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文化類文章很少人看?
不請自來,回答一下。
個人喜歡寫文章,內容偏向於教育、社會、閱讀筆記,但是自從2017年11月19號發文章到今天,自己覺得文章寫的不錯,感情融洽通透,內容充實的均被用戶排斥,推薦量和閱讀量都很低,相反,一些自己根本看不上的文章和小文卻往往獲得高贊和閱讀。讓我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仔細分析了以下,原因如下:
(1)頭條的文化屬性
頭條的文化屬性屬於資訊類,兼具一定程度的社交屬性。所以具有先天的短速,快捷的特點,因此每個人在一篇文章上的粘著性大致在一分鐘,所以一般人的閱讀速度有300-900字。所以大多閱讀量比較高的文章就這麼些字,如果字數一旦高於2000以上,用戶的跳出率都會大幅增加。因為一般觀眾的注意力很難在這些資訊上花費過多時間。
(2)碎片化的閱讀方式
我們每個人大多都是在休閑和休息的時候,課間休息的時候,午飯休息的時候,來看頭條,其注意力和精神都不足以支持高強度的腦力勞動。
(3)頭條號就是為娛樂而生
頭條號屬於娛樂性的,而不是學習性的。如果想學單詞可以用扇貝、百詞斬,如果想學語言可以使用各種翻譯軟體,如果想專一看文章可以去簡書和專門進行閱讀書籍。所以這一個屬性也決定了,用戶們根本不可能把時間花費在頭條上進行學習,而只是簡單地進入頭條進行獲取資訊。
(4)頭條號的內容生產方式
新聞媒體是專業的生產內容的媒體(PGC),而頭條號則可以歸屬為用戶生產內容(UGC),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頭條上內容的質量和信息含量。普通用戶很多時候內容無法與優質內容相比,但是頭條上普通用戶發布的狀態以及內容比例遠遠高於專業媒體內容,因此專業資訊會很快地被淹沒。甚至來不及發酵就會湮滅。
綜合以上,頭條更多的是娛樂性、用戶生產內容、資訊社交內容屬性,以及用戶使用碎片化閱讀的一個應用。這決定了內容越深觀眾越少。這也解釋了很多用戶僅僅憑藉一個圖片,一個搞笑段子,一句話就能有超級高的閱讀量和推薦量。
不是這個世界對內容生產者不友好,而是平台屬性決定了用戶的閱讀方式。
如果您喜歡,或者有幫助,可以關注、留言、點贊「閱讀修身」。
閱讀修身:一個關注教育、社會、熱愛閱讀的問答達人。
這個問題問得很辛辣,箇中原因令人唏噓。
就以頭條為例吧。真正的原創作者,寫的有內涵,有深度,有章法的文章,未必能比那些幾秒鐘的搞笑視頻,或者段子,某個電影片段,甚至是幾幅美女圖那麼能引來上萬的流量。
當然,並不是全盤否認頭條的用戶都不喜愛文化類的文章,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大,真正能沉下來閱讀的人越來越少。人們更喜好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去瀏覽一些比較輕鬆的,娛樂的性的東西。
所謂市場需求,決定了市場供給。也許正因為看文化類文章的人越來越少,真正文化類的優質文章也就越來越少。而哪些迎合時代特徵的偽文化文章越來越多。想讀好的文章的人,不願意低就去浪費自己的時間。於是,好壞通殺,文化類不招喜歡,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互聯網時代,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信息的快速更新和傳播,使得人們不願意花時間停留在某個文化領域,研讀有深度有內涵的文章。閱讀的本質,從提升人們內在素質和修養,演變為快餐式的,實用性的閱讀方式。
物慾、金錢使人感覺遲鈍,人們的心靈深處,少了感受和豐富。好的文化作品讀不進去了,更願意追求用物質來填補空虛的心靈。
以上所言,只是局部。中華民族,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傳承,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定是一個愛好文化的民族。
文化類的文章很少人看很正常,自古皆然。
首先要說說勞工階層,這是人群中最大多數了,每天忙著謀生尚且不暇,一般人哪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看那些和自己生活表面上毫無關係的文化討論?豈止是勞工階層,就算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在現在這種巨大競爭壓力下,又有多少人在來回交通花費三四個小時工作八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情況下,很多人還要回家做飯帶孩子,一天下來,也是精疲力盡了,巴不得找一點完全不用腦子的娛樂或者乾脆早些休息,哪裡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顧及文化的問題?其他社會上的各種人群大多也是如此,除非那些學校里的師生,本身以文化思想為業,其他人群即或有,也是有興趣的少數人。
其次,從這些談文化的作者來說,有時候職業習慣根本就是自說自話,哪裡還有工夫揣摩讀者的閱讀心理?無論是內容還是表達方式,大多數所謂文化人恐怕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讀者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再次,那麼多商業化的娛樂視頻、音頻,乃至文章,都表現得更加活潑生動,對於大眾來說也更加實用,也實在更加適合大眾的口味和習慣。
不過,每當在博物館、書店看到人們摩肩接踵的情形,又覺得這種狀況也在不斷改變中。無論如何,國人受教育程度和普及程度在這幾十年里都在大幅度提升,人們的見識也越來越廣,當視野拓展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從實際生活中超拔出來,思考更廣闊層面的文化問題,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其實這現象很正常。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曲高和寡。但是在中國這種現象尤為嚴重。
現在人們迷戀於網路,而網路上難以有真正有深度的文章出現。
人們靠閱讀大量的低品質文字來消磨時間。
真正的嚴肅文字,有深度的文字,人們沒有耐心去讀。
中國現在真成了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
書店越來越少。
我偶爾去的天津東北角書店從四層壓縮到一層。我想買的想看的東西基本上都沒有了。一個偌大的直轄市,一千多萬人口,如果只有一個像樣的書店,那麼這個城市,乃至國家,就會存在文化的衰落和斷層。這是讓人非常憂心的事情。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如果沒有人們對書籍的一種尊重了,那麼這個民族就會慢慢泯然在世界民族之林。
愛讀書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整天上網,在網上獲取精神食糧的民族面臨著生存危機。
我覺得文化類文章很少人看會持續一段時間,等待這個民族重新煥發對書籍、文化的熱情吧!
