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更好解釋「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的含義?


這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里的話,字面意思極為淺顯,大概是「過往已不可改變,未來尚可企及,確實入迷途(指入仕)但不算太遠,才覺悟現在辭官的選擇對而昔日入仕錯」。

從字面看,似乎滿滿都是陶淵明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人生豁達,但單從字面理解卻遠遠不夠。好了,先讓我們思考幾個問題吧。

陶淵明是無意仕途之人嗎?

人們難免會想,能寫出「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必然是淡泊名利、無意仕途之人。可事實真是如此嗎?二十歲時,陶淵明就開始了遊宦生涯,先後任州祭酒、州主簿,入過桓玄的幕,做過劉裕的參軍。四十歲時,陶淵明以為終於遇到了明主劉裕(南朝宋開國皇帝),可以讓他成就一番事業,他雞凍的在《榮木》詩中說「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詩言志,陶淵明在詩中表達了強烈的功業心,由此可知他絕非無意仕途之人。

陶淵明是缺少入仕機會嗎?

陶淵明生於東晉末年南朝宋初年,那是個講究士族門閥的年代,而陶淵明出身雖說不是王謝這樣高門大閥,但也絕非寒門庶族,陶淵明曾祖是東晉著名大軍閥陶侃(對,就是那個愛搬磚的大司馬陶侃,陶侃和清新庾開府的庾氏交好,始終壓制著東晉皇帝和王家),陶淵明祖父是武昌太守,陶淵明父親是姿城太守,陶家也是士族階乘。陶淵明本人也頗受士族的認可,當時王家的嫡系子弟王弘(王導曾孫,劉裕時的一品大員)擔任江州刺史時,曾親自登門拜訪,被陶淵明拒絕後,王弘擺酒引誘,以期一晤,席間量腳做鞋,席後讓自己兒子門生抬轎送陶淵明。而要知道南朝宋孝武帝的表弟路瓊之去見王弘的兒子王僧達,不僅被王僧達輕慢,而且路瓊之走後,王僧達把路坐過的椅子都給燒了。在當時制度下,士族的認可可不是無足輕重的東西,那意味著有大把的機會可以入仕。

陶淵明寫《歸去來兮辭》的背景?

《晉書》說陶淵明「不堪吏職」,而陶淵明在最後的彭澤令任上的一件小事似乎為「不堪」二字做了註腳,在辭掉建威參軍的那一年秋天,陶淵明的叔叔介紹他去當彭澤令,一上任,陶淵明就下令把公田全都種上釀酒用的秫谷,而他的解釋是「令吾長醉於酒足矣」,在那個動蕩的亂世,這樣的縣令只怕未見其賢。而很快,督郵來縣裡檢查工作了,小吏提醒陶淵明要束帶相見,陶淵明立馬就火了。想想也對,王謝子弟都要為陶淵明抬轎,督郵這樣的寒門小吏能讓陶淵明穿戴整齊的去見?於是就有了那句膾炙千年的「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後世之人只知讚歎陶淵明的氣節,卻忽略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原因只是不能「拳拳事鄉里小人邪」,只是作為士族不能向一個寒門低頭的傲慢而已,全與氣節無關。

弄清了這些問題,再來看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與楚狂接與「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幾乎相同的感慨,其中包含的失落、失望之意,並不難看出。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出自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大概意思是能放下屠刀回頭才是岸,做人就該知恥而後勇


推薦閱讀:

「くやしい」小講
一名老師說:發現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確實比雙職工的孩子差。你怎麼看?
人工智慧浪潮下,教育會如何發展?

TAG:教育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