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場真的可以撿漏嗎?


一起到網上來看一看吧,說不定就放漏了。

再來一個。

還有

必須要有一雙火眼金睛才行

這一塊225克的金錠,居然和前幾個梅瓶一樣,才拍到一千多元,

只要金錠中能含有一成的黃金,就值了。

最後的這一件清曼扎,看上去工藝好精美啊,以上所有的精品今晚十點都截拍,想撿漏的別再猶豫了,先看清了出價別後悔。


古玩市場撿漏兒是存在可能的,大概與中彩票特等獎的概率差不多吧!

說到古玩,許多人都很感興趣,而且即便明知市場上假貨居多,也會忍不住伸手賭上一把。其實,如果總是抱著撿漏兒的心態,那麼肯定會得不償失,甚至給自己造成意想不到的損失。

市場上沒有那麼多漏等著你撿,能在市面上擺攤設點的,早已對手裡的貨物摸的門兒清

俗話講,買的沒有賣的精。仔細想想,那些賣家,天天守著一對古玩字畫,會不把每一件的真偽和價值琢磨清楚么?當我們想著花低價買到物超所值的珍品時,對方早已做足了準備,生怕把某一件貨物給賣便宜了。

我曾在古玩市場上溜達過很多次,也常看他們交易。有一次,一個賣家手裡有一副塑封的字畫,用黃蠟包裹的,說是剛收的,並不知道裡面是什麼,要價1000。這時,還真來個「撿漏」的,琢磨了一會兒,花800塊錢買了回去。

交易完成後,賣家跟對面的攤主聊,說你之前轉給我的那捲爛紙剛給賣了,除了「包裝」成本,賺了七百多。

聽了之後,我表示再也不相信在古玩市場上有什麼「撿漏」之事了。其實,在賣這件字畫時,賣家說的很清楚:並不知道(即不保證)裡面是什麼(即不保證價值)。但總有人願意相信,自己可以「賭」贏。可事實上,這明顯是個圈套。原本一件普通的字畫,經過塑封,卻成了「賭石」一般,買家能不虧么?

古玩市場上,假貨比真貨多

手頭寬裕了,就容易「好古」。隨著經濟的發展,不少人熱衷於收藏。所謂的亂世黃金,盛世收藏,便是這個道理。但實際上,哪裡有那麼多真貨等著你去撿漏兒啊?別說低價買珍品,就是花高價,也不見得買到真貨。

古玩市場上的利潤,大到令人稱奇,他們背後有一批專業在造假人,為火爆的古玩市場提供貨源。同時,為了讓人相信,還經常請「磚家」「叫獸」來開具鑒定證明。面對利益,不少的人的良心都被熏壞了。

可以說,如今的古玩市場,別說買到絕世珍品,連清朝的銅子兒都有假的,你還跑去靠撿漏兒來發家致富?

好古,享受過程即可,沒必要太較真兒

古玩這東西,是件燒錢的事兒,手裡沒有一定資金,最好少去玩。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比什麼都強。當然了,有些人就是喜歡,咱也沒法攔著。

不過,要提醒一句,這事兒不能太較真兒,在地攤上買古董,其實就當是花錢買享受就行。真較真起來,你買到手裡的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不值那個錢,甚至很可能是贗品。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清楚了,其實古玩市場上是很難撿漏兒的,這種幾率就買彩票中特等獎差不多。


我是老臘肉碣石樵子,希望與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學習!歡迎大家參與討論和批評指正。


如果您在古玩市場上遇上了破落敗家的八旗子弟,或者等米下鍋的王爺貝勒,他們手裡的東西沒有本錢,為了糊口賤賣的,您一定就能撿到漏。

可惜時過境遷現在的古玩市場上都是地攤商販,每一件物品都成交都不能低於進貨價。您不可能撿到漏。

一、淘寶撿漏是時代更替的產物

清朝滅亡後,原來靠國家發俸祿的王爺、貝勒、八旗子弟,一下子沒了生活來源,於是就變賣家庭資產換飯吃。他們家了有不少宮中賞賜下來的寶物或者祖宗留下來的家產。一來這些大爺不知道這些寶物的價值,二來急著等米下鍋。經常有很便宜賣出的情況,古玩行里叫:「賣漏了」。懂行的人買到這樣的寶物就叫「撿漏」。

