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做馬拉松鍛煉計劃?
馬拉松訓練——不是「鍛煉」計劃,門派五花八門,其實它們之間是有共同規律可循的。
筆者總結如下:為了提高你的馬拉松成績,有必要增強三個方面的能力——速度,耐力和速度耐力。
三者相應的主流訓練方式如下:
速度——間歇跑(intervals)或變速跑(Fartlek);
耐力——長距離跑(LSD);
速度耐力——節奏跑(tempo)或乳酸門檻跑(LT)。
制定馬拉松訓練計劃時,基本上這三項練習每周都應當顧及。一個訓練周期通常持續12至16周,即三到四個月。
事實上,由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福爾曼大學(Furman University)首創的大名鼎鼎FIRST馬拉松計劃,就是讓參加者每周只需訓練三次,每次練以上三項中的一項,卻可以達到「練得更少,跑得更快」(Train Less, Run Faster)的事半功倍。
實際效果如何?在2003年參加FIRST訓練營的21名學員中,有13人成績提高了將近20分鐘。
這一計劃為期16周,具體安排是:
周二間歇跑:400米8到12組,800米6到8組,1200米4到6組,1600米3到4組;
周四節奏跑:最短5公里,最長16公里;長節奏跑配速比10公里配速慢18至21秒/km;短節奏跑比10K配速慢9至12秒/km。
周六長距離:16到32公里,配速比馬拉松配速慢60至75秒/英里(37至46秒/km)。
如果你嫌麻煩,可以只練一種間歇,例如有人專門練1000米——快跑2.5圈跑道;剩下半圈慢跑或走路完成。
依據以上基本原則,你也可以給自己制定馬拉松訓練計劃。
全程馬拉松訓練計劃(初級)
這個計劃關鍵部分在於周六的長距離跑。從第一周是10公里跑,逐漸發展到第15周的32公里,隨後開始為準備全馬比賽而減量。周一和周五休息,周二和周四輕鬆跑,周三次長距離跑,周六長距離跑,周日進行30-60分鐘的交叉訓練。在第8周進行一次半馬測試比賽後,你就更有把握在全馬比賽中獲得成功了。如圖:
全程馬拉松訓練計劃(中級一)
中級全程馬拉松訓練有兩個計劃,跑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而中級與初級的區別就在於周末的連續訓練,周六的馬拉松配速跑及周日的長距離慢跑,中級計劃有2次32公里跑。如圖:
全程馬拉松訓練計劃(中級二)
中級全程馬拉松訓練一與二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跑量的增加,雖然增加的不多,但是對於想要提高的跑者來說已經足夠了,3個32公里跑,每周一做1小時的交叉訓練。如圖:
針對馬拉松的訓練計劃因每個人的目標成績而不同,但是都離不開,耐力訓練、速度訓練、核心力量訓練。
速度訓練:
一般採用間歇跑,400米間歇、800米間歇、1000米間歇,以400米間歇為例,用8分力氣跑完400米,然後休息與跑動用時想同的時間,在進行下一組。初跑者建議跑五到六組,等適應了間歇跑的強度可以增加到10組左右。訓練目的:提高身體乳酸耐受度,達到以更快的配速跑完更長距離的目的。間歇跑建議一周或半月進行一次。
耐力訓練:
以略低於比賽目標配速的速度,跑30公里以上的距離,注意配速要穩定,跑動節奏感要強。進行耐力訓練要帶好充足的能量補給。訓練目的:提高跑者耐力,應對馬拉松後程的「撞牆」期。
核心力量訓練:
核心力量是保證跑者在長距離奔跑時姿勢正確穩定的重要因素,長距離耐力的馬拉松比賽必須要練好核心力量,腰背肌、腹肌、股四頭肌等沒有力量,跑起來動作會變形,沒速度也容易受傷。可以通過平板支撐、仰卧起坐、深蹲等訓練增強核心力量。
以上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跑者常用的馬拉松訓練方法,具體細化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來進行。
本人剛剛跑完人生第一個馬拉松,成績是430,希望自己的經驗對你有點幫助。
首先,我想應該是思想上的準備。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否真的下定決心要跑馬拉松?我的身體是否可以參加馬拉松。
一個完全沒什麼跑步習慣的人;身體檢查心臟方面不適合的人;意志力不夠堅強的人,應該都是不適合短期內參加馬拉松的。
訓練總量的要求解決了思想上的問題。接下來要回答就是訓練量的問題。賽前兩三個月,沒有幾百公里的訓練,還是要小心參加。這個量重要的是長量,也就是由天累積起來,並不是一次20公里,休息一個禮拜。
訓練強度的要求強度要求指一次訓練的公里數,只有半馬經驗的人,直接參加全馬。那心理上肯定是要心虛。所以得有單次25公里,35公里的訓練,這樣,哪怕只有一次,心理上經歷過,真正全馬,可以更好適應。
初學者有以上幾點,加強訓練,就可以參加全馬拉,成績不是最重要的,過程很煎熬。
加油!