為什麼文化類文章很少人看?
這個數據你是從哪裡看來的,換句話說,什麼才是文化類文章呢?什麼才是文化呢?
舉個例子,當電子競技、遊戲形成了21世紀巨大的風潮時,會不會有人把它們歸結為時代文化?那這算不算是文化?
而且,各種民俗文化的形成,都是來自最樸實的生活,所以借樓主的問語,想必你是想說為什麼娛樂,或者是誰誰誰結婚離婚,又生了個孩子這類文章和「文化」文章相比,「文化」類文章很少人看。
這又會牽涉到另一個問題,其實每個人都是多多少少有文化的,從大師到普通人,拿現在來說,至少認字吧!那麼這麼大的跨度里有多少是相投味的?有多少是一個圈子裡的?也就是,很多有文化的文章看不懂。都說社會有階層,文化當然也有階層,小學的能看懂故事會,但能看懂高中語文嗎?魯迅的《狂人日記》賣了幾千冊,鴛鴦蝴蝶派賣書好幾萬,誰有文化?
大家都是文化人,可能關注的點不一樣,況且,在我國,說現在吧!尊師重教的現象還多嗎?尊重文化的還多嗎?可能都尊重利己的文化吧!這話說得偏頗了,但我國人很多隻認成敗不認功過的,況且你也不知道啊!你在頭條上找文化類文章,且不說文化類文章需要作者耗費多少心血,你寫了,頭條給你推嗎?精確到人的演算法,幾千個人還是幾萬個人?和你同樣對某個「文化」感興趣的有多少?這些人就算都用頭條,給你算上閱讀量,那你的推薦能和「王菲扣個鼻屎」的量級一樣嗎?
文無第一,你說你是文化類文章,萬一找來個牛到飛起的狂人,一看你喜歡的那些文化類文章,會不會也覺得這只是嘩眾取寵的東西?現在大街上你抓一把還有幾個人讀大部頭的?
人民就是資源啊!資源,換到現在的話說就是錢啊!你的和你喜歡的文化類文章,還有和你喜歡同一類文化的朋友們有多少呢?能產生多少「資源」,何況現在的社會風氣,你還沒有清楚嗎?
還不清楚你可以看看有文化的人怎麼做的,「工人階級」,多麼精準的打擊,打通了一片,這叫有文化。要不然你去找幾本期刊,研究哲學、文學、科學去,說不定你在人家眼裡就是文盲呢!
兄弟,文人相輕嗎?可不是這麼簡單,是個人就有點文化,差不多能說一套的都可以稱之為文化人,你能說通幾個?不是文化類文章很少,而是你找錯了地方,或者你根本不在你想像中的文化範圍呢!
假如有個人每天就是上班下班、老婆孩子、柴米油鹽,能和你說出一大通家庭倫理,烹煎炸炒,人際關係,懂點的還能和你品品茶、下下棋,這就叫文化人,普羅大眾,最實在。而你想的文化應該是風花雪月、陽春白雪,那些是另一個圈子,而且在這兩者之間,又有多少層呢?或許你把視野放開,你就覺得,卧槽,這真是文化的海洋,要不然就回小閣樓里自個兒研究,說不定你的思想可以引領下一個世紀!不說笑話!