可見「撿漏」有三個條件。

1、朝代更替。2、賣家不懂行。3、自己懂行。

您對照一下,現在是商品經濟社會,俗話說:「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您在今天的古玩市場撿不到漏。

二、買對了就是撿漏

古玩行里的規矩就是「按行市買」、「買對了」。前者說的是只要是按照現在的價格去買,早晚都會升值。第二句話說的是在假貨堆里挑選真貨最重要。

按照電視劇里的劇情買古玩,不但撿不到漏反而會打眼。按照古玩行的規矩買古玩,才能買到合適的古玩。


古玩市場有漏可見嗎?有,前提是你得了解古玩行,有紮實的文玩知識

文玩在過去專指書房四寶及其衍生出來的書房器具。像帖盒、鎮紙、筆架山、筆筒、印章等等都屬於過去的文玩……

時下的文玩是指文化氣息濃郁、材質款式特殊的故舊小把件。通俗來講就是除書畫、瓷器、青銅、玉器、傢具、陶瓷、紫砂壺等專門別類以外的雜項。

古玩行門類雜多,像竹木牙角、佛像、銅爐、銅鏡、錢幣、舊書、漆器、絲綢、葫蘆等等,都是古玩。

任何文玩收藏到一定數量時,都可自成一類;鑒定它們需要一定的專門知識及各自的注意事項。其易處不像收藏古董器那樣,不僅需要淵博的文物知識,更需要雄厚的財力支撐。其難處在於文玩種類繁雜,需要豐富的文玩雜項知識積累;否則你撿的不是漏,而是打的眼。

文玩撿漏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

雖說盛世收藏,人人都有收藏文物的權利和自由,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講,收藏古玩的撿漏時代已經過去。

在近代撿漏的黃金時代無疑在民國及新中國初期,那時的人們很多溫飽都不能解決。迫於生活,很多家庭都會選擇把家中的一些古玩件拿出來低價典賣。像王世襄、陳夢家等都是那個年代精於此道的文玩大亨。

文革時期的破四舊,很多被稱為小資家庭的家中藏品都被收走或者破壞。那個時代收藏或者購買他們都是極需要勇氣的。馬未都先生的藏品,大多都是在這個時期撿漏豐富起來。

今天的古玩已經演變成一個行業,一個謀生的行當。全國各地都有很多用來交易古玩的場所,如北京潘家園、成都二仙橋上海城隍廟等,都是全國首屈一指的重要文玩市場。

時下文玩套路多

我們都知道一個稀有珍貴的古玩件,通常都有一個美好純粹的過去;無論材質、款式、圖案寓意、包漿或者用途,都有一個美好的故事或者歷史文化在支撐。

時下很多諳熟此道的古玩商人都會給自己手中的古玩件編製一個好故事,但是十之八九是假。如果你沒有深厚的文物知識,就極易上當;一不留神就吃了他們的葯,當了他們的棒槌;那時你撿的就不是漏,而是褲兜里的人民幣。

享受文化,重在過程

其實很多時候,古董也好、文玩也罷,重在欣賞它的美;了解它的美好過去,學習它背後的歷史文化又何嘗不是一種撿漏呢?至於擁不擁有它,對於一個平凡來說,真心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欣賞它的那一瞬間,發現了它的美和背後的文化傳承,這已經足夠。


看了半天,都是推銷自己東西的,兄弟,我來說幾句大實話吧。

曾幾何時,經常聽說有某人在什麼小山村幾十塊收到老大娘的餵雞盤子,竟然是宋代哥窯精品,亦或是誰誰在地攤上撿漏撿到張大千的畫。這類故事不否認肯定真實存在過,但是我相信肯定是少之又少的。並不是所有年代久的古董就一定都值錢,珍品在當時也一定是稀罕物。千百年過去了,能存留到現在的必然也是鳳毛麟角。

