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有的人買衣服很貴都不講價,去市場一毛錢都要講半天呢?


這是個很典型的「行為經濟學」範疇問題,我們可以用「心理賬戶」來解釋——沒錯,就是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的理論。

弄明白了心理賬戶,除了樓主提的這個問題之外,我們還可以解釋如下問題:

  • 為什麼很多老人對一兩毛的菜錢錙銖必較,卻肯拿出全部積蓄去買理財以至被騙?

  • 為什麼我們為了搶幾毛錢紅包而斤斤計較,卻在雙11購物時大手大腳?

  • 為什麼精於算計的大媽們,股票被套30%卻無動於衷、談笑風生?

  • 為什麼有些年輕戀人,在分手時表現的十分痛苦,而有些人卻顯得無所謂?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很多「心理賬戶」

芝加哥大學教授塞勒認為,雖然傳統經濟學的假設多建立在「理性人」的基礎上,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非理性」的,我們經常做出在傳統經濟學中,看似「不理性、不合理」的消費決策。

根據塞勒的行為經濟學理論,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很多「心理賬戶」,最典型的有兩個:一個用來消費,一個用來投資。心理賬戶影響著人在消費、投資時的理性決策。

塞勒做過一個著名的測試:

  • 你花50元買了張電影票,準備周末去看電影,但出門前,你發現這張票不翼而飛,這時,你是否還會再花50元買票呢?有54%的人選擇不買。

  • 同樣,你準備去看場票價50元的電影,但出門前,你發現錢包里少了50元。這時,你還會去看電影嗎?有88%的人選擇再買一張。

同樣都是50元,但結果截然不同,這就是「心理賬戶」對用戶的影響——人們為了簡化經濟決策,會提前在內心創造不同的「心理賬戶」。

50元錢 和 電影票,分屬於兩個心理賬戶。這兩個心理賬戶,互不相同。

當你把電影票弄丟了,如果再要你花50元買票,你會認為是花了100元看了場50元的電影,當然會覺得不值。而50元錢則不屬於電影票的賬戶,丟失與否與買電影票無關。

由於心理賬戶的存在,人們在做出消費時,經常會從價格的比較中,提取積極或消極的因素,對對最終的決策產生「非理性」影響。

具體到你買衣服的問題,也可以用這個理論作為解釋。

在你的內心,昂貴的衣服和市場的蘿蔔青菜,完全屬於兩個心理賬戶,你會用完全兩套標準,去衡量這兩個賬戶的得與失。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要買一個普通的手包,你家樓下的店賣100元,5公里以外的店賣50元,你肯定不辭辛勞,坐一個小時車去5公里以外購買;

但當你的目標是個名貴的愛馬仕包包,樓下的店賣10000元,5公里之外的店賣9950元,你還會為了50元,吭哧吭哧跑5公里嗎?

問題延伸之一:為什麼老人在消費上如此節儉,卻頻繁被騙取巨額財產?

在我國,幾乎每個老年人都有兩個心理賬戶:消費的心理賬戶 & 投資的心理賬戶。這兩個賬戶在他們的心中是完全不同的。

老年人在生活中大多非常節儉。在菜市場小販那裡買了2斤茄子,回家一稱短了2兩,他們會氣急敗壞的跑去與小販理論一番,誓死捍衛那2兩分量;而且,老年人從市場買了大包小包一堆的菜,就算再累也不會打車,只會做免費公交車回家。

而如果趕上超市促銷,哪怕只是買桶油送4個雞蛋的小恩小惠,我們也會看到老年人早早來到超市門口,排期長隊,只為等待那4個雞蛋的優惠。

這就是老年人「消費的心理賬戶」的特點:等價交換、錙銖必較,我花了錢,必須獲取應得之物!

