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公亶父為什麼對戎狄一忍再忍,實在忍不住的時候竟然舉國遷移,為什麼不打仗呢?
首先,我們不要以外夷視戎狄。
山海經說黃帝生犬戎,其孫始均生北狄,如果打仗,那不是窩裡斗嗎?
山海經又說東夷帝俊生后稷,那麼亶父作為后稷孫輩不也是東夷人嗎?
帝俊讓王黃帝,東夷人也學著讓王北夷人。
亶父不鬥,是讓王。
莊子不僅講亶父讓王,還講亶父大公子泰伯也讓位於季歷,季歷的孫子,就是周文王,其子武王伐紂,滅商興周。
厚積薄發而成功,是幾代人的隱忍。
泰伯孔雀東南飛,就有了後代的東吳。
至今,吳文化的祭祀第一人,是泰伯。
吳敬梓賣房典當,一輩子做一件大事,就是在清朝重建泰伯祠。
可見,古人智慧,不會動不動就拿刀動槍,害己又害人,譬如漢武帝窮兵黷武。
所以,老子說: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為之。
水滸傳作者施大爺也是借亶父南遷岐山來說水滸英雄要隱忍,無奈宋江東征西討,南征北戰,所以結果:自尋死路!
黃帝的曾孫帝嚳[kù],娶邰[tái]氏女姜原。
姜原在郊野看見一個巨人腳印,欣然踩上一腳,就懷孕生子。帝嚳疑為夫人野合之子,遂棄之。然而棄之狹窄小巷,牛馬過之而不踐踏;棄之茂密樹林,野獸避之而不撕噬;棄之渠溝冰上,飛鳥以翅膀覆蓋為其取暖。
帝嚳無奈只好准許姜原將棄接回收養,取名棄。
棄的兄弟堯帝時期,任命后稷為農官,封於邰(今陝西武功縣),為姬姓始祖。棄的官名是后稷,後人尊稱其為后稷。
從黃帝到堯帝這幾百年間,基本都是父死子繼,最疏遠也不過是侄子與叔父之間的繼承。
堯帝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市平陽縣),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非常信任他。
堯帝晚年本來要傳位給其子丹朱,卻被女婿舜囚於平陽。堯帝死後,百姓悲哀,如喪父母。
舜不準丹朱發喪,並且編造一個故事,說堯帝臨終遺囑:「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授舜以天下。」意思是傳位給舜,損害丹朱一個人的利益;傳位給丹朱,損害天下所有人的利益。所以堯帝遺旨傳位給舜,是為舜帝。
丹朱在南方被供奉為帝,率三苗之兵伐舜,不過丹朱吃了敗仗,逃回南方。後來雙方達成和解,丹朱稱帝三年讓出帝位,他在南方的地位崇高,被湖南、廣東等地被奉為衡山皇、丹朱皇。
舜帝定都蒲阪(今山西運城市永濟市),他殺過一個治水的大官鯀,原因是鯀發動叛亂,接著又令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古代治水是一項浩大工程,掌控著巨大的人力和軍力,治水的大官都是實力派。
此時堯帝的兄弟后稷已逝,其子姬不窋[zhú]舉兵力挺堂兄丹朱,因兵敗失去封地,舉族北遷到隴東高原上的北豳[bīn](今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習俗從戎狄。
姬不窋之孫姬公劉,復后稷之業,到渭水流域考察耕種,伐木取材,使居者有積蓄,行者有旅費。散落在關中與隴東高原俄姬姓,紛紛前來依附,姬姓的興盛從此開始。
雖然姬姓家族挺過一個難關,但高原上的戎人卻不時侵擾,姬姓給這些人取了一個厭惡的名字:犬戎。
姬公劉之子姬慶節,因與戎狄開戰而遷居到豳(今彬縣、旬邑縣一帶)。
后稷的第十二世孫姬亶[dǎn](古公亶父)時期,犬戎部落薰育戎勢大,攻姬姓索財物,姬亶忍而予之。薰育戎得寸進尺,攻姬姓索百姓和土地。姬姓人民皆怒而欲戰,誰也不願淪為犬戎的奴隸。
姬亶卻很冷靜,扶老攜幼從豳地遷到岐山腳下的周原(今岐山縣一帶)。這裡距后稷的封地邰不遠,今天地圖上武功縣與岐山縣之間只隔個扶風縣。因周原這個地名,有了周人的概念,岐山成為周人的發祥地。
古代「原」同「塬」,意為台狀高地,四邊陡,頂上平,是天然堡壘。周人遷居周原,重新走下高原,佔據戰略要地。陝西有很多原,多為大姓家族所佔。著名白鹿原,就以白姓家族為主體。
姬亶廢除戎狄之俗,設置官員處理族務,營築城郭房屋,百姓譜歌頌其德。姬姓家族也從一個游牧民族,開始向農耕民族轉變。
古公亶(dǎn)父是周部族興起的關鍵人物。據說周部族的先祖乃是五帝之一帝嚳的兒子棄,那是夏代以前的事了,周的真正興起,是在商代後期。
