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群里不退群也從來不說話的人,是什麼心態?


我來告訴你是什麼心態。

我的微信群里有——初中同學群,高中同學群,大學同學群。

這3個人生階段的同學群,不管是哪個群,我可以準確的告訴你,我一句話都沒有說過。

那是為什麼呢?

1.初中同學群不說話原因

初中算是我讀書生涯里美好的一段回憶。

那時的我還沒發福,還很帥,班裡的同學關係氛圍都挺好的。

我記得,當時與我玩得好的有上十個人,這裡面,有成績好的,也有混混;有坐在旁邊的美女,也有隔著幾組的籃球玩伴;有放學一起回家的好基友,也有牽過手親過嘴的初戀。

這些人,目前都躺在我的初中同學群里。

但是,在群里,我們彷彿並沒有什麼交集。

看到了曾經的初戀,曾經的好基友,我沒有聊他們,也沒有看到他們聊我。

我們很有默契似的連加好友都沒有。

彷彿沒有發生過交集一樣。

夫妻兩地分居都很有可能產生隔閡和距離感,更何況初中同學呢?

這就是時間的力量。

2.高中同學群不說話原因

如果說初中同學班裡氛圍還比較合拍比較融洽的話。

那麼。

高中班裡氛圍顯然要遜色多了。一個班60多人,其實是劃成了好多個小圈子。

圈子之外,互不打擾。

很多人,在當時來說都不能算熟,甚至可能一學期下來都沒有講過幾句話。

同學,同學,真的只是湊巧在同一間教室上過課而已。

僅此而已。

高中同學群,裡面有幾十人,基本上幾個月不見一聲響。

大家都挺忙的,誰還記得誰是誰?

3.大學同學群不說話原因

大學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

很多,其實都是互相看不慣的。

雖然一個班才30幾人,但每次聚會人都到不齊。

我宿舍的其他2人,畢業就沒有再聯繫,不知道他們在幹嘛,也不想知道。

還有1個,偶爾聊下天,也是沒啥聯繫。

當時來說,其實也是表面的玩一下而已,想交心,其實很難。

你不想與他深層次接觸,他也不想跟你深層次接觸。

大學群,也是好幾個月都不會有一聲響的死群。

每個人可能都忘了有這麼一個群存在。

這很正常,因為本來就沒有交過心,而且還各奔東西了,誰還認識誰?

不過群里沒人說話,可是大學裡還是有幾個好玩伴的,平常也經常聯繫聊天。

至於為什麼跟他們有話說。

是因為當時就跟他們真心對待,可以說是臭味相投吧??

相信,和我有一樣感受的人也不少。

你又是因為什麼沒有在同學群里說話呢?


我就屬於這種加入了群,不說話的那種人,你要問我什麼心態,我只能告訴你,在群里不知說什麼,退群又怕別人說閑話。

我現在有兩個同學群,一個高中的,一個大學的,基本上都是40多人,每天都會有人在群里吵吵,在高中群里,有一個曾經的同學,現在煙台開火鍋店,每天都在群里胡吹海吹自己的店多大多好,以後去煙台必須找他,吃海鮮涮羊肉等等,可是我在美團等網站根本就找不到他家店信息,在地圖上也搜不到,一看就是吹牛B的那種,你讓我怎麼和他溝通?還有一類同學整天就煽情,整個整的一直發老照片,說還是校園好,和誰誰怎麼樣怎麼樣,我去畢業都十年了,也沒見參加過一次同學聚會,這種人就該直接被斃了。還有一種人更可樂,在群里發紅包,尼瑪畢業都十幾年了,每次發紅包就發幾毛錢,還讓搶到的發大的,每次我是不參與也不發,為了幾分錢再搭上幾塊錢,沒意思。很多次都想退群,但是一想畢竟幾年同學,退了談不上傷感情,但是也不大好。

建立微信群目的是交流,交流些有用的,現在整的除了炫富、浮誇、煽情、討紅包,沒點正事,這是很多人不願退群,也不願說話的原因吧。

君子之交淡如水,同學情誼貴如金,還是真心想和同學們聊聊家常,訴訴苦中,互相幫助一下,可是辦不到啊!我們的友誼不純潔了......


