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永樂年間還曾橫掃草原的明軍三大營,會在土木堡戰役里如此不堪一擊?


作為明成祖登基後苦心打造的精銳部隊,15世紀初多次橫掃草原的明軍三大營,確實是當時名震天下的勁旅。那為什麼在土木堡戰役里打成這個熊樣?主要原因,就是以下幾條。

一:土木堡慘案發生時,參戰的明軍三大營部隊,主力嚴重缺失。

後人說起土木堡慘敗,常渲染「明軍五十萬大軍被瓦剌兩萬人擊敗」。但以《蒙古源流》等資料記錄,瓦剌這次全面進攻,投入到土木堡戰場的部隊,保守也在五萬精銳以上。那麼明朝呢?所謂五十萬大軍,只是一個虛數,以當時大臣李賢的估算,真實數字最多二十萬,且其中屯軍很多,有經驗的作戰部隊很少。

那麼精銳部隊去哪了?後來使臣楊善去瓦剌撈明英宗時,面對瓦剌人詢問時,也做出了回答:彼時官軍壯者悉南征——調往南方戰場了。

看看土木堡前後的情況就知道,瓦剌這次大舉入侵前,明朝當時正深陷南方兩個戰場上,西南有屢起屢平的麓川之亂,東南更有震驚福建江西的鄧茂七之亂。三大營的精銳騎兵步兵部隊,主要奔赴了麓川,而神機營的精銳部隊,則由陳懋等人帶到了福建平叛,直到土木堡慘案後才調回來。可以說,當時被明英冒失帶到前線的三大營,就是這麼個空架子。

二:三大營的戰備水平,比起永樂年間來,已經嚴重衰退。

雖然「主力缺陣」,但不爭的事實是,作為明朝軍隊的頭號勁旅,土木堡慘案前的三大營,實力已經嚴重縮水。其中最坑爹的一個原因,就是越演越烈的腐敗。

明英宗的執政年代,正是明王朝衛所制度越發崩壞的年月,軍隊也是腐敗叢生。明英宗登基至土木堡慘案爆發的十四年里,各衛所嘩變逃亡的事情時有發生。僅正統三年一年,兵部在冊的逃兵數量,就多達一百萬人以上。

而作為其中最精銳的三大營呢?就連裝備問題,竟都偷工減料嚴重:比如神機營所用的盔甲,正統四年時神機營領到六萬多件盔甲,居然大多數都是殘次品。三大營部隊每年僅戰馬的缺口,就達二萬多匹。更拜明朝越演越烈的走私風氣所賜,許多明朝軍官,竟把明朝武器偷運給瓦剌換錢。以至於瓦剌進攻明朝時,其精銳部隊竟用明朝的火銃,向明軍兇悍射擊——都是偷運來的。

土木堡戰場上的明軍三大營,就是這麼一支被腐敗侵蝕到嚴重的部隊。

三:土木堡血戰上,三大營的表現,也並非不堪一擊。

雖說土木堡戰役前,三大營實力已經嚴重縮水,但如果復盤在土木堡的表現,必須說,這支三大營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

當明英宗敗退到土木堡後,以當時史料記載,三大營部隊迅速構築起了防線,甚至在瓦剌搶先一步斷水的情況下,三大營依然堅持了整整一天,斷水的情況下沒有嘩變。大的戰鬥《蒙古黃金史綱》里也記錄了當時明軍的表現:「漢人築起重圍,無法接近」。

雖說後來瓦剌以假意談判迷惑明朝,騙得明軍「移營就水」,趁機發起強攻,造就了活捉明英宗的土木堡之變,但三大營頑強的作戰素質,卻不能被否認。

只是,這樣堅韌的部隊,在明英宗一連串坑爹的治國表現加荒唐指揮面前,卻是那樣無力!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明軍三大營,是明朝的禁衛軍,三大營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明軍三大營又稱京營,主要任務是守衛明朝的都城並跟隨皇帝出征,是明朝最精銳的部隊。

同樣一支軍隊,為什麼在永樂年間可以跟隨明成祖橫掃蒙古草原,而到了正統年間,卻在土木堡之變中慘遭失敗,幾乎全軍覆滅呢?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攻守形勢的變化

