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單一學科和全科醫生都無法找到所有炎症疾病的天敵?
為什麼要找出天敵?換句話說炎症真的不好嗎?
先說說炎症,炎症是指有血管系統的活體組織對各種致炎因子引起的損傷所發生的防禦性反應。
炎症最常見的表現:變質、滲出、增生。其中滲出是炎症最具特徵性的變化。炎症局部表現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實際上都有它的意義:
紅:是局部動靜脈擴張充血的結果,血液帶來了大量白細胞。(自身調兵遣將)腫:是局部充血和血管通透性增強,並且有液體和白細胞滲出。(免疫細胞進入戰場)熱: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局部代謝增強。增強白細胞活性,運送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保證兵力補充,進行動員宣教,運來大量糧草,打掃戰場)
痛:與多因素有關,如炎症介質致痛、鉀氫離子刺激、局部腫脹壓迫(防止你活動、壓迫導致擴散)
功能障礙:多是因為細胞變性壞死代謝障礙。(這個才是最可怕的,局部戰爭輸掉了)炎症實際上是機體受到一些抗原刺激時所出現的以生理功能紊亂或組織損傷為主的一種特異性免疫應答。
想要消除炎症癥狀相對簡單,比如糖皮質激素。大劑量的糖皮質激素不但可以抑制細胞免疫還可以抑制體液免疫。降低機體對細菌內毒素的耐受力,但對內毒素沒有中和破壞的作用。換句話說讓戰場上的免疫細胞和炎症因子握手言和。但是有些病毒、細菌肯定不會跟你言和啊!它們只會趁虛而入!所以不要想著找到炎症的天敵,要找的應該是致炎因子的天敵。
炎症分廣義和狹義說法,老百姓所說的炎症基本就是微生物導致的感染,主要包括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稍微擴展一點就包括病毒等。而廣義炎症還包括無菌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炎症,甚至物理化學導致的炎症。很多常見的感染因為檢測技術限制,不能明確感染灶,感染病原體,也有些檢測方法複雜,檢測費用昂貴,周期長,但病情未必有必要去檢測,對症治療即可。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感染就像敵軍入侵,不用管敵人是工兵,還是步兵,還是偵察兵,只要是非機械化部隊,機關槍打上去一樣都能打死。還有各種炎症之間有很大區別,細菌可以用抗生素,但是病毒就要用對應的抗病毒藥物,而抗生素是沒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炎症也有對應的治療和檢測方法。所以說,炎症只是白話里的普通說法而已,是講給普通老百姓聽的,而正規醫學說法裡面是各不相同的,治療方法和檢查手段也是不一樣的
想要得到對某一領域方面的炎症的治理,僅僅有這個領域方面的研究或許並不夠,因為每一個疾病的病理生理,病理,藥理等都會牽扯到很多醫學知識領域的內容,單一學科的醫生或許對某一領域有較深層次的研究思考,但在一些與這種炎症疾病相關聯的其他方面的知識面由於多年不用或許就有所疏漏,導致無法更好的聯繫全面的知識去解決;而全科醫生,他們對各個領域均有研究,佼佼者可謂是醫學的百科全書,但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對某個專一領域的深入就有可能不到位,畢竟一個人一輩子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醫學知識博大無窮,人是萬物之靈,宇宙最傑出的作品,人體的奧秘我們傾其一生或許也只能領域探索個一星半點,那全科而言,雖然具備了知識面的廣度,但深度難免不夠,也就無法找到一些炎症疾病的最有效治療方案,即所謂「天敵」
我個人以為,想要在醫學方面有更大的進步,更深層次的突破,不僅要有我們醫學研究工作者傾注其心血時間精力的投入,更要有多領域醫生的合作研討,知識交流,建立領域交融,才會對日後的疾病治理也好,醫學的更深層次發展也好,有著積極顯著的推動作用,謝謝。
推薦閱讀:
※豆粕為什麼一般不用於食用?口感和營養成分很差么?
※中藥丹參為什麼在我們這兒種植光長苗根卻很小不長根呢?
※吃東西後又噁心難受,還一直吐口水。不吃又餓,怎麼辦?
※神經性的梅毒癥狀有什麼
※新型口服膠囊可在體內完成胰島素注射,讓糖尿病患者免受扎針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