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被發緩行,以使志生」。志,是什麼意思?
06-10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開篇曰: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 這裡提到了被發緩形,以使志生。被發,古通披,即披散頭髮,不要束髮。緩形,使形體舒緩無約束,不要把腰帶系得很緊,不要把扣子扣得很緊,儘可能保持最大舒適度。以使志生,這個志字可能使很多人究結了。志,純以文學解釋,有『志向『和"記"兩解,我們不能確定文中作何解。現在我們從道家傳統理念去找。道冢認為,人有五臟,分藏五神。肝心脾肺腎分別對應魂神意魄志。即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這裡提到志,它屬於我們精神領域的概念之一,再聯繫到腎生精,又是元氣生髮之所,這就告訴我們披髮緩行的作用是使我們精神愉快,保持一種勃勃生氣.的狀況。這就是我們五神之一: 志的外在表現。
以上所述,屬個人淺見,不具有權威性。僅作為引玉之磚,冀望科班人士定奪。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與「十二子午流注」
※黃帝內經里的站樁心法(多圖)
※《黃帝內經》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58.傷寒論第58條:陰陽自和者必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