明朝建立之後,元朝統治者退居蒙古草原,蒙古諸部也隨之發生分裂,從東到西,分為兀良哈、韃靼與瓦剌三大部,這三大部之間互有矛盾,經常發生內訌,這也為明初統治者親征漠北,削弱蒙古諸部的勢力提供了便利。永樂年間,明成祖五次親征漠北,主要是攻打韃靼部與兀良哈部,只有第二次親征是攻打瓦剌部,明成祖五次親征,削弱了韃靼部的實力,但並未徹底解決明朝北部的邊患問題,反而為瓦剌部的崛起提供了時機,到了明英宗時期,攻打明朝的正是瓦剌部,而且此時的瓦剌部已經基本統一了蒙古草原的東部地區。

(明成祖畫像)

永樂年間時期,明成祖朱棣親征漠北,面對的是一個分裂的蒙古諸部,而正統年間,明英宗面對的則是一個統一的蒙古諸部,況且,永樂年間,明朝處於全盛時期,而到了正統年間,明朝開始出現武備廢弛的現象,明朝與蒙古諸部的攻守形勢發生變化了。

攻守形勢的變化還可以從土木堡之變之前的一場戰役中看出來,公元1449年,也先召集蒙古諸部,下令兵分四路攻打明朝,對明朝北部九邊重鎮發起全線戰爭,東部攻打遼東,中部攻打宣府,西部攻打甘州,自己則率主力軍攻打大同,企圖與明朝決一雌雄。

明朝邊防軍與也先的蒙古騎兵在陽和發生了一場激戰,明朝軍隊慘遭失敗,全軍覆沒,在這種形勢之下,明英宗才開始準備御駕親征,因為明朝最精銳的部隊就是三大營,三大營的最高指揮官就是明英宗。

(元朝時期的蒙古騎兵)

明帝國與瓦剌部在公元1449年的這場戰役,絕對不是蒙古騎兵對明朝的一次簡單騷擾,而是瓦剌統一蒙古東部以後對明朝發起的一次具有決戰性質的戰役,這也是明英宗不得不率領明朝最精銳的部隊進行御駕親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軍事指揮問題

明成祖朱棣戎馬一生,具有豐富的軍事指揮經驗,而明英宗從小在宮闈之中長大,沒有多少軍事經驗,同樣一支軍隊換了最高指揮官,也有可能因為指揮不當的原因而出現戰敗的現象,土木堡之變的慘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明英宗缺乏軍事指揮才能所導致的,歷代史學家都認為明英宗御駕親征遭到慘敗是因為宦官王振擅權所導致的,王振出於私人目的,屢次更改行軍路線,使得三大營不幸遭到蒙古騎兵的合圍,但無論怎麼樣,都是明朝的軍事指揮系統出現了問題,而不是三大營失去了戰鬥力。

明英宗率領軍隊,從京師出發,過居庸關,浩浩蕩蕩來到大同,沿路希望尋找到瓦剌部的主力與之決戰,到了大同以後,聽聞前方戰敗的消息,瓦剌軍來勢洶洶,感覺形勢不妙,於是決定原路返回京師,由於蒙古騎兵在北方,這個時候,明英宗選擇從東南方向的紫荊關返回京師是最安全的,但是三大營快要行軍至王振的家鄉蔚州時,王振怕大軍在行軍途中會踩踏他家鄉的莊稼,於是臨時改變行軍路線,讓幾十萬大軍調頭從東北方向進入宣府,這等於是讓明英宗自投羅網,因為此時也先的部隊正在北部一帶尋找明軍的主力。

(明英宗畫像)

當軍隊到達宣府以後,明英宗應該固守宣府城,以逸待勞,並尋找戰機與蒙古騎兵決戰,或者快速行軍至懷來城,過居庸關進入京師,以確保明朝主力部隊的安全,但是明英宗既沒有固守宣府城,也沒有快速進入居庸關,而是在土木堡一帶停留了,而之所以要在土木堡一帶停留是因為要在這裡等一千多輛的輜重車到達,土木堡雖然地勢比較高,但是沒有水源,為日後明軍的戰敗埋下了伏筆。