但是,老年人「投資的心理賬戶」,卻恰恰相反。

為什麼很多線下「黑理財」公司,能夠用一桶油、一袋米、一盒雞蛋,騙取老年人的信任,讓他們交出數十萬乃至所有積蓄?就是因為老年人覺得,這些贈品、利息、承諾的收益,這些東西統統都是「白來的」。

相比於「消費的心理賬戶」,「投資的心理賬戶」不存在等價交易一說,所有的收益在老年人看來都是天上掉餡餅,即便只賺了一個雞蛋,也全是賺的。

根據這個解釋,我們又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很多老年人,或者一些「大媽」們,往往會為了塊八毛錢,和小商小販急赤白臉、爭論半天;但發現自己理財被騙,或者股票被套的時候,雖然也顯得後悔,但情緒卻相對「淡定」——很顯然,「投資的心理賬戶」的存在,讓他們放大了對資金虧損的容忍度。

問題延伸之二:如何讓分手不再痛苦?請把戀情放在「投資的心理賬戶」中

根據上面的解釋,我們會發現,同樣是發生虧損,且數額更大,但「投資的心理賬戶」帶給人的痛苦,其持續的時間相對較短。

我想到,前一陣鹿晗公布戀情,一大堆鹿晗的女粉絲在微博留言,話里話外顯得那麼痛苦,那麼絕望,甚至有人為此輕生......

實際上,鹿關公布戀情,跟你有一毛錢關係嗎?

有些年輕的朋友,在面對感情失敗時,也顯得無比悲傷~

嗨,何必呢?

在戀情中,很多人把感情歸為「消費的心理賬戶」,這樣一來會搞得自己很被動——你心裡時刻會有一把無形的尺子,用以衡量你的感情付出,是否得到了對方足夠的回應,

「我今晚向他道了晚安,為什麼他沒回我?」

「上周剛給她買了生日禮物,今天就跟我耍脾氣...」

諸如此類,對方給你的零星委屈,都會給你造成深深的困擾,至於「分手」這種事情的發生,更會如晴天霹靂一般。

如果不想讓自己在失戀時那麼痛苦,請常識把與戀人的感情歸為「投資的心理賬戶」。

這樣不僅在會減輕失戀時的痛苦,也能讓自己在戀愛時的幸福感更高一些。

戀人的一個吻,一個微笑,都能讓你幸福感爆棚,在感情生活中,你總會覺得一切的小小幸福,都是「白賺的」。

希望大家權衡好各自心中的「心理賬戶」,讓消費更理性、讓生活更幸福~


有意思的問題。其實這是經濟學中常常研究的現象。

什麼情況下消費者不習慣講價?

通常這類商品不是必需品,有很多附屬的功能,這類功能通常是精神層面。

比如說,你需要買一個新手機。

從功能角度講,目前2000元的手機可以滿足你幾乎所有的需求。比如說小米,性價比很高。

但是很多人確願意花幾倍的價格去買一個新款的蘋果。

蘋果手機真的比小米手機綜合實力上高几倍嗎?談不上!說不定該消費者根本就用不上手機的大部分功能和性能,但他偏偏還是選擇了貴的,而且還不計較價格,很少去一本正經還價。

為什麼?

因為在他們心裡早就有了一個錨定的價格。蘋果手機就是比小米手機要貴幾千,要不然就不叫蘋果了!而且,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用蘋果手機用的是它的品味和層次,體現的是消費者的消費能力(真的會有人有這樣的心理感覺)。同樣的使用場景下,該消費者會顯得更快有「自信心」,他會更願意把蘋果手機展示在大家都能覺察到的場景下,而小米手機只是用著順手就行了。

也就是,我買的這件商品,就該在這個價格錨點上,我知道我講價了也起不了什麼大作用。況且,通常買這件商品的人基本不講價,那麼我也不講價——講價了就代表我掉價了!!!

這類消費,通常消費時附帶了一種很強的精神層面的消費。我要的就是這種消費感覺!

什麼情況下消費者會斤斤計較?

沒有價格錨點的商品,也體現不出來精神層面消費的商品。

去農貿市場買菜,大家買的東西都差不多,基本是生活必需品。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會因為你差不多的東西你買的價格高而覺得你「特殊」。你多花了錢體會不到任何的精神層面的滿足感。你也無從在人群中創造出這種感覺。

既然如此,那就老老實實砍價吧。沒有誰故意要跟錢過不去。因為這件商品購買的目的只有一個:滿足我當下的基本物質需求。如果我買得特別貴,在這個消費群體中我不僅得不到滿足感,甚至會被人「嘲笑」。這種感覺甚至比我多花了錢還難受。

人有時候是不是很不可理喻?

【點擊關注】讓我們一起交流,共同成長!