先來說說「古公亶父」這四個字的含義。「古公」相當於「先公」,這是後世周天子對於先人的尊稱,「亶父」應該是他的名字。古公亶父對周的貢獻,如同盤庚對商的貢獻,他把周人遷居到了岐山。周人原先居住在豳(bīn)地(陝西省旬邑縣),到了康丁、武乙統治時,遭到戎、狄等外族勢力的巨大威脅。
當時的豳地在古公亶父的治理之下,興盛發達,成為一方樂土。對戎、狄等蠻族來說,無異於一塊大肥肉。蠻族戰士時不時到豳地騷擾,勒索財物,古公亶父是一個和平主義者,不喜歡戰爭,所以每次蠻族人一來,就給他們一些東西打發走。可是大家想想,這種做法在那個以強凌弱的年代有用嗎?確實沒用,因為蠻族人的胃口越來越大,他們根本不會知足,要求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要什麼呢?要土地與人民。
這下子所有人憤怒了,大家想拿起武器,保家衛國。古公亶父卻不想用武力解決問題,他對大家說:「自古以來,民眾擁立首領,就是為了能替他們謀求福利。現在戎狄想攻打我們,就是為了掠奪土地與人民。你們歸屬於我或是歸屬於他們,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但如果要你們為我而戰鬥,讓父親與兒子橫屍沙場,我能心安理得地當首領嗎?我不忍心這麼做。」
我覺得古公亶父這個人,頗有點耶穌的精神,你要,我就給你,我不跟你動粗動武,我搬家還不行嗎?他決定搬家了。當然也可能是另一種情況,那就是古公亶父發現自己的部族根本不是戎狄的對手,就算拼了老命也是白搭。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我閃人,我躲遠遠的,這樣總行吧?
當時的情況不同今天,以前地廣人稀,找個沒人的地方安個家是很容易的事情,既不用掏銀子買地,也不用交這個稅那個稅的,所以遷徙是很普遍的。古公亶父打點行裝要走了,帶著自己的親族,至於民眾么,他讓他們自由選擇去留。因為古公亶父這個人很公正,很善良,民眾們都願意跟著他走,誰也不願意被戎、狄這些整天喊打喊殺的蠻人所統治。
就這樣,大家拖兒帶女,背著鍋碗瓢盆,扛著包裹行囊,餐風露宿。他們把死寂一般的豳地留給了戎狄,踏上征途,一路上跋山涉水,渡過漆、沮兩條河流,越過梁山,最終來到了岐山腳下的周原,後來便稱為岐周。這裡是一塊風水寶地,北靠岐山,南臨渭水,氣候宜人,土壤肥沃。也正是遷居於岐周,這才有了「周」這個稱謂。
被迫遷徙,可看出周人部落在這個時候並不強大,只是很小、很不起眼的部落罷了。古公亶父並不是一個揮舞刀鋒的武士,他沒有赫赫武功,但他有自己的本事。在他的領導下,其族人在岐周站穩腳跟,安居樂業,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附近地區的民眾也仰慕他的為人,紛紛前來歸附,該部落的人口增多了,影響力也大了。
先前周人由於受到戎狄部落的影響,在生活上頗多蠻族的習俗,顯得文明程度不高,故而頗受華夏族其他部眾的輕視。為了融入先進的中原文化,古公亶父決定作一番改革,把戎狄那一套生活風俗習慣扔掉,向殷商文明看齊。其中一項重大改革就是行政上的改革,古公亶父設立行政機構,置官分職,改變了以前酋長式的粗放管理,同時劃分若干邑落,營建城郭。這麼一來,周部落開始有了國家的雛形。
據《今本竹書紀年》的說法,在商帝武乙二十一年,古公亶父去世,其子季歷正式成為周部落的首領。從季歷開始,周部族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季歷的兒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西伯昌,即周文王。
古公亶父是文王祖父,帶領部族從豳遷徙到周原,是周基業的真正奠基者。
戎狄主要來自西北方,他們在習俗上和周人區別很大。按照史記說法,古公亶父遷徙,主要就是戎狄給的壓力。
結合大環境來考慮,古公亶父的壓力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原先生活在豳西北方的族群受到了更大的壓力,被驅趕著往豳湧來。另一種可能是原先的族群被征服了,新的征服者涌過來。
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從南俄草原到中國北方的歐亞大草原地帶,由於馬在南俄草原地區的馴化,和文明核心地帶中東那片傳出來的金屬冶煉技術在草原地區廣泛傳播,歐亞大草原上的蠻族獲得了軍事優勢。他們一次次衝擊文明地區,不管中東、希臘、波斯、印度還是中國,都留下了他們的印記。很可能是他們的侵襲,導致和原先豳直接相鄰的戎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又騷擾周人,形成了打斯諾克一樣的情況。先秦的遺址中,發現不少和大家想像中的華夏人不大一樣的形象,就是這種交融的結果。
