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那麼多神話故事,為什麼沒人拍山海經?


針對《山海經》這本書,百科上有如是的介紹:《山海經》是中國志怪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

這本書主要寫了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對於《山海經》的內容性質,古今學者有著不同的認識,如司馬遷直言其內容過於荒誕無稽,所以作史時不敢以為參考,如魯迅認為它是「巫覡、方士之書」。現大多數學者認為,《山海經》是一部早期有價值的地理著作。

我也看過山海經,從我對這本書的觀感來看,《山海經》就是講各種神鬼誕事的一部雜書。談回原題,「為什麼沒人拍山海經?」。

其實,拍《山海經》,或者說借鑒《山海經》中事物的影視作品挺多的,但是很多借鑒《山海經》的影視作品的播出效果並不好,我就不一一點名了。《山海經》,作為一本雜書,有極大的神話方面的參考價值,其中的多個神話甚至都可以直接拿出拍,但是現在並沒有人拍好,為什麼呢?

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現在的影視製作水平不高,直到都沒有基礎獨立的去做一部優秀的神話題材電影或者電視劇。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如果要拍《山海經》里的故事,或者以《山海經》里的故事為基礎,需要填充的東西很多的。因為有很多影視作品需要的東西《山海經》並沒有記載或者記載很粗略。所以導致現在還沒有影視工作者有這個魄力去完整的填充《山海經》,然後去指導一部與之有關的電影。


因為我們山海經是本地理書啊,地理書怎麼拍,東去三百里,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個三頭的怪物,有會飛的魚,有會說人話的狗,還有九條尾巴的狐狸。然後呢?沒有然後了,就是有這些東西而已。

完全沒有故事情節嘛,就是有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這種古怪的東西又沒有豐滿的人物,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沒有讓人激動的事件,怎麼拍?

當然,這種稀奇的東西是好事,但並不是最主要的,現在很多影視行業的新手也好,或者說很多小說的編輯也好,都一門筋鑽這種新奇的東西,說這個好啊,大IP啊,五花八門的,觀眾喜歡啊。其實這都是犯了大錯誤,是不懂人心。

真正吸引人的東西,不是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而恰恰是那些我們熟知,跟我們接近的東西。

比如我們說三國演義好看,那好看是好看在赤壁大戰火燒的大嗎?是呂布大殺四方好看嗎?

不是的,好看是劉備的仁,曹操的雄,袁紹的驕,是關羽的義,是張飛的猛,這些東西我們都可以在身邊找到相似的東西。

還有水滸傳好看,為什麼好看,是大規模對殺好看嗎?當然不是,是兄弟之情,是人的困境吸引人。林沖一個好人,被步步緊逼,西門慶勾引金蓮,一步一情。

這就是影視裡面的客觀性戲劇跟主觀性戲劇。所謂客觀性,就是大場面,大爆炸,大殺囂。主觀性就是因為人物的內心衝突而出來的戲。可以說,一個主觀性戲劇好看的電影,就算沒有大場景也非常好看,比如摔跤吧爸爸,人家都大場面嗎?沒有的。完全靠人物的內心在推動。

那客觀性的就是好萊塢的大片,比如變形金剛,第一部出來好看,但到了後面,越來越注重客觀性場景,外星人也來了,還有復仇者聯盟,也是越來越講客觀性場景,講到後面,完全就講不下去了,再看到大飛機大飛船,完全也不來勁了。

還有中國的網文,為什麼影視化基本都是失敗的,因為這些網文很多都是在講客觀性的,大到可以吞下宇宙,但人心呢?連方寸都寫不進去。那能叫經典,那能拍成影視,現在影視圈不知道,大把砸錢進去,這些客觀性戲劇的東西還特燒錢,動不動就是特效,出來票房就不佳。像悟空傳電影不就仆了嗎?就是主觀性戲劇不充分,做特效有什麼用。還有除克的奇門遁甲為什麼是個爛片,就是只講客觀性戲劇,不講主觀性戲劇。

那山海觀可以說客觀性戲劇可以做到很足,但缺少主觀性戲劇的東西。裡面有一些小故事,比如精衛填海,但連故事梗要都說不上,怎麼拍?還是要重新寫劇本,那一寫這樣的劇本,就肯定是特效多的,投資上億的,這種電影風險極大,在沒有碰到錢多人傻的主前,是不容易拍的。


(山海經)不好拍,尤其是特效方面,真人版投資巨大!

但是真有人拍過!而且好多人應該也看過!這就是《鏡花緣傳奇》又名《水月傳奇》

當然,電視劇的不是根據(山海經)而是根據(鏡花緣)拍的…但是(鏡花緣)裡面很多都是根據(山海經)里的「海外西經」「大荒西經」寫的!

書中寫了「君子國」「女兒國」「無腸國」「雙面國」等等…………

此劇一共42集,還有不同版本(這個不太清楚)。

還有動畫版的(鏡花緣)與(哈哈鏡花緣)這些都很經典!