買衣服很貴都不講價,去市場一毛錢都要講半天,那這類人的心理狀態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買衣服很貴為什麼不講價呢?

1、因為品牌店特別是品牌的衣服都是「明碼標價」,這一點越是品牌的越是嚴謹,不是不講價,是消費者沒有「權利」講價;

2、品牌衣服都有一種「店大壓人的感覺」,咱們別的不說,只說服務員的外表與氣質吧,這些構成了「銷售氣場」製造了一種「高勢能的銷售氣氛」;

3、品牌更有一種優越感與服務保障:我們為什麼買品牌,不僅僅追求耐用,而更多是「獲取一種榮耀感」,彰顯一種「層次感」,這就是標籤作用呀,所以,更願意接受它的高貴;

4、購買前已有了一種「心理認知度」:即對這個物品的「」價值認同感「」比如蘋果手機

所以,當消費者購買的產品越貴時,反而更加容易接受銷售人員的專業指導,反到是越是下層的產品,消費者越能夠彰顯強勢。

1、菜市場顯然就是這種情況了,首先身份不對等,消費者有天然的優越感,同時,這個環境又是可以討價還價的「場景」;

2、有時消費者討的不是「價錢」,而是一種「本能習慣」或是「一種不被別人欺騙或是不能被別人占我便宜的心理」使然,還有一少部分是「享受這種過程的樂趣」。

今日頭條孫洪鶴,創業教育、品牌營銷專家、《創業五部寶典》主編,互聯網暢銷著作〈風口〉聯合主編,自媒體原創作者,歡迎關注我每天的今日頭條原創文章,更多的實戰分享請關注我今日頭條動態,也歡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認同請幫忙分享轉發。


買衣服不講價為什麼?因為人家商場或者品牌店都是民碼標價,人家價格都是統一的,怎麼去講價?你難道要人家品牌店統一賣5000的衣服,單獨給你賣4000元嗎?這樣人家品牌店怎麼混?

可是買菜就不一樣了,如果你去菜市場問一問黃瓜的價格,十個攤位有是一種價格。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每個攤位的貨來源都是不一樣的,並且每個人的人是不一樣的,有些老闆人好,不願意賺太多的虧心錢,於是自己賣的比價便宜,而那些比較黑心的老闆,就賣的比較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同樣的衣服,價格基本是一樣,可是同樣的菜,價格卻是不一樣的?其實這取決於老闆對客戶的理解不一樣,商品的品牌價格必須是同樣,可是菜就不一樣了,商家知道客戶在商品買品牌衣服的時候,是不會降價的,而在菜市場買菜的時候,卻是會降價的,所以菜市場的菜的價格是不一樣的。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為什麼上次品牌店的衣服價格都是一樣的,並且客戶都不還價?其實這個不難理解,你的衣服是什麼品牌,是多少錢,穿在身上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價值,你的衣服好,你的衣服貴,也就證明你這個人很牛逼。

但是菜就不一樣的,說的難聽一點,你吃進去的東西早晚變成屎,你覺得對於屎,你會不還價嗎?


大家好我是沒猜到

我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奇怪...

大家都知道去專賣店買衣服現在都基本形成了一個共識,品牌店鋪明碼標價最多給你打打折,又不是地攤貨還可以講價。

你去品牌點買衣服基本就是看中款式,然後問有沒有折扣,看中喜歡就買下來,不會有人跟你講價,而且服務員也明確的告訴你不講價。

各位可以想像一下你去到阿瑪尼和服務員講價的場景....

顧客:你這個皮帶多少錢?

服務員:您好,上面有牌子。

顧客一看2000元?問道:「你這個能不能少點?」

對不起我們不打折,這是今年的最新款

顧客:少點少點我就買了...

看到沒這樣的感覺就不想進了品牌店..而是菜市場。

菜市場買菜都是這樣滴

大叔這個多少錢一斤?

5元一斤

稱了稱大叔告訴你5.7元

你說5元行不行?