遇到這樣一個「有文化」的問題,讓我這位沒文化的答題者沉思良久後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
因為「沒文化」的讀者根本看不懂「有文化」、有內涵的文章,所以,看看也白看,不如不看;而「有文化」的讀者已經有了文化,根本不需要再去學習文化、提高自己了,所以,不如學習一些「旁門左道」為好,故也不看。
其實以上所言,僅是玩笑,不可當真!文化類的文章之所以很少有人看,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1)現在真正「有文化」、有思想、有內涵的文章是越來越少!而「粗製濫造」的所謂「有文化」的文章是越來越多!讀者無法從這些文章內汲取「有價值」的營養。所以,不如不看為好。
(2)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閑暇時間很少。儘管有些人也想讀一些「有文化」的文章,但無奈真正「有文化」、有內涵的文章大多都是「長篇大論」!他們根本沒有多餘時間去誦讀、去領會。所以,不如不看。
(3)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人的閱讀習慣已經發生了較大改變,已從喜歡「有文化」轉變成了喜歡「去獵奇」!而「有文化」的文章都是有深度、有內涵的,與「獵奇」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所以,不如不看。
當然,還會有其他原因影響了「有文化」的文章的閱讀量。但總得說來,主要是以上原因制約了文化的發展與傳播!
您以為呢?歡迎討論!
碎片化閱讀是現代人的深愛,生活節奏快了,快餐文化比較盛行。
像大部頭的名著,哎呀,這些環境描寫,人物描寫,半天看不到故事的進展,很多人沒有耐心閱讀。
雖然是經典,但是很多孩子不愛看。
在網路上呢,就是圖高興。
能說到心裡去的文字,能發生心靈共鳴的文字,提供乾貨,實實在在的一些方法,這樣的大家比較喜歡。
網路時代決定了閱讀的習慣。
不是沒人看,而是沒有高質量的,群眾眼睛長久看是雪亮的,只要是真的好文化類文章,放在網上,肯定紅火。四大名著在信息那麼閉塞的年代都可以留存到現在。以現有的信息傳遞速度,如果第五大名著或者高於四大名著的文學作品誕生,一天就可以讓全國人知道。
現在因為沒有那麼高質量的,所以看的少。我看金庸的,不看現代的,上學時候看明清小說,工作後看金庸的多。
我是文化問答達人,對於「文化類文章很少有人眷顧」這個話題,比較有發言權。也因為如此,我也只針對悟空問答上的文化類文章境遇,談一些我的看法。
首先,對於問答平台而言,它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請教與指導的關係,不是嚴格的提出疑問與解疑答惑的關係。它更應該是以問答形式提起話題,引起人們對該話題的關注,以自我為中心,說出自己的所感所悟。而不是字正腔圓、鏗鏘有力的高屋建瓴式的,銀瓶迸裂一般的誨人不倦。也有很少一部分是求教、求解的提出問題;回答也是中規中矩,解疑釋義,但是這種問題和回答畢竟數量太少,交流觀點,交換思想層面的互動作用更多一些。
其次,文化領域是一個非常自我,非常主觀的領域。對一個話題,讀者和作者,都有強烈的自我感知和自我體驗。對文化問題的這種因人而異的個體體驗,才是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曲高和寡的原因所在。文化領域在問答平台,更像是一個各抒己見的平台,而非「求醫問葯」的解決具體事務的辦法和方法的地方。求教、求解的問題少,想看看別人對這個問題是什麼觀點的多,也就是求同的問題更多一些。因為知音難覓。
再一個原因,就是文化是觸及靈魂的精神食糧,它涵蓋遇見、進入、沉澱、消化、抒發等等一系列機緣巧合和內心嚮往才可以體驗文化的魅力。不像其他影視類,技術類作品,看見就知道有沒有用,看見就知道好不好看。文化的難以得到,也就在於它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遇見,隨隨便便進入,隨隨便便沉澱,隨隨便便消化,隨隨便便抒發的,它需要各種機緣巧合和讀者自己的內心嚮往才有可能得之一二。
綜上所述,我認為文化類文章不受熱捧原因有二:一,文化類文章屬於一片見仁見智,見山見水的非常自我的個人精神花園,很難有一個統一的好壞標準,難以形成就如一首首流行歌曲一樣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的那種爆文格局。
二,欣賞文化類文章,有一定的條件和難度。
不是文化類文章沒人看,而是根本就沒有文化類文章。五四之後無文章。現在是文人沒文化,所謂音樂人卻根本不懂音樂,一個個所謂的網紅,自以為會寫兩首依依呀呀的曲子就是音樂家了,還謙虛地說是音樂人。哈哈??。會寫兩遍小說,弄兩個大奶子胖屁股然後再去北歐拿個鴟得腐鼠獎就是大文人了,一個個小文人也以此為莫大之榮耀無不效仿之。烏乎!文人無文化,久矣!甚矣!
推薦閱讀:
※上聯:好文腹中成,如何對下聯?
※上聯:火柴點柴火,柴火燒柴火,如何用「孤帆遠影」對下聯?
※上聯:孝子春節看父母,何時走,下聯怎麼對?
※上聯:晨起看日出,紅紅火火。怎麼對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