這種情況下,古公亶父要麼和他們硬鋼,面對的是軍事技術較強的對手和無止境的騷擾消耗。要麼遷徙,當地的土著實力較弱,可以付出較小的代價打贏,當地環境也不錯,水土豐饒。古公亶父選擇了遷都。
古公亶父很可能此時就有一些心思了,大兒子太伯奔吳就是伏筆,形成了兩面夾擊商人。奔吳不可能是一個人去,肯定帶了一批人,這種規模的行動,不可能是太伯自己謙讓王位跑掉這麼簡單。史記的記載太扯蛋了,「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你要是當地人,你會對一個西北某部族來的什麼王子那麼認同?必然是首先帶來的這批人能打懾服了他們,其次太伯的政治工作做得好,慢慢得到了當地某些部族支持,才形成了吳。
從周人之後的歷史看,戎狄依然一直在侵擾他們,西周就是由他們終結的。
《詩經·大雅》有《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五篇就講述周族始祖到武王滅紂王建立周朝的歷史過程。
《綿》就講述了遷徙過程,《史記》也有相關記載
周族部落首領到第十代是古公亶父(音:膽斧)。他為人謙和,在他的治理下,人民安居和樂。但是戎狄看著姬姓部落賦予十分眼饞,就開始掠奪他們財物。
當時周族面對侵略紛紛請戰,古公卻說:「當家推選我當王是為了你們辦好事,戎狄打我們只是為了土地,你們在我的管理下生活和在戎狄的管理下,生活其實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王不是我而已。但是你們決心一戰,說明認可我,就是為了我而戰。但是你們有的人是父親,有的人是兒子。戰爭就會有死亡,家裡人怎麼忍心你們死去呢。我也是在不忍心啊。」於是古公就帶著族人遷徙了。
古公亶父不願意看到族民在戰爭中死亡,選擇了遷徙。最後到了肥沃的地方就是岐山下的平原。人們稱為「周原」。相傳這裡苦菜都長出來都是甜的。姬姓部落就在這裡定居了,所以也因此被稱為「周人」。《綿》就是一篇周族遷都史。
古公分析內外優勢,不想看到族人受傷,人民減少。同時,他也是為了進一步開拓土地,選擇更好的發展地方,深受敵害,也算是是一個契機。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紅雨文章的朋友歡迎關注點贊。
我的主業是讀《史記》,就《史記》記載的歷史素材,進行邏輯分析,挖掘歷史背後的故事,為讀者提供一個新的歷史視角,希望能夠對現代的生活、事業有所借鑒。
古公亶父復脩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史記·周本紀》
初讀這段故事,古公亶父勵精圖治,指導民眾耕種,積累德行,普施仁義,國人都愛戴他。戎狄看著周朝興盛起來,就想掠奪其財富。古公亶父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對戎狄要錢給錢,要地給地,要民眾給民眾,就是不願意發動戰爭。但人民不答應,為了避免衝突,於是遷移到其他地方居住,感慨古公亶父的仁德。
但結合地圖再讀的時候,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周朝在緊急關頭,不是漫無目的的遷移,而是目標明確的遷移到了岐下這樣一個「風水寶地」,不由得讓人懷疑「遷都」這件事蓄謀已久。
一、遷都是周朝前期統治者們一直想要做的工作
1、遷都前後的都城地理位置及其周邊環境
(1)遷都前豳地,在現今中國陝西省彬縣,旬邑縣西南一帶,即圖中橙色圓圈位置,多山地,但沒有險要的大山或大河,基本上無險可守,很容易被游牧民族的騎兵部隊攻擊。處於商朝與戎狄的交界處,離商朝的都城較遠,之前離戎狄也比較遠,屬於三不管的地界,適合初創期,但不適合長遠發展。
(2)遷都後岐下,在現今中國陝西寶雞的東北部,大概在圖中黃色橢圓位置,與西安同處於關中地帶,而西安則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國十六朝古都。當地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氣候適宜,地勢險要,戎狄要攻打的時候會相當困難,離商場的國都又比較遠,非常適合建都。
2、之前為什麼不遷都?