大叔爽快的告訴你沒問題那就五元,皆大歡喜。

但是你要是說大叔給你7毛行不行,估計你是要挨打的。


主要是價值取向影響了消費觀念;再有就是虛榮心在作祟:認為衣服是穿給別人看的,當然越貴越好,這樣才顯得有檔次;買菜是自己吃,無所謂了,可以裹腹即可。


那視頻我看過,太多人都被視頻製作者的思路帶走了,沒有看出其中的漏洞。

為什麼還價? 因為覺得該商品價格在自己預估價格之上。

比如幾個月前去上一個節目要準備衣服,在某個店鋪我看上了一件襯衫,試穿合身,款式也喜歡,布料也舒服,一問價格1000+,問能否打折,打折後還得小1000,最後這件衣服的價格在我心裡承受價位之上,所以我放棄這件衣服了。

首先小販賣的東西價格是不明朗的,就拿我們九江市有名的街邊小吃蘿蔔餅來說,價格有一塊的,有一塊五的,有兩塊的,不同的攤販不同的價格,同一攤販不同產品不同價格,假如我今天在某條街買了一個蘿蔔餅是一塊錢一張,明天去到另一條街想吃蘿蔔餅,如果對方告訴我的價格超過一塊,我會很自然的說,蘿蔔餅不是一塊錢嗎?昨天我在哪兒哪兒還是一塊錢,這就已經是在還價了。

如果我是第一次來九江旅行,看到街邊蘿蔔餅想買一個,小販沒有明碼標價,但買東西的人心理會預估價格,如果我預估是一塊錢,小販賣我一塊五或兩快,我可能會自然的脫口而出一塊賣不賣?你看,我又在還價了。

去年我在越南街頭看到一個小吃特別想吃,一問價格,兩萬越南盾,摺合人民幣六塊多,那小吃在國內我覺得最多兩三塊錢人民幣,我還價一萬,對方不同意。

為什麼還價? 1、因為在購買之前我不知道價格。 2、因為得知價格後覺得該商品價格在自己預估價格之上。

超市裡的飲料大多數價格是統一的,基本上全國各地都一樣,而且他們都是明碼標價的,你在買之前是能看到價格的,如果商品價格在你心裡價位之上或在你承受範圍以外你是可以選擇放棄或用其他商品代替的。

為什麼超市專賣的商品你不還價? 1、因為明碼標價的飲料基本上意味著謝絕還價。 2、因為你在購買前能看到價格,不用詢價就可以對比心裡價位選擇是否購買。

生活不容易都是相對的,我在很多人眼裡生活很不容易,前天中午跟幾個朋友吃飯,一個朋友說他股票虧了幾百萬,一個朋友說他的公司想融資個幾千萬,一個朋友說我旗下兩家影視公司還有其他公司,但都交給其他人打理,自己輕輕鬆鬆全世界旅行就好了,還說已經去了三十幾個國家,預計過幾天就去另外四個國家。怎麼著?他們應該把賬戶里的零頭打給我?

很多人在我眼裡生活更加不容易。怎麼著?我挨個給他們送錢去?

PS:題主在提問時明顯帶有傾向性情緒的,在帶有傾向性情緒的時候是沒法正常討論某個問題的。題主在譴責那些向小販還價不向超市專賣還價的人,覺得他們在欺負弱小。你弱,你就活該被欺負,這話雖說嚴重了點,但是是事實。我們不是天天被王健林,馬雲,馬化騰之流欺負嗎?難道你覺得你可以欺負他們?這個世界難道不是強者壓榨相對來說的弱小使得自己更加強大嗎?

PS:在德州撲克比賽中經常出現長碼壓制短碼的現象,長碼牌好牌差無所謂,打的就是籌碼壓制,你只有100籌碼輸了就淘汰了,他有1000輸了還能活的好好的,人家就算連輸兩次也還能活的好好的,你覺得這個世界有道理可講?

還真覺得你弱你有理了? 還真的覺得你弱全世界的人都應該來幫你?倘若如此誰他媽的願意做強者?


有錢的人拿錢買身份買面子 也不在乎 不心疼因為不需要

而沒錢的人為了省下那一塊錢寧願講半天價 畢竟還是普通人多

這就是人的特點


推薦閱讀:

你還有熱烈的生活慾望嗎?
冬天汽車打火以後到底多長時間才能起步?
【晚安】你看著這個碗它又大又圓,像不像你欠我的300塊?
14歲女生學校內離奇猝死,家長哭訴稱「是班主任催繳學費逼的」。你怎麼看?

TAG:心理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