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些小孩動不動就打人?


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大人的情況,導致這樣的現象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記得我的小侄子在學校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在微信上對我嫂子說,近些天看到孩子有捶其他小朋友的習慣,然後讓家裡觀察一下。後來我們問了小侄子,也觀察他的一些行為,發現確實有這種現象的存在。因為在家裡父母都溺愛,所以基本上不太過分的要求,都會答應孩子,但是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孩子以為這個世界就是他應該得到的這樣的結果,而不是發現是因為家長讓著他。所以在得不到的時候,就會跟你發火,然後家長就會給他,,慢慢的,打家長,雖然也是一種偶爾的現象,但是卻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這就跟題主所說的情況類似,可能在上學的時候,孩子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但是我們應當知道的是,孩子的生活環境大概就只有學校和家庭,那麼很大的問題會出現在家庭上面,可能是孩子學到了家長的某些行為,也或者是家長的某些做法強化了孩子的這一行為,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所以,「一個孩子反映一個家庭」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如果孩子最近有什麼反常的情況,那麼一定是孩子所在的家庭出現了什麼問題。

父母的經常吵架、或者父母離婚以及父母關係不好等情況,孩子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活,肯定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所以說父母應當考慮自己的原因,這樣在對待孩子的行為上,就會理解很多。

鴨梨心理 查看官方網站 心理學專業解決方案提供商陽光易德榮譽出品


孩子愛動手打人?巧妙化解衝突從了解這5個小秘密開始!

我家寶貝兩歲了,最近變得喜歡動手打人,讓我十分焦慮。昨天在小區里和別的娃一起玩,她無緣無故地上去給別的小朋友一巴掌,惹得別人家孩子哇哇大哭,我只能趕緊上前道歉並帶孩子離開。每次寶貝打人,我都會給她講道理,甚至還狠狠打過她的手心,可是下次出去,這毛病又犯了,要怎麼教育她不要打人呢?

——妍妍媽媽的留言

研究表明:3歲時愛打架的孩子,5歲時仍然愛打架;6至10歲時攻擊性強的孩子,10至14歲時打架、戲弄別人、與同伴爭鬥的傾向性都會更明顯。也就是說,孩子在幼年時所表現出的「攻擊性」強弱,影響到他們未來的人際關係質量。

相信沒有家長希望自家的孩子是攻擊性強的「壞小孩」,那麼孩子打人真的是因為「壞」嗎?各位家長,不妨先來了解孩子攻擊性行為背後的原因。

1吸引注意力

年幼的孩子還沒學會正確的情感表達方式,他們並未意識到自己的「打人」行為會給對方造成傷害,而單純地把這種行為當成「打招呼」的方式。比如,一個孩子見到另一個孩子後很激動,然後打了他,那麼孩子可能只是單純因為喜歡對方,於是希望用「打」的動作來吸引對方的注意力。

2發泄不滿情緒

孩子由於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在感到不舒服,或者自己的想法不被理解、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往往不知如何與對方進行溝通,情急之下「打人」便成為他們最方便、最快捷地表達自我不滿或者不適的外交手段。

3對物權的保護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孩子搶奪玩具時,可能一個孩子正在玩,另一個孩子也想玩,就容易發生攻擊性行為。這是因為兩歲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增強,當自己的物品或遊戲場地被「侵犯」時,他們會出於本能地動手爭奪,以解除威脅或扞衛權益。

4安全感不足

生活環境的改變、撫養人的更換,或者其它導致孩子安全感缺失的情況,也容易使孩子產生攻擊性行為傾向。因為安全感的不足,會讓孩子內心感到焦慮、擔憂,甚至煩躁。當孩子長時間處於這種負面情緒狀態時,即便平時不打人的孩子也可能會出現打人的行為。

5模仿不良行為

孩子是通過觀察和模仿來學習的,如果家長時常動用武力打孩子,孩子理所當然會認定這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同時隨著孩子社交範圍的擴大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他們也容易從其他同齡孩子或一些動畫以及影視作品的不良示範中習得和強化「打人」行為。

了解孩子動手打人背後的小秘密後,各位家長一定要記住,孩子的「打人」行為,和成人世界中以傷害他人為目的的攻擊性行為有著本質的區別,這是孩子社交能力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過渡期,並且是可控的。

面對孩子的打人行為,各位家長千萬不要一味批評壓制,而是要在生活中巧妙引導,幫孩子學會控制。那麼到底要如何做?希望下面幾條小建議可以幫到大家!

1.幫孩子理解自己的行為

父母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他們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這樣孩子才會漸漸明白自己的「打人」行為會給他人帶來傷害。父母還應有意識地教孩子如何正確地表達友好。比如,有朋友到家裡玩,父母可以教孩子一邊輕輕揮手一邊打招呼,這個示範過程其實就是在教孩子,當他們的語言能力還不完善,但又想表達時,怎樣的動作才是正確的。

2.「冷處理」勝過「以暴制暴」

對孩子的不良舉動,弄清原因後,要儘可能平靜溫和地對待。在孩子情緒激動時,父母不必急著和孩子講道理,更不要動用武力解決,而是可以進行幾分鐘的「冷處理」,用你的緘默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打人是不對的,所以我不理你。」等孩子心情平靜後,再幫孩子梳理情緒,教孩子認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並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道歉。

