情的夫妻幸福生活太短促了,僅僅17年,伊莎貝拉染病去世。

魯本斯在失去愛妻的痛苦中,煎熬了四年,桃花紅運又來了。

這就是16歲的少女海倫-弗爾曼。這是一位熱情漂亮的女孩。魯本斯著名的肖像畫《海倫-弗爾曼》就是她做的模特。

魯本斯一生的繪畫創作,主要是宗教神話題材。主要有《上十字架》和《下十字架》等。

這些宗教題材的繪畫也具有魯本斯本人,強烈的人文主義精神。他對神的描寫已經沒有了神秘色彩,而是賦予了神的人性。

這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解放是分不開的。


推薦閱讀:

民國才女蕭紅一生中有幾段戀情,蕭紅為何屢遭拋棄?
如何評價玳瑁貓的外貌?
上聯是:頭頂青天,腳踏大地,身正影不歪,如何對下聯?

TAG:魯本斯 | 美術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