正好在同學群里我就是這樣的人

下面就說說我是怎麼樣想的

學生時代的我們自然是單純,美好的,有關那時的記憶都值得珍藏。

作為一個五十多歲的人,高中畢業有三十多年了,更不用說小學,初中,就那麼二,三年時間的接觸,能留下多麼深刻的記憶呢,甚至有同學都沒認熟好吧,有記憶的是那些早熟的同學,很多都懵懵懂懂,還沒開竅哩

第二,經過三十多年人生的洗禮,各位同學變化巨大,怎麼可能拿出十幾歲的心態出來談天說地,我們都是社會人了,我們談論的話題怎麼離得開各自的生活呢,生活如意的有炫耀之嫌,生活不得意的又有祥林嫂之嫌,談些日常吧又是各自生活的常態,沒有吸引人的地方,更有甚者拿性來湊趣,以此亢奮麻木的靈魂,同學聚會,折散一對是一對就是這種產物。

聊天本來就是小眾範圍的亊,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同學群就象一個廣場,三不時去聚個會無可厚非,非要人家當眾發表演說,您有此愛好,您來,別這樣要求所有的人。


說實話,我就是同學群里這個不退群,也不說話的人。

群里說話最多的,還是以往班裡比較能鬧騰的人。不退群是出於禮貌,畢竟退群有種六親不認的感覺。畢竟是同學,存在於這個群表示永遠是這個班級的一員。

不說話,是因為真的沒有共同話題。

高中的群里,談論的都是關於家鄉那個地方的話題。比如哪裡哪裡又開業了,誰誰誰去哪個單位上班了,誰誰誰結婚了。一方面,我在外地工作,除了父母朋友,對家鄉的種種早已陌生。他們的那些話題,跟我沒有半點關係,更沒有半點交集。更何況,就算是同學,我和他們的關係也沒有近到朋友的地步,我花費時間跟他們對話,並沒有什麼意義。另一方面,我所處的環境和圈子,他們也一無所知。這樣的聊天,勢必要變成尬聊,雙方冷場。

大學的宿舍群里,如今只有一個舍友和我在同一個城市,我們偶爾見面,關係始終如一。而其他人,原來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如今就更疏遠了。她們大多嫁人生子,每天討論的都是老公孩子,家長里短,柴米油鹽。作為還在一線城市為夢想拚命奔波的我,對這些都麻木不仁,相對的,她們對於我的境遇也一樣不感冒,因為生活圈不同,強行聊天並不是一種很好的相處方式。

在群里做個小透明沒有什麼不好,大家各自安好,偶爾冒個泡刷下存在感。真正關係好的,早已私下有了聯絡,又何需在群里維繫感情呢?


哈哈,我就是同學群里那個很少說話也不退群的人。

走入社會十幾年,經常會想起自己的學生生涯,畢竟和社會相比,那時的我們單純無憂,那樣的日子才值得我們懷念。

所以十幾年的同學不見面,通過同學群這個虛擬的群體把大家聯繫在一起,大家既新奇又興奮,彷彿重回了學生時代,那些曾經一起走過的日子,久違了的熟悉感,很快就拉進了彼此的距離。

然而,隨著剛開始的新鮮感一過,隨之而來的枯燥無味,畢竟到了這個年紀,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也有各自的愛好。每個群里總有那麼幾個人一直在樂此不疲地說著話,而這些話無關痛癢,無非是轉發一些文章視頻,感慨一些社會經歷,你說你如何去回復,既耽誤時間又沒有任何價值。

所以,在回憶完崢嶸歲月稠之後,這麼多年各自生活環境和觀念的改變,讓大家的共同點和交集越來越少,畢竟社會讓我們每個人變得現實起來,我們不可能再像年少時代那樣無憂無慮,無欲無求。

沒有共同的話題,自然也就沒有聊下去的必要,不然只能是尷尬。但是為什麼不退群呢?畢竟同學一場,好不容易聯繫上了,沒必要做得那麼明顯,可以不發言但是不影響關注,不接受消息即可。

願意留在同學群里靜靜地圍觀,至少是對老同學這個角色的認可,是對這個虛擬群體承載的懷舊情懷的緬懷,也是對所有老同學的一種尊重。


我的高中同學群已經有幾個月沒人發言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高中時同學感情本來就不深。我所在的中學是一所國家級示範高中,而我當時就讀的班級是全縣第一屆實驗小班。全班只有35個人,全部都是全縣前200名。縣教育局和學校對我們班都非常重視,專門配備了最強的師資力量。在這樣的環境下,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壓力都非常大。大家整天都忙於學習,互相攀比成績,情感交流很少。

特別是到了高三,老師特別照顧,成績拔尖的幾個同學,學校更是把考不上重本的同學轉到其他班去。這樣極度功利化的教育,對我們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也讓很多同學從那時起就變得特別現實。

第二,大家的圈子不一樣了。現在絕大部分同學都已經參加工作了,也有自己做生意的。有在培訓機構上班的,有在國企上班的,有自主創業打拚中的,還有立志學術讀博士的。每個人生活的圈子都不一樣,大家很難找到共同話題了。一個沒有共同話題的微信群,很難熱鬧起來!