也先的瓦剌軍包圍了土木堡的明軍主力,但是卻不能與之決戰,原因就是明朝精銳部隊戰鬥力還是比較強悍的,人數也比較多,冒然決戰難以取勝,於是,也先派出使臣詐和,明英宗竟然同意了也先的議和要求,瓦剌軍隊稍稍後退,明軍主力便準備離開土木堡,當明軍行動之時,瓦剌軍突然返回,殺了明軍一個措手不及,明軍三大營雖然戰鬥力尚強,但是由於冒然開拔,整個軍隊的陣勢處於嚴重的混亂狀態,讓蒙古騎兵尋找到了戰機,由於蒙古騎兵進攻處於混亂狀態的明軍,從而導致了明軍三大營死傷慘重,損失殆盡。

綜上所述,明軍三大營在永樂年間可以跟隨明成祖橫掃蒙古草原,而到了正統年間,卻在土木堡之變中慘遭失敗的主要原因並不是三大營失去了戰鬥力,而是明英宗指揮失誤所致,明朝進入到明英宗時期,確實出現了武備廢弛的現象,但是從整體上來看,明朝的軍力還是十分強盛的,如果明英宗能夠指揮得當,明軍三大營很有可能取勝,明朝的武備並沒有廢弛到不堪一擊的地步,這在後來的京師保衛戰中也可以看得出來,也先在土木堡打敗了明軍的主力部隊,但是卻無法攻下明朝的都城,而守衛明朝都城的士兵並不比三大營的戰鬥力強,說明土木堡之變的慘敗更多的是明英宗指揮失誤造成的,當然明軍在土木堡之變中遭到慘敗也與瓦剌部的再次強盛有關。


打仗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但這次戰役完全就是一個不懂兵法戰術的太監瞎指揮,結果造成了幾十萬大軍死傷過半、明英宗被俘的局面。

導火索

瓦剌的太師也先給明朝進貢了一群優良的馬,本想騙一波賞賜,但是如今的明朝由太監王振當政,這王振就摳,減少了賞賜,也先發毛了,揮軍南下,直擊北京。

那時的明朝還是非常強大的,王振就蠱惑英宗說:您該親自出征,威懾瓦剌,這樣他們才不會放肆。

英宗覺得很有道理,也想展示一番自己的才幹,大臣的勸說都不聽,於是召集了五十萬大軍準備親征,但實際上也就二十來萬人馬。

大軍的實際指揮者卻不是英宗,而是王振,王振哪裡會指揮啊,光想著逃跑和怎麼讓自己出名了。

先是在大同撤軍,後又將撤退路線改到自己家鄉去,生怕自己家莊稼被踩了,又原路返回在懷來城外駐紮。

這倒好,被後面追來的瓦剌軍隊圍在了土木堡,掐斷了明軍的水源,士兵們饑渴交加。

也先利用士兵們的求水心理,先假裝退兵,王振看見瓦剌退兵了,下令把軍營移到水源邊上去,士兵們前仆後繼的去飲水,結果瓦剌軍隊乘勢而上,士兵們倉促應戰,還沒組織起來就被瓦剌軍隊擊敗了,官兵損失10多萬,數員大將、朝廷官員被殺,就連英宗也被俘虜了。

打仗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明朝的這次失敗與宦官王振有脫不開的關係,讓一個不懂兵法的人指揮軍隊,這無異於讓士兵們去送死。


歷史上其實不是不堪一擊啊!

當明軍被十多萬蒙古騎兵(蒙古騎兵兵力的考證請看我出版的《明帝國邊防史》一書)合圍到土木堡時,還是有對峙和戰鬥的。

根據《蒙古黃金史綱》記載:早途相遇,漢人築起重圍,無法接近。也先太師佯為退卻,卻另派出後哨,待漢人從戰壕里出來,也先太師反擊,漢軍大潰,除三百人不曾離開陣地以外,余者均遭屠戮。

可見在八月十三日成國公朱勇等人戰敗以後,明軍移動至土木堡,並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地修築起了能滿足十幾萬人作戰的塹壕和工事,和瓦剌軍進行對峙,以至於也先軍隊無法接近。《鴻猷錄》中也有明軍「甫逾塹」的記載,可以和蒙古方面的史料進行對應。

