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和科學之間是什麼關係?


藝術和科學是先後脫胎於宗教與哲學的孿生兄弟,儘管二者之間的思維特點各盡不同但卻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和彼此融合直到今天。

藝術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體所延伸出的包括抽象思維、創造思維、意象思維、通感思維等。

科學思維是建構於羅輯思維上所衍生出的歸納思維、演繹思維、理論思維、實驗思維計算思維等。

人類在藝術上所創造出的形式語言與思想為科學提供了更加廣拓的空間。

文學藝術在思想上客觀催化了科學的發展,繪畫、音樂等藝術在應用上推動了科學的普及。我們所熟知的中國三皇五帝等神話傳說和古希臘古羅馬神話傳說都包含了很多樸素的科學思維原理。

文藝復興所倡導的文化藝術思想更是直接為現代科學打下了根基與指引了方向。以人文為本,以人道為行就是滋生科學所必要的條件,推崇理性思辯和強調變革與創造是科學精神的指明燈。

繪畫建築上的透視原理和幾何學、解剖學等都為醫學和實驗科學提供了基礎。

說達芬奇是這個世界最聰明的人恐怕任何人都不會有異議,解剖學之父,對生理學、醫學的影響巨大,其發明的自驅車、有翼滑翔機、多管大炮等對自然科學也影響廣泛。

繪畫原理及暗箱技術更是促成了現代成像技術的發明。

以光譜分析和攝影等成像技術為帶動的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是近現代歷史不可或缺之重要變革。

科學技術有效地反哺了藝術創造,發達的現代科技為藝術語言多樣化提供了支持,繪畫語言朝著更加個性化的方向發展,電子音樂、電影藝術、網路藝術……促成了現代藝術廣泛地快速傳播和多元綜合等特點。

藝術與科學在形式上更加趨於混沌和邊界模糊是當下的必然走向,思想和思維上卻更加強調各自的特點。無限可能的空間需要更多的跨界型人才去歸納總結,昏鴉掠過科學與藝術的天空,鴉過留名,請點個贊吧。


簡單的說,藝術與科學就像兩個興趣不同的雙胞胎,我自己深有體會。我自幼習畫也喜歡發明,三歲左右開始給自己製作一些玩具,小學時拿過全國科技競賽的獎項,不過中學之後一直在畫畫,只是偶爾製作一些小物件玩耍。

一、二者可以統一發展

達芬奇是最好的例證,充分證明一個人可以同時是藝術家與科學家,兩種知識在很多時候完全可以共用,另外刑偵調查中會使用疑犯模擬畫像技術,這裡面既有藝術也有科學。

二、不同興趣的雙胞胎

儘管藝術與科學都需要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但興趣不同追求的結果也不同。藝術追尋無止境的創意,科學需要可落地的創意。可這對雙胞胎卻又因相同的感應彼此相連(想像力與創造力),於是在許多方面他們還是會有驚人的相似。

把π在鋼琴上彈奏下來,也是優美動聽的旋律;皮亞諾曲線(Peano)是通過計算得出的藝術。

配圖來自網路,一個畫畫的非專業的專業HR聊的不只是藝術。


其實我幾幅作品就回答了你這個問題,那些聞名遐邇的藝術作品它們作品本身的色彩結構,透視、比例、平衡、幾何都跟科學本身原理吻合,很多藝術家家也用科學的方法創作藝術作品,所以現年頭,不懂點科學才成為不了偉大的藝術家。


藝術是體現人類主體性特徵的,講求的是體驗。所以相當程度上可以說,藝術是應然領域的文明形態。從藝術的生產過程來說,藝術必須以主體的投入也就是人性的介入為前提,它的結果,是激發喚或養育對於人性才成立的各種情感體驗。這些體驗不是客觀世界自有的,而是跟隨主體變化的,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允許見仁見智。

科學則是探尋客觀世界規律的,哪怕研究人的科學,也都把人客體化。所以科學屬於實然狀況的文明形態。科學的生產過程不喜歡主體性的摻和,不然你說紅色我說綠色,亂套了,看不到客觀規律。所以科學都要盡量摘除人為因素的干擾。科學結果,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推薦閱讀:

呂布真如三國演義那麼笨嗎?
古代大夫相當於現在什麼,職位?
上聯:有山無水無花草,如何對下聯?
上聯:禪意,如何對下聯呢?
上聯「夜深人靜孤難眠」,怎麼對下聯?

TAG:藝術 | 文化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