第三,同學之間開始有差距。高中時代,大家只是單純的比較學習成績。到了現在,收入高低、工作好壞、結婚對象、房子車子等等這些,都會成為大家互相攀比的東西。混的好的怕自己顯得高調,不敢在群里過多的發言;混的差的心裡自卑,不好意思在群里發言。現實的同學覺得高中同學的人脈無關緊要,沒興趣在群里發言浪費時間。就這樣,不僅同學群里沒人發言,就連過年同學聚會都幾年沒有了。

第四,不發言又不退群是因為沒有退群的必要。我們的高中同學群是班長建的,裡面的同學都是被班長拉進去的。因為可以設置消息免打擾,再加上群里已經有幾個月沒人發言了,所以就算你對高中同學群不感興趣,它也不會打擾到你。完全沒有必要退群。你一個人貿然退群的話,同學們都會覺得你比較另類。

這就是為什麼同學群里有很多人,他們從不發言也不退群!


我基本上也是這樣的人,但是並不是說我冷漠不關心同學。

看著同學群從最初的熱血沸騰到漸漸悄無聲息,就像我以前說的一樣,回憶是美好的,當同學們山南海北的從網路聚集到一起之後,都急於傾訴各自的回憶,然而,當回憶的餘韻被榨乾了之後,就覺得無話可說了。

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就像人不能活在回憶里一樣,總得往前走,而現在的同學幾乎沒有平行線了,都是不同方向的一條條射線,往遠方無限延伸,再也沒有交集。

雖然在同學群里看似不活躍,不發聲,但是默默關注著,即使看著那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往日青蔥的日子就像昨天。有活躍的同學在上面嬉笑怒罵,我們看了也是會心一笑,感覺很溫暖。

不要希望人人天天呆在上面嘰嘰喳喳才是同學情同學愛。我想默默潛水默默關注的一樣重視這份情誼。

如果有同學需要幫助,只需振臂一呼,我想無數雙溫暖的手會在後面回應的,這就是不老的同學群!


我可能就是你說的那個「同學群里不退群、也從來不說話的人」

對於我個人的心態,我僅僅是對我曾經熟悉的這群人表示關注的心態,畢竟緣分一場。

但是今天我想說個事,也是同學群發生的,比較奇葩的事情。

我們11月份大學學校校慶,然後大學的班長突然在5年、10年沒人說話的同班同學群上冒泡了,他說要在校慶的那天搞個聚會。

然後很少人響應他,我繼續看熱鬧。

過了3天,群上開始有活躍的跳出來說,我聚會不能參加了,發個紅包給大家意思一下。

然後群里就炸了,接著說不能參加的人呢,個個開始丟紅包進來。

接下來是戲劇性的一幕,然後團支書冒泡了,說,不能參加的同學,因為我們同學聚會人少,需要贊助,請大家有錢出錢吧。

結果一個班30個人,陸陸續續的有人開始發錢進來。

團支書還搞笑的整了個接力榜單,把捐錢的人按照捐錢的順序排號,寫上人名,跟學校裡面搞交班費一樣的套路。

有14、5個人,一半人發了紅包之後,後面的人要麼迫於壓力、要麼要面子,也開始陸陸續續的在群上給錢。

說起來,我們都是畢業10年的人了,在社會上就算混的不好,出個200塊錢也屁大點小事,但是我就是看到就不舒服。

這他媽的是綁架啊,逼著你交錢啊。

老實說,我跟這群同學大學裡除了一個班上上專業課,沒有交情,也不想去參加什麼聚會,在群里就是圍觀一下新鮮事而已的態度。

一共班裡30個人,26個人交錢的時候,我堅持剛到底。

憑什麼4、5個人去聚會,我要出錢給你們吃喝玩樂,還搞個什麼水療,要臉嗎?