明軍既然戰陣嚴謹,準備充分,為何會在土木堡之役一敗塗地?其問題就出在明蒙的議和上面。明軍由於築起壕塹,蒙古人無法接近,明蒙雙方就這樣僵持了將近三日。此前瓦剌已佔據桑乾河上游,切斷了明軍的水源,但是明軍在無水狀態下依然堅持三日而不崩,足以證明明軍的紀律和實力依然不俗。到了八月十五日,瓦剌突然派出使者,到達明軍陣營,持書議和。明英宗命令曹鼐同意其議和,復派遣二人送還瓦剌使臣。在親征軍看來,形勢一開始轉好,這次的結局也許跟「白登之圍」和北魏皇帝被柔然圍困一樣,都是有驚無險而已。但是此後,明代史書中卻統一筆鋒一轉,直接寫到了明軍大潰敗。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何處?明軍為何要突然移營?在蒙古人尚未表態、兩軍尚在對峙的當時,越過壕塹的明軍難道就沒有考慮過後果嗎?我們要從蒙古史料中窺見端倪。根據前文所述,也先在圍攻明軍不成以後,有這麼一段記載,「也先太師佯為退卻,卻另派出後哨,待漢人從戰壕里出來,也先太師反擊,漢軍大潰」。如果把明蒙史料串聯起來,那麼當時情況就非常清楚了。

也先根本就沒有打算和明軍議和,從一開始就準備完全吃掉這支明軍。也先佯裝議和,派遣使者到明軍陣營示好,曹鼐和另外護送瓦剌使者的人到達虜營以後,必然得到了也先撤軍的承諾。於是也先佯裝撤軍,饑渴交加三日的明軍看見也先撤軍,因此明軍指揮官做出了錯誤的決斷:他們最終相信也先的誠意,開始走出工事,進入行軍狀態。

但是沒想到,明軍剛剛越過壕塹,也先大軍突然迴轉,「四面擊之」,把正在越過壕塹、營伍不整的明軍打了一個措不及防。按照《明帝國邊防史》的計算與考證,當時明軍的總兵力大約在十三萬左右,而瓦剌軍則集結了十三萬騎兵。

十三萬步兵和大量隨行非戰鬥人員離開工事掩護、不成隊列,在平原上遭遇十三萬騎兵突襲,其結果可想而知。當時蒙古軍大呼:「解甲投刃者不殺!」,也先的這一舉動成為壓垮饑渴交加的明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失去了防禦工事的明軍放棄了最後的抵抗,土木堡之戰,明軍就此戰敗,明英宗被俘。

其實游牧民族這種詭詐之術不是第一次了。早在「白登之圍」中,匈奴的冒頓單于就假裝聽從閼氏的勸告,故意放開圍困一角。其實《孫子兵法》曾經說過「圍師必闕」,強調包圍敵人時,為防止敵軍產生拚死作戰的決心,要虛留缺口,以動搖敵軍指揮官的意志,渙散敵軍士兵的鬥志。更重要的是,虛留缺口並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敵人逃跑時,發動致命一擊,使敵人在倉促逃跑過程中陷入覆滅。冒頓單于和也先這樣的草原梟雄都應該沒有讀過《孫子兵法》,但大草原上殘酷的生存競爭卻無時無刻在教授著他們這種戰爭哲學。

但是久經戰陣、老謀深算的漢高祖劉邦可不是明英宗這種熱血小青年所能比擬的。劉邦採用了陳平的戰術建議,讓士兵手持強弩,以戰鬥隊形,徐徐撤出圍困。匈奴看沒有可乘之機,才最終解圍撤走。如果明英宗仔細研究過這段歷史,或者不那麼輕信也先的許諾,也許土木堡之戰的走向就完全不同了。但歷史就是歷史,明帝國慘敗於土木堡!


所謂「三大營」,指的是明朝的京軍,一是五軍營,主要是步兵隊伍,來源於朱元璋時代的五軍都督府下屬的48衛京軍,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後,將其員額增加;二是神機營,主要是火槍和大炮隊伍,明朝征討安南的時候得到了一批西洋火器,加以仿製,組建了一支精銳隊伍;三是三千營,主要是塞外投降的蒙古騎兵組建的,他們一般被明人稱為「韃官」,也寫作「達官」,北京廣安門外還有個地鐵站,名叫達官營站,應該就是當年三千營的營房。

這三大營是明軍的精銳,戰鬥力曾經很強。永樂年間出征漠北,宣德年間掃平漢王,都是三大營立了頭功。為啥在明英宗土木堡之變的時候不堪一擊,被蒙古騎兵切西瓜一樣消滅呢?