3.「隔離」生活中的暴力鏡頭

避免不良示範給孩子帶來的惡劣影響也是預防孩子攻擊性行為的有效辦法。父母之間應儘可能減少衝突,為孩子提供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同時,在孩子還不能明辨是非時,負責任的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遠離充斥暴力元素的影視、遊戲、動畫、漫畫等作品,並慎重選擇適合孩子看的繪本和動畫片,努力為孩子打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成長環境。比如,下面推薦的這幾部傳遞真、善、美的教育動畫,就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愛心,讓孩子學會正確的交往原則。

小編說

各位家長們,請不要再隨便給孩子扣上「壞孩子」、「臭脾氣」、「愛打人」的帽子,因為他們只是還沒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而已。「欺負別人」只是孩子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過渡時期,在這個特殊時段,只要父母引導得當,孩子就能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並理解正確的人際交往原則!在孩子的成長路上,願我們多些理解與耐心,讓孩子更從容地抵達屬於自己的人生軌道。


通常我們的孩子一旦出現了問題,不是被你訓斥,就是夫妻雙方互相指責說對方慣壞了孩子,如果有老師告訴你,說你家孩子在學校經常打人,家長第一反應可能覺得自己被指責了,臉上還會掛不住,也許還會跟老師說:在家裡不這樣啊,是不是別的小朋友欺負他了?

其實這樣的反應都是被孩子的問題困住了,我們習慣性的會去找尋問題出現的原因,或者指責家庭里的某一位成員,或者心裡暗自埋怨老師「誇大其詞」,當情緒被這些反應圍繞著的時候,你還能找到方法去避免或者改善孩子的問題嗎?

就拿孩子打人這件事來分析,顯而易見我們的孩子缺乏自控能力,同時自身也不具備除了打人以為更好的社交處理方法,那麼想一想,如果孩子學會了一項可以控制自身行為的技能,當他擁有了更能適用於群體生活,更能和大家融洽相處的方式,當他用正確的行為去替代錯誤的行為的時候,那麼我們的孩子還會動不動就打人嗎?

基於這個觀點我們繼續去拓展思考這件事,孩子其實不是喜歡打人,也不是本來就願意磨磨蹭蹭,而是他沒有可以讓自己快起來的方法,也沒有可以控制自身行為的能力,如果我們不把焦點放在孩子「令人討厭」的行為上,而是專註於孩子是不是缺少了某些技能,那麼這些事情就容易接受了,同時也找到了可以解決的方法。

這個觀點來源於芬蘭的一位心理治療師,名字叫做富爾曼,他在自己的書中談起兒童包括大人的一些問題行為,以及解決方法,當我看到這種「技能教養法」心裡大受啟發,書中很詳盡的介紹了如何找出替代錯誤行為的技能方法,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觀點,那就是把「指責和訓斥這種語言暴力」轉變為尋找正確的技能培養,在發現問題的同時,分析孩子缺少的技能,比如:他們愛搶話愛插隊,說明不懂得等候不能夠掌握「忍耐」的能力,那麼不要批評也不要打罵訓斥,告訴孩子,從今天起我們開始學習忍耐力,當正確的行為出現的次數多了的時候,預示著孩子犯錯的時候越來越少了。

這個方法同樣適合於我們成人,如果你也認同我提供的這個方法,從當下做起,家長朋友們一起試一試吧。


對於孩子打人這件事,我覺得要區分以下三種情況:

1.低齡寶寶在感受自己的力量以及小手的協調能力。

2.孩子需要用這樣的方式引起我們或者別人的關注。

3.孩子沒有學會用更好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打鬧一般都是並無傷害性。孩子在這樣的打鬧中,在嘗試了解和掌握與人交往的邊界。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從中找到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以及被社會所接納的行為方式是什麼。

父母最好的做法是:留神別讓孩子們受傷,但不要輕易去干預;更不要因為護犢子心切而將自身捲入到孩子的打鬧中,譬如直接跟對方家長嚷嚷甚至干起架來。否則孩子可能學到的是暴力解決問題、拳頭是王道;而被欺負的孩子呢,可能學到的就是,忍氣吞聲、退縮,不願與人交往。


孩子很小的時候,對於那些動不動就愛打人的孩子的確是看著很不舒服。

1.可能是大人的榜樣作用

如果說大人是原件,那麼孩子就是複印件。大人就像鏡子一樣,能照出孩子是什麼樣子的。父母本身脾氣暴躁,相互之間愛打架,孩子自然也就學會了。

2.父母怕吃虧的心理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都是每個父母的心頭寶。有的父母會生怕自己的孩子吃虧,只要發生一些爭吵,就教育孩子打回去。

3.愛打人的孩子朋友少

每個班級里都會有一兩個愛打人的孩子。每次同學們談論起他來時,第一印象都是說愛打人。這樣的孩子會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孤立。

父母也會教育自己的孩子遠離這些愛打人脾氣暴躁的孩子。

所以說也許對於他的父母來說,自己的孩子打到別人,似乎是不吃虧佔了便宜,實際上得不償失。


推薦閱讀:

雅思托福是什麼,他們的分數在以後的工作中有多大用處?
熊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呢?
孩子不愛上幼兒園怎麼辦?
馬來西亞留學雅思又有新變化?!!!這些專業雅思分數要降啦!!!
樂嘉帶4歲女兒暴走76公里沙漠,虎爸們的折磨式教育,利於孩子心智發展嗎?

TAG:教育 | 育兒 | 心理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