(1)周朝統治者出身貴族,曾經世代為國家農業部長,戰略格局肯定是有的,知道豳地僅適於初創期,沒有長遠的發展。在公劉時代,曾經巡行考察過漆水、沮水、渭水周邊的情況,對關中西部地區的地形非常熟悉,知道岐下適合建都。
(2)但當時民眾的歸屬感有限,依舊是鬆散型組織,還沒有成型的國家機構。而遷都雖然符合國家戰略發展,但對民眾來說,無疑是件勞命傷財的事,盤庚遷都的時候就遇到了民眾極大的阻力。正面引導遷都,在民眾來去自由、忠誠度有限的情況下,遷都必然意味著民眾的流失,如同消費者專場對應的消費者流失。即使經過幾代人的勵精圖治,到古公亶父時期,依然要謹慎對待遷都這件事。
二、遷都的契機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經營,周朝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大量百姓歸附,人民富足。商朝的疆域太大,實力有限,主要集中精力應對國內貴族以及國外東夷的鬥爭,無暇顧及西部。但被跟前的戎狄盯上了。
1、周朝有沒有實力應對戎狄的薰育族的侵擾?
《史記》中沒有明確記載當時周朝和薰育族的實力對比,但我們可以從側面加以了解。
(1)當時商朝的對外政策,主要應對的是東部的東夷,而不是西部的戎狄,從商朝的大政方針來看,可以知道當時戎狄的實力不是太強,最起碼不會對商朝的統治(主要在太行山以東區域)造成太大影響。
(2)西周已經在豳地建都城,說明民眾數量很多了。在以漁、獵和採摘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時代,幾乎全部男性及部分女性都是戰鬥力,不需要訓練就可以上戰場的。
(3)古公亶父之後的繼承者是公季,公季的繼承者是西伯昌,在商朝位列三公。
由此可見,當時周朝的實力並不弱小,而且周朝的民眾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而被迫戰鬥,通俗的說法是站在正義的一方;人人為自己而戰,目標一致,士氣高昂,戰鬥力不容小覷。應該說周朝完全有實力來應對薰育族的侵擾,可能會失敗,但如果奮起抵抗,薰育族也撈不到好處。
2、面對薰育族的侵擾,民眾面臨的幾種選擇:
(1)堅守豳地: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既然薰育族已經開始侵擾,面臨的只有兩個選擇,求和或戰鬥。求和就會損失財富、土地,甚至女人等。而戰爭則可能勝,可能敗,但不論勝敗,生產都會擱置,財富大量損耗,都會有傷亡。
(2)遷移岐下:長痛不如短痛,短期可能要放棄已有的成果,要重建家園,但獲得了較為長遠的和平。
沒有最優選擇,只有遷移岐下的相對優選擇。
3、古公亶父為什麼對薰育族逆來順受,甚至放棄祖宗基業,最終選擇避讓呢?
首先明確一個前提,古公亶父是一個大有為的君主,在他的治理下,周朝國力日漸強盛。
(1)古公亶父在有實力對抗薰育族侵擾的時候,選擇了逆來順受,甚至放棄祖宗基業,承受罵名,這是不合常理的。
(2)古公亶父是聖人,但首先是一個君主。只講奉獻,不求回報,看著百姓過上好日子就開心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周朝的統治者可以為百姓謀利益,戎狄不一定可以,百姓跟著周朝或戎狄還是有區別的,否則就不會有民眾來歸附周朝了,這個道理他是明白的。
(3)百姓不只是為他打仗,更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而戰鬥,只是需要有人來組織和協調,士氣高昂,戰鬥力暴增,這個道理他也知道的,只是不值得為守衛豳地為發動戰爭,讓國家發展停滯。
(4)外族入侵不都是壞事,用的好了可能就是好事,可以不被消滅,就可以成為加強內部團結最好的契機。如美好的愛情故事往往都是有強大外力的干涉,但只要不拆散他們,就會讓他們抱的更緊,但當外力消失的時候,往往內部就會產生一些矛盾。
三、古公亶父的陰謀
綜合以上分析來看,都說明一個問題,古公亶父有更大的圖謀。
1、在薰育族侵擾周朝的時候,古公亶父發現危機背後隱藏著機會,可以利用民眾趨利避害的心理,藉助外部的力量來實現自己全民遷都的目標,既遷移了國都,為國家長遠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百姓又不會有怨言,甚至還感恩古公亶父的仁德。
回頭再來看的時候,古公亶父逆來順受的行為只是要激發民眾的怨氣,樹立反面的典型,即百姓所避的「害」,從而獲得民眾對他「遷都」決策的支持,同時也獲得仁德的美譽。
2、再腹黑一點,薰育族的侵擾會不會是古公亶父請來的呢?畢竟沒有小鬼作祟,就不需要大神護佑。神也是他,鬼也是他。在需要遷都的時候,就有異族侵擾,畢竟這樣的事可遇不可求,萬一薰育族趁周朝遷移的時候追殺呢?之前給的財物則是侵擾的酬勞?