尤其是這些年,人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信息如此發達,收藏這種事情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全民關注的事,沒人不知道「古董值錢」這四個字。在加上前幾年收藏圈火爆,各地鏟地皮的成群結隊,走了一批又一批。別說地皮了,恐怕都快掘地三尺了吧,哪還有什麼漏可撿呢?所以我勸告朋友,你如果想出村轉的收貨撿點漏,那是難上加難。更多的時候,是能值一百塊錢的東西,人家就是不懂,就跟你要一千或者一萬,少了不賣。

至於說從古玩市場撿漏,也是很困難的。擺攤的開店的大多也都是跑市場收貨的,肯定眼力也不弱,他們都不知道想從誰手裡撿漏,另外如果他們收到一件自己都沒弄明白價值的東西,絕對不會輕易出手的,你又怎麼從他們手裡買到漏呢?

不過這一行,也是講究個圈子,同樣一件東西,誰都明白什麼貨色,但是放到不同的人手裡,能賣到的價錢可能大不相同,也許他接觸的圈子有局限,賣不上個好價錢,但是你接觸的都是土豪大款,有好下家,你就能賣出高價。這種情況,你從他手裡按他接受的價錢買入,大概的算是撿漏吧,不過應該是都心知肚明,和曾經那些撿漏故事還是有些區別的。

再說,想撿漏你必須得有極高超的眼力,對藏品的行情完全掌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虧就是吃在撿漏上,還是謹慎一些吧,誰都不傻。就說這麼多,祝您收藏愉快!


說起古玩市場撿漏,好多人以為現在的市場,那麼多人翻江倒海的折騰,哪裡還有什麼撿漏之說?其實不然,只要你的眼力老到,對古玩知識了解的深透,具有實戰經驗的人,撿到漏也不難。

筆者曾跟古玩店老闆打過交道,特別是小城市的古玩店,多是從農村走村串巷淘來的,他們專找那些祖上曾是達官貴人的門第,軟磨硬泡,有的冒充博物館人員,以低廉的價格買走他們的藏品。農民也是沒有辦法,沒有可供他們把貨真價實的東西賣掉的交易平台,只能以低廉的價格賣給收古懂的人。

現在的農村也不是跟以前那樣樸實,也要小心埋雷的人。有的人故意把假的東西放置在農村,收古玩的去了,就稱是幾輩傳下來的。不好好的辨別真偽,同樣騙你沒商量!

鄉下收古玩的人,對藏品真正懂得人也不多,他們多是對收到的東西加上點利潤,能中個三頭二百的就趕快賣掉,佔用了資金只怕日後周轉不靈,也擔心賣不掉爛在手裡。

曾去過一家古玩店,當時看的是高古玉,架上的瓷器琳琅滿目我卻不肖一顧,原因是剛開始收藏時眼力不夠,收的多是假的,從此不再碰瓷器。有次站在貨架前看,無意中感覺瓷器有點真,拿下來認真端詳卻是真品且好幾件,老闆給你舉薦的貨有真的也有假的,只能靠自己把握。要知道有一件真的就行,因為那是宋朝瓷器呀,關鍵是你自己要識貨!

老闆有的也不是不識貨,主要是他自己也沒有門路賣到大價錢。

現在的古玩交易市場因前幾年的瘋狂,現在逐漸進入調整期,市場交易冷清,有的慘淡經營,規模小的不得不倒閉,有實力的藏家又是撿漏的好時節。

大城市古玩市場識貨的人太多,想要在大城市撿漏你就免了吧!要淘就到小城市,只要你識貨,撿漏很正常。小城市消息閉塞,出貨難,網上交易又怕被騙,好的東西也難賣個好價錢。

這幾年搞拆遷,挖出了不少好東西,搞古玩的跟開挖掘機的建立了聯繫,挖到了好東西馬上交易,只要有錢,收到好貨不難!

我是閑雲野鶴,歡迎關注評論!