馬拉松項目比賽是超長距離跑,必須要有一定的長跑水平,經過教練系統的訓練,有幾年的訓練的基礎。最好掌握馬拉松訓練的理論與實踐經驗,馬拉松項目訓練最好選擇多人訓練的方式有教練指導,這種方式對參加馬拉松項目訓練,既有安全保障又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參加馬拉松訓練不是一般的長跑訓練,對身體內臟器官有很高的要求,對身體肌肉有特殊耐力的要求。
參加馬拉松的比賽不能有從眾的心理,跑馬拉松的運動員每分鐘的眿博在39至40多次左右,有強有力的心臟功能,馬拉松運動員身體肌肉的訓練,也要有循序漸進地適應長時間的耐力功效,運動員在跑強度時要有頑強的意志能力,42.195公里的項目是田徑比賽中最堅苦的項目之一(還有男子50公里競走),超出常人難以承受的能力。對人身體的心理.生理功能和身體肌肉耐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馬拉松項目更加需要專業人員或專業團隊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使參加馬拉松訓練的人有一定的專業水平,有超出常人能力符合馬拉松項目的身體素質要求。馬拉松發源於古希臘戰爭故事,第一個跑完42.195公里的騅典士兵菲迪皮茨告訴人們,我們在戰爭中取得了勝利,到雅典傳達勝利消息之後就死了。讓這個距離公里數被載入史冊,成為馬拉松項目也是著名的馬拉松戰役。
從眾心理參加馬拉松比賽,跑步用時4個小時以上,太低的身體能力及低水平的訓練,近幾年統計馬拉松比賽中,運動員損傷和猝死發生率最高。一旦發生這種突發性的心源性猝死,搶救成功的幾率將非常低,而猝死的絕大多數為業餘人士。
業餘選手應該有專業人士參與制定訓練計劃與指導,訓練到了一定水平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是符合業務選手的身體情況。業餘選手如果訓練水平達不到要求,參加馬拉松比賽跑的時間太長,對於比賽組委會的工作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到時候還要在比賽秩序冊里制定關門時間。訓練水平低者參賽對身體的健康有傷害,參加馬拉松訓練就沒有意義了,業餘選手沒有好的訓練條件(專業教練的指導幫助)......慎重選擇馬拉松項目的比賽,它不是普通人的健身項目。
你這個很不好回答,你是要跑出更好的成績,還是僅僅完成比賽,都不得而知。
如果你平時有跑步的習慣,這段時間,可以適當進行一些跑步適應,可以跑個35+,在最後一個禮拜也不應該進行長距離的跑步,適當的放鬆跑就好。
完成馬拉松或跑出更好的成績,不應該以20天為時間,去進行鍛煉計劃,最起碼以月為單位,進行數月的跑步鍛煉。
以上只是個人建議,希望不要跟著馬拉松熱潮去跑步。
謝謝邀請。
如何做馬拉松鍛煉計劃?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希望取得什麼樣的成績。跑完全程?跑進4小時?3小時?
對於新人而言,跑完馬拉松全程是一個小目標。
制定計劃前,需要了解跑者當前的跑量,即一周跑多少公里;體能情況;靜止心率;最大心率等情況。特別是心率,強烈建議在跑步過程中實時監測心率,以防爆表。如果是從零開始的話,建議循序漸進,先從5公里開始。再到10公里。半程馬拉松,再到全馬。切不要急於求成。
從網上Po來一份自覺得不錯的訓練計劃供你參考。
最後,給一忠告,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有的不同,鍛煉需考慮身體狀況量力而行。
半程馬拉松訓練計劃(初級)
半程馬拉松訓練計劃(中級)
全程馬拉松訓練計劃(初級)
全程馬拉松訓練計劃(中級)
我總共跑了三次全馬,屬於新手,根據我的經驗的話,對沒有跑過全馬,有一定長跑能力(能完成半馬)備戰三個月,應該足夠了。對於完成過全馬的,降低要求,一兩個月應該就夠了,哈哈,反正我第一次跑全馬之前只準備了兩個月不到!
至於訓練計劃,我的經驗只適用於新手!我建議以每半個月,14天為一個訓練周期循環。每個周期應該包含以下訓練科目:
配速跑(速度稍慢於乳酸速度)
乳酸閾跑(練速度耐力的,建議用稍快於乳酸速度跑)
間歇跑(80-90%全速跑若干個短距離800米至2000米)
慢跑(用於調整狀態,狀態不好時用慢跑代替別的科目)
混氧跑(先慢跑,再慢慢加速至接近全速)
LSD跑(20公里以上)
核心力量與腿部力量
這些科目,需要你根據自己的狀態與承受能力進行安排,配速跑和乳酸跑可以每周跑一個,間歇跑,建議一個周期跑一個,LSD建議每周末一個,但是,建議如果你跑了30公里LSD下周應該跑20的LSD,核心力量腿部力量一個周期一次,慢跑與混氧跑,多跑點,控制好強度,以免受傷。
下面給大家看一下我十月份的跑量圖,10月29號跑的唐馬,我平時的跑量很少,僅供大家參考!
2公里1個月,3公里2個月,5公里半年,10公里半年,20公里半年,每天都要堅持哦,除了下雨天,每周休一天。就可以嘗試全馬了這是比較快的。
我建議10公里跑半年改為跑1年,20公里跑半年改為跑一年,在嘗試全馬,這樣對骨骼比較好!
推薦閱讀:
※名古屋 Tiffany 女子馬拉松完賽 · 跑步小白進階指南
※2018北馬賽記之我恨科薈橋
※突破迷霧 拍攝視頻
※張萌: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跑贏的是自己
※跑鞋 | Saucony Freedom ISO 2 鼓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