拋開明英宗、王振指揮失當等原因,單獨分析這一支軍隊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原因一:官N代太多

明朝沒被老朱殺掉的功臣、勛貴的後代,基本上都在三大營解決編製了,主要是三大營待遇好,不會拖欠工資,一般沒啥危險,很少上前線(土木堡那算是中彩票了)。他們佔用領導職數,晉陞也快,上戰場一刀一槍的軍官們肯定有怨氣,影響戰鬥力。

原因二:領導互相掐

三大營的指揮權逐漸被宦官把持著,他們被稱為「鎮守內臣」,後來在鬥爭中,也有些文官安插進來了,加上原來的武官,領導層就有三種領導身份,文官看不起武官,宦官看不上文官,互相掐,指揮權不一,但歸根到底還是公公們說了算,這些人也不懂軍事,練兵也不會,還喜歡瞎指揮。

原因三:大家都腐敗

土木堡之變前夕,《明英宗實錄》里記載了,明朝監察官員曾經發現「三千等營管隊官旗,不以軍務為重,往往將富壯者縱放,貧弱者在伍。」

啥意思,就是三大營隊伍里,強壯的士兵都被軍官們派去墾荒種地去了,留在隊伍里操練的都是老弱病殘。種的糧食賺的銀子,都歸軍官私分。這樣的隊伍咋打仗?拿火槍的都去扛鋤頭了,還美其名曰這是大明太祖高皇帝的祖制——屯田。

小軍官沒法動用士兵種地,也會千方百計撈銀子,剋扣士兵口糧。

三大營士兵沒有誰可以剝削,就只能在行軍打仗期間欺負下老百姓了。

正因為這些原因,加上土木堡之變那種千年一遇的大變局,老朱家一百多年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家底就被掏空了,從此明軍再也沒有能力主動進攻北方了。

雖然後來,于謙等有識之士對三大營進行銳意改革,但還是積重難返,再也不能恢復永樂年間三大營的勃勃生機和頑強意志了。


朱棣對蒙古的戰績,以及三大營的戰鬥力,很大程度上,是被吹捧的結果。

以最為有名的神機營來說。使用早期火門槍的步兵,基本上只有在野戰之中負責散兵作戰,或者是在守城戰中射擊。離開完整的工事或重步兵保護,則在漫長的填裝過程中,非常容易遭到敵軍打擊。所以真指望神機營去對付精銳的敵軍騎兵,其實勝算很低。

其次就是五軍營。這支部隊就是將全國最強的兵馬,調集到中央,成為中央軍。所以在一代人之後,出現衰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至於三千營,也是一個道理。不同的是,三千營主要由招募的蒙古人組成,戰鬥力很強。但問題是第二代之後,這些蒙古人的騎兵,可能會不如父輩們來的猛烈。明朝一貫喜歡依靠各種手段來壓抑和消滅非儒家文化群體。蒙古人留在內地,很快就會被同化。一旦同化,那麼維持勇武戰鬥力的生活方式也隨之消失。

最後,朱棣的所謂光輝戰績,更是言過其實。這些戰鬥大都是依靠大量部隊,取得一個絕對數量優勢。然後浩浩蕩蕩的開拔,一個敵人也遇不到,再聲勢浩大的回來。基本上等同於對內的武裝示威遊行。

而蒙古人呢?在朱棣階段,還處於元末奔潰後的恢復期。在朱棣的示威面前,自然果斷選擇避讓。等到瓦拉崛起,這個時候的蒙古人,已經有了初步反擊明朝的勢力。而三大營則早就在2代皇帝任內,變成了徹底的雞肋部隊。


說道土木堡,不得不提一個關鍵人物:王振

王振此人,是成年後自己凈身入宮的,他是一個有文化的人,文化應該還不錯,有老婆,有孩子。這樣一個有文化的人,養活一家老小毫無問題,為何甘願凈身入宮,原因已不可考。王振入宮後,那在一群文盲的太監裡面,簡直是鶴立雞群,所以很快就出人頭地了。當時的宣宗朱瞻基,見他文化不錯,就把他派去指導太子讀書了。

王振不是真當太子師傅,但是以他的學識指導太子朱祁鎮倒是綽綽有餘。這樣牛逼的太監我倒是還記得一個,趙高。趙高文化放現在那就是北大教授,他是胡亥的老師,所以胡亥很聽他的話,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趙高殺了始皇帝所有的兒子女兒,包括胡亥,可以說是始皇帝的皇子皇孫都被他基本殺光了,然後他還把強秦送上了末路。而王振也是這樣一位牛逼人物,差點葬送了大明江山。