(哈哈鏡花緣)裡面最全

第01集:精衛鳥、肉芝、猓然、君子國

第02集:小人國

第03集:犬封國

第04集:蠶女、翼民國、鬼國、聶耳國

第05集:長人國 、黑齒國、白民國

第06集:人魚、元股國 、厭火國

第07集:麟鳳山 (狻猊、麒麟、細鳥)、無繼國、歧舌國

第08集:跂踵國、兩面國

第09集:穿胸國、伯慮國、勞民國

第10集:智佳國、水果妖

第11集:不孝鳥、長臂國、深目國、大人國

第12集:豕喙國、女兒國

第13集:軒轅國、小蓬萊


喜歡的可以網上搜搜…看看…挺好看的!


這個問題除了牽涉到目前國內影視業創作者的文化認知度與文化認可度以外(可參見鄙人之前論述《山海經》翻拍及中國妖怪文化內容的回答),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選擇的藍本是否適合於影視化創作改編。

《山海經》是由西漢時劉向、劉歆父子收集前朝散佚古籍所編撰的一套古書,不同於《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後世神魔傳奇小說的文學性,《山海經》其本質是由不同創作者(極有可能是先秦時期各國的巫師方士),歷經不同的時間朝代集合拼湊起來的一套書。因此其內容有別,語境差異極大。比如說《五藏山經》部分明顯是一部地理博物書,而《大荒經》和《海經》部分則有大量的口述史神話殘餘和巫文化部分,然而這些神話故事也只是遠古孑遺的殘片而已,很難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中國現代神話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袁柯老先生曾經試圖將《山海經》里記錄的神話碎片捋順成一部完整的神話故事,其結果就是他發現,這是一部從夏王朝之前的石器時代,一直延伸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冗長神話史。作為文化研究項目,這自然可供參考,但作為影視項目改編藍本的話,《山海經》所包羅的內容實在是太古奧深厚了,這麼長的時間跨度也不是編劇作者能夠輕易改編得了的,所以對於目前市場上的IP改編產業鏈來說,《山海經》是極好的元素庫,但不可能成為主攻的IP方向。

但是近兩年,隨著國民文化自信的提高與觀眾讀者口味的改編,對於加入本土神話內容的影視作品也正在逐年增加,或許在不久將來,能出現如同日本《十二國記》一樣完美融合《山海經》世界觀,又增進現代哲學思考的經典作品,也未可知。


問這個問題真的看過山海經嗎……山海經雖然有一些神話故事,但歸根結底他是一本地理和志怪著作,他並沒有一個完整的神話體系。

地理著作部分怎麼拍,介紹片?還是紀錄片?紀錄片千年過去了也沒法記錄了呀。難不成和幻燈片似的介紹哪裡有個什麼東西,哪裡有個什麼動物,哪裡有個什麼人。

至於山海經里的神話故事,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等這些劇情都有人拍,只不過沒有冠以山海經的名字,那這個算不算拍山海經呢。

拿同樣的誌異著作比,聊齋志異里的幾個故事有拍,但也沒人拍一部完整的聊齋出來,故事和故事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繫呀。像是狼,山市這些又怎麼拍……

拍了那麼多神話故事,很多都是出自山海經,這樣看這個問題根本不成立。如果說拍完一本書才叫拍山海經,那隻能說這種書沒法拍電視。。。


山海經主要是講述地理內容的奇書,為了講述地理地貌中間穿插了一些神話故事,像夸父逐日女媧補天之類的神話故事,本身並沒有什麼政治寓意,只是為了解釋一些科學上解釋不通的自然現象,所以古人腦洞大開,編造了這些神話故事。

其他的神話故事,像封神榜西遊記等之所以屢次翻拍,第一,這些神話故事有一定的歷史依據,歷史上就有武王伐紂和玄奘取經的真實史料,而作者只不過是在真實史料基礎上進行了一定量的藝術加工而已,每個人都有想像力,但偏離原有事實太多的想像力就是幻想,相反符合一定歷史依據的想像力就是一種藝術享受。第二,這些神話故事的背後滿足很多觀眾的心理需求,比如懲惡揚善,邪不壓勝,忠孝節義……從小說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是根據不同作者的喜好而改編合訂的,完全能夠滿足各色人群的不同需要。第三,經常翻拍的這些神話小說故事情節比較多,內容比較豐富,涵蓋面較廣,無論男女老幼,很多其中的故事情節都被人所熟知,更易被人所提及,當成許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從而找到更多的「知音」,你想就你一個人看過山海經,我們大多數人都看西遊記,咱們的話題能聊到一塊嗎?


什麼破問題?_??,沒看過山海經嗎,那就是本流水賬,難道要把那四百七十多異獸一隻拍一集?閑死你


推薦閱讀:

【印度神話】第十二期:人類的始祖摩奴
【印度神話】第十七期:大梵天的追妻路
喜迎中秋∣關於中秋由來的小故事你了解多少?
《聖鬥士》就是一段不斷征服神話的歷史
《山海伏魔之追月》將上線 神話巨制再現上古愛情

TAG:山海經 | 娛樂 | 文化 | 神話故事 |