這還真不是YY,在春秋戰國時期,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諸侯的大臣們藉助其他諸侯的力量而在國內顯耀或加強內部管理,如戰國時期齊國名將田單,在擺火牛陣反攻之前,就是大玩心理戰,樹立燕軍殘暴的形象,使齊國軍民上下一心,奮死抵抗。
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多這樣的案例,比如獲得愛情時,有一種策略就是找「流氓」騷擾美女,關鍵時刻,英雄救美。
總結:西周發展迅猛,豳地不再符合國家發展的需求,古公亶父一早就想遷都,而且也已經選定了岐下這個地方,但沒有一個好的理由來說服民眾,國家的最優選擇不是民眾的最優選擇,正面引導會導致民眾流失,於是主動引入惡人(薰育族)或把握住了薰育族侵擾的契機,樹立負面典型,利用民眾趨利避害的心理,讓國家的最優選擇也成為民眾的相對優選擇,上下一心,達成一致意見,最終全民遷移到岐下。
評論:即使做對的事,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即使是忠言,也要注意語言的藝術,讓受眾更加樂意接受。
古公亶父是華夏民族的老祖宗,易中天老師說中國歷史3700年,正巧與河南偃師二里頭四期挖掘的時間差不多。由於是離我們只有3700年,北大與社科院考古專家都爭論不休,有的說夏朝是一期,後三期是商朝的;有的說前二期是夏朝的,後二期是商朝的。可惜的是,到現在還沒有結論。
眾所周知,商朝有甲骨文,甲骨文記載著「占卜、祭祀、天象、戰爭、人物」等,這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西京賦」記載:殷人屢遷,前八後五。就是說,殷商時,商人將首都先遷移了八次,後遷移了五次。開始時商人在今山東虅縣,後來在河南商丘三次,以後在河南安陽二次。郭沫若認為商民是游牧民族,因為他們是居無所定,逐草而居的典型的游牧民族生活方式。商朝時,殷人喜歡人殉,就是將人活埋,現在發現商朝的人殉坑,少的幾人,多著幾百人,不管是奴隸還是戰俘,應該說殷商還是沒有開化的游牧民族。
古公亶父姬姓,名亶。是周文王的祖父,周武王奪取了商朝的天下,建立了周朝,追封古公亶父為「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部落原住在陝西的豳地,由於不堪受到戎狄騷擾,遷徙到今天的陝西岐山,那裡土地肥沃,古公亶父帶領部落營房造地,成為當時第一個農耕民族。有人問,為何古公亶父在豳地不與戎狄打仗,其實古公亶父心裡明白,戰火一開,生靈塗炭,為了不願意看到部落人死於戰火,就離開了豳地。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周公旦頒布了周禮,禁止了人殉,發明了兩個字「犧牲」,就是用牲畜代替了人殉。周禮還規定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不能有性行為,就是父與女、母與子、兄與妹,改變了游牧民族茹毛飲血的生活習慣。但是,春秋時還是有亂倫的事發生。譬如:齊文姜與自己的兄長亂倫,還有楚國也有自己宗親中亂倫。到了春秋晚期,孔大人出生竟然是野和,秦時劉邦和陳平在平民時也是亂性。所以,周朝的建立,為華夏民族脫離游牧民族成長為農耕民族奠定了基礎,也是為我們以後的漢民族鶴立雞群在眾多的游牧民族鋪平了道路,也為中國的漢字、漢文化、漢姓、儒學打開了一扇大門。
首先說戎是戎,狄是狄,戎狄是左派人口,什麼意思? 按今天朝鮮政權的講法就是左派忠於元首時的表現排擠掉了元首身邊的血緣親族,於是發生了有夏遷徙,於是軒轅氏姬姓的一支向南遷徙到了大秦嶺一帶,這就是周人。
推薦閱讀:
※上聯:春風化做無聲雨,如何對下聯?
※下聯:不上不下,是為中也。求上聯?
※黃帝和炎帝在歷代王朝的地位是如何定義的?
※【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與人類文化的關係】
※上聯:日落黃昏星滿天,下聯怎麼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