你好,說到撿漏,這個古玩圈的一個最為人熟知的名詞,也是收藏圈包括圈外人都夢寐以求的一件美事。因為撿漏,一些人一夜暴富,也讓不少人走火入魔,正所謂成也撿漏,瘋也撿漏。

自從宋代古玩成為一個行業以來,造假也應運而生,並隨之成為一個世代相傳的傳統行業。歷史上就有很多地方成為專業造假的根據地,這些地方基本上家家從事古玩造假,並且世代相傳,製作技術不斷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提高。這些仿品在歷代都在古玩市場上魚目混珠,不少名士買到假貨的記載也不少。

隨著清末國門大開,不少國外文物販子、冒險家湧入中國,大肆搜刮中國的文物,這也刺激了古玩造假的蓬勃發展,讓不少仿品古玩流入國外。這些仿品有元青花、唐三彩、甲骨文、高古玉等,如今還有不少在國外知名博物館被當成了真品供人們參觀,也有不少這二三十年在國外大拍上拍賣,也有大批迴流,被不少富豪花大價錢收藏。

到了今天,造假技術更是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造假者的文化水平提高,很多高科技手段和化學配方的使用,提高了仿品的逼真度,讓不少老玩家都看不懂。造成了不少古玩真假無法定論,甚至真品都被懷疑成仿品,極大的破壞了市場正常鑒定秩序。

如今市場上有收藏價值的古玩基本上在二三十年前就被馬未都、片兒白等老一批收藏家收集得差不多了,再經過近一二十年的不斷被撿漏、篩選,凡是有點價值的古玩真品都已經經過各種渠道被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市場上已經沒有可以撿漏的古玩。

所以,對於目前的古玩市場,已經不存在撿漏一說,現在的古玩商販都是眼力不錯的老手,想在他們手裡撿漏,幾率幾乎為零。如果大家現在還抱著撿漏的心態去誑古玩市場,那麼就等著被騙吧。大家練好眼力,去市場上買點普通的真品就好了,不要抱太大的幻想。


古玩市場撿漏不是一般人所能為的!首先要有實戰經驗,要有一定的學識,要有運氣,要有一定的財力。漏是給有充份準備好的人撿的(不排除瞎貓碰上死老鼠)另外撿漏也有一定的歷史時間性,比如解放初期,文革後期等等。現在古玩市場上除了老玩家手裡下來的和工地出的及乎沒漏可撿!造假了得!水深浪高!撿漏須慎而又慎。(照片是八六年二十五元收的三足爐)


撿漏相對來說十五年前更多一些,此件元青花象耳瓶,就是當時幾百元在地攤上買的。只是當時的釉質沒現在好。撿漏任何時候都有,只是看你眼光到不到。撿漏任何時候都是在萬里選一的結果。沒有眼光,以為撿到了漏,時間一長就發現,自己被漏撿了,而不是撿漏了。真正的眼光能看到古玩器物的全部,從造型、畫工到釉質、發色。而不是一時衝動,以為撿到一個什麼值錢的寶貝。

這件北宋汝窯瓶,也是十年前後在展銷會上買的。不到一千元。當時只有賣家說是老的汝窯,邊上沒一人相信。我買入後,在店中展示,以及後來不斷有收藏的愛好者過眼,認可度幾乎百分之百。這說明漏是可以撿的。只是現在難度更大一些。那此講無漏可撿者,要麼眼光不到,要麼別有用心。當然現在地攤上撿漏風險更大,但肯定有漏。撿漏只是對真行家而言,並非一般愛好者可以做到。一此普通老件的漏雖價值不高,東西還是有的。


撿漏天天有……寶賜有緣人……!與寶貝無緣份之人當然沒有,就算有寶物擺在他面前,他也不懂得擁有!


推薦閱讀:

景德鎮介紹
十二生肖紀念幣容易收藏嗎?
小葉紫檀賣家是如何用真圖片賣假文玩的?
咸豐重寶當五,能值多少錢?

TAG:文物 | 文玩 | 文化 |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