明宣宗歷史上稱他為蟋蟀皇帝,但是他把大明治理的井井有條,他跟他爹明仁宗,並不比西漢孝文、景二帝差。宣宗死後,還給兒子留了三個牛逼人物:三楊。成祖皇帝是一個喜歡打仗的皇帝,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所以說,永樂盛世主要的功勞是當時的太子朱高熾以及三楊的功勞。自己的學生上位後,王振的好日子就來了。沒過幾年,壓在王振頭上的張太皇太后死了,而三楊死的死,老的老。他在朝中後宮再無敵手。從此,王振排除異己,拉幫結派,權傾朝野。有個例子,洪武皇帝曾經在宮門口立了一個石碑,上面寫的話類似於宦官不得干政。王振派人把這個石碑扔了,滿朝文武屁都不敢放,敢放的都下大牢了。

王振此人,很有志向,跟南宋韓侂冑一樣,但能力不足。志大才疏的人很多,而掌權人志大才疏,那麼帶來的就是災難。此時的北方,已經不是蒙古人的天下,而是瓦剌的天下。瓦剌的掌權人物,是太師也先。也先此人,政治厲害,軍事更厲害,我覺得他跟皇太極差不多。當時名朝跟瓦剌經常通商,王振因為也先沒有給他行賄(可能是故意的),就把瓦剌人的商品統統沒收了。好嘛,人家正在厲兵秣馬呢,你馬上就給人借口了。瓦剌很快就發兵進犯了。

瓦剌進攻的消息傳到北京,王振就開心了。這可是他建功立業,名揚千古的好機會啊。他是太監沒有資格領兵,所以就慫恿小皇帝朱祁鎮。好嘛,朱祁鎮這頭豬,居然被鼓吹著親自帶兵出征,而實際的軍事指揮權是王振。那麼對比一下,瓦剌是南征北戰的行家也行領軍,大明是兩個廢物統領,還沒打就輸一半了。

王振可以說是毫無軍事指揮才能,又喜歡炫耀,犯了很多軍事上的錯誤。第一個就是,倉促起兵。瓦剌進攻到大明出師,只有半個月,算上來回時間差,可以說,大明也就5、6天的調兵時間。明軍號稱50萬,實則20多萬,精銳盡出了,尤其是三大營中的神機營,那是非常先進的火槍火炮部隊,是騎兵部隊的噩夢。話說大明出關途中,王振秉著衣錦還鄉的理念,居然命大軍改變行進方向,繞道自己的家鄉,想回家鄉耀武揚威。王振的家鄉在河北,繞一下也沒多遠。可是,偏偏行軍一半的時候,王振突然善心大發,認為大軍途徑老家,必定擾民,還會踐踏家鄉的莊稼,又再一次下令繞道。很不幸,被王振這麼一折騰,加上天降大雨,明軍軍心渙散,疲憊不堪。

另一邊,太師也先很快就意識到了明軍統領的無能。率先發動進攻。明朝派出先頭部隊5萬多人迎擊,卻中了也先埋伏,全軍覆沒了。瓦剌的軍力大概是5萬左右,明朝滿打滿算最少還有15、6萬呢,明軍的勝算還是很大。然而,王振又一次抽瘋,在大軍離土木堡只有20多里的地方駐紮下來,居然不進城。這個命令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二戰時候,敦刻爾克大撤退之時,希特勒也是突然下令部隊停止前進,活生生放過敵人。這一停頓,瓦剌部隊很快糾纏上來,不過沒討到好。戰事膠著之際,也先突然下令部隊撤退,並派人同明軍講和,王振再一次自作聰明,居然想借著談判拖延時機,讓部隊放棄防禦工事進行轉移。這是他最後一次自作聰明了。很快,瓦剌的騎兵大隊追了上來,而明軍經過一系列折騰,終於崩潰了,瓦剌軍一路砍瓜切菜,明軍連敲GG的時間都沒有,直接全軍覆沒了。什麼三大營,什麼各種頗有能力的將領,什麼兵部尚書,什麼皇帝,全部白送。可惜王振運氣好,被士兵嘩變砍死了。