到最後,20多人出了4000多塊的錢,給他們4、5個人搞聚會。真是拿到哪裡去說都是笑話。

反觀,我覺得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一種壞風氣,逼著所有人不能做自己。

我活了這麼大年紀,小時候要聽父母的,上學了要聽學校的、聽老師的,工作了要聽老闆的,但是我的個人生活,我得自己做主。

誰想拿道德、拿壓力綁架我,我反抗到底。

這事我反反覆復的想了好幾天,每天看到群上又蹦出來一個冤大頭交錢,我的心就咯噔咯噔的跳,人之所以長大了,成熟了,就是要知道我能堅持什麼,我想堅持什麼。

姐就是跟你們要不一樣,我做不了自己,我白活了。


我來說說什麼心態,因為我就是屬於不說話的人,儘管我還是群主。

我有小學群和初中群,兩個群都是我建的,建群之初很是熱鬧了一陣子,大家每天都聊著曾經的故事,一直聊到深夜,還有發紅包遊戲,歌曲接龍什麼的。

但是曾經的往事就那麼些,總有聊完的時候,於是就開始聊現在。而現在,就有太多的不一樣了,有人富裕,有人貧窮,有人中庸,有人掌權,有人投機,有人碌碌無為,各種差異和生活環境,導致了大家不可能有太多共同語言,於是開始慢慢有了小群,大家各取所需,相互添加自己需要的同學進小群,以後再有什麼線下活動,就自己在小群里聯繫了。

即使是有全體性的同學會,也只會私下挨個溝通,不會在大群里吼,因為同學會都是AA制,而且一場同學會下來,少則三五百一個人,多則七八百上千一個人,總要顧及到一些無法承擔的同學的面子,私下問一下,能來就來,不能來不勉強,如果費用實在太高,甚至還會直接pass掉一些同學,根本就不會通知。

所以並不是同學之間都不說話了,只是別人說的話,你看不到了而已。現實很殘酷,也很真實。


謝邀,同學群的確是一個好的社交方式,記得以前根本沒有微信,又何來的微信群。當時大家出了學校,基本多幾乎聯繫不到了,除了幾個同村的,其他幾乎聯繫不到。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出現很多社交方式,什麼本質通訊錄。在大家快畢業的時候,買一本通訊錄,每個同學發一張,然後寫下自己的聯繫方式,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但是實則後來用通訊錄聯繫的人,幾乎也沒有,有的甚至也換了聯繫方式。到了時代發展越來越好了,微信出來了;什麼搖一搖特別火,然後大家也通過網路也就組建了同學群。

這個同學群初期建立的時候還好,非常熱鬧;有些人會說,大家會聊一些回憶啥的,但事實告訴我。大多數同學都忘記了,談的都是一些現在的生活情況,自己多牛逼,自己的孩子怎麼可愛,反正都是炫耀,要不就裝高冷;好像大家跟他不是一個等級的,跟我們說話好像掉了身份似的,所以基本話也少,群也不會退。

個人認為這種不說話也不退群的人有三種:

1、感覺自己身份高,跟你們說話掉價。

2、感覺自己混的太慘了,根本不好意思說話;一般不會開口,人微言輕啊!你說了,別人愛理不理的,多沒趣啊。再是聊著聊著同學們問起你的工作生活,回答起來都是心酸眼淚的,沒臉啊……所以混得不好的,一般也不說話。

3、個別還偶爾還喜歡搶紅包的人,反正現在不管啥潛水的群,你一發紅包人就不知道從哪冒出來了。我曾經在一個三四年都沒動靜的群,扔了一個紅包,頓時炸出一片潛水的;我去,原來這個群還活著呢!

總結:

現在人工作的確也很忙,也沒啥時間看微信;連工作群都沒時間搭理,哪有時間跟同學扯淡。時間過去了,大家的生活軌跡也變了,人也變了。

謝謝大家,更多精彩文章、乾貨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本人問答頭條號;可以手機端去本人主頁置頂文章看看,自定義菜單逛逛哦。


推薦閱讀:

20個社會定律
被質疑的「陰柔美」|別向粗暴與蒼白認輸
小伙全身化學燒傷感染致死,家屬索賠遭拒公道究竟在哪
作為軍事迷,有哪些知識平台值得我們關注?

TAG:心理 | 生活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