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莊子的「舉世非之而不加勸,舉世譽之而不加沮」什麼心態?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這句話意思是全世界都誇讚他,他卻不因此而更加勤勉,整個世界都責怪他,他也不並不因此而感到沮喪。他能鎮定自若,可以認清自我與外物的分際,辨明光榮和恥辱的界限。不管外在如何,他都能堅持做真實的自我。

其實這是莊子的一種人生態度和想法,講求不管外界如何變化,要遵循自己的內心要不忘初心,不要因為旁人的議論和態度而忘卻了去做最真實的自我。也不能因為別人的誇讚而去堅持繼續做下去,也不能因為別人責備了卻不去做,只要自己認為是真理,是對的事情,那麼自己就要去堅持,要持之以恆,要相信自己,堅定自己內心的想法與觀念。

其實能做到這種寵辱不驚,旁若無人的去堅持自己,往往是因為自己內心的淡然與寧靜,是一種自我內心的強大。因為他們自己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努力的目標是什麼,所以可以不顧一切的真實自我的去努力。也正是因為他的內心足夠豐富和強大,也可以準確辨別善惡是非,也可以洞悉別人不能察覺的問題,可以更好的去實現自我目標。

這其實也是一種自信和高傲,是一種內心的強大。因為自信可以淡然的面對身邊的榮辱,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不需要去藉助別人的評價而判斷自我,更加不會以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敢於做最真實的自我。敢於遵循自己的心,敢於追尋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寧靜和成功。

願你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可以成為這樣一個內心強大,寧靜坦然的人。


首先謝謝趜花桶爆萬人傷邀我回答此問題。

此問這一句話,屬《莊子·內篇》第一章"逍遙遊"中的一段話中的一句。要想準確理解這句話,必須先弄清整段話的意思。

此段話原文為: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加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我在《怯講莊子·幸福的秘密》一書中,對此段話作如是譯解:

我們先從境界說起。普通官員、縣鄉領導、封國君主和帝王,這四種層級的管理者,其視野和境界是不是一個比一個高呢,其實不然,他們的管轄範圍不同,性質一樣,總體跟嘲笑大鵬的小鳥一樣,只是自視很高,其實境界相若。有位自認人格境界已超然物外的人,名叫宋榮子,他始終在取笑前面說到的這四種人,他認為他們雖然官位一個比一個大,職權一個比一個高,但人格境界都處在相同層級,無不認為在自己的權力範圍內,能力天下第一。宋榮子認為更高的境界應當是:全世界的人都在捧你,你都不會因興奮而自喜;全世界的人都在罵你,你的情緒也不會受影響而低落。確實,能做到這種程度,內和外都是相同的分量,榮和辱都是相當的境況,這種境界的確很高,普通人幾乎不可能達到這種境界!雖然如此,我莊周不認為這是最高境界,對世界的探索,對人類生存空間的認知,更不能止步於此,宋榮子所推祟的人,境界的確非常高,但卻沒有任何建樹可言。(怯之曰:注意,莊子在此直接言明,任何個體都應有所建樹,而不能自私地逍遙。)

由以上解讀可知,莊子"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人格境界到達一定高度後,在得失毀譽面前,心情能夠保持恆常,情緒不會波動。

在此想補充多說兩句,莊子的思想,其實被誤會很多,被誤解很深。比如說莊子的"逍遙遊",主流觀點認為,逍遙的狀態,就是要像大鵬鳥一樣巨大,要像大鵬展翅九萬里一樣高飛才能算逍遙。真是大錯特錯!這一錯誤觀念,至今仍影響著國人:買房要買大房子,買車要買大車子(大轎車),找老公要找大個子,酒席要擺出大面子。

而真相卻是這樣子的:莊子通過"逍遙遊"一個整章的論述結論是,只有做到無己、無功、無名,達到"三無"境界的人,才能真正獲得逍遙。因為:

無己,不會糾結於形體的大小和時間的長短;

無功,不會執著於事業的成敗和人生的成果;

無名,不會惦記著生前的榮辱和身後的毀譽。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每一個中國人,都或多或少流淌著莊子的文化血液、都留存著莊子的文化基因的本質原因。

莊子非常會講故事,心態非常積極,非常善於鼓勵每一個人、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努力進取。所以莊子的書,尤其是內篇,非常值得認真閱讀,莊子的思想,非常值得全面領受!這是我個人的小小建議,也是我個人的由衷推薦。


世間你所知所得是有限的 所有能表述出來的感悟出來的 都已經存在 所有的進步發明 其實都是發現 對這個世界宇宙對自己新的認知 原來是這麼回事啊 局限性太大太大 有那功夫還不如去做些讓自己上癮的東西 多巴胺畢竟才讓人快樂 釋放


這就是我行我素,不隨眾流。當所有人都貶低他瞧不起他的時候他也不去迎隨眾人,不去求世俗的努力上進;當所有人都仰慕他追捧他的時候他平靜納受,不做虛偽的謙虛。這樣的人他的心平靜如水,不但將萬物置之度外也將個人情緒和感受里之度外。他隨順事物自然發展而行,決不會因事情發展違逆自己的意願而煩惱,因為他從來不會去設想事情發展方向和結果,無論事情往哪個方向發展、無論發展成什麼結果他都會平靜地接受決不會有任何的情緒波動及產生煩惱。他知道一切都是業力的結果,並不受任何個人意志而改變!


推薦閱讀:

莊子與鳥:你之蜜糖,我之砒霜
莊子:大夢誰先覺 繁華盡成空

TAG:文化 | 莊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