所以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土木堡一役,是明朝軍事的轉折點,從此元氣大傷,朱棣那天下無敵的三大營,灰飛煙滅。尤其是神機營,領先歐洲的火炮軍,火槍兵理念幾百年。神機營原本是騎兵的天敵,可是到了明末,滿洲人的火槍火炮碾壓明朝數倍。祖宗造的孽,子孫來償還。


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書記處書記王振、國防部長(兵部尚書)鄺埜、民政部長(戶部尚書)王佐、英國公張輔,奉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並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塤,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鄺野,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丁鉉、王永和,副都御史鄧棨等等大臣陪下,準備在土木堡進行盛大閱兵式,召告天下:大明威武。(網路配圖)簡單介紹一下明英宗時期明軍三軍儀仗隊,三大營部隊(有著光輝戰績優良傳統部隊,在永樂年間還曾橫掃草原)。三大營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明軍三大營又稱京營。共計十五萬人,號稱五十萬人。

不想被蒙古瓦刺的也先知道了,也先同學非常好客,一定要把明英宗請去家裡吃飯,王振哥哥表示蒙古人窮路遠一再不讓英宗去。也先大怒當場殺了王振哥哥。英宗沒辦法只好去做客,宣布明軍三大營儀仗隊員就地解散,其餘官員各自回家。到了蒙古瓦刺地區也先同學盛情款待,每天好肉好酒,鶯歌燕舞。明英宗玩了一年多才回明庭(完)


三大營的主力估計在朱棣時期還是那些色目人和蒙古人,他們的軍事素質還是不錯的,最起碼能夠和塞外的蒙古人拼上一拼!朱棣對外北伐漠北時期,長時間依靠的是色目人和蒙古人的將領和士兵,漢地的軍官和士兵基本沒啥用!

而為什麼到了土木堡的時候,三大營就不行了?這裡面和朱棣以及朱元璋對待色目人和蒙古人的政策有關係!朱元璋以及他後面的皇帝朱棣,對於他們手下的色目人和蒙古人基本上採取利用加限制的政策!利用,是利用這些人的軍事素質,對外戰爭,而限制則是禁止他們族內通婚,必須要娶漢女,改漢姓,後代也要盡量用儒家的思想來教育!這種政策的結果,就是這些色目人和蒙古人他們的家族傳統無法傳承,而祖上的武技也不能傳承到自己的後代或者說不能完全傳達自己的後代,這些人的整個素質就開始不斷的退化!到了土木堡之變的時候,這些人的力量已經衰退到了跟蒙古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如果打那種陣地戰和守城戰,他們還可以跟蒙古人拼一拼,如果打野戰的話,就完全拿不出手了!而英宗皇帝在土堡的時候就是把這些人拿去送死!


謝謝邀請。首先,勝敗乃兵家之常事,不可能存在永勝不敗的隊伍。在當時的環境下,瓦喇兵力正盛。而明王朝這邊,隨著能征善戰的朱棣死去和一大批名將相繼老去,明軍正處於青黃不接的地步。而長年征戰的也先也非從小在皇宮裡長大的明英宗能比得上的。其次,君臣於徵戰這一事件失和,英宗為了避免群臣再度反對,緊急召令出征,硬生生把生米煮成熟飯。但明軍的糧草物資並未準備齊全,犯了兵家之大忌。再次,出征之後明軍的情報工作並未做好,敵在明我在暗。瓦喇對於明軍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明軍出征後不久,瓦喇大軍突然奇蹟般消失。明軍卻對瓦喇總共有多少兵力,主力在哪一無所知。明軍出征轉了一個大圈並沒有找到瓦喇軍主力,加上糧草不足,不得不後撤。最後,也先過於狡猾。明軍被圍後,原地駐防。也先一時攻打不下。派人假意求和,英宗信以為真,加上明軍也缺糧缺水,不得不議和。也先假意撤軍,又累又餓軍心又疲乏到極點的明軍一離開陣地後不就就被瓦喇軍趕上,於是悲劇就發生了。


推薦閱讀:

華夏粟粒的藥用及其精神價值
傅儀晚年重遊故宮,對著花瓶說了一句話,一旁的專家大吃一驚
我來說說秩序的問題
「中國人是外星人嗎?」義大利民眾被中國超級工程震驚到懷疑人生
東北大米的起源與發展

TAG:明朝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