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進入5G需要做好什麼準備?


對於用戶來說,準備換手機。對於運營商來說,準備換網路。對於廠商來說,準備換設備。對於媒體來說,準備換口徑。對於主管部門來說,準備換牌照。

其實沒那麼簡單,5G事關新一代技術的國際標準,還須加入國際博弈。而且技術含量和製造工藝要求極高,即便是到了運營商廣泛架設5G網路的階段,工程實施的要求和難度也比之前的幾代標準都更複雜。

複雜的原因歸結為最易理解的表述就是5G的三基設:高速度、高穩定、低時延。這使其技術內涵不知道複雜了多少個量級。

而且伴隨而來的物聯網也將混網運行,邏輯層面再難嚴格區分固定與移動、物聯與人聯。固網也可以物聯,聯接不分靜物與動物,只要是個端接物。

5G的終端支持場景豐富,視訊早已成熟,AR/VR成為常態應用,並且在幕後AI大腦的支持下,所有雲端的存儲與數據的抓取都將成為輕而易舉的智能化雲系支撐,應用處理無所不包AI支持,瘦終端的理念終將兌現於手持和其它端接設備。

用戶的感受就是無比快捷順暢無所不能,只需把資費的韁繩拉緊,否則流失的電子貨幣支付會如脫韁野馬般容易失控。

5G其實還有一大難題,4G的長程演進既所謂LTE到了後期與所謂5G差別並不太顯著,所以4G的釘子戶們可能比3G和2G的都難拔。現在拔掉二代釘子都沒有找到什麼好辦法,何況三代四代?

所以大家不要急於求成,尤其運營商們處於競爭考量也並非同於以往,以為換上新式武器就能勝戰對手,其實未必。每一代移動網路都存在長尾效應,越往後來的網路長尾伸的越長。

這就是為什麼都快上五代網路了,可某家運營商還要繼續投資三代網路的擴容,可以說道理是明白無誤的,就得這麼干。

5G五忌,最忌急不擇路,其實大可不必太急,理當閑庭信步,車到山前必有路。反觀如今,5G預熱急,AI更著急,兩者相加十萬火急。互為關聯的兩大技術領域,彼此可否相互參照協調一下,大可不必急三火四的,須知萬事欲速則不達。


推薦閱讀:

新年數碼大禮包,一包解決全家送禮問題
英偉達GPU Tesla P100和V100在加速循環神經網路上表現好嗎?
如果一輛車失去了全部的電子部件,它還能夠工作嗎?
請問龍珠超116-119集的劇透是什麼內容?
智能傳媒——品牌計劃,新媒體廣